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蛉科
昆虫纲脉翅目下的一个科
蚁蛉科(Myrmeleontidae)简称蚁蛉,属于昆虫纲脉翅目,是脉翅目中最大的科,可能起源于晚侏罗纪。蚁蛉为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其幼虫性凶猛,能捕猎与之个体相近甚至大于它的猎物,故其幼虫通称为蚁狮。截止到2024年4月,蚁蛉科下有3亚科,197属,1678种。代表物种有中华东蚁蛉、追击大蚁蛉、条斑次蚁蛉等。
蚁狮身体肥大且呈梭形,头部较小,上颚与下颚嵌合成一对长钳状,胸腹部无指状突。蚁蛉成虫体翅狭长,触角末端膨大呈棒状,翅痣的下方具一狭长的翅室。蚁蛉与差翅亚目非常相似,但蚁蛉的飞行方式更加不稳定,还有更发达和更长的触角。
蚁蛉科在各动物地理区尤其是亚洲、非洲、澳洲的干旱地带及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蚁蛉成虫白昼栖息于植丛,黄昏时飞翔,常到灯光下来,可飞行捕食小虫。蚁狮多在沙土地做漏斗状穴捕食滑入的蚁和小虫;有些生活在树洞或缝隙间,行动是向后倒退,故有倒退虫、缩缩等名。蚁蛉科成虫和幼虫均是肉食性。
蚁蛉是重要的农林业益虫,其成虫与幼虫均捕食多种农林害虫,在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蚁蛉幼虫蚁狮可以入药,蚁狮入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许多中医药书籍上都有蚁狮的记载。
命名
蚁蛉科的学名“Myrmeleontidae”命名于1802年,来自法国动物学家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Pierre André Latreille)。中国昆虫学家胡经甫于1935年撰写的《中国昆虫名录》中记录了中国蚁岭,这是中国最早的蚁蛉名录。蚁蛉幼虫性凶猛,能捕猎与之个体相近甚至大于它的猎物,故其幼虫通称为蚁狮。
分类
初建期
最早的蚁蛉分类记录可追溯到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在1740《自然系统》第二版中记载的Formicaleo属。法国动物学家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于1802年建立起蚁蛉科(Myrmeleontidae);1775~1855年间,部分学者建立了一些常见属如须蚁蛉属(Palpares)、棘蚁蛉属(Acanthaclisis)、玛蚁蛉属(Macronemurus)、囊蚁蛉属(Myrmecaelurus)。英国昆虫学家弗朗西斯·沃克(Francis Walker)1853年撰写了《大英博物馆脉翅目昆虫收藏名录》,又于1860年对脉翅目的形态做了初步研究;英国昆虫学家罗伯特·麦克拉克伦(Robert McLachlan)1867~1875年间命名了一些新属种,并对沃克的《大英博物馆脉翅目昆虫收藏名录》进行了修订。美国昆虫学家内森·班克斯(Nathan Banks)则在1899年第一次建立了较为正式的分类系统,将蚁蛉科分成Dendroleoni和Myrmeleoni2个群。这一系列的工作构建了蚁蛉科分类研究的基本框架。
发展期
1900年后,美国昆虫学家内森·班克斯发表关于蚁蛉论文60多篇,命名70多个新种,并将2个群升为5个亚科西班牙昆虫学朗吉诺斯·纳瓦斯(Longinos Navás)一生致力于描述新种,为班克斯2亚科系统中增加8个新族,描述约200属800个种。此期间还有其他学者对日、韩等地的蚁蛉进行分类研究。这一时期分类研究突飞猛进,发现大量新属、新种,分类系统也得以发展和完善。
完善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蚁蛉科分类研究研究程度进一步深化:科的高级分类阶元在基本内容上达成了共识,即分类鉴定不再仅参照成虫的外部形态,而是兼顾幼虫形态、两性外生殖器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工作的重心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族、属、种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地区如欧美等已完成区系研究,已着手探讨蚁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昆虫学中美国昆虫学家莱昂内尔·阿尔文·斯坦奇(Lionel Alvin Stange)以成虫与幼虫的形态特征相结合作为分类依据的3个亚科Stilbepteryginaee、Palparinae、Myrmeleoninae的分类系统,为多数分类学者参照和接受。
截至2024年4月,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数据显示蚁蛉科科下分为3个亚科,即蚁蛉亚科(Myrmeleontinae)、须翅蚁蛉亚科(Palparinae)和亮翅蚁蛉亚科(Stilbopteryginae),197属,1678种。
起源与演化
蚁蛉科的起源被认为可能起源于晚侏罗纪,并且可以确定的是,蚁蛉科在早白垩纪已经存在。通过运用完整的化石数据集进行分析显示,蚁蛉科是从蚁蛉亚目(Myrmeleontiformia)中分化出来的,蚁蛉亚目大约出现在晚二叠纪时期(约2亿5400万年前),在早白垩纪时期,蚁蛉亚目开始多样化:旌蛉科(Nemopteridae)、蚁蛉科、蝶角蛉科(Ascalaphidae)、细蛉科(Nymphidae)依次从蚁蛉亚目中分化出,其中蚁蛉科的分化出现时间约在1亿3820万年前。
形态特征
蚁蛉为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
蚁蛉卵为单数,产于幼虫生活的沙或沙质土壤中,卵表面黏附沙粒,形似小沙团,卵呈椭圆形,长约1.8~2.0mm,宽约1.3~1.4mm,浅黄或略带绿色。由于卵产在地表下1.5cm左右,极其隐蔽,在自然界中很难看到。
幼虫
蚁蛉幼虫蚁狮体形扁宽,分为两个体段,头部是第1体段,近似方形或鸭蛋形;胸腹部为第2体段,纺锤形,背面隆起。
头部宽大,1对眼着生在头前缘的两侧,眼由若干小眼面构成,如砂地蚁狮(Euroleon nostras)幼虫的眼由7个小眼构成。触角细小,位于头背面复眼的内侧。捕吸式口器,上颚长,前伸,基部宽,端部尖利向内对弯,内侧具齿。下颚较窄,紧贴上颚腹面的凹槽,形成吸管。头部腹面还可见1对下唇须。头斑的有无及形状,上颚的长短、宽度、弯曲度、间距,内侧齿的大小、数目及间隔距离,下唇须的长短,上颚外侧缘毛的长短等是重要的分族分属特征。
胸部从前向后逐渐加宽,前胸最窄。3对足细小,末端尖。中、后胸侧缘常有瘤突。
腹部共10节,可见9节,从前向后逐渐变窄。
蚁狮分三个龄期,各龄体长(不含颚管) 分别为:一龄约1~8mm,二龄4~12mm,三龄6~ 20mm。
蚁蛉科末龄期幼虫直肠外翻形成纺织突,在沙中吐丝作茧化蛹,蛹为裸蛹。多数蛹为单层结构,成虫的身体轮廓可通过蛹皮看到。也有些种类如 Navasoleon boliviana 的蛹具有双层结构,将球形的内层连接在岩石或树枝上,分散的细丝将外层蛹和内层连接。
成虫
蚁蛉成虫个体大小随种类不同而异:小的个体似豆娘大小,大的个体则如蜻蜓一样。如追击大蚁蛉(Heoclisis japonica)为体粗壮的大型种,翅展超100mm;长毛蚁蛉(Macronemurus longisetus)体型就较小,体长仅20mm,翅展也只有40mm。
头部:复眼发达,半球形,两复眼的间距较宽。无单眼。触角棒状,不超过前翅长的三分之一,基部有明显的间距,有些物种两触角相距很近,小于柄节的直径,如溪蚁蛉属(Epacanthaclisis)。柄节、梗节较短,鞭节端部渐渐膨大,通常分为25~50个极短的小节。头顶隆起,额平坦。下口式,唇基发达,上唇短宽。上颚发达,近似三角形,端部略向内弯,尖利;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端节常略膨大。
胸部:前胸发达,多与复眼的间距等宽,长度与中胸约等。前胸背板的形状和颜色斑纹常作为分类特征。中、后胸通常比前胸宽,分为盾片和小盾片。
步行足,或细长或短粗,其上着生刚毛。有些种的腿节上有一种极长的刚毛(长于普通刚毛的数倍),称为感觉毛。胫节末端有1对端距,端距的长短、弯直是重要的鉴别特征。路节分5节,多数物种第5跆节最长,但也有些类群第5跆节短于第1踏节,如尼蚁蛉科族(Nesoleontini)。爪一般为弧形向下弯曲,有些类群的爪极度向后弯曲,爪端部接近第5路节,如帛蚁蛉属(Bullanga)。
翅多数为狭长形,翅的轮廓有很多细节上的变化,尤其是翅的端区和基部的差异较大。
腹部:蚁蛉腹部细长,共10节。部分类群雌雄腹部长度有显著差异,通常雄性腹部较长,雌性腹部较短。雌雄腹部末端结构的差别主要在第8腹节,雌性第8腹节宽大于长,背侧片向下延伸至腹面,气门着生在第8背侧片近下缘的位置。雄性第8腹节长大于宽,气门着生在背侧片与腹片之间的膜上。腹部常有特殊的构造,如腹腺、毛刷等。
蚁蛉科成虫与蜻蜓非常相似,但蚁蛉的飞行方式更加不稳定,此外蚁蛉还拥有更长、更加发达的触角。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蚁蛉在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部分类群的分布有地域性,如蚁蛉科中亮翅蚁蛉亚科(Stilbopteryginae)仅分布于澳大利亚;蚁蛉亚科(Myrmeleontinae)的Maulini族仅分布于南非,Lemolemini族仅分布于南美洲,Acanthaclisini、蚁蛉族(Myrmeleontini)和Nemoleontini族为全球性分布。中国已发现有须翅蚁蛉亚科(Palparinae)与蚁蛉亚科分布,其中须翅蚁蛉亚科在中国仅发现中华须蚁蛉(Palparinae sinicus Yang,1986)一种。到2000年初,中国蚁蛉科已描述39属120种。
栖息环境
蚁蛉幼虫蚁狮大多分布于颗粒大小约40筛目的干燥沙中或沙质土中,一般小片分布。漏斗状的穴与虫体大小有关。其生境一般有4种:一种是丘陵山坡,穴筑在丘陵山坡沙质地表上。另一种是山洞,穴筑在岩洞沙质地表上。还有一种是房檐墙脚树根下,穴筑在沙质地表上。最后一种是沙滩,穴筑在干燥、颗粒微小的沙滩上。
少数蚁狮无做穴习性,如澳大利亚的蚁蛉物种中做穴的仅占少数,多数生活在树基部疏松的落叶下、洞内、悬起的石头下或疏松的沙地上。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蚁蛉科成虫白天多隐蔽于植物丛中,只在黄昏时外出飞翔觅食,且具有趋光性。
捕食习性
蚁蛉的成虫和幼虫均是肉食性,蚁蛉美国白灯蛾蚁狮一般捕食跌入穴中的小昆虫或小节肢动物门,也会使用大鄂扬沙击落沿穴缘行走的猎物,使猎物跌入穴中,后蚁狮用大鄂钳住猎物,拖入沙中,注入毒素将猎物麻醉,如果猎物反抗挣脱,它们还会抛掷沙粒击打猎物。一般猎物被钳住后,体色逐渐变黑;蚁狮以肠外消化的方式使猎物的养分变为汁液,最后吸食其汁液,进食结束后蚁狮会用大鄂将猎物尸体抛出穴外,最后在穴内沿缘后退做圆周运动,同时不断用大鄂扬沙整理穴。部分生活在地衣或树皮上的蚁狮,它们的身体上没有遮盖物,只是凭借保护色隐藏自身等候猎物出现。有些生活于树洞或探头石下方的蚁狮,很少移动甚至完全不活动,有人推测它们是靠胸背板特化的刚毛簇附着一些杂物团引诱猎物。
蚁蛉科成虫需要一定的营养补充,才能完成卵的发育;对蚁蛉成虫的解剖结果显示,蚁蛉以肉食性为主,少数种类吸食花粉。
宿便行为
由于蚁蛉幼虫是体外消化的进食方式,不能在消化道内消化的残渣很少,而且消化道末端特化成纺织突,失去了排泄粪便的功能,因此,蚁蛉在整个幼虫期不排便。蚁蛉羽化后身体舒展开的成虫随即排出幼虫期积累在体内的排泄物,这次排便称为宿便(meconium)。
种间关系
蚁蛉捕食性天敌包括鸟、鸡、蛙类等。部分昆虫会攻击蚁蛉科幼虫,如双翅目虻科Tabanidae Scaptia的幼虫、剑虻科(Therevidae)幼虫和食虫虻科(Asilidae)成虫;观察发现膜翅目泥蜂科(Sphecidae)Bembix属的物种会捕食蚁蛉成虫。
蚁蛉寄生性天敌包括:双翅目蜂虻科(Bombyliidae),膜翅目小蜂科(Chalcididae)和姬蜂科(Ichneumonidae)的一些种类。寄生性天敌主要以蚁蛉的幼虫和蛹作为寄生对象。
生活史
蚁蛉科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蚁蛉在自然界中完成1个世代至少需要1年时间,一般是夏季成虫出现,产卵并孵化为幼虫,入秋后大多发育为二三龄幼虫,并以此虫态越冬,春季天气变暖和猎物(食物)的增多,补充到足够的食物;发育为蛹,在夏季羽化为成虫。也有一些种类需2年或3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如褐纹树蚁蜂、黄足蚁蜂。1个物种的特性是由遗传决定,但又受环境的交互影响,故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蚁蛉种类1年可发生几代,如穴蚁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1年可繁殖3代。
求偶交配
一种观点认为雄性蚁蛉科通过产生信息素来吸引雌性,信息素由第一腹节两侧的凹陷产生,蚁蛉静止时,翅合拢呈屋脊状,后翅基部的轭坠(蚁蛉科部分种类雄性个体特有的第二性征结构)嵌合在凹陷内,轭坠表面便携带了信息素。当展翅飞行时,轭坠暴露,便在空气中释放出信息素,吸引雌性。因为蚁蛉的求偶交配行为均发生在夜晚,所以,有关记录很少。轭坠只在部分物种中存在,大多数蚁蛉求偶行为尚不清楚。
产卵孵化
幼虫在沙地栖息的蚁岭类群,卵多产在沙土中,如钩臀穴蚁蛉(Myrmeleon bore)。也有些蚁蛉科将卵产在沙地表面、植物体上或岩石上,一般成虫选择的产卵生境与蚁蛉幼虫的生境一致。日本分布的Gatzara jezoensis与中国台湾省分布的丽纹锦蚁蛉(Gatzara petrophila)的幼虫生活在裸岩上,它们的卵也产在这样的生境中。蚁蛉的产卵时间一般在夏季,卵在同季节内孵化为幼虫。
结茧与化蛹
蚁蛉的生长分三个龄期,各龄期可用头宽和口器长度来区分。幼虫完成营养生长后,不再取食,准备化蛹。化蛹前它们要先吐丝作茧,末龄幼虫的尾部伸出一个细长的纺织突,随着纺织突的左右摇摆,细丝被不断挤出,并织成球形网,球形网粘着了沙土或沙粒形成球形沙茧,老熟幼虫就隐蔽在其中。那些不生活在沙土中的幼虫,如何作茧尚未见报道。
完成作茧的老熟幼虫,在茧内静卧休息几天后,化为裸蛹蛹期为3~5周。
羽化
蚁蛉科蛹的羽化一般发生在出生后第二年的夏季,羽化前裸蛹首先要把茧咬破一个口,从茧中钻出,此时裸蛹并未蜕去蛹壳,停息一段时间后,蛹将皮蜕掉,完成羽化。有些物种蛹皮就留在茧的破口处。初羽化的成虫爬上周围低矮的植物,慢慢舒展开双翅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些种羽化发生在前半夜(如日本的一些种),另一些种羽化发生在后半夜,如钩臀穴蚁蛉
人工养殖
主要环境因子
温度
温度会明显影响昆虫的发育速度,又影响其活动,对蚁蛉科幼体蚁狮来说最主要为气温和直射阳光,蚁狮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陷阱。陷阱的温度直接对它产生影响。陷阱底部的沙温在10~25℃时为适宜温度,这时它的头部大都暴露在陷阱底部的沙土外,10℃以下则会缩回沙土中。25~35℃时虽把头缩进沙土中以躲避直射的阳光,但颚管仍保持在沙土外,以便捕捉猎物。高于35℃时为躲避高温,便向更深的沙土中转移。
光照
通常蚁狮的发育受日照的制约,1~2龄在长日照条件下正常发育,短日照条件下则发育阻滞,不蜕皮进入下一龄期。一年一代的蚁蛉科美国白灯蛾直到第二年的长日照来临才完成发育,至结茧化蛹和羽化成虫。两年一代的蚁蛉幼虫则在次年发育至3龄后,虽然经过长日照但仍旧不能化蛹,需要经过再一个短日照和低温的刺激,也就是度过第二个冬天,至第三年夏季长日照再次来临时才结茧化蛹至羽化。
食物
蚁狮处于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一旦得到足够的食物就能迅速生长发育。食物量的多少影响生长速度及发育周期,从对穴蚁岭幼虫的食物实验得知,在增加食物量的情况下,可以缩短蚁蛉的幼虫历期。穴蚁蛉在自然条件下,由于食物量不足导致必须越过一个冬天,而人工饲养则可改变这种状况。
水分
沙土中水分含量明显影响蚁狮的生活,含水率在4%以上蚁狮就无法营造陷阱,甚至阻碍其行动。经过3龄幼虫测定,沙土的含水量不高于2%为合适,若以手感来看,沙子可以从手中自由落下即于燥的沙土是必要的条件。
沙质
蚁狮对于沙的来源及粗细都有一定的要求,山地型种类的可以用河沙,但是沙必须都要经过筛选,过40目筛的细沙是最适宜的,过28目筛的沙则次之,大于28目筛的沙则不适合蚁狮栖息及筑造陷阱。沙滩型种类的对于沙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海滩栖息的种类,必须用原采种地沙滩的沙来饲养,否则,不能筑成稳定的陷阱,从而会影响捕食
饲养技术
幼虫
可采用集体饲养或单个饲养:集体饲养的容器大小以便于操作为准,用搪瓷盘或瓦盆等均可,内盛2~3cm厚的极细的干沙土,然后将孵化出的幼虫逐头分散移入。单头饲养的容器采用塑料杯或瓷杯,细沙厚度与集体饲养相同,每杯饲养1头幼虫。幼虫饲料可以使用易获取的或各种仓库害虫,如米蛾成虫、绿豆象成虫等。饲喂前可将饲料置于低温一段时间以便于蚁狮捕食。饲喂时将饲料昆虫逐头投入,次日再将蚁狮抛弃的猎物遗骸取出,以免下次饲喂时与活猎物混淆,干扰蚁狮取食。1龄幼虫由于个体太小,只宜饲喂小型蚂蚁或白蚁,以保证其成活。幼虫的饲养室应有足够的光照,室温在25~30℃。
幼虫到转龄前有几天停止取食,这时的陷阱底部比较平坦,化蛹前则会出现迁移现象,以寻找适宜的化蛹场地。如果是单头饲养,一般向下迁徙至饲养容器底部边缘处结茧。如果是集体饲养,等到全部幼虫结茧后,将饲养容器中的沙子全部倒入筛子中,将虫茧筛出。将筛出的虫茧集中放入羽化笼中,并在羽化笼中放入适量的细树枝以便初羽化的成虫依附和伸展尚皱缩的翅膀。
成虫
羽化后的成虫一般需饲养1周以上。羽化笼即可作为成虫饲养笼。羽化饲养笼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40×40×60cm为准。将饲料昆虫直接投入笼内由成虫取食。补充营养后的成虫可放入交尾产卵笼中。在室外放置的交尾产卵笼需设置防雨设备,里面放置产卵沙盘及一些植物枝条以便成虫攀附。刚孵化的幼虫会立即做很小的陷阱,此时应投喂小型蚂蚁,然后转移至幼虫培养容器内饲养。
主要价值
害虫防治
蚁蛉科昆虫在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蚁蛉及其幼虫蚁狮的食性较广,蚁狮可捕食跌入小穴中的蚁类、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或若虫,蚁蛉成虫则捕食同翅目(蚜虫、大叶蝉科等)、鳞翅目、半翅目等昆虫,这些昆虫多为农林害虫,因此蚁蛉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
药用价值
蚁蛉科幼虫蚁狮全虫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类甾类激素、色素等。蚁狮入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许多中医药书籍上都有蚁狮的记载,如:《本草纲目》《陆川本草》《本草求原》《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中国动物药》等。《本草求源》中称蚁狮为“沙牛”,炒研同白糖汤下,可通窍利水、治淋;《中国药用动物志》中记载蚁蛉“味辛、咸,平。有毒。具有解热通淋、截疟杀虫脒、软坚消积、拔毒去腐、泻下通便之功效。主治砂淋、疟母、腹腔块、瘰疬阴久溃不敛等。”
对蚁狮体内有效成分的药理实验证明,其提取物具如下药效作用:对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舒张心房和周围血管;延长凝血和出血时间,具有抗凝血药作用和明显抗炎药消肿及镇痛作用;显著延长在常压下缺氧的存活时间,具有常压下耐氧的保护作用,其中尤其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中国动物药》《广东中药志》《实用商品资源昆虫》《中国昆虫资源利用和产业化》等专著都描述蚁狮可治疗多种疾病,且用量小,疗效独特,尤其是对尚未有理想特效药的骨髓炎、脉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疗效喜人。
杀虫活性物质
21世纪,对蚁狮体内具有杀虫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成为热点。日本生物学家于2001年从朝鲜东蚁蛉(Euroleon cerogenes)的幼体蚁狮中分离出具有杀虫活性的蛋白;又于2007年从钩臀穴蚁蛉的嗉囊中分离出68种具有杀虫活性的细菌。这为今后开发新的生物杀虫剂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关研究
早在1925年就有研究指出在蚁狮体内含有某种未知的毒素,而这些毒素可能具备独特的药用功能,但当时并未成功从蚁狮体内分离出有毒的物质成分。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开始从蚁狮体内分离对猎物具有麻痹作用的物质,日本研究员从钩臀穴蚁蛉的幼体蚁狮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分子量为165~167kDa具有麻痹作用的多肽并用德国蜚(Blattella germanica)测定了这种多肽的麻痹效果。可能蚁狮体内的这些具生物活性的物质正是其具有药用功能的因素之一,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明。
代表物种
蚁蛉科种类繁多,从中选取作为中医药材使用的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和黄足蚁蛉(Hagenomyiu micans)作为代表物种。
中华东蚁蛉
中华东蚁蛉体长 24~32毫米,前翅长25-34 毫米,后翅长 23~32毫米。头部黄色多黑斑;触角黑色;头顶有6块大黑斑,后头也有黑斑。胸部黑褐色;腹部黑色。足基节黑色,转节黄色,腿节和胫节黄褐色有黑斑,跗节除第1节为黄色外,其余均为黑色,胫节端距细而直。翅透明,有许多小褐点;翅痣黄色,翅脉大部为黑色,间杂有黄色部分。前翅有褐斑约10余个;后翅则褐斑很少。中华东蚁蛉以干燥或新鲜幼虫入药,具有平肝息风、祛淤散结、截疟、健脾理气、拔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儿惊厥消化不良、癫痫、中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便秘、腹泻、疮肿毒、耳胀、耳闭等。
黄足蚁蛉
黄足蚁蛉体长32毫米,翅展73毫米。体瘦长,似蜻蜓。头部黑色,顶部有2块黄色斑,口器黄色。复眼褐色,呈钢盔状。触角棒状,柄节黄色。前胸黄色,长有黄色长毛,背面有2条宽的褐色纵带。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黄色,并有黄色长毛。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翅脉黄色,翅的上下缘及外缘有黄色毛。腹部细长,黑色,有黄色毛。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毫米,土黄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黄足蚁蛉也以干燥或新鲜幼虫入药,具有解热通淋、截疟杀虫、软坚消积、拔毒去腐、泻下通便之功效。主治砂淋、疟母、腹腔块、瘰疬阴疽久溃不敛等。
参考资料
Myrmeleon.bugguide.2024-01-11
Myrmeleon Linnaeus.biolib.2024-01-11
Myrmeleontidae.ITIS.2024-04-12
蚁狮.InfoAnimales.2024-04-24
目录
概述
命名
分类
初建期
发展期
完善期
起源与演化
形态特征
幼虫
成虫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捕食习性
宿便行为
种间关系
生活史
求偶交配
产卵孵化
结茧与化蛹
羽化
人工养殖
主要环境因子
温度
光照
食物
水分
沙质
饲养技术
幼虫
成虫
主要价值
害虫防治
药用价值
杀虫活性物质
相关研究
代表物种
中华东蚁蛉
黄足蚁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