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代表器物之一
鸡头壶,又称鸡壶、鸡首壶、天鸡壶,晋时被称为“罂”,得名于壶嘴流部的鸡头形装饰。鸡头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代表器物之一。
鸡头壶最早以“罐”和“盘口壶”的造型出现于三国孙吴末期,鸡首雕塑成型,晋朝早期逐渐演变成鸡头壶这一形制。鸡首贴在整个器物上,呈现出低矮无颈,且与壶体不通,只为装饰作用。到了东晋时,鸡头壶发生转变,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有实用性的张口、引颈的壶流,而鸡尾则变为圆形长柄,方便日常使用。南北朝时期,鸡形象在空间分布上出现南北分化,且鸡头壶上鸡尾装饰基本退出而被壶柄取代,出现了龙首铜像柄的样式。到了隋朝,鸡形象转向对鸡上半身体态的呈现,突出鸡的挺胸站立的形象。之后,鸡头壶逐渐沉没于世。唐朝以后,中国陶瓷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鸡头壶逐渐被执壶(注子)所取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青瓷却得到很好的发展应用,随之出现了鸡头壶。主要产地有越窑、瓯窑、德清窑等以浙江省为辐射的一带窑址。鸡头壶的制作原料为生石灰釉,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决定着釉色的深浅。鸡头壶从外观主要分为青瓷、褐色点彩、黑釉、白瓷等;采用了轮制成型、模印成型、捏塑成型以及刻画相结合的混合成型工艺,烧成温度可达到1120°C和1310°C之间。鸡头壶装饰有摩尔纹、麻布纹、方格纹、弦纹等典型纹饰。鸡头壶因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人们审美倾向、技术材料等的不同又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时代特点。鸡头壶主要用作茶具或酒具,也用作明器陪葬。
鸡头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独特的造型艺术、精湛的制瓷工艺体现了中原地区古代高超的制瓷技术,同时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研究六朝时期的文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鸡头壶是中国瓷器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独特的鸡头造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瓷器艺术风格,同时也为后来的唐朝、宋代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
鸡头壶,又称鸡壶、鸡首壶、天鸡壶;晋时被称为“罂”,得名于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头壶的出现,与中原地区自古崇鸡的文化现象有关,鸡在古代是吉祥之禽。"鸡"与"吉"谐音,鸡头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反映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铸造历史
三国(吴)末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长期分裂割据,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北方因割据势力之间战争频发,而南方相对稳定,青瓷有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随之生产了大量的鸡头壶。
鸡头壶最早出现于三国(吴)末期,在盘口壶的基础上,利用盘口壶自身原有的特点,将鼓腹比喻成鸡的身躯,在鼓腹上端两侧,塑鸡头、鸡尾或把手。这时期的鸡头壶壶身矮胖,有直口、小盘口,矮颈,壶身一侧塑有简单的鸡头,另一侧相对应处塑鸡尾,肩部两侧有对称的圆形系,鸡头为象征性,起装饰作用,大多与器身不通,壶身个别有简单的印捏装饰, 通体施以薄薄的青褐釉,釉不及底,器型古朴,多用来陪葬。
西晋时期
西晋早期的鸡头壶大多沿袭三国(吴)时期的特点,器型小件为主,但盘口直径较之前变大,颈变长,腹部较圆,肩部一侧贴鸡头,鸡头短小无颈,相对应得另一侧贴有鸡尾,肩部两侧有弧形系,鸡头也大多是实心的不出水。西晋后期的鸡头壶有所发展,为了满足生活方便的需求,鸡头开始与壶体相同,能出水,对应另一侧,鸡尾改成简洁的衔口把手。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深腹钵或形体矮肥的大口罐,在口沿一侧安一鸡头,相对另一侧安鸡尾;另一种是浅盘口,细颈较短,丰肩,中下腹较瘦,平底,肩部一侧安鸡头,另一侧贴一小泥饼做成鸡尾状。这一时期的鸡头壶鸡首用雕塑或模印成型,再刻画细节,保持了原有矮冠的特点,鸡首对称处仍为堆塑鸡尾造型。在装饰釉方面以青釉为主,属于晋朝时期越窑青瓷的整体风格。
东晋时期
东晋时期的鸡头壶数量较多,在整体器型上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变化。当时江南战争很少,社会稳定,北方贵族、官僚及士族、大地主纷纷携眷南逃。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司马睿在此建都,史称东晋。青瓷鸡头壶在这一时期成熟发展,人们不再追求审美兴致,而趋于实用性,加上东晋士族门阀安于逸乐,沉湎酒色,因此鸡头壶作为酒具进行了较大的改良。
鸡头壶的造型呈一类管状鸡首搭配壶柄,成为当时的主流样式。主要特征是:鸡首以模制为主,刻画补充细节;鸡冠花高度显著拉高,似镰刀状高耸于鸡首上,鸡目部分刻画炯炯有神,少量下部装饰肉垂;喙部演变为短小圆管状,一部分可通过中空鸡首与器身贯通,亦有不可贯通者;颈部显著拉长,上细下粗类圆管状,耸立于壶肩上;具有双鸡首并列放置的造型;与鸡首对应处的鸡尾多被圆股形柄替代。鸡头壶的鸡头做工精美,鸡冠上出现工艺手法装饰,更加生动具体。而且鸡头中空,变成流可以出水,增加了鸡头壶的使用功能。鸡首对应的后侧出现了壶柄便于提拿。前期多为曲柄,发展制后期出现龙柄。
南北朝时期
南朝战争仍旧频繁,虽出现四个朝代但统治都很短暂。由于文帝即位时执行改善政治发展生产的政策,因而手工业在此期间得到稳步发展。南朝时佛教主导整个社会文化,北方少数民族一度南征,战争频繁也带来相应的文化融合,佛教在北方盛行,鸡头壶上的联珠花正是佛教中的一种图案纹饰。
这一时期的鸡头壶盘口的壁沿有明显加高,颈部也相对加长,盘口和底部面积扩大,加固了稳定性,“清秀高长”与当时高骨清风的社会审美风格相吻合。壶身处曲线在往壶底处的部分更为收紧,使整个形态变得更为高挺。鸡头流的设计也有所改进,更向外倾倒,便于出水。把手部分在弧度上顶部加高,便于拿放,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这一时期的鸡头壶出现南北分化,一类鸡首造型,延续前一期的特点但整体制作趋于简化,鸡脸部细节刻画减少,出现用小泥片贴塑鸡目和肉垂,口腹不通的现象增多,该类造型多见于南方地区,新出现另一类鸡首造型,塑造回归仿生形态,重新出现尖喙闭合不中空的情况,鸡颈较长呈弧线,似昂首挺胸状,该类造型多见于北方地区
此时的鸡头壶集审美和实用为一体,还身兼社会科学,向着工艺品转变。自刘宋时期南梁日本之间有海船定期往来。中国大量陶工随日本使者到达日本,给他们制陶业做出突出贡献。
北朝瓷业兴起比较晚,制瓷手工业不及南朝发达。北朝时,由于鲜卑和拓跋部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北朝陶瓷艺术造型简朴,品种较少。其中以北齐的成就最高,当时烧成了白瓷。北方工匠选用含铁量低的北方次生高岭土制瓷坯,以提高胎色的白度和增加釉色的纯正。鸡头壶胎质细腻洁白,胎表施白釉,釉层薄而莹润,釉色白中闪黄或泛青,玻璃质较强,属于白瓷初始阶段的产品。
隋朝
鸡首形象延续了前一时期北方造型的特点,鸡形象转向对鸡上半身体态的呈现,突出鸡的挺胸站立的形象,显著特征为鸡颈自然弯曲且突出鸡胸部,或将鸡胸和壶身自然过渡融为一体。之后,鸡形象基本不再作为盘口壶的装饰元素。之后,鸡头壶逐渐沉没于世。
唐朝以后,随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繁荣昌盛。鸡头壶逐渐淡市面,但鸡头壶“流”倾倒液体的功能并未随之消失,而是被唐朝的注子所延续。唐朝经济高度发展,饮酒、饮茶之风盛行,注子的直口短流较鸡头流复杂的制作工艺简单的多,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了商品价值,缩小成本。另一方面,中国陶瓷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陶瓷工艺在制工的精巧与造型、上色的艺术水准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南青北白”的地域性制瓷风格最终确立,釉下瓷、唐三彩、秘色瓷等群芳斗艳,各放异彩。
造型纹饰
三国(吴)末年早期的鸡头壶,鸡头只是简单的模仿自然,纯系装饰之用。晋朝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肩部有印纹装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瀑布沿饰褐斑,鸡头下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鸡头壶腹中部堆塑附加堆纹,器型古朴,胎质坚硬,施黄褐色或酱褐色釉,釉不及底,肩部较厚,装饰摩尔纹、麻布纹、方格纹、弦纹等典型纹饰。到南梁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
产地与分类
烧制地带
鸡头壶的品种和釉色,随着瓷器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生产鸡头壶的瓷窑很多,因不同风格、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特色的鸡头壶也不断增加。烧制鸡头壶的产地主要有越窑、瓯窑、德清窑等以浙江省为辐射的一带窑址。
早期的青瓷鸡头壶,多生产于江浙一带的越窑,如浙江萧山区上董越窑,浙江上虞区东晋南朝越窑等。褐色点彩的鸡头壶主要集中在浙江温州一带,为永嘉县夏山东晋偶窑烧制。鸡头壶还有一定量的酱釉和黑釉瓷,多数产自位于浙江杭嘉湖平原西端的德清窑,其他生产黑釉鸡头壶的地方,如江油市九岭东晋南朝窑。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出土不少的鸡头壶,风格比较一致,多数为本地产品,为丰城市洪州窑生产。还有四川省福建省、湖北等出土的鸡头壶,多为本地产品,具有当地瓷器的特色。白瓷鸡头壶最早生产于北方邢窑,之后在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等广大地区,陆续出现了烧制白瓷的瓷窑。
具体类别
早期的鸡头壶都是青瓷,从釉色上多为灰青、豆青、青中闪黄、其次为淡青、黄绿。胎质致密坚硬,造型挺拔,且比较秀气。
褐色点彩鸡头壶,点彩褐中泛黑,在青釉的映衬下,光泽明亮。鸡头壶的褐色点彩装饰效果好,它以点彩的多少、大小、浓淡、疏密、参差、晕涩,以及组成线条的横竖环曲,变化出多种优美图案。
鸡头壶还有酱釉、黑釉瓷,主要表现为釉层丰富,釉面滋润,器表匀称光洁,釉光闪烁。
白瓷鸡头壶,极少,比青瓷晚出好几百年,胎和釉呈乳白色,胎质细腻,制作精细。
材质与工艺
原料成分
鸡头壶以青瓷和黑瓷为主,制作原料普遍使用生石灰釉。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釉色的深浅。青瓷胎的铁质量分数在2.5%以内,黑瓷胎则在2.5%以上。为改善黑釉呈色,有时会在胎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紫金土,从而让颜色呈紫色或猪肝色,以衬托黑釉颜色。六朝时期的黑釉鸡头壶色黑似漆,较薄的位置隐约透出棕红色,釉面有光泽。
白瓷鸡头壶,它的原料是北方瓷土(垣子土),属次生高岭土,含氧化铝比较高,烧成的瓷器是浅灰色,即颜色发白。由于黄土地带的生成条件,质地有粗有细,优质瓷土可以做细瓷,但这类瓷土很少,大多数质地较粗,胎质颜色为灰白色。由于成型稳定性较差,坯体一般都做得比较厚实。
制作工艺
鸡头壶采用的是轮制成型、模印成型、捏塑成型以及刻画相结合的混合成型工艺。首先利用简单的机械工具轱辘拉坯成型,要求器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内底至腹壁的螺旋纹精细工整,外底有线割痕迹。
早期的底均为平底,到了后期,有了圈足,说明窑工开始运用修坯技术对器型进行精细化处理。成型后对鸡首、鸡尾、双系等部位进行制作和黏结,鸡首一般是以模印与捏塑的形式批量生产,而壶肩部粘贴的双系也从前期的圆形系慢慢演化为后期的方形桥系。待坯体稍干就要开始雕刻鸡首,在眼周画纹路。壶身的纹样制作比较简单,通常仅以竹刀等尖锐工具在壶颈、壶肩部旋转,即形成简单的纹路,比如弦等。
壶体的烧制是瓷器制作中的关键,如炉的结构、装烧方式、烧成气氛以及温度变化等。两晋时期,人们使用分段烧成技术,又在窑顶部增设了投柴孔。南梁时期的瓷器烧制技术更进一步,烧成技术有大幅提高,烧成温度可达到1120°C和1310°C之间。
除青瓷外,也出现了新兴的白瓷器。北齐的白瓷鸡头壶,器物规格比较小,造型简单,线条简洁。壶体釉层薄而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还呈青色。白瓷要求烧成的温度高一些,温度在1250℃以上,胎体中心往往有一道灰黑色没有烧透的生烧现象,源于白瓷本身就很厚,烧结程度不够好。白瓷的出现为以后制瓷工艺开拓了道路,在此基础上后来制成各种以白釉为底色的彩瓷,从而出现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瓷器。
设计理念
早期的鸡头壶的设计,鸡头的大小根据壶身具有相应的比例大小,于短颈部贴附于器物肩部。轮廓曲线分阶段的三段,稍有弧度。鸡冠花多为斜腰三角,有横向条纹装饰,鸡头浑圆饱满,眼部内突出外凹进去,整个头身体多条状线条依次排列装饰。整体接近实体鸡头的造型装饰。鸡头的设计,起部分装饰作用, 没有达到实际用处的意义价值。
后期的鸡头壶,鸡头变长,显得头、身体较纤巧,嘴巴部分变为圆柱口,有时会在口沿处有环形圈带装饰。眼睛部分有的浑圆立体突出,有的眼球多了花瓣旋的纹理,有的眼球分为大小两部分的球体装饰,眼睛上方多了拱形的眉毛似的装饰。鸡头的造型创意更加生动丰富,有抽象化、夸张化,同时鸡头由实心变为空心,是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高度统一。
用途
使用器具
各个时代的鸡头壶因文化背景、人们审美倾向、科学技术、造物材料等的不同又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时代特点。对于鸡头壶的使用功能,学界观点不一,主要在茶具或酒具的认同上,其次还可以作为实用器具随葬。鸡头壶是六朝文物中的典型器物造型,改变了之前众多水器与酒器(壶、、、罐)等从器物口部注水,然后再从口部倒水这一单一的取水路径,以多元的设计思路巧妙地把壶的注水口与出水口分而置之。水从盘口注入,自鸡头流出,手持壶柄,倾斜壶身,水从鸡头汩汩流出。鸡头壶在青瓷艺术的发展史中作为生活用器具有典型意义。
明器
鸡头壶在东晋被称为“罂”,通常作为一种酒器,用来陪葬。如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的鸡头壶,上刻铭文“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作为丧葬明器,有供奉美酒、娱神媚神之功用。鸡头壶上的“鸡”应为黑枕黄鹂,鸡头壶又可以看成是“青鸟壶”。青鸟在中国上古时期被视为吸蜜蜂鸟,具多重文化意蕴。青鸟为王母娘娘的使者,青鸟壶所盛为酒,然后围绕在青鸟头部和腹部的连珠纹当为长生不死仙丹的象征。连珠纹象征着青鸟衔丹,引导墓主人升入仙界,又象征着以丹药奉献于墓主人,到达长生不死之福地。孙吴东晋时期墓葬中鸡头壶充分体现了对西王母的崇拜,也是在世之人对于墓主人死后升天的美好期盼。
文物价值
中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素有“瓷国”的美誉。中国早期瓷器主要是青瓷,鸡头壶也以青瓷最多,约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鸡头壶在瓷器生产之初便出现,流传了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它在人们生活中发生过重大作用,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目前鉴定古代瓷器的重要依据。
鸡头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社会流行的瓷器艺术品,它独特的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技巧和高超的制瓷技术。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器型的荣衰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先民才将鸡的形象赋予日常生活的器具之中,以此表达对和谐安定生活的向往。
三国时期具有研究价值的鸡头壶很少,晋朝时期,鸡头壶的风格朴拙、简单。到了东晋时期,为鸡头壶的过渡期,造型有了变化,器物精致。南北朝时期,鸡头壶的制作工艺水平达到高峰,受当时政治形态、经济状况、生产工艺、民间习俗的影响,不断发展,到隋朝鸡头壶的造型艺术发生转变,唐朝以后逐渐没落。鸡头壶在各个时期的造型演变,有利于后世对陶瓷造型艺术研究。隋朝的白瓷鸡头壶,在实用的基础上注重造型的优美,为唐代以后的陶瓷工艺开辟新的通路。李静训墓出土的另一件白瓷双耳小瓶,引人注目的是其腹部两面装饰有浮雕式印花图案,在桃形轮廓内饰对称花卉及连珠纹,颇具外来风格,对研究中原地区古代对外文化交流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世影响
鸡头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动物器皿中的标志性瓷器,也是中国瓷器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时也为后来的唐朝、宋代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鸡头壶的不同造型,为研究魏晋南北朝陶瓷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青釉龙柄鸡头壶上的佛教文化元素可以了解北齐的文化与艺术融合,对研究北齐历史提供重要佐证。白瓷鸡首壶的烧制不仅标志着北方制瓷工艺在原料的选配上相较南方工艺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为早期白瓷的烧成奠定了技术基础。
鸡头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独特的鸡头艺术造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瓷器艺术风格。同时,鸡头壶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思想、时代独有的审美心理,引导人们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遵从自己的内心,崇尚匠心合一,做出真正好的器型、 器物。
相关评价
晋朝文学家潘岳赋云:“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是指,吃着金黄的柑橘,配以精美瓷器(青瓷)的酒杯。
唐朝茶学家陆羽《茶经》载有: “瓯越器青,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斤已下。”说明还是越瓷是上品,它的唇口不反卷,底卷而浅,容量在半升以下。
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言,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鸡头壶的制作工艺中的一大特点便是刻划捏合个性追求在陶瓷上表现出来,随性、自由、生动,使其成为具有高级趣味美的艺术品。
《山西博物院》载有,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器型的荣衰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或许正是因为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先民才将鸡的形象赋予日常生活的器具之中,创造出鸡头壶,以此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到唐朝,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从乱世时的奢求,变成了盛世之下的现实,鸡头壶也逐渐淡出了历史,只留下一段关于往昔的沉默证明。
馆藏保护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西晋时期——青釉鸡首壶,高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5.2厘米。壶盘口,短颈,鼓腹,近底渐收,平底。外壁施青釉至下腹。肩部一侧置鸡头流,另一侧贴鸡尾。头尾之间对称置双系。时的鸡头壶短小无颈,有的鸡头是纯粹的装饰,为实心,有的作为壶嘴,可通。青釉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的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
温州市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藏有东晋时期——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高19.50厘米、口径8.10厘米、底径11.2厘米。口沿、柄、流口及肩腹部均饰有褐彩,肩腹部的褐色点彩独具特色。整个造型端庄自然,俊俏匀称,器身弧线和折线的有机结合,挺拔中突显柔和的韵律美;通体洋溢着浑厚质朴、秀丽清新的魏晋时代气息。的鸡头壶壶颈部比时要高,鸡首也有很大变化,高冠竖挺,鸡睹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有南梁时期——青釉鸡首龙柄壶,高34.4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5厘米。壶洗口,细颈,丰肩,鼓腹下敛,平底。外底有支烧痕。肩部一侧置鸡头形流,相对一侧的口、肩之间置龙形柄。肩部另两侧对称置桥形系。通体施青釉,有流釉现象,釉面开细碎纹片。此器舒展修长的形体,配置挺胸昂首的鸡头流与引颈伏首的龙柄,展现壶身秀丽、生动的风韵。这一时期,壶体变得清秀高长,鸡首冠部变得较大,颈部更加细长,盘口也有所增高,执柄有形或熊形,且高于壶口瀑布
太原博物院
山西太原博物院藏有北朝时期——柄鸡首青瓷壶(北齐),通高49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2.8厘米。盘口,圆唇微敞,细长颈,平折肩,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肩的前部有一个实心的鸡首,后部为并列两根细高螭颈柄,螭口衔壶口沿,螭颈顶部有。肩两侧各有一对扁方形圆孔系,系外侧有纹饰。壶颈上施三周弦纹。两旁各有三纽,中间纽下各垂束莲和。腹有棱,下贴四只展翅凤鸟。平底,通体施黄绿釉,有冰裂纹。此壶造型线条简洁大方而新颖,釉色均匀光亮而莹润,说明北朝时期烧造青瓷艺术的较高工艺水平。表现出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对北齐鲜卑民族文化的影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隋朝时期——白瓷鸡首壶,高27.4厘米、口径7.1厘米,底径7厘米。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此壶盘口外侈,圆唇,束腰式长颈,丰肩,鼓腹下渐收,平底。肩部一侧塑一鸡首,昂首张口作啼鸣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为值体曲颈形龙柄,龙口市衔接壶口沿。肩部置对称环式耳,均作双瓣重合状。瓷胎呈白色,通体施白釉,近底部无釉,表面有细冰裂纹。此鸡首趋向写实,柄仍保留时期的双龙形柄,足部微向外撇,造型欣长优美,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同类对比
唐朝执壶(注子)由隋朝鸡头壶演变而来,造型特征为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有流有柄。如五代十国时期越窑青釉执壶,主要作为酒具使用。唐代执壶硕腹,喇叭口,短嘴,壶的重心在下部。后壶体渐瘦长,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时壶体多为瓜棱式,往往与注碗成套使用。从元代开始,执壶的壶体呈玉壶春瓶式,壶流弯曲而细长,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形式变化不大,并开始出现玉、珐琅、金银等质地的执壶。
参考资料
青瓷鸡首壶.浦江县人民政府.2023-10-24
青釉鸡头壶.故宫博物院.2023-11-03
青釉鸡头龙柄壶.故宫博物院.2023-11-03
白瓷鸡首壶.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3-11-03
执壶.故宫博物院.2023-11-02
探索.故宫博物院.2023-11-02
目录
概述
名称
铸造历史
三国(吴)末期
西晋时期
东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隋朝
造型纹饰
产地与分类
烧制地带
具体类别
材质与工艺
原料成分
制作工艺
设计理念
用途
使用器具
明器
文物价值
后世影响
相关评价
馆藏保护
故宫博物院
温州市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太原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类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