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
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宗白华(1897年——1986年12月20日),本名之,字白华、伯华,籍贯为常熟市虞山街道。中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1897年出生于安微省安庆市。1918年冬天,宗白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建工作。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宗白华当选为学会权力机关“少年中国评议部”评议员,成为其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5月底,宗白华从上海出发,经巴黎前往德国,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生物学。之后又到柏林洪堡大学师从著名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德索、伯尔施曼和利奥六世里尔学习美学与历史哲学。1925年回国。同年12月,宗白华进入东南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1928年,东南大学改名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宗白华受聘为哲学系教授。及至1952年下半年,随着国内高等院校调整,宗白华被调往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宗白华全集》《艺境》《流云小诗》《歌德研究》等,提出了意境论、生命美学、散步美学等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重要美学命题和思想,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学术成果,并在以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十分独特地形成了以“散步”为风格的美学思想和美学方法,为20世纪中国美学和诗学的现代理论建构做出了卓越贡献。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与诗学的开创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羊舌赤常熟市虞山街道人。1897年12月15日(光绪丁酉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少年时随父迁居南京,先后在南京思益小学、南京第一模范高小、南京金陵中学求学,并曾居留青岛市半年,在德国人开办的青岛大学中学部学习德语
1914年秋天,宗白华进入同济医工学堂中学部(又称“语言科”)二年级,并于1916年夏天升入大学医预科。期间,宗白华开始接触和研读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等浪漫派作家的作品以及伊曼努尔·康德、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学著作。1917年6月,宗白华在《丙辰》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哲学论文——《萧彭浩哲学大意》,极力推崇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含义深。此后,宗白华又陆续撰写了《康德唯心哲学大意》、《康德空间唯心说》、《说人生观》等文章,从此正式走上漫漫的学问探求之路。
海外求学
1920年5月底,宗白华从上海出发,经巴黎前往德国,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生物学。之后又到柏林洪堡大学师从著名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德索、伯尔施曼和哲学家里尔学习美学与历史哲学。这个时期里,宗白华常常利用闲暇和假期前往德国各地游览参观,这两年在德的生活,宗白华差不多是实际生活与学术并重,或者可以说是把二者熔于一炉了的。据宗白华后来回忆,这两年他听音乐,看歌剧,游图画院,浏览山水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一,在街道里巷中散步,看社会上各种风俗人事及与德人交际,又占了三分之一,还余三分之一的时间看书。抱着预备在欧几年把科学中的理、化、生、心四科,哲学中的诸代表思想,艺术中的诸大家作品和理论,细细研究一番,回国后再拿一二十年研究东方文化的基础和实在,然后再切实批评,以寻出新文化建设的真道路的目的,宗白华近距离观察着德国文化的变迁与成就,发现“东方的‘静观’和西方的‘进取’实是东西文化的两大根本差异”。
在德期间,原本深藏在宗白华心底的诗歌创作冲动被强烈地唤醒。1922年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宗白华创作了《流云》等一批抒发情感、慰藉心灵的小诗,并陆续刊登在《时事新报》“学灯”专栏上。在诗中,宗白华赞美自然、歌唱人生、体会艺术、颂扬爱情,字里行间不仅有来自近代人生的悲壮与奋斗、兴奋与彷徨所激起的乐观期待,也飘荡着超逸的情致、清远的意绪。在诗中,诗人个人内心的觉悟与恍惚合成一曲悠扬的生命音乐,呈现了鲜明热烈的生命意识、深远真切的宇宙情怀,人们仿佛听见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潺潺流淌,也像看着雪白轻柔的流云在蓝空天际悠悠漂浮。这些小诗风格独标,意趣深远,在当时中国新诗运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24年1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将宗白华发表在《学灯》上的一部分诗作及其他一些未刊作品辑为《流云》出版。而“《流云》出后,小诗渐渐完事,新诗跟着也中衰”。
参加少年中国会
少年中国学会”时期的活动,是宗白华人生经历中重要的一页。1918年冬天,经同济大学同学魏时珍介绍,宗白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建工作。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宗白华当选为学会权力机关“少年中国评议部”评议员,成为其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并与王光祈等人一同发誓“此生不再入第二党会”。在“少年中国学会”,宗白华热心于从学理上探讨社会文化建设、青年人生改造问题。面对社会黑暗、国家虚弱、民生贫困的现实,他立足现实而又充满热情地以一种创造的态度,认真寻求并理想性地设计着中原地区新文化的前景。在《少年中国》第1期至第8期发表的《说人生观》、《哲学杂述》、《理想中少年中国之妇女》、《说唯物派解释精神现象之谬误》、《科学的唯物宇宙观》、《新诗略谈》、《看了罗丹雕刻以后》、《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等文章中,宗白华积极尝试探讨哲学、艺术问题,热情鼓吹创造和建设新生活、新文化、新社会,大声呼吁青年自觉投入人生改造活动。他一方面试图通过教育和实业的途径,实现创造全新的“少年中国”理想,“从实业与教育发展我们团体的经济与文化,造成一个组织完美的新社会”;另一方面又十分认真地提倡“非暴力”的“森林文明”,希望中国青年负起重振东方固有森林文明的责任,通过吸收西方的城市文明,创造一种最高的文化,为人类创造最大的幸福。
针对当时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空虚、烦闷的精神状态,宗白华则明确指出“青年的生活,就是奋斗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创造的”,并力图通过确立“唯美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特别是“正当的积极的工作”来有效解脱青年中存在的“烦闷与痛苦”状态,改造青年精神。《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就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宗白华的人生观。他以“少年中国精神”来概括以“奋斗”和“创造”为核心的青年精神,主张“我们创造这新国魂的方法,就是要中国现在个个青年有奋斗精神与创造精神。为此,他寄希望于中原地区青年同“自心遗传恶习”、“社会黑暗势力”做斗争,在奋斗中创造“小己新人格”、“中国新文化”。宗白华曾说:“少年中国学会这一段历史,可以具体生动地见到五四以来中国青年思想及活动方面的一个侧影,见到它们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映着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内在的矛盾”。
主编《学灯》
1919年11月至1920年4月、1938年6月至1946年夏,宗白华先后两次出任《时事新报》的理论与文艺副刊《学灯》主编。在他主持下,陈独秀、叶圣陶、冰心茅盾(茅盾)、杨昌济、罗章龙、萧子、刘半农以及“少年中国学会”的李大钊、张闻天、左舜生田汉康白情王光祈沈泽民黄仲苏李璜、柏香(朱自清)、赵世炎、恽代英等众多学者、文学家在当时的《学灯》上或讨论社会人生改造、青年修养问题,或介绍西方哲学与文学,或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策略,或抒发恋爱和家庭的困厄。
而整个抗战时期,宗白华通过编辑重庆版《学灯》,团结了郭沫若、汪国垣方东美胡小石冯友兰梁宗岱熊十力李长之常任侠商承祚周辅成、贺鳞、唐君毅余上沅傅抱石柳无忌徐悲鸿等一批大后方的文化界、学术界与艺术界著名人士,发表了大量文史哲经法等方面的理论文章及散文、诗歌,为抗战时期中国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学灯》上,宗白华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涉及美学、艺术理论的研究著论:《新文学底源泉》、《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乐观的文学》、《〈蕙的风〉之赞扬者》、《技术与艺术》、《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增订稿)》、《清谈与析理》、《凤凰山读画记》等。宗白华的第一篇诗论文章《新诗略谈》、第一篇美学论文《美学与艺术略谈》,也分别发表在1920年2月9日和3月10日的《学灯》。
《三叶集》
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活动、主编《学灯》同时期发生并被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宗白华与郭沫若、田汉的友谊以及他们风靡一时的合作书信集——《三叶集》。1919年,正在福冈县学医的郭沫若,开始向《学灯》投寄自己的新诗作品。诗中大胆、奔放的情绪投合了宗白华思想见解,令他有一种同样的亲近和感动。很快便在1919年9月11日和9月29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刊发了郭沫若最初的诗作《抱和儿浴博德湾》、《鹭鸶》、《死的诱惑》、《新月》。此后,1919年9月到1920年4月间,宗白华编发了包括长诗《凤凰涅》在内五十多首郭沫若新诗。在他眼里,白话诗运动不只是代表一个文学技术上的改变,实是象征着一个新世界观,新生命情调,新生活意识寻找它的新的表现方式。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新诗人创造了一种表现新时代、新的生活意识的有力形式。正是在宗白华的热情鼓励下,郭沫若在那个时期创作了许多重要的新诗作品。
宗白华与田汉的相识,开始于“少年中国学会”。当时宗白华正沉浸于歌德的思想天空,计划写作《歌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文学的共同喜爱与思想共鸣,促成了宗、郭、田三人的交往与合作,他们相约共同完成向中国青年全面介绍歌德思想和创作的工作。1920年3月初,田汉率先翻译了Shokana 的《歌德诗的研究》第一章《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并由郭沫若翻译了其中《艺术家之歌》等11首歌德原诗,刊登在《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诗学研究号”上,并说明是供宗白华研究歌德所用。同时,郭沫若也节译了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风光明媚的地方》,发表在1920年3月20日《学灯》。1920年4月,《少年中国》第1卷第10期“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出版预告曾称,宗、郭、田三人将合著《歌德研究》一书。尽管这个设想最终没能完成,但十多年后,在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宗白华终于完成了《歌德之人生启示》这篇著名长文。
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三人频繁信件往来,彼此真诚倾诉、自我剖析、相互鼓励。1920年5月,三人在1920年1月至3月间的十九封往来书信结集为《三叶集》,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其中大量讨论了有关“自由恋爱”问题,以及新诗和戏剧创作、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文学、海因里希·海涅和惠特曼的诗歌和由此衍生的人生观问题。田汉当时就曾把《三叶集》比作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认为:“Goethe 发表此书后,德国青年中,Werther Fieber 大兴!Kleeblatt 出后,吾国青年中,必有Kleeblatt Fieber 大兴哩!”。郭沫若以为“五四潮流中继胡适的《尝试集》之后,有文学意义的第二个集子”就是《三叶集》。
美学研究
1925年12月,宗白华进入东南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1928年,东南大学改名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宗白华受聘为哲学系教授。及至1952年下半年,随着国内高等院校调整,宗白华被调往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1960年,北京大学设立美学教研室,宗白华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分别负责讲授和主编《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并直接指导、审订了当时美学教研室编辑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宗白华结合对于西方文明发展、文化理想与价值意识、艺术精神与美学理想的认真思考,通过深入探究中国哲学、中国艺术观念和中国文化精神,发表了《哲学与艺术》、《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之空间意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文艺底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三境界》、《略论文艺与象征》、《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一批学术成果。从美学、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以及中西文化精神比较的层面,对艺术意境创造、审美空间意识、中西艺术与美学理想的差异性等问题做了鞭辟入里的阐发。
20世纪50年代以后,宗白华又陆续发表了《美从何处寻》、《美学的散步》、《康德美学思想述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形与影》等理论著述,进一步探究和阐发了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丰富理论与实践。此外,由于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宗白华在不同时期曾撰写了大量教学讲义或讲授提纲、读书札记,《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提纲》、《孔子形上学》、《论格物》等。
宗白华还是一个成功的翻译家,他集中翻译了许多西方近代以来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著述,如歌德的《单纯的自然描摹·式样·风格》、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悲剧世界之变迁》、比学斯基的《歌德论》、汉斯·玛耶的《席勒与民族》、菲·巴生格的《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柏立克的《海涅的生活和创作》、汉斯·考赫的《卡尔·马克思美学思想里的两个重要问题》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瓦尔特·赫斯的《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海伦·娜丝蒂兹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等。
逝世
1986年12月20日宗白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思想渊源
宗白华是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美学大师,他的美学思想不仅是中原地区的古典的。也是西方的现代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和西方现代人文意识的浸染使得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具有了历久弥新的魅力。中国思想主要体现为周易、老庄及儒家思想,西方思想主要体现为德国伊曼努尔·康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以及法国的亨利·柏格森思想。
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周易》。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说:“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周易传》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是从哲学本体论上去揭示周易的根本特质的。宗白华看到了《易传》正是“以‘动’说明宇宙人生”, 这“动”已被本体化为宇宙自然之规律——“道”。所以, 他曾经多次明确的指出, 中国文化产生的最早根源, 应该从《周易》中去寻找。宗白华的审美研究也受到了周易美学观照法的极大影响。宗白华认为, 周易美学观照法可以用“俯仰往还, 远近取与”来概括。从上所述可以看出, 宗白华所理解的周易美学要义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的时空统一体中, 涌动出生动的气韵、和谐的节奏与生命精神, 即阴阳合和而成的时空统一体是化成万物生命的“根源”。
宗白华美学思想借鉴了老庄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系统中, “道”是一个包含着东方神秘色彩, 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范畴, 也是最高范畴。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论中, “道”是宇宙生命的终极本体。宗白华在借鉴老庄有关“道”的思想时, 在宇宙空间和审美空间里构筑起一条理论通道, 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本体论引入审美空间。宗白华认为“哲人、诗人、画家, 对于这世界是‘体尽无穷, 而游无朕’”。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另一个来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他在孔子思想中发现了催人奋进的人生精神。宗白华认为孔子所说的“道”, 是人类修己治人的大经大法, 他用来调治人的性情,救正人的行为, 推进人的治化, 从而达到了一个至善至安的境地。宗白华认为孔子的“天道”即是天命, 他进一步解释说:“天命流行, 有其常轨”, “重人事而顺天道, 舍人事则无天道, 为中国特有精神。重人事故自强而不息, 顺天道故乐天而知命。”对孔子所说的:“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宗白华在引段上面注曰:“乐天知命, 故不忧, 为中国人生中形上境界!”
宗白华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时, 重新理解和诠释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这是他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和基础,但就宗白华整个美学思想体系而言, 还与他大量借鉴并汲取了西方哲学、美学中的某些重要思想与观点有密切关系。
西方现代人文意识的浸染
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宗白华又受到了西方现代人文意识的激发。这种新的人文意识带给青年时代的宗白华科学的观念, 自由的人格和无限进取的精神。伊曼努尔·康德亨利·柏格森的哲学和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艺术人生是青年宗白华接受西方人文意识的主要途径, 是构成青年宗白华新观念的基本成分。
宗白华强调了康德审美思想的突出之处和新颖点, “即是他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化出一独自的领域, 即人类心意里的一个特殊状态, 即情绪。这情绪表现为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体, 就像判断力在悟性和理性之间。他在审美领域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宗白华抓住了情绪这个特殊问题, 也就是审美情感的问题, 并强调了伊曼努尔·康德在审美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这是宗白华研究康德美学的新颖之处, 也是宗白华美学“抒情”性的理论源头之所在。
宗白华一生钟爱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对其生活、人格、作品进行了精深的研究。他发现, 歌德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精神的伟大代表”, 而且也是“人类的代表”, 歌德的一生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是新鲜活泼原版的人。”宗白华高度评价了歌德和歌德的思想, 这些对于宗白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把歌德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作为楷模。
宗白华对亨利·柏格森的生命美学思想, 并不是全盘接受的。柏格森将生命的本质归之于时间, 说得并不错。可问题是, 柏格森的生命只存在于纯粹时间之流, 全然与空间绝缘,对生命的把握只归结于纯粹直觉——时间流变之所思, 让想象吞并了五官感觉难免失之于偏。因此, 宗白华抛弃了柏格森生命美学中某些负面的成分和因素, 借鉴和吸收了生命是一个绵绵不绝的创化过程、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始终伴随着生命运动及强烈的生命意识等合理的看法和主张。
宗白华以歌德精神和亨利·柏格森的生命论去审视广博而深厚的中西两方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他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同时尤其着力于发扬传统文化中“动”的精神, 以期通过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来“恢复我们民族生命”、“重振衰退的民族心灵”。宗白华在融合中西方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渗透出了独特的理论创新与人文情怀。
主要思想
意境论
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意境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切艺术境界都根源于意境,宗白华指出,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就中国艺术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结构‚以窥探中原地区心灵的幽情‚,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宗白华言意境强调其是艺术家主体心灵和宇宙诗心的体现‚,认为意境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和艺术家主体生命与客体对象生命的交融互渗。强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 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宗白华对竟境理论哲学根基的揭示‚是在儒、道、释三家哲学圆融通合的大哲学背景下展开的,‚他把意境看作是人类生命情调的表现,‚是生生不息,‚变易无穷,‚对宇宙生命有深刻感悟的审美范畴,‚所以‚他又尤其重视肇始于道家的“ 道” 为宇宙生命本源,‚“道”的体验构成意境审美的生命和实质的思想。他的意境理论‚也正是从“道”的生命体悟出发,‚到流动、虚灵的节奏化、音乐化的艺 术空间展现‚,再到富于诗意的艺术人生的体验和创造,‚构成完整的艺术理论系统‚,从而给人深刻的启示。
宗白华言意境‚又尤重虚实的审美意义。他说 :“ 虚实为意境的底相”,‚“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可以认为,‚宗白华把“虚”、“实”看成意境构成的两元‚认为中国艺术意境就是“虚” “实”的统一‚,是“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 的虚实结合。宗白华言意境,以虚实为本,提出有关艺术意境创造的一系列原则和思想,如“化景物为情思”的原则、“境界层深的创构”说、“空白”说、飞动之美等。
宗白华的意境论‚还有一显著特征‚,那就是他几乎从不在狭隘的诗学意义上使用“意境”这一概念范畴‚,把“意境”局于纯诗艺的创造和鉴赏的领域‚,而是涵盖着一切美的艺术和人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生命美学
宗白华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界流行的生命哲学思潮。当时的哲学家从现实需要和理论推演出发纷纷倡导生命哲学,从而形成了广泛影响的生命哲学思想。宗白华对生命本体的理解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大致说来,以30年代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接受西方的生命哲学观点,把“生命”理解为一种外在的创造活力,后期有回到中原地区哲学,把“生命”理解为内在的生命律动。
宗白华还把艺术同哲学、科学、道德、宗教等进行比较,发现只有艺术能深入生命节奏的内核,表现生命内部最深的“动”:“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有用逻辑的体系范围之、条理之,以表达出来的,这是科学与哲学。有在人生的实践行为或人格心灵的态度里表达出来的,这是道德与宗教。但也还有那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这就是‘美’与‘美术’。所以美与美术的特点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由此宗白华为生命本体找到了最恰当的显现途径同时也为艺术和美找到了最后的根源。艺术和美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充分地显现宇宙的生命本体。
将艺术、美落实在宇宙的生命本体之上,这是宗白华美学最为深的地方。它一方面为审美、艺术找到了最自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艺术、美学对哲学的贡献。有生命本体作为审美、艺术的基础,就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理由来确保审美、艺术存在的合理性,换句话说,审美、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们能有效地显现宇宙的生命本体。同时,由于有审美、艺术把人类经验还原到它们的起源部位上,哲学就会因此而变得方向明确和条理清楚,抽象的哲学概念就会拥有生动的经验内容。
散步美学
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美学散步》一书中。宗白华美学之所以采取散步的方法,有其生命哲学的基础。因为宇宙的生命本体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用抽象的名言把捉不到活生生的生命本体,用自由自在的散步,也许是接近生命本体的最好方法。因此,宗白华采用散步方法,不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其中有深刻的思想渊源。
“散步’”是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的自我写照。在“美学的散步”中‚也分明呈现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 风格。“散 步”表明了宗白华美学的独特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是方法上的‚,另一方面是境界上的 。
“散步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在于直觉与逻辑的统一。比较方法的自觉与自然的运用是其论述具有逻辑性的重要体现。宗白华散步美学将直觉把握与逻辑分析恰切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方法‚并据此既形象又深刻地揭示出中国艺术意境的本质性特征。
散步美学方法的成因在于宗白华融汇中西古今的艺术体验与学术视野,主要体现为东西文化“渗合融化”观、中国古代哲学“生命的体系”与西方近现代“生命哲学”的融合、“外师造化”的宇宙意识与“中得心源”的生命情调。
宗白华在《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1932)中发表了融会中外古今的理想:“ 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则 给与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和‘情感流露’等问题。而中国艺术的中心 ——绘 画—— 则给与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将来的世界美学自当不拘于一时一地的表现‚而综合全 世界古今’的艺术理想‚融合贯通‚求美学上最普遍的 原理而不轻忽各个性的特殊风格。”
正是这种古今东西的艺术修养与学术视野‚促成 了宗白华在对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中将直觉把握与逻辑分析、感性体验与理论思辨结合、统一了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方法‚其结果使得“ 散步美学” 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美学生涯
早期注重生命美学精神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初期—— 20 世纪 30 年代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前后转折时期。前期深受德国的生命哲学,尤其是受威廉·狄尔泰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齐美尔的影响,同时他还翻译了一篇约翰·温克尔曼的文章。后期受中原地区哲学特别是魏晋哲学的影响,这时期一个很典型的思想就是生命是朝花夕 拾——稍纵即逝的。彼时宗白华生活的三十年代,国家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所以感受殊深,德国生命哲学成为宗白华当 时关注的重要思想。加上他浓厚的诗人气质,故而由体验写出的流云小诗达到了清浅高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文人普遍的一种生存方式。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浸润着浓郁的悲情主义色彩,其中人生体验的悲情,尤其是他的流云小诗,都是非常精致可爱的。他将美学中体认到的有限与无限、短暂和飘逝、价值与创造的关系,用诗意表达出来。 他看到古希腊和中原地区先秦时代很多好的东西在消失, 而现代的东西在崛起。他翻译了很多现代的艺术,他不能阻挠,要观察它们怎样取代、超越或者是和传统对话的,但是自己也不能找到条准确的路,所以在这种痛苦之下,他觉得只有用艺术的方式来解决人生的痛苦,以美育代宗教的方式是这一代人无为而无不为的唯一方法,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就美学研究的方法 而言,宗白华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即注重审美静观、 审美体验、审美幻想。并指出,任何一种审美方法都不能穷尽审美现象,美感也不能用一种态度来解释,而必须用多种方法去分析。
中期强调体验美学精神
从三十年代道五十年代后期这二十多年间,是宗白华创造力最旺盛的中年时期。这二十多年,在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这无疑会影响到学者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
宗白华这一时期整个学术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一变“少年中国”时期的批判儒道的学术取向和热心西方美学研究的路子,从一位哲学诗人走向一位体验美学家。这一走向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学术方向上由“西学”转向“中学”,由注 重歌德、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转向注重魏晋风度所表现出的中原地区人格精神美,张扬中国审美主义;二、学术课题上转向中西美学诗学比较,不再仅仅研究西方美学精神,而且在比较中出现了较明显对东方美学精神的倾慕、感叹和依恋,并力求在比较中发现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三、研究角度上转向体验美学,对日益变化的时局已无力把握并日益丧失早年的青春激情的参与感,因而逐渐告别一些偏激或激进的主张,而希冀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四、言说方式更为清晰地定位为诗化体即松散的学术小品,在流水般的思想中涌动着对晋人之美和对自由超越的向往。
转向体验美学使宗白华成为中国式的体验美学大师,其标志是他的主要作品《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1936)、《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1940)、《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1943)、《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1946)、《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1946)、《略论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1948)、《艺境》(1948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1949)。
后期沉醉散步美学境界
在五十年代最后一年,宗白华发表《美学的散步》。这表明他的学术出现了晚年变法——由“体验” 改“散步”,由注重人格精神美转向抽象美,由寻找精神家园疗治现代病的热情写作转向清苦的翻译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宗白华白华开始在未名湖的湖光山色晨昏雾晴中散步,而且不辞劳顿地每月甚至每周进城去美术馆看书画艺术展。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去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散步是游离于灰色人生之外,因此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是山呼海啸,散步是安静的、沉默的和低语的独白。宗白华的散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政治的姿态、 文化的姿态、审美的姿态和人生的姿态。
宗白华在“散步”这一 象征隐喻中坚持个体人格的独立;在“拾花”“拣石” 中保持自己选择和寻求精神自由的空间;在一批人心灵变形时去“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并发现“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和恶魔”;在沉重的喘息和脚底拖地的沙沙响声的散步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非体系性的“散步哲学家”风貌;在成为“艺术鉴赏家”的途中,葆有不受污染的艺术趣味和透明的心性。
主要著作
《美学散步》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一书出版于1981年,书中收录了他写于解放前后的一些重要的美学篇章,在这些篇章中,宗白华以散步的方法涉及到了音乐、绘画、书法、戏剧、雕塑等各种艺术门类,可见他博览古今、贯通中西。宗白华极为重视中国传统艺术,他的美学思想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艺术的痕迹。
书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美学和文艺一般原理。第二部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论;第三部分,西方美学史和西方艺术的论述;第四部分,诗论。在该书中,作者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书中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着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艺术家的心灵。
宗白华及其散步美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以散步的方式在美学领域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对后来的美学研究者及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艺境》
《艺境》于1986年出版,是宗白华白华唯一自选的文集,是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学的经典著作。本书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精选了宗白华的美学、哲学论文(该部分标题亦为《艺境》),包含了为人熟知的论文集《美学散步》中的所有文章;第二部分则是他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1947年以《流云小诗》之名再版)。对于这两部分,宗白华说“诗文虽不同体,其实当是相通的。一为理论的探究,一为实践之体验”,表明他十分看重这些“小诗”,视其为自己美学思想的“实践之体验”。
他在生前亲自审定的《艺境》一书中,以60篇论文和60首小诗的形式,完整建构了“意境美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呈现了意境美学的诗性话语特征。宗白华意境美学以人生哲学为基础,以生命活力为意境的本体,以青春精神作为意境美学的理想,多维度、全方位地阐发了意境的层次结构与形而上性质。在宗氏意境美学的知识谱系中,西方艺术理论和艺术精神构成重要的来源和依据。在《艺境》中,宗白华以“黑夜”与“白天”的对立意象,表征了传统(永恒)与现代(瞬间)两种审美体验的内在张力,这说明意境美学不是一个自足的古典话语体系,它已经涉及到与审美现代性中不可调和的症候和悖论
《人生自有诗意》
本书出版于2017年,精选了宗白华一生中重要的一些美学文章,书中汇集40幅中外艺术名作,旨在将美的启迪与视觉融合于一体。诸如“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美从何处寻”“中国艺术三境界”“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等篇目,分为“美学散步”“艺术漫谈”“美话人生”三个章节,涉及美学原理、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等众多类别,是学习美学与艺术的必读书籍。此外,书后收录宗白华六首著名诗篇,以此缅怀这位饱含诗意与深情的美学大家。
《流云小诗》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流云小诗》,第二部分为续编,收作者编集《流云小诗》时没有收入的以及后来创作的诗篇。《流云小诗》出版于1923年,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新诗集。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流云小诗》出版后,小诗渐渐完事,新诗跟着也中衰。”书中收入作者《我和诗》疑问,诉说他写诗的初衷、精力和感受等。
《流云小诗》不事雕琢,写的闲和静穆,淡泊澄澈,是宗白华至情至性的作品,至今仍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他在《我与诗》一文中写道:“天空的白云和复成桥畔的垂柳,是我孩心最亲密的伴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着幼稚的幻想。”十三四岁的时候,他虽没有听过诗,读过诗,但因这份幻想,并有自己奇异的梦与情感,诗心与童心,相伴并发,小小的心里已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尽情挥洒想象,诗意张力十足,流云于天,映照于心,于是便有了汉代的云、唐朝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这样境界各别的诗情天空。
融哲学之理、美学之思的《流云小诗》,短小凝练,闲和静穆,天真自然,意趣无穷。“我生命的流/是海洋的云波/永远地照见了海天的蔚蓝无尽。”(《生命的流》)将生命融入海之“云波”照见蔚蓝无尽的“海天”,亦动亦静,扩大生命、海天相和谐的时空外延和厚重内涵。这恰与另一首《无题》“高楼外/月照海上的层云/仿佛是一盏孤灯临着地球的浓梦/啊,自然底大梦呀!我羽衣飘飘/愿乘着你浮入无尽空间的海”中月、云、自然、梦、海和谐之诗境,两相遥映,异曲同工。除却阔大、静穆的意象,即便一小小的意象也富有哲美之思。
影响
美学
艺术研究
宗白华在他的形上学基础上, 展开了对中原地区古典艺术——诗、画、音乐、雕塑、书法、舞、园林、建筑等的独创性研究,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理论体系,从而成就了他在这个领域无与伦比的一代宗师地位。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 即“错彩镂金”的美与“芙蓉出水”的美, 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的美的境界——宗白华所发现的“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两种美的理想,以及“初发芙蓉”的美具有更高的境界, 揭示了中国艺术的一种内在精神、气质和理念, 把握到了中国艺术的内在血脉和律动, 也打通了我们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感互应, 为我们理解和领悟中国艺术提供了直达本质的最直观的路径。因此, 宗白华的这一思想, 也是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思想史上的绝妙之笔。
另一方面是, 他在中西哲学、文化、艺术的大背景下, 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空意识, 由此对中国艺术意境作了精湛绝伦的阐发, 揭示了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意蕴、内涵和精神,把中西艺术的方法论差别, 上升到哲学和宇宙观的高度。
中国美学的现代理论建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宗白华就通过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美学与艺术观念、中国艺术创造实践并进行广泛的中西比较研究,在《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之空间意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文艺底空灵与充实》、《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一批著名论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重要美学命题和思想,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学术成果,并在以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十分独特地形成了以“散步”为风格的美学思想和美学方法,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理论建构做出了卓越贡献。
宗白华的一生,也是热情提倡、身体力行“人生艺术化”的一生。20世纪30年代,宗白华在全面介绍和深入考察歌德思想及其人生探索的基础上,对歌德的人生世界、生命理想及其文学创作成就等,做了最初的、也是全面细致的探讨,其《歌德之人生启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章,作为当时中国国内有关歌德研究的重要成果,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如此,宗白华“拿歌德的精神做人”,以歌德为人生实践的模范,深心体会和积极践行中国传统人生理想、尤其是庄子式超越凡俗、回返生命本真的人格精神,在美学和艺术的研究中坚持不懈地深情呼唤社会人生的审美改造、个体人格的超越与审美提升,从而将美学理论建构与人生实践、最高生命价值实现问题的深邃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鲜明地体现了以解决人生现实问题为内在指向的理论精神,深刻启示并积极引导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方向。
意境理论的研究与阐发
宗白华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在于其对于艺术意境问题的深刻研究和精妙阐发,它所撰写的西画法所表现之空间意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文艺底空灵与充实》、《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以及《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一批重要理论著述,集中体现了他在艺术意境研究领域的高度理论成就。
宗白华美学以一系列丰富深入的探讨,把20世纪中国有关中西艺术与美学的比较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对中西艺术审美空间意识和创造理想的差异性特征的深度阐发,构成了宗白华整个中西比较研究中最富有理论独创性的方面。
诗学
宗白华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宗白华的诗歌观或文学观所包含的几个要素:首先就是对文艺的“形式”的重视。在他看来, 不管郭沫若的诗是对“传统形式”的摆脱还是创造“一个有力的新形式”, 都说明了对于文艺来说, “形式”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其次是对诗人或作家的“人格”的关注。诗人和作家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 文艺作品的风格和情调与他们的“人格”息息相关, 不能不予以关注。再就是对文艺的内容的要求, 即要文艺能“表现出这有力的新时代、新的生活意识”。可以说这三点构成了宗白华的文学的“意识”, 使得他可以对郭沫若的诗歌做出评判, 并因之“视同珍宝”。显然, 如果要对宗白华的文学观进行探讨, 从他提到的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是较为合适的。而且, 因为宗白华最初的文学经验有很多来自于诗歌, 所以他在讨论文学时更多的是从自己对诗歌的看法来展开, 因此, 可以说他的诗学观同时也是他的文学观。
宗白华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东西今古”“融合贯通”论是宗白华提出和遵循的一条建设中国现代诗学新的路径。在中国现代诗学建设中,他十分重视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也自有它伟大的独立的精神意义” ,主张在“东西今古”思想的基础上融合贯通进行新文化的建设与创造,反对固袭模仿,因为“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在“东西今古”“融合贯通”的过程中,宗白华从中国古代艺术的实际出发,批判吸取了西方生命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画论、书论中将艺术生命化的优秀传统,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以意境为中心范畴,构筑了一套以生命美学为理论基础的中国现代诗学范畴新体系。
相关人物
德索
宗白华在柏林大学的老师是美学家德索(德文,Dessoiz)。玛克斯·德索(英文名Max Dessoir,1867—1947),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是二十世纪初艺术科学论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德索教授就是一位强调艺术鉴赏的美学家。在德索的影响下,宗白华十分注重对保存在欧洲各大博物馆里的艺术珍品的欣赏。正因为当时的美学强调艺术实践,所以宗白华在严格的哲学训练之余,仍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诗歌创作。在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的《流云小诗》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就是宗白华在德留学期间创作的。
德索在20世纪初的西方美学界名望颇高。1906年,他创办了世界第一份美学期刊《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杂志》。1913年又发起召开第一届国际美学大会,他主编的杂志也成为国际美学协会的机关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政府撤消了他的大学教职,禁止他从事任何学术活动,德索才在美学界销声匿迹。除了美学界的领导地位,德索更是当代盛行的美学流派“艺术科学论”的代表人物,体现其自成一派理论思想的《美学与艺术理论》(1906)一书,也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宗白华生平及其著述年表》记载,1921年春,宗白华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期间,直接受业于“著名美学家、艺术学家”玛克斯·德索。赴欧之前,宗白华发表过不少哲学、诗学以及其他方面的评论,关于美学,仅见《美学与艺术略谈》一篇。这篇短论只是引用国外观点,来澄清当时被认为是容易混淆的两个学科概念,看不出他对美学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和深入的研究。初到法兰克福求学时,宗白华写回国内的两封信中谈到自己的学术志向,是哲学、心理学、生物学或许将来做一个文化批评家,两次都没有提到美学。可以说,正是转学到柏林之后,宗白华才在当时任柏林大学教授的德索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美学,并由此重新确立此后一生的研究方向的。回国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开设的主要课程便是与德索研究领域相对应的两个学科:美学与艺术学。
林同华
林同华是宗白华的学生之一,是中国国学名家、当代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当代书法家、篆刻家。历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技术美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海外华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他在国学和书画都有很大的声誉。对宗白华的著作进行了整理和出版,进行《宗白华全集》多卷本的工作。
林同华回忆道:“1963年5月,我得到宗先生的鼓励,先是在他所出的论文考题《论\u003c文心雕龙\u003e的美学思想》的答卷上,给了我一个满分,遂使我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而又富于浓深趣味的美学研究之路。到了北京之后,我在广州大学毕业期间撰写的《试论王国维的唯心主义美学观》长篇论文发表于《新建设》1964年第3期上。当我将此文送宗先生请教之后,宋先生便将珍藏了多年的他的名作《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给我精读。这是发表于《哲学评论》第八卷第五期的修订稿,那发黄粗拙的纸张,反映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学者对于美学与艺术以及中国人的人生审美境界的执着追求。宗先生这篇力作,使我对于意境和境界的理论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刘小枫
宗白华的学生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代表作有《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施特劳斯的路标》《古典学与古今之争》《海德格尔与中国》《巫阳招魂》《拥彗先驱》《昭告幽微》等。1982年9月至1985年1月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宗白华和甘霖。
刘小枫回忆道:“比起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来,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过于淡薄了,比起其他著作等身、有宏篇巨制留世的学者来,他的著述明显过于零散,没有一部部头稍大的作品传世。在书籍淹没人灵的当今世界,可有诚挚、透明的灵魂一席之地?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虽不庞大,对许多人来说,却非常亲切、可以以心交心的。宗白华先生已逝去一年,他的风尘身影仍然时常倾近我,留伴在我身旁……”
人物轶事
终身遗憾
宗白华曾在20世纪60年代美学热潮中有心想写一部“中国美学史”,宗白华开始主编《中国美学史》,还同汤用彤谈到研究中国美学的特殊方法和见解。汤、宗两位白华都从 艺术实践所总结的美学思想出发,强调中国美学应该从更广泛的背景上搜集资料。汤白华甚至认为,《清敕修大藏经》中有关箜篌的记载,也可能对美学研究有用。宗白华同意汤白华的见解,强调指出,一些文人笔记和艺人的心得,虽然片言只语,也偶然可以发现精深的美学见解。但后来,在编写《中国美学史》的工作中,宗白华与编写组其他成员产生分歧。
宗白华要坚持学术本位,而以周扬为“主持人”的另一方,在当时的环境下,坚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立场,文艺和美学的机械反映论,二者存在立场的歧见。其次,在中国美学史资料的收集与采用上,存在重大分歧。宗白华认同汤用彤的看法,强调应从文艺之外更广泛的基础上搜集资料,这符合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哲学等的事实,但这样一来,可能会耗时费力,造成编写任务的繁重艰巨。因此,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再次,宗白华在美学史的具体编写体例方面,也遭到了反对和批评。
最终,没有按照宗白华的重视艺术实践的见解和汤用彤关于佛教的美学思想的研究方法去尝试,终于使《中国美学史》的编写未能如宗白华撰写《西方美学史》那样顺利问世,宗白华的撰史计划成为终身遗憾。
直到1985年,曾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宗白华助教的叶朗出版了专著《中国美学史大纲》,这本书填补了中国美学史的空白,同时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这部著作也奠定了作者在美学界的地位,但叶朗本人对《史纲》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最适合的人选
根据宗白华的弟子林同华的回忆文章,宗白华在20世60年代编写中国美学史的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都相当成熟。主观条件:宗白华从小打下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后留学德国,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和现代艺术思潮的滋养;他本人对各门艺术都感兴趣,尤其重视对中国书法,绘画,诗歌,园林建筑等艺术的鉴赏,在学养上是不容置疑的。宗白华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行云流水似的诗化语言,直觉感悟的智慧思想,在《流云》小诗中,在《美学散步》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这些,都说明宗白华足以胜任“中国美学史”的编写工作。
客观条件方面,当时国内哲学界和美学界的诸多学者,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都健在,如朱光潜邓以蛰冯友兰汤用彤等大学者,在学术上可以互通有无。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但是这次高校院系整合对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来说,却是一桩幸事,当时将全国所有大学的哲学系都合并到北京大学,北大哲学系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哲学系。经此调整,宗白华白华从南京大学调到北大,清华大学的邓以蛰教授也调来北大,再加上北大西语系的朱光潜白华,北大在美学方面的学术力量达到最高峰。因此,宗白华写作中国美学史的客观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另外,宗白华主张美学研究应旁涉众艺,要注意上古史的研究的进展,古代出土文物、考古的新发现等对于了解和深入认识古代审美意识大有帮助。可以想象,如果宗白华能在当时着手“修史”,到8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学的新进展,补充一些新材料,定以使这一部“中国美学史”辉耀后世。可惜,这一切都没能实现,这个损失不仅是属于宗白华白华个人的,更属于整个美学界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
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介绍,1962年国务院指派周扬主持大学文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当时列入编写计划的美学教材有3部,一部是《美学概论》,由王朝闻主编。另一部是《西方美学史》,由朱光潜白华一人独撰。还有一部就是《中国美学史》,宗白华主编。《西方美学史》在60年代顺利出版,《美学概论》也在1981年正式出版,唯独《中国美学史》夭折,最后以于民和叶朗负责编写出上下两册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交差了事。
“半个安徽人”
华白华籍贯是常熟市,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因此他常自称是“半个安徽人”。他毕生治学研艺,精通中西美学和各门艺术理论,是深得中国古典美学精魂的美学家。在20世纪20--40年代,宗白华在南京的中央大学任教,与北京大学邓以蛰白华并称“南宗北邓”,再加上1933年回国、并在北大西语系任教的朱光潜,三人成为当时享誉海内的三大美学家。非常有机缘的是,邓白华是安徽怀宁人,宗白华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这三位学者两个半都是安徽人。
人物评价
学生刘小枫评价宗白华“比起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来,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过于淡薄了,比起其他著作等身、有宏篇巨制留世的学者来,他的著述明显过于零散,没有一部部头稍大的作品传世。在书籍淹没人灵的当今世界,可有诚挚、透明的灵魂一席之地?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虽不庞大,对许多人来说,却非常亲切、可以以心交心的。宗白华先生已逝去一年,他的风尘身影仍然时常倾近我,留伴在我身旁……”
学生林同华回忆,宗先生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使我对于意境和境界的理论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宗先生喜欢结合艺术品来谈中国美学的意境,爱谈生活的美。他任何时候,都以乐观的精神,维系着内在生命的平衡。生活的美,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把人生视为艺术的人生,才能有这种乐观的精神。他爱唯美主义的人生观,就是我们把世界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的,都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如果用宗白华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判断来观照当下文学研究,有两点启示尤为重要。一是批判精神。文学研究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想话语”,而非单一的知识话语。所谓批判精神,是指研究者要摒弃那些假借“中和为美”实际为和稀泥的批评方式,要摒弃以“酷评”遮蔽尖锐立场、原则主见的文学批评。这种批评,强调真理精神,不认得个人的利害,只认得真理,并对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负完全责任。二是学理价值。文学评论是理论研究范畴,要少一些直觉主义的空想、少一些笼统主义的武断、少一些随便的自以为是的发挥,多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宗白华讲“艺术家在社会上的地位”时毫不客气地指出:“学院主义往往是没有真生命、真气魄的,往往是形式主义。真正的艺术生活是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又要与造化争强的生活。……现实生活的体验才是艺术灵感的源泉。”而读书与自动的研究(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中考察宇宙现象),主观方面强调经验和学识技能,客观方面可以收集创作者的传记、论文、著作、谈话、口述史、日记等,这些都是打破学院主义、构建学理价值的科学方法。当下的文学现场不免有些喧哗。返身看看宗白华的“心灵的价值”,看看他关于自我的充分表现,乃求人格的尽量发挥,以促进人类人格上进化的宏大愿景,这对于砥砺当下作家、评论家的创作品格是有启示价值的。
名言章句
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
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
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手工艺的大匠)。现代及将来的艺术也应该特种技术。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像工艺)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的。
哲学求真,道德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
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23-12-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海外求学
参加少年中国会
主编《学灯》
《三叶集》
美学研究
逝世
思想渊源
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西方现代人文意识的浸染
主要思想
意境论
生命美学
散步美学
美学生涯
早期注重生命美学精神
中期强调体验美学精神
后期沉醉散步美学境界
主要著作
《美学散步》
《艺境》
《人生自有诗意》
《流云小诗》
影响
美学
艺术研究
中国美学的现代理论建构
意境理论的研究与阐发
诗学
相关人物
德索
林同华
刘小枫
人物轶事
终身遗憾
最适合的人选
“半个安徽人”
人物评价
名言章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