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
鳖科鳖属下的一种动物
中华鳖(学名:Pelodiscus sinensis),又称鳖,是鳖科鳖属动物。体不大,扁平,呈椭圆形;颈部粗长;体重以500~1000克较多;成体全长约200毫米左右。其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通常背面为灰绿色或灰褐色。腹面平,呈灰白色。体背面的皮肤布有许多不甚明显的疣粒,裙边的疣粒稍为明显。
中华鳖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中国。它们生活于江湖、沼泊、山川流涧和旷野池塘之中,喜适应于肃静的环境。
至2000年,中华鳖的种群数量在减少。2000年,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它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矿物元素等,具有营养价值。人工养殖中华鳖要注意防治疾病,养殖环境科学管理。
形态特征
中华鳖体不大,扁平,呈椭圆形;同年龄者通常雄体较大于雌体,体重以500~1000克较多,2500~3000克的较少,最大的可达5000克左右;成体全长约200毫米左右。其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通常,它的背面为灰绿色或灰褐色;生活在岩石旁或小坑、石洞里的为灰黄或灰黑色;在底质为黄泥沙的水中生活的头为黄褐色。腹面平,呈灰白色。体背面的皮肤布有许多不甚明显的疣粒,裙边的疣粒稍为明显。
头部
中华鳖头部粗大,前端稍扁,背面略呈三角形,后部近圆筒状。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约6~9毫米,有眼脸及瞬膜,便于开闭;眼后缘有一纵行的黑色条纹;两眼之间的前方有一条黑色横纹,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瞳孔圆形,鼓膜不明显,区有凹陷。吻钝,吻端延长成管状,称为“吻突”,吻突长约等于眼径,约7毫米,为采食的主要器官。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无齿。颌缘被以角质鞘,称为“喙”,喙的边缘锋利,称为“啮缘”,俗称“全牙”,用以啮碎食物。具肉质唇,上唇左右两瓣向下卷,裂缝相隔0.20~0.25厘米。口大,口裂向后伸达眼后缘。有发达的肌肉质舌,但不能伸展,仅具吞咽功能。成对的鼻孔开在吻突前端,左右鼻孔由鼻中隔分开。
颈部
中华鳖颈部粗长,约70毫米,近圆筒形,使头部可灵活转动。头和颈部总长相当于躯长,可完全缩入壳内。当颈缩入壳内时,其颈椎呈现 U 形弯曲。颈背有横行皱褶。颈基部没有颗粒疣粒。
躯干
中华鳖躯干部宽短而略扁,背面近圆形或椭圆形,主要器官均位于此,外有由骨板形成的硬壳所保护。硬壳由稍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构成,背、腹甲二者的侧面以韧带相连。一般背甲长达24厘米,宽达16厘米。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肋骨与肋板愈合,突出于肋板外侧呈游离状;最后1~2对肋板在中缝相连,椎板8片,肋板8对,无臀板及缘板。背甲和腹甲的外层无角质盾片,而为柔软的革质皮肤被覆于骨板表面;背甲边缘的结缔组织甚发达,一般称为“裙边”,在游泳时,裙边上下左右流动,可以改变游泳方向,起到鱼鳍的作用。背盘中央有棱脊;幼体背盘上有粒状突起组成的纵棱,近脊柱处略与体轴平行,外侧呈弧形,成体纵棱不明显。整个皮肤无腺孔。
中华鳖尾短,扁锥形。雌体的尾短不达裙边,较柔软而瘪干,同样在其靠近尾端处有纵向泄殖腔孔;雄体尾则长,稍伸出裙边外缘,裙边以外的尾尖长度约为尾部全长的一半,尾较粗硬,靠端处有一纵向长形的泄殖腔孔。尾部从壳缘伸出,亦能缩入壳内。
四肢
中华鳖四肢粗短而扁平,为五指(趾)型,位于体侧,能缩入壳内。后肢比前肢大。前肢可分上臂、前臂和手三部分;后肢分大腿、小腿和足。指(趾)和指(趾)间有发达的蹼膜。第1~3指(趾)均具有钩形锐利的爪,突出于蹼膜之外,约60毫米长;第4~5指(趾),爪不明显或退化,藏于蹼膜之中。
雌雄差异
中华鳖雌体较厚;背甲隆起,短而近圆形,腹甲后缘略凹入;裙边较宽;尾短而软,不达裙边;泄殖孔纵裂宽短;两后肢间距稍宽。雄体较薄;背甲稍隆起,长而近椭圆形,腹甲后缘呈弧形;裙边较窄;尾长而强直,平时伸露裙边外缘;泄殖孔纵裂狭长,两后肢间距稍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华鳖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中国。泰国、美国有引入。
中华鳖在中国除新疆、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中华鳖生活于江湖、沼泊、山川流涧和旷野池塘之中,喜适应于肃静的环境。
中华鳖存活的最低和最高极限温度分别为0℃和40℃,适宜的水温为25~32℃;在0℃存活12小时以上,处于冷麻醉状态,自然升温后可恢复生活机能;在50℃水中可存活30分钟,自然降温后恢复生活机能。
中华鳖属于爬行纲水生类群,主要生活在水中,但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一般每3~5分钟呼吸1次;具备肺的呼吸能力,离水时可用肺呼吸,在清静的环境下,它们经常上陆休息、寻食、产卵“晒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华鳖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节肢动物(昆虫和甲壳亚门)和水生植物为食;稚鳖以水蚤血虫等为食;幼鳖和成鳖以水生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门、水生昆虫、虾和动物的尸体及内脏为食;也兼食些瓜、果、蔬菜类。
中华鳖在摄食时不主动追袭猎物,而是潜伏水底,摄步、潜行,待食物接近,即迅速把头和颈部伸出体外张嘴吞食,然后又立即把头颈部缩进壳内,利用其锋利的角质缘紧紧把食物咬住压碎,再由下颌前缘与口角附近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润滑压碎的食物,吞食;也常伏贴在岩石旁伺机袭击溯游于洞穴的食饵。
中华鳖的耐饥饿能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时,5个月不进食,只饮水也不至于饿死。野生中华鳖常因觅食或逃避不良环境而于夜间“出游”,尤其是夏季产后的亲鳖,为赶上冬眠期来临之前恢复体质,夜间经常上岸为捕食蚯蚓、蚂蚁、昆虫而奔波,有时甚至离开原来的栖息地。若途中不受打扰和阻挡,它一夜之间能爬行数千米。
残食现象
中华鳖在适宜的生存空间内和食物相对充足时,不发生相互残食现象;当密度增大、生存空间缩小、食物供给不充足的情况下,会出现对食物竞争的加剧,导致强者取食多、生长快,弱者取食少、生长慢的局面,甚至出现个体间的相互厮咬、强大个体残食弱小个体的现象。
活动特点
中华鳖在阳光充足时,经常到陆地上晒太阳,称为“晒盖”;自然环境中的野生中华鳖,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大胆地爬到发烫的岩石上晒背,直到背腹甲的水分晒干,体温提高为止;4~5月份的晴天,水面温度高于水底温度时,它们也常驻浮在静止的水面上晒背取暖。
但它们怕热避暑,当水温升高到35℃以上时,会潜伏于水底或荫凉的水下,但此行为时间较短,一般是在7~8月份炎热的白天;冬天,特别是大雪天,喜欢潜伏在向阳的水底泥沙或洞穴内。在陆地掌四肢爬行时,行动缓慢,然而在水中游动迅速。它们也喜爱游泳。在生存空间的竞争方面相对表现的不激烈,能群居在一起和睦相处。
节律行为
中华鳖在夜间活动,离岸不远。白天除必要的“晒盖”与游出水面换气外,主要潜伏于水底,或隐于洞中。其是变温动物,在自然界,从每年的秋末到次年的夏初,水温在12℃以下时,它会潜入河底泥沙中冬眠。冬眠一般是在水深2~3米左右的水底泥沙中度过;当其选好越冬场所时,使用四肢旋躯体,使身埋入泥沙中,入泥深度随体型大小而不同,最深不会超过30厘米。冬眠期间,不吃不动,呈现假死状态,嘴尖与水相通,靠咽喉部的辅助呼吸器官吸取水中的氧以维持冬眠期低微的生命活动;也不成长,每年冬眠期间体重会减轻5~7%。待来年水温回升后,方才复苏活动。
中华鳖潜于水底冬眠时,用上、下颚间犹如鳃状的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温度越高,出水呼吸越频繁。由于它的鼻孔生得非常巧妙,长在吻部的最前端,进行呼吸时,身体完全不用露出水面,只需吻端稍露出水面即可。
攻击行为
中华鳖生性胆小,在夏秋之季的白天“晒盖”时,受惊吓会立即窜入水中,片刻间便逃得无影无踪;当遇上敌害攻击或人的捕抓时,会就地潜伏或将头足缩入体内,也常突然伸出头颈咬住对方予以反抗,且久久不松口。中华鳖性虽凶却无毒;人若被咬住,可迅速将其放入水中,它会自动松口而潜逃。
感知行为
中华鳖对声音的感知和分辨能力较强,在陆地上和在水中都能灵敏地识别出有危害的声音信息;有些声音对它有强烈的刺激,如雷声和其他噪声,使其产生恐惧和逃避反应,进而潜入水底;有些声音对它能产生吸引作用,产生趋声现象。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中华鳖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一次交配可多次受精卵,精子在雌鳖输卵管内可以存活半年之久,而且保持受精能力。入冬前交尾,翌年仍能产出受精卵。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水温达到20℃时,中华鳖即开始发情交配;发情交配的时间可达5~6小时。交配常常于晚上在浅水区进行,白天也有但较少。雄鳖先在水中追雌鳖,然后爬到背上,并用前肢抱住雌体前部,然后尾部下垂,与雌体泄殖口接通;通过泄殖孔内的单枚海绵体交配器,将精液输送到雌体泄殖腔上端的输卵管内。
雄鳖之间会因争夺雌鳖而互相咬斗。
挖洞产卵
中华鳖雌鳖产卵时,会上岸找好适宜的产卵位置,将前肢固定身位,用后肢(蹼爪)开始掏土挖洞,洞穴宽约5~10厘米,深约8~15厘米,口小,洞底大,内斜约30度角,洞壁光滑。洞的大小与雌鳖的个体、卵量成正比。洞穴挖毕,雌鳖稍休息后,将尾柄伸入洞中,身躯开始有节奏而紧张地伸缩弹动,紧缩一次,产卵一粒。卵粒离泄殖孔后,先落在内弯舒展的尾柄上,然后尾巴徐徐下垂,将卵送入穴底,避免了卵壳摔破的危险;卵在穴中的排列呈有层次的宝塔状。产完卵后,雌鳖再用后肢轮流把挖穴时掏出的新土掩盖于穴口,并用腹部加力压实,使其几乎不留痕迹,而后缓慢地回到水中。
中华鳖在交尾后10~15天开始产卵。它们产卵季节性很强,雌鳖每年的5~8月份是产卵的生殖季节;年平均产卵3~5次,每次产卵的间隔时间为20~25天;中国福建地区8月底之前产完最后一窝卵。每次产卵8~12枚,有的可达30余枚。一只1000克的雌鳖一年平均只能产卵70粒。
中华鳖的成熟卵呈圆形,壳满而稳,直径一般17~20毫米;都是白色,而受精卵上部有一个乳白色小圆圈——“气室”;“气室”会逐渐延伸到卵的一半,最终一卵两色,界线明显。约一个多月后,全卵表壳乳白色,仔鳖发育趋于完善,卵色乳白透黑。
出壳
中华鳖卵以日光的热能自然孵化,约50~70天即破壳而出。出壳时,稚鳖用卵齿啄破卵壳,头和前肢伸出卵壳,而后整体破壳而出。
生长发育
中华鳖的胚胎发育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是连续的过程:卵产出24小时即发育到囊胚期;在头褶形成期,脑泡、脊索及前肠形成;在尿囊形成期,尿囊开始向胚外体腔伸展;在背甲形成期,胚胎背甲形成,前后肢出现肢牙;在裙边形成期,背甲裙边形成,尿囊将胚胎和卵黄囊包裹起来,紧贴在壳膜下面,行胚胎呼吸和储存胚胎代谢废物;在背甲黑色素化期,胚胎背甲出现黑色素;在稚鳖出壳期,卵壳由栗色到黑色再到乳白色,稚鳖即将出壳。
刚孵出的稚鳖脐孔处残留尿囊膜、羊膜和浆膜;经几分钟后,将自行脱落,脐孔封闭;从此开始独立生活。刚孵出不久的稚鳖腹面呈橘黄色;颚及头侧有青白间杂的虫样饰纹;眼后有一条黑色纵行线纹。
通常气温和水温高的地区中华鳖的生长期长,性成熟早;低温地区生长期短,性成熟晚。如中国台湾地区和海南岛,自然界的中华鳖性成熟期为2~3年;华南地区3~4年、华中地区4~5年、华北地区5~6年、东北地区6年以上。中华鳖的寿命较长,一般为30~50年。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人工养殖中,挑选无伤,无病,有光泽,头足裙边伸展,活动带劲,感觉灵敏的健壮个体作为中华鳖亲鳖。稚鳖下池前,对稚鳖池进行消毒杀菌;培育过程中常清洗水池、净化水质。同一池塘的稚、幼鳖个体大小一致,防止以大欺小,以及因饵料竞争使弱小者饿死的现象发生。以水蚤水蚯蚓等高蛋白活饵作为稚鳖的饲料。
疾病防治
中华鳖病以防为主,以防为先;对水体、鳖苗、饲料场和养殖用具消毒,饲养人员、饲料质量稳定,养殖环境科学管理。
肿颈病对中华鳖的危害极大,常因一鳖发病,传遍全池,导致成批死亡;症状为颈部浮肿并常伸头颈于壳外,行动迟缓,离群,裙边水肿,躯体厚度加大;采用放苗前漂白清塘,保持绿色水质,定期检查鳖体,清除病鳖,杜绝鳖的咬伤、压伤和抓伤等方法来预防此病。患肠阻塞病的病鳖,症状为肠表面可见若干小孔,周围组织充血,发炎,因吸虫的大量传染和寄生,导致肠道阻塞,进而肠穿孔,病鳖食量减少,最终消瘦死亡;主要是夏秋两季发病,危害200克以上的成鳖;可采用杀死鳖池螺蚌,断绝传染途径,杀灭虫卵及剑水蚤属等方法预防此病。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至2000年,中华鳖的种群数量在减少。
致危因素
中华鳖种群数量受到环境污染、乱捕滥猎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它们已经能够通过人工养殖(每年数百万只)用于商业贸易,但野生种群仍不断被捕获。
保护等级
2000年,中华鳖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
营养价值
中华鳖肌肉中存在16种酸解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40%左右,也富含蛋白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矿物元素;裙边中存在14种酸解氨基酸,谷氨酸呈味氨基酸含量高,明显高于一般鱼类;背甲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蛋白质。
参考资料
Pelodiscus sinensi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08-23
Pelodiscus sinensis.IUCN.2023-05-1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残食现象
活动特点
节律行为
攻击行为
感知行为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挖洞产卵
出壳
生长发育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疾病防治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等级
营养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