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一世(1737年3月20日—1809年9月7日),本名通銮(泰语:ทองด้วง,皇家转写:Thong Duang),汉名郑华,罗札克里王朝(
却克里王朝)开国国王,1782年至1809年在位。
1737年,拉玛一世出生。其年轻时进入
暹罗猫皇宫担任皇家侍从,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宫廷政治以及军事训练。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日后成为吞武里王朝国王的好友
郑王(Taksin,汉名郑信),后者同样有着中国血统,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767年4月,
泰国首都
阿瑜陀耶王朝城被缅甸侵略者攻陷,国王遇难。拉玛一世与达信合力击败缅甸军队,收复阿瑜陀耶城。达信开创吞武里王朝,自立为王,拉玛一世位列开国功臣之首。而后拉玛一世继续征战,打败菲迈(Phimai)、方主(lord of Fang)等地方军阀,并在与缅甸军的作战中征服
柬埔寨。1782年,吞武里皇宫内发生
政变,拉玛一世杀
郑王而自立,建立札克里王朝,将暹罗都城迁至曼谷。拉玛一世在位期间,开始修建
曼谷大皇宫、玉佛寺等建筑,召开佛教、文学等方面会议,并继续向四周地区征战。拉玛一世成功击退缅甸五次入侵,并控制了
老挝、柬埔寨和
越南。拉玛一世派遣使者前往中国,使中国大清王朝与暹罗
却克里王朝确立宗藩关系。1809年9月7日,拉玛一世因病去世,
谥号为帕佛陀约华朱拉洛。他的儿子伊斯拉桑德霍恩(Isarasundhorn)王子继承王位,是为拉玛二世。
拉玛一世在位期间树立了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恢复了封建等级制度,使权力集中。同时下令整理法典,修订完成《三印法典》。对佛教职务级别进行调整,恢复了僧侣的权势和威信,并组织高僧完成对《三藏经》的修订。同时鼓励文学创作,使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均得到充分发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737年,拉玛一世出生,此时暹罗(今泰国)正处于
阿瑜陀耶王朝波隆阁国王统治时期。拉玛一世的父亲名为通迪(Thongdi),是一位孟族贵族,同时也是一位政府官员。他的母亲名为道荣(Daoreung,原名Yok),拥有部分华人血统。拉玛一世年轻时曾进入皇宫担任皇家侍从,在这里他结识了好友
郑王(Taksin,汉名
郑王)。1757年,拉玛一世按照暹罗习俗暂时
出家为僧。次年,还俗的拉玛一世被国王武通贲任命为
叻丕府的副省长。1760年,拉玛一世与
龙仔厝府一个小镇赞助人的女儿娜克(Nak)结婚。
辅佐达信
1767年4月,
阿瑜陀耶王朝城首都
阿瑜陀耶王朝城被缅甸侵略者攻陷,国王
厄伽陀遇难,暹罗各地军阀失去中央权力机构后陷入混乱局面。此时拉玛一世正跟随达信作战,意图反攻缅甸军队,光复国土。拉玛一世与
郑王合作,于6月攻占尖城(今泰国
庄他武里府),10月击退缅军,收复阿瑜陀耶城。达信在
湄南河岸的吞武里建立新都,开创吞武里王朝,自立为王。拉玛一世位列开国功臣之首,掌握兵权,被达信任命为为皇家警察局局长。
而后拉玛一世又率兵击败菲迈(Phimai)、方主(lord of Fang)等地方军阀,在与缅甸军的作战中征服
柬埔寨。1770年,拉玛一世被提拔为北方各省的首席部长。1774年,拉玛一世被派往北方的兰那,在兰邦王子帕亚卡维拉(Phraya Kawila)的帮助下,再次击败缅甸军队。在随后的战斗中,拉玛一世率兵征服高棉巴东(现代
苏林附近),
老挝王国的万象、琅勃拉邦和
占巴塞等地。拉玛一世因此被封为昭披耶札克里,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级别称号的官员。
登上王位
1782年,吞武里王朝发动二十万军队,以拉玛一世为统帅,出兵柬埔寨。拉玛一世率军在前线与敌军对垒,未及开战,便经由其侄子披耶素里阿派传递消息得知吞武里皇宫内发生
政变,国王
郑王被废黜。拉玛一世当即与敌军统帅阮有瑞达成和平协议,带领部队从
巴真府和那空那府方向撤回
泰国。4月6日,拉玛一世回到吞武里。次日,拉玛一世下令将达信处决,并为自己举行加冕礼登基称帝,建立札克里王朝。
拉玛一世即位后不久,便将暹罗都城迁至
湄南河东岸的曼谷,所以又称其为
却克里王朝。同时仿照
阿瑜陀耶王朝城的宫殿样式建造大皇宫。拉玛一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健全和恢复了封建等级制度,为皇室成员授予封爵,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为昭法、帕翁昭、蒙昭三个等级。札克里王朝建立初期仍处于个体小农经济时期,随着国家获得统一和安定,生产得到逐步恢复与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拉玛一世随之加强对劳动力的控制。拉玛一世规定每一个“派”在婚前能获得十五莱的份地,成婚后可增加至二十至二十五莱,而奴隶能获得五莱的土地,无论“派”还是奴隶,都要依附于占有四百莱土地以上的封建主。
1785年,缅甸军队分五路进攻
泰国,拉玛一世召集官员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不再分散兵力,而是相对的集中优势兵力,在重要地带对缅甸军队发起主动阻击。在主将乌巴腊的带领下,暹罗军队成功抗击缅甸军队的入侵。1786年和1787年,缅军又先后两次进攻暹罗,但均被击退。在1787年成功抵御缅甸入侵后,拉玛一世决定主动出击进攻缅甸土瓦地,但缅甸军队紧闭城门,严密防守,暹罗军没有贸然进攻,拉玛一世下令撤退。1791年至1793年,拉玛一世派遣大将乌巴腊与缅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在缅甸通过孟祖使者提出二国修好的意见后,拉玛一世与缅甸达成停战协议。1797年,缅军再次攻占
泰国北部。1802年,乌巴腊攻占缅军在暹罗北部的最后一个据点景线,将缅甸军队驱逐出暹罗。
拉玛一世统治期间,除成功击退缅甸五次入侵外,还控制了
老挝、柬埔寨和
越南。其多次召开佛教、文学等方面会议,建造了许多寺庙和纪念碑,使文化逐渐繁荣,帮助人们在一系列战争之后恢复正常生活。
晚年去世
1809年9月7日,拉玛一世因病去世,他的儿子伊斯拉桑德霍恩(Isarasundhorn)王子继承王位,是为
拉玛二世。
称号变迁
拉玛一世的称号经过曾多次变化。其出生时名为通銮(Thong Duang),当时的
暹罗猫还没有姓氏。
拉玛一世在大城王朝时代担任叻武里府的副省长时,称号为琅约克拉巴特(Luang Yokkrabat)。
辅佐达信期间,拉玛一世称号先后为帕拉查林(Phra Ratcharin Chao Krom Phra Tamruat)、帕亚阿费罗纳里特(Phraya Aphaironnarit)、披耶永马拉(Phraya Yommarat)、披耶札克里(Phraya Chakri)、昭披耶札克里(Chaophraya Chakri),昭披耶·玛哈·卡萨苏克(Somdet Chaophraya Maha Kasatsuek),昭披耶札克里是当时暹罗官员中最高的头衔。
拉玛一世登基时称号为拉玛蒂博迪(Ramathibodi),全称为(Phra Borommarachathirat Ramathibodi Sisin Borommaha Chakkraphat Rachathibodin)。
拉玛一世去世后,人们一开始称他为第一统治(Phaendin Ton),后来改为天空之巅、世界之冠的佛陀(Phra Phutthayotfa Chulalok)。
拉玛六世即位后,正式将前几位暹逻国王的称呼统一为拉玛加各自的序号,拉玛一世的称呼正式出现。
1982年,泰国内阁又授予拉玛一世“伟大(Maharat )”的称号。
施政举措
政治
封建等级制度
拉玛一世制定了一整套宫廷礼仪,意在树立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他将国王塑造为国家的化身,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要求国家的一切法律、命令要由国王颁布,全国的行政事务要以国王的名义进行,国家大事要由国王亲自处理。同时拉玛一世恢复了封建等级制度,为王室成员授予爵位和行政官阶。他规定正官皇后所生的王子,授予“昭法”爵号,皇妃所生的王子,授予“帕翁昭”爵号,皇孙授予“蒙昭”的爵号。同时封自己的兄弟为乌巴腊,即副王,这是仅次于国王的最高职位,然后根据爵位的高低封授土地。拉玛一世时期,乌巴腊占有封田十万莱,昭法占有封田二万至五万莱,帕翁昭占有封田四千至七千莱,蒙昭占有封田一千 五百莱。其它贵族、官员则按他们身分和职位的高低,分别授予昭披耶、披耶、帕坤汶、攀等爵位。王室成员不仅都获得最高爵位,而且在行政上也封授最高官阶,国王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分封,使权力集中。
行政组织
拉玛一世执政时期基本上沿袭了
阿瑜陀耶王朝的中央行政组织形式,但有所发展。拉玛一世设立了六个部,即军务部、内务部、财政部、官务部、政务部、农务部。军务部负责管理军事力量,并兼管南方各省的权力。内务部负责民政工作,兼管东方和北方各省。财政部负责暹罗的对外贸易,兼管退罗湾沿岸各省。上述三个部分管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维系中央与各省的联系,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各省的控制。官务部主管皇室财产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权,主持宫廷典礼及向国王推荐司法、行政官员。政务部负责维护首都和京地区的法律和秩序。农务部监督土地开垦,征收赋税,征集粮,按爵位及官阶给贵族、官吏分配土地等。除这六个主要的部外,还设有宗教厅、皇家驯象厅、官廷安全厅和皇库。中央六个部的部长均由亲王担任。
在地方上,全国行省分为四等,一等省和二等省指派亲王去统治,三等省和四等省多由皇室成员或国王的亲信官更去当省督。省督掌管全省司法、行政大权,他们代表国王行使权力,同时又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监督。省督掌管全省司法、行政大权,他们代表国王行使权力,同时又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 监督,拉玛一世为加强对省督的监督,还任命一批高级官员代表国王或副王“协助”省督处理地方事务。这些官员通常被任命为副省督,检查官、最高税务官。此外,国王还设有联络官,传递国王和地方官的信件、文书,沟通中央和地方的联络,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等省至三等省还分为若干府、县。府、县官由省督任命。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是村,村由村长领导。村长负责把直接生产者“派”固定在土地上,负责对“派”征收赋税,组织“派”承担劳役,维护封建秩序,实现国王对生产者的
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整理法典
1804年,拉玛一世下令整理法典,将王宫法庭保存的法律文本与地方法庭的文本及其它副本相对比,指派四名大臣、三名法官、四名法学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整理大城王朝遗留下来的法典。拉玛一世将最终整理完成的法典抄写三份,一份存王宫,一份存大理院议事厅,一份存曼谷法庭。法典上盖有内务部的象头印,军务部的狮头印,财政部的莲花印,后来被称为《三印法典》。
迁都
拉玛一世称帝后,将暹罗都城从吞武里迁至
湄南河东岸的曼谷,使曼谷成为
泰国历史上的第四个
首都。拉玛一世召集全国工匠,仿照
阿瑜陀耶王朝首都
阿瑜陀耶王朝城的宫殿样式建造新的皇宫,并将吞武里的建筑拆散为材料用于建设。拉玛一世此番举措在拉塔那古辛岛区域建成了弘大的大皇宫和
玉佛寺,并建造了长达3246米,宽20米、深2.5米的
护城河,以及城墙和堡垒。
军事
拉玛一世统治期间先后五次击退缅甸军队的入侵,并积极向外扩张,巩固了从南至北的边界,使原藩属
老挝、柬埔寨和南部马来半岛重新归顺暹罗,使暹罗恢复了
阿瑜陀耶王朝极盛时期的版图。
1778年,达信曾征服万象,万象国王西里本亚桑逃到
安南,但在1787年,西里本亚桑又在安南帮助下重返万象称王。同年,
琅勃拉邦发生王位争执,西里本亚桑乘其局势处于混乱时占领了琅勃拉邦。次年,西里本亚桑去世,他居住在
暹罗猫的长子回到万象即位。经过拉玛一世斡旋,自此万象和琅勃拉邦都重新臣属于
泰国。在拉玛一世与缅甸作战过程中,
万象多次支持暹罗军队抗击缅军,暹罗也充分支持万象。1791年,
老挝南部民众发生叛乱,拉玛一世趁机派兵占领
占巴塞,使整个老挝地区的各个小王国在拉玛一世统治时期成了暹罗的藩属。
郑王执政时期,暹罗曾于1768年、1771年、1781年三次出征
柬埔寨。拉玛一世即位后,继续讨伐柬埔寨。1782年,
安南爆发
西山起义,由安南扶立的柬埔寨国王安英逃到暹罗避难。1794年,暹罗同缅甸的关系稳定后,拉玛一世在曼谷为安英加冕,并出兵将其护送回柬埔寨首都乌东,自此柬埔寨成为暹罗的藩属。
文化
拉玛一世登基后,接连颁布了7个有关
泰国佛教的法令,对佛教职务级别进行调整,以提高佛教僧侣的道德水平,恢复僧侣的权势和威信。并专门设立了宗教事务厅,将佛教组织及活动纳入王室的管辖。1788年,拉玛一世在曼谷召开由全国著名佛教僧侣参加的会议,给每位出席者一部《三藏经》,让大家讨论审定。在与会者共同审定的基础上,拉玛一世又指定二百一十八名和尚和三十二名佛教学者共同修定
佛教经典,最终修订出一部新的《三藏经》。拉玛一世在大量修建佛教寺庙的同时,也同时严厉惩罚了那些不服从国家政权领导的
寺院和僧侣,于1801年便免去一百二十八个“道德败坏,行迹恶劣”和尚的僧衔,并罚做苦工。
拉玛一世曾召集全国僧、俗文人开会,请他们歌颂新王朝,整理佚失的文学名著。拉玛一世统治时期完善了史诗《拉玛坚》,暹罗名篇《里拉里诺》诞生,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
民间文学均得到充分发展。拉玛一世本人也参与文学创作,著有《抗缅疆场的长歌》。他还指定披耶哄翻译中国小说《
三国演义》,是其在暹罗流传。
拉玛一世曾主持编年史的撰写。他于1795年召集以昭披耶派披差为首的一批文人学者开会,下令编写一部从
阿瑜陀耶王朝国王
那莱王到当代的史书,记述由泰人立国到吞武里王朝灭亡的历史。现在这部史书被保存在泰国艺术厅,共22册。
外交
拉玛一世统治时期,暹罗在与四邻的交往中占据着优势,而在与西欧国家的交往中却仍然采取传统的封闭政策。拉玛一世继续执行歧视西方、严格限制与西方贸易、阻止西方商人涌入的政策。在拉玛一世统治时期,没有出现西方传教士、商人或冒险家大批涌来的现象,仅有
葡萄牙的一名神父及
单桅帆船、
商船各一艘,分别于1782年、1786年抵达曼谷,从
果阿邦或澳门带来葡萄牙的信息。
拉玛一世与中国来往频繁,其即位后,自称是达信的儿子,取汉名郑华,并派人到清朝请求按旧例派使来华“
朝贡”,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予以允许。1786年,拉玛一世遣使来华,请求
封号,并带来大量贡品。
爱新觉罗·弘历正式封拉玛一世为暹罗国王,命
礼部铸镀金驼纽银印,交来使带回。此后,拉玛一世又在1788年、1789年、1790年,1796年派遣使者到中国朝贡。
人物关系
拉玛一世王妃众多,共育有42个孩子,其中10个是阿玛琳达女王所生,其他的则是由不同的妃子所生。拉玛一世的宠妃万妃,是泰国
却克里王朝历史上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万妃来自
老挝,原本是万象国王的女儿。1779年,当拉玛一世征服万象国后,万妃被纳为拉玛一世的宠妃。女王的子女包括伊斯拉桑德霍恩(Isarasundhorn)王子、玛哈森那努拉克(Maha Senanurak)王子和玛哈·萨克迪·波尔塞普(Maha Sakdi Polsep)王子等。
人物评价
历史学者朱振明评价说,拉玛一世完全恢复了
阿瑜陀耶王朝王朝极盛时期的版图,使
泰国成为中南半岛的强国之一。
后世纪念
纪念桥
纪念桥于1929年12月3日开始建造,1932年4月6日开通,由国王
巴差提朴主持修建,以纪念札克里王朝成立 150 周年。在泰语中,这座桥是以拉玛一世命名的,名为Phra Phutthayotfa 桥(泰文:สะพานพระพุทธยอดฟ้า),通常简称Phut Bridge或Buddha Bridge,意为佛桥。
青铜雕像
在泰国国王纪念广场上有拉玛一世的青铜雕像。该公园由泰国皇家陆军在泰国陆军地产上建造,共花费约 10 亿泰铢(约2800 万美元)。公园占地355200平方米,矗立着七位泰国君主的雕像,分别是兰甘亨大帝、纳黎宣大帝、那莱王、吞武里国王、拉玛一世、蒙库国王、朱拉隆功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