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财神庙,又名“商圣”
祖庙,是
中原地区古代财神庙的祖庙。位于“
文财神”
范蠡的故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段,南阳府衙左首。始建于
清代乾隆,由古代宫府出资兴建,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行政级别最高的财神庙,天下财神庙皆以此庙为源。是
南阳市商贾百姓祭拜文财神范蠡、
武财神关羽、
赵公明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建设在范蠡家乡,被各地行商尊奉为商圣祖庙、范蠡宗祠。
简介
南阳府财神庙,又名商圣祖庙,是中国古代财神庙的祖庙,其内主奉中国
文财神范蠡,配祀
关羽、赵公明等各路民间财神。位于
文财神范蠡的故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老城区,由古代宫府出资兴建,是
中原地区古代规模最大、行政级别最高的财神庙,天下财神庙皆以此庙为源。
历史背景
南阳财神庙历史久远.1400多年前
郦道元《
水经注》中对其既有记载,时称范少伯庙、范大夫祠;清乾隆42年(公年1777年),南阳首任
知府庄钧出宫资大修,上折凑庙名前特加“府”字,以示对祖庙的崇敬;清同治、光绪及民国年间屡有修。
南阳府财神庙始建于
清代乾隆,清
同治年间南阳知府
任恺进行了重修,规模恢宏,是
中原地区仅有的财神庙,反映了清代南阳商业经济的繁荣。财神庙祭祀
文财神范蠡、
比干,
武财神关羽、
赵公明,折射和反映了民间祈财
纳吉的民俗。即将修建的财神庙由社会资金投资兴建,由
影壁、大门、钟鼓楼、大殿、后殿等组成。财神庙建成后,将使
南阳市府衙古建筑群更加完整,为南阳再添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范蠡经商
自春秋战国时期起,
南阳市一直是
中原地区南北水陆交通的关键枢纽,
东汉时,为中国陪都
宛都,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古代宫府、各路商贾于此兴建财神庙,既是对中华
范蠡的崇敬,也证明古代
南阳市城市和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已达到一个高度的水平。
“三圣”,在如今的南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些年,南阳人将本地历史名人
范蠡、
张衡、
张仲景、推尊为“三圣”,其中,范蠡被称为“商圣”。
古往今来,人们对范蠡有着极高的评价,赞誉他“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晚他200多年的秦相李斯甚至评价道:“千载而下,孰可比伦”?
而“圣人”呢?传统文化中的圣人,是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才德皆备谓之圣人。那么,“商”与“圣”怎么能结合到一起,出现一个“商圣”的称号呢?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享年88岁。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特别长于兵甲,扶佐越王勾践,以弱制强,灭掉
吴国,称霸一方。功成身退,远离
越国,更名
易姓,经商致富,累至千金,富冠天下,名高华夏,被誉称为商圣。
范蠡“商圣”的尊号,最早是
南阳市籍军旅作家
夏廷献提出来的。1992年,夏廷献在创作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小说《范蠡》时,就提出应授予范蠡“商圣”头衔。当时曾有人提出异议,但夏先生认为,国人何时评“圣”,评了多少“圣”,不详。但目前诗圣、书圣、词圣、医圣、
李时珍、酒圣、棋圣等,均有得主。尊范蠡为“商圣”,有八个理由:第一个史有记载的辞官经商的部长以上的干部——打破重官轻商思想观念的先驱;第一个认识到商品经济规律及作用并主张实行
宏观调控的专业人士——开认识价值之先河;第一个亲自经营五畜产业、亲自组织货物交易的专业户——身体力行,作风扎实;第一个把兵法用于商场并上升为理论写有专著的人——这一点,评圣衔职称时,尤为重要;第一个意识到广告作用不惜变名
易姓以“
范蠡”做招牌的人——有超前意识,献身精神;第一个靠勤劳靠市场19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巨万富翁的人——实绩最重要;第一个在致富后用信息、金钱,带动周围的人共同富裕起来的人——群众关系好,道德高尚;第一个在治国治家上取得了双重成功,为世人树立了成功榜样独立人格的人——无人可比。范蠡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的贡献都很大,但在历史上,这方面的人数不胜数,而他在商业上的成就、历史上的影响,却无人能比。因此授予
范蠡“商圣”头衔比较合适。这八条理由,略带调侃意味,但总的说来,还真很难推翻。
范蠡的商业活动,不只是让自己发家致富,而且对社会大有裨益,可说是利国利民;他致富之后,曾数次“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可说是一位大慈善家;对于经商致富的经验,他毫不保守,多次指导别人致富。对于
范蠡这样的行为,
司马迁早就作出过高度的评价,称其为“富好行其德”,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就是“商人中的圣人”。
在民间传说中,范蠡也是诚信经商的楷模。相传
范蠡是秤的发明者,他根据
南斗六星和
北斗七星做标记,发明了13两秤。后来发现有人故意缺斤短两,就又加上了
福禄寿3星,意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16两秤,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俗话说的“半斤八两”,就是对这种秤而言。也正是由于
范蠡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的高尚品德,过去人们就把经商称为“陶朱事业”,把诚信经商称为“陶朱遗风”。如此说来,今天把他尊为“商圣”,不也是很合适吗?
商业智慧内涵丰富:
范蠡他经商有术,但并非一般意义的得财守财,他以财富为生存手段,但不以财富为生存目的,“范蠡式”的经营智慧,并不是买卖过程中投机取巧之类的雕虫小技,而是一种对经济规律、财富本质的彻悟式理解。
范蠡“富好行其德”,体现了“商圣”中的“圣”字,但作为一位商人,更重要的一面,是他基于对经济规律洞察而表现出来的高度商业智慧。
范蠡的经济思想和商业智慧堪称一座宝库:在
越国时,范蠡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为“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以及由国家对物资的价格进行
宏观调控等。
范蠡曾向
勾践进言:“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由此提出“劝农桑,务积谷”的国策,使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认为应该“农末兼营”,重视
手工业和商业,经过多年经营,越国
纺织业、冶铸业、造船业、养殖业、采伐业、
中盐集团等发展迅速,颇具规模。
为了使“农末”俱兴,
范蠡还制定了关于粮食的价格政策。他认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就是说,粮价过低则伤农,过高则损害商业,因此,应将其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农业和商业都能良性发展。利用国家力量,对物价进行
宏观调控,这在
世界经济思想史上,大概是最早的尝试。
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后,
范蠡也在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理论。首先是薄利多销,规模经营。
范蠡不盲目追求厚利,据《
史记》记载,他在陶地经商,是“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累巨万”。
利润率仅百分之十左右,但让他赢得了顾客,加速了资金周转,达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
其次是“务完物,无息币”。“务完物”,即注重商品的质量;“无息币”是注重资金的周转,不让资金停息。“货无留,无敢居贵”,就是不要因为涨价就惜售,让自己的资金和货物“行如流水”般周转起来,以此赢得最大的利润。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所以时机非常重要。
范蠡认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时机稍纵即逝,抓住时机才能让资金“行如流水”。进货时,“贱取如珠玉”,当某种商品价格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珍视若珠玉,及时购买,不要期望价格不停地跌下去,以致错过机会。出售时,“贵出如粪土”,就是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扬时,不要企图获得最大利润而惜售,要像抛粪土一样把商品卖出去。
在范蠡看来,商品的价格是变动不居的,不可能一直涨,也不可能一直跌。那么价格是如何变动、如何预测其变动呢?
范蠡认为应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衡量。《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他的观点:“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而一种商品的贵贱,反过来会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价格走向:“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样的观点,与现代经济理论已颇为接近。可以说,范蠡如洞察天下大势一样,洞察了经济活动的一些奥秘。范蠡主张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之前备好货物,要让货等客,不要让客等货,所谓“夏则资皮,冬则资葛,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
范蠡的“待乏”,不同于囤积居奇。囤积居奇是在商品货源紧张时大量购存,伺机高价出售,以获取暴利,结果是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待乏”是在货源充足,或者是某种商品处于销售淡季时低价购进,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如此不仅调剂了市场供求,稳定了物价,而且获取高额利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范蠡的经营活动,不拘于某种商品。《
史记》说他“候时转物”,根据季节、时令变化而转运不同的商品。
有人说,如果称
端木赐为最早的儒商的话,
范蠡就是最早的“道商”。的确,在范蠡治国和经商活动中,有着鲜明的“顺势而为”的
道家风范,他是一位“被忽视的道家”,是道家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范蠡深得老子之道,范蠡是“由黄老过渡到
战国黄老之学的关键人物”,亦即是“黄老之学的先驱者”。
家乡人弘扬“陶朱遗风”:
南阳市北郊,范蠡巍然而立,气宇轩昂,神情自若,右手抚须,左手置后,目光向远方眺望,若有所思。仿佛筹谋国事,梳理政治风云;抑或运筹帷幄,把握无限商机。
这是一尊惹人注目的雕塑,
青铜制成,5米多高,位于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大门口。
塑像衣着线条流畅,面部表情生动自然,雕塑座底上镌刻着四个烫金大字——“
范蠡”。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商圣文化气息——醒目的大幅
标语,以
范蠡思想精髓为内容的“校训”,环境幽雅的范蠡游园……看得出来,范蠡家乡的这所学校,正在打“商圣”的牌子。
文物由来
南阳府财神庙位于
南阳市民主街西段,南阳府衙左首。古财神庙始建于
清代乾隆,是当地商贾百姓祭拜
文财神范蠡、
武财神关羽、
赵公明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建设在范蠡家乡,被各地行商尊奉为商圣祖庙、范蠡宗祠。
随着南阳府财神庙修复工作的开展,早年被百姓藏匿保护的两块石碑回到了财神庙。现立于山门两侧的石碑为清
同治年间“重修府财神庙碑记”及其补充的“提名碑”,分别记述了南阳财神庙的位置、历代修建情况,及时任
知府、知县等官员和商贾富户、匠师的捐资建庙、造碑名单。专家认为,两碑详实记录了财神庙作为南阳府衙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其为全国惟一的官办财神庙这一特殊身份。
南阳市在
清代一朝商业活动异常活跃。从淅川的
荆紫关镇到赊店的水旱码头,全国各地行商在这里设立商会、大小
商号上千家之多,财神庙是各地商人寄托良好愿望的公共场所,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修复的财神庙占地三千余平方米,大小房屋六十余间,门前广场设
影壁、泉池等景观,院内为古戏楼、钟鼓楼,
文财神范蠡供奉在大殿,殿前放生池金鲤跳跃,荷花争艳。后面为
武财神关羽的享殿,内有清代文物
周仓、
关平造像及关羽挂帅封金的传奇典故。
赵公明是中原大地流传最广的武财神,他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
曹宝、招财使者
陈九公、
利市仙官利市仙官一道,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入住在西殿供奉,称为五路
财神殿。
财神庙的树木是以银杏、
丹桂、梧桐(果实为元宝),
榆树(果实为钱形),柿树、樨树(喻意喜事连连)等题材为主的种植结构。另有
斑竹,传说为
西施思念
范蠡,滴滴热泪洒在竹上,留下斑斑泪痕的结果。
财神庙于2007年四月挂牌成立南阳范蠡纪念馆,至此,南阳五圣在市区都有了纪念性专属场馆。
文化保护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成立了范蠡文化研究所,注册了“
范蠡”商标和网络实名,编著了60万字的《商圣范蠡研究》,学校也正积极申请更名为“范蠡学校”……
宛城区已经成功注册了“范蠡故里”和“商圣范蠡故里”的中文
域名,区委、区政府还将与一家房地产商合作,在范蠡家乡30里屯恢复建设范蠡
聂氏宗祠,以此纪念范蠡,弘扬“陶朱遗风”。
景区地址
南阳府财神庙,位于“
文财神”
范蠡的故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段,南阳府衙左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