中华花鳅
原产于中国的杂食性底栖鱼类
中华花鳅是一种鲤形目花鳅科花鳅属的淡水底层小杂鱼,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江河水系中,地方性较常见,也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它的体形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 6~7(分枝软条);尾鳍圆形。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黄色,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斑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点。 中华花鳅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可以食小型底栖生物,或滤食泥沙中的食物碎屑和藻类。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它可以作为水族箱中勤劳尽职的清洁工,经常翻食底砂中的碎屑。它常见于低海拔,水质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浅水域,喜栖息于溪流中水流较平缓的泥砂或沉质的底质水域。它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有机碎屑,丝藻、硅藻蓝藻等。 中华花鳅原产于中国,朝鲜和韩国有引种,越南分布存在不确定。在中国分布于河、蓟运河、海河水系、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浙江省各水系、台湾珠水系江、西江海南岛云南省红河水系,在黄河流域分布于汾渭盆地到河南省、山东栖霞县。其中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
动物学史
中华花鳅是1874年,由法国动物学家萨维奇(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与法国鱼类学家蒂尔森特(Claude-Philibert 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在《自然科学编年史》(Annales de sciences naturelles)第1卷5期中的论文《有关中国淡水鱼类的记述》(Notes sur les poissons des eaux douces de la Chine),根据来自四川省西部的标本,以Cobitis sinensis的学名首次被记载。
中国香港有关“中华鳅”的文献,是中国鱼类学家林书颜(Lin Shu Yen,1902-1974)在1949年的《香港渔业研究站学报》(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中,以“长吻花鳅(Cobitis taenia dolichorhynchus)”之名记载。
花鳅属(Cobitis)是在1758年,由欧洲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olus 卡尔?冯?林奈,1707-1778),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据他采自欧洲,于同着上发表的“花鳅(Cobitis taenia)”作模式种(type 物种)而建立。
中国许多古文献有清楚记载“泥鳅”,但有关“中华花鳅”等的描述则不多,较清晰的有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96)记载的【江】:“……江鰌生江中,长七八寸,……”就是指山中河溪的鳅类,与“横纹裂尾鳅(Schistura fasciolata)”及“平头岭鳅(Oreonectes platycephalus)”同样,曾是可入药物种。
识别特征
背鳍iv-7;胸鳍i-8;腹鳍i-6;臀鳍iii-5。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2。鳔2室,前室发达。包在骨质囊中,后室退化。肠管较短,约为体长的l/2。腹腔膜灰白色。标准长为体高的5.7倍,为头长的5.3倍,为尾柄长的7.3倍。为尾柄高的8.8倍。头长为吻长的2.5倍,为眼径的5.0倍,为眼间距的5.1倍。为口宽的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倍。体延长,侧扁,腹部圆,背、腹轮廓几平行。头短小,前端稍尖。吻端钝,其长度约与眼后头长相当。口小,下位。唇较厚,表面光滑无皱褶。颏叶发达,末端稍尖。须4对,吻须2对,较短,口角须l对,较长。其长度约等于眼径,末端后伸不达眼前缘。眼侧上位几近头顶的中部,眼间距相距甚小,约与眼径相当。眼下刺分叉,末端可达眼球中部。鼻孔小,在眼前方,离眼前缘较近。鳃孔小,下角终止于胸鳍基部上方,鳃耙短小,排列稀疏,末端钝,其长仅为鳃丝长度的1/3或1/4。背鳍较长,外缘凸出,起点位于眼前缘至尾鳍基部距离的中点。胸鳍较小,末端稍钝,后伸不及胸、腹鳍基部距离的l/3。腹鳍小,其起点约与背鳍第二根分技鳍条相对,后伸不达肛门。臀鳍较短,后缘平截。尾鳍较宽,后缘截形。尾柄较短,侧扁。肛门在臀鳍起点之前。体被细鳞,颊部裸露,体侧鳞片稍大,胸部鳞片较小。侧线不完全,仅在胸鳍上方存在。身体呈浅黄色,头部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从吻端通过眼、头顶至另一侧吻端呈一“U”形黑色条纹。体侧上方具有较大的不规则黑色斑纹,体侧有9个黑色大斑纹,背部具12个马鞍形黑色斑纹,背鳍前后各6个。背鳍和尾鳍具2—3列斜形点枝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颜色较浅,呈黄白色。尾鳍基部侧上方有一较大的深黑色斑纹。个体较小,数量不多,经济价值不大。喜在山溪、急流中生活,静水水体中很难采到。
生活环境
中华花鳅为淡水底层小杂鱼。常见于低海拔,水质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浅水域。喜栖息于溪流中水流较平缓的泥砂或沉质的底质水域。摄食轮虫枝角目桡足类、水生昆虫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有机碎屑,丝藻、硅藻蓝藻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朝鲜和韩国有引种,越南分布存在不确定。在中国分布于滦河、蓟运河、海河水系、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浙江省各水系、台湾珠水系江、西江海南岛云南省红河水系,在黄河流域分布于汾渭盆地到河南省栖霞市县。
观赏性
中华花鳅是中国产花鳅科鱼类中观赏性较高的品种。它是一种小型底层杂食性鳅科鱼类,喜欢野生鱼的朋友应该对这种可爱迷人的小鱼不会感到陌生。很多人都以为中华花鳅只分布在中国境内,其实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国,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但以中国出产的数量最多,在国际知名度也最高。
繁殖方式
1龄性成熟、怀卵量河北省1394~3724粒。产卵期河北省及天津市、北京市5~8月。在中国河南、山东省4~5月产卵,在汾渭盆地为5~6月。
形态特征
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5;胸鳍Ⅰ-8;腹鳍Ⅰ-5;尾鳍Ⅳ~Ⅴ-15-Ⅳ~Ⅴ。鳃耙2+10。下咽齿10,尖形。椎骨4+38~39。
标本体长38.1~61.9毫米。体细长,中等侧扁,为头长4.6~5.4倍。头亦侧扁;头长为吻长2.5-2.8倍,为眼径5~6.1倍,为眼间隔宽6.5~7.7倍,为尾柄长1.2~14倍。吻略突出,钝尖。眼小,位于侧中线上方,眶前骨在眼下方后呈一叉状棘。眼间隔宽小于眼径。前鼻孔有一短管。口小,下位,后端不伸过后鼻孔。下唇肥厚,中断,且游离。每侧有吻须2条,口角须1条;口角须不达眼前缘,长约等于眼径。鳃孔中等大,侧位,斜向后方,止于胸鳍基前缘。鳃膜连鳃峡。鳃粑钝短。胃肠直管状,前端较粗,体长61.9毫米时为肠长1.8倍。鳔小,包在骨鞘内。肛门位于臀鳍始点附近。
鳞很微小,头侧无鳞。侧线仅在胸鳍上方显明,前端较高;中、后部不显明。
背鳍约始于鼻孔至尾鳍基的正中点,背缘斜直或微凸,头长为第1分支鳍条1.2~1.4倍,远不达肛门。臀鳍始点距腹鳍始点约等于距尾鳍基,下缘圆弧形,头长为第1分支鳍条1.4~1.8倍。胸鳍下位;雌鱼较短,第3鳍条最长,体长53.7~61.9毫米时头长为胸鳍长1.5倍;雄鱼尖刀状,很长,体长44.8~50.7毫米时头长为第2胸鳍条长0.9-1倍。腹鳍始于第2-3分支背鳍条基下方,头长为腹鳍1.5~1.7倍,至少伸达腹鳍始点到肛门的1/2处。尾鳍圆截形。
鲜鱼背侧黄灰色,向下渐淡,腹侧白色;沿体背侧在背鳍下方有2个,前方有5~7个,后方有8个横矩状黑褐色斑,每侧沿侧中线有13~20个黑褐色斑,在体前半部上述2行斑间尚有些小斑,自吻侧到眼有黑纹。鳍淡黄色。背鳍与尾鳍有黑点纹,尾鳍基上部有一亮黑斑。腹膜白色或黄色,背侧黑褐色。
物种对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鱼体较小,食用价值低,但其体色花纹富变化,可饲养成观赏鱼
参考资料
中华花鳅.物种2000.2024-08-0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识别特征
生活环境
分布范围
观赏性
繁殖方式
形态特征
特征
物种对比
保护现状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