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柑(
学名:
柑橘属 japonica Thunb.),又名山金橘、金橘、公孙橘等,为
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植物;为中国
特有种,原产于中国
海南省及东南部地区,现广泛分布于
日本、
韩国、越南及中国等国家;常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低海拔
疏林中;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不耐阴,但也不宜烈日暴晒,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
金柑
树高3米以内,枝有刺。叶质厚,浓绿,卵状
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翼叶甚窄。单花或2~3花簇生;
花萼4~5裂;花瓣5片;
雄蕊20~25枚;子房椭圆形,
花柱细长,柱头稍增大。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油胞常稍凸起,瓢囊5或4瓣。种子2~5粒;种子卵形,
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金柑四季常青、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挂果期长,为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在园林中,为方便管理,自然散植的金柑并不多,多栽培为专类园,成为别具风格的园中一景。此外,金柑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强,也可选为工厂、矿山等有污染地区的绿化树种。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金柑的果实及果皮都可入药,具有理气、解郁等功效;主要用来治疗
胸闷郁结、腹痞胀、食滞纳呆等症状。
金柑不仅分布区狭窄,
种群数量小;且由于商业品种单一化,导致金柑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因此,在物种评估与保护中,金柑在红色名录的评估等级为EN(濒危)。在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和
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金柑被列为濒危(EN)物种。
分类
分类历史
金橘属(Fortunella)的
分类学和系统学在过去一直是一个难题。1846年,金橘属由
苏格兰旅行家和植物学家罗伯特·财富(Robert Fortune)引入
欧洲,经过栽培在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在1880年时,金橘属以罗伯特·财富(Robert Fortune)的名字命名。1915年,Swingle开始描述金橘属,在分类时,Swingle根据叶、果实、种子等形态特征描述了4个物种,这四个物种分别是Fortunella.margarita(Lour)、Fortunella.japonica (Thunb.)Swingle.、Fortunella.crassifolia Swingle.和Fortunella.hindsii(Champ. ex Benth.)。然而,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研究发表了对新物种的见解。1928年,Fortunella.Swinglei Tanaka在
马来西亚出版;1991年,Huang发表了一个新的物种Fortunella.bawangica C. C. Huang和来自中国的Fortunella.venosa (Champ. ex Benth.) C. C. Huang的新组合;1997年,Fortunella. venosa和Fortunella. bawangica这两个物种在出版后被添加到中国植物志中。因此,金橘属在中国植物志中有五个物种,包括Fortunella. margarita、Fortunella. japonica、Fortunella. hindsii、Fortunella. venosa和Fortunella. bawangica。
分类变动
由于金橘属和
柑橘属(Citrus)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比较容易杂交,从而导致其分类困难。因此,该属的分类一直困扰着植物分类学家。截至1999年,金橘属的传统系统学仍然存在争议,许多学者坚持认为金橘属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属,特别是1999年出版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金橘属仍然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属。另一方面,Mabberley将Fortunella、Eremocitrus Swingle和Microcitrus Swingle合并为Citrus Linn。基于1998年
澳大利亚修改金橘属和相关属时的形态学和分子证据。2008年,中国学者张在编《
中国植物志》时将金橘属合并为
柑橘属;亚太农业研究总局(2)2016年修订的植物分类系统也开始将金橘属纳入柑橘属。
形态特征
叶
叶质厚,浓绿,卵状
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2~4厘米,顶端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叶柄长达1.2厘米,翼叶甚窄。
花
单花或2~3花簇生;
花梗长3~5毫米;
花萼4~5裂;花瓣5片,长6~8毫米;
雄蕊20~25枚;子房椭圆形,
花柱细长,通常为子房长的1.5倍,柱头稍增大。
果实和种子
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5厘米,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厚约2毫米,油胞常稍凸起,瓢囊5或4瓣,果肉味酸,有种子2~5粒;种子卵形,端尖,
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
物种分布
金柑为中国
特有种,其原产于中国
海南省及东南部地区;现广泛分布于
日本、
韩国、越南及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浙江省、海南、
江西省、
湖南省、
广东省、台湾、安徽等省区。金柑为一种灌木,主要生长在
亚热带,常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低海拔
疏林中。
生长习性
金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不耐阴,但也不宜烈日暴晒,在中国北方夏季须遮阴;不耐寒,盆栽须进温室防寒;其喜水、喜肥,但不耐水湿,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栽培技术
育苗方式
扦插
通常在每年的4、8月份进行;插时,插条硬枝、嫩枝均可,成活后于
霜降前上盆,并移入温室。
嫁接
金柑嫁接常选择的砧木为
木橘(
柑橘属 japonica 'Chintan' (Lour.) Swingle)、
酸橙(Citrus × aurantium Linnaeus)或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等,
接穗采用1年生的健壮春稍,随采随接;剪下的枝条除去叶片,留叶柄,用湿毛巾包裹备用;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单芽切接、芽片切接、“T”
字形芽接法、嵌芽接等;嫁接时间因嫁接方法和区域不同而异,单芽切接一般在3月进行,芽片切接和“T”形芽接和嵌芽接在6-7月进行。“T”形芽接和嵌芽接接完后在接位上方约一定长度处断砧,成活后30天可解绑,以利于愈合;长芽后断去接位上方的砧木。
压条
金柑的压条繁殖一般为高空压条。通常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环剥并用潮湿的
青苔将其包裹,保持湿润,1个月即可生根,2个月就可直接切离,上盆移栽。
组织
金柑的上
胚轴、叶片、嫩茎及根尖等都可作为外植体,将其放在含有一定营养浓度的
培养基中诱导培养。金柑的嫩茎和上胚轴培养约1周,其颜色呈现淡绿色;培养约2周后,愈伤组织形成;培养约1个月后就可将无根苗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再继续培养以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养护管理
通常将金柑种植在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肥沃、酸碱度在6左右的土壤中;以采果为目的,若其树势旺盛,可于冬季10月下旬施堆肥、
厩肥、干塘泥等保温肥料作为基肥,并同时液施速效性
氮肥以恢复结果后的树势。12月下旬灌一次足水,可大大提高抗寒能力。
整形修剪
幼龄树上小而下垂的侧主枝结果较多,应尽量少剪或不剪;成年树也应轻剪,冬春进行短截,夏秋进行疏剪;对老树冠外围抽生的徒长枝,可短截保留基部2~3枚芽;为克服大小年结果问题,可在果后对结果枝进行短截,中等长度的枝及顶芽都是花芽,不能短截,但较长的枝条上的腋芽可分化成花芽,可稍加短截;对过密的结果枝应适当疏剪;座果后,根据树势强弱可疏果一次,每枝保留3~4个果为宜。
病虫害防治
金柑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为炭疽病、立枯病、黑斑病、黄龙病等,虫害主要为
红蜘蛛、
桃冠潜蛾、
天牛、椿象、
黑刺粉虱等。首先可在修剪清园后,喷洒较高浓度的石硫合剂;其次应及时扫除发病的枯枝落叶,剪除病枝烧毁,并在新梢萌发时喷波尔多液;最后可用氧化乐果、
柴油乳剂等来防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金柑分布区狭窄,
种群数量小;在中国广东的南澳岛和海南的崖县、
东方市、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澄迈等地均有金柑本种的野生树。在尖峰岭一带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较常见,其垂直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之间。金柑野生种的花及
花柱远比
栽培种的长,
柱头明显粗大,果皮的油胞大且明显凸起,无疑是现今栽培金柑的原生种,应受保护。
致危因素
根据《中国年鉴》及中国果业信息网对截至2021年金柑种植面积的统计,中国广西
阳朔县、融安县等金柑主要种植区保持平均每年1333.33公顷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中国湖南的
浏阳市、
桂东县、蓝山和江西遂川、浙江宁波等传统金柑种植的主要县市,其种植面积却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商业品种单一化,导致种植效益下降。特别是自20世纪初,黄龙病在中国
华南地区发现后,不断向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
福建省等省区扩散,该病害的发生也导致金柑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小。
保护等级
在物种评估与保护中,金柑在红色名录上的评估等级为EN(濒危)。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和
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金柑被列为濒危(EN)物种。
生态
金柑对
二氧化硫的抗性强,能吸收二氧化硫、
氯气等
有毒气体,可选为工厂、矿山等有污染地区的绿化树种。
用途
园艺观赏
金柑四季常青、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夏日开花,花色玉白,秋冬果熟,或红或黄,挂果期长,为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在园林中,为方便管理,自然散植的金柑并不多,多栽培为专类园,成为别具风格的园中一景。机关庭院则可于庭院前栽培,或列植于带形花坛的中心,或对植于办公楼等建筑物的入口处,或点缀于庭院草坪边缘,都较为合适。此外,金柑叶常绿、花芳香、果金黄且味甘美,常作为欣赏叶、花、果的上等材料;其盆栽品是中国广州居民在
春节期间的点缀品,也是中国广州地区迎春花市的展销品之一。
食用营养
金柑果皮光滑,成熟时为金黄色,皮甘肉微酸,偶有辛辣,清香四溢,果实味道香甜,皮肉可同食,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
芳香油、柠檬苦素、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及
黄酮、
酚酸等次生代谢产物,深受人们喜爱。此外,金柑的果实除了鲜食之外,也可作为制作罐头、蜜饯、果脯、果酒的优良原材料。
工业原料
金柑果实的精油具有抑菌和抗氧化的作用,为生产化工产品和高级香精的一种重要原料。
医学药用
据《
中药大辞典》记载,金柑的果实及果皮都可入药,其味甘、微酸、辛,性温;具有理气、解郁、化痰、醒酒等功效;主要用来治疗
胸闷郁结、脘腹痞胀、食滞纳呆、咳嗽痰多、伤酒
口渴等症状。
相关品种
金柑的相关品种主要如下:
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
金弹的叶一般较厚,浓绿,果近圆球形或阔卵形,果皮较厚,瓢囊5-8瓣,果皮和果肉味均甜,其风味视为本属之冠;亦称为美华金柑 Meiwa Kumquat。日本人称之为
宁波金柑,于1799年由中国宁波引至日本静冈。金弹的品系较多,如融安金柑(又称长安金柑)、蓝山金柑等。
融安金柑(Rongan Jingan)
果阔卵形或阔椭圆形,纵径3-4厘米,横径2.5-3.5厘米,单果重15-25克,深橙黄至橙红色,皮厚2.5-3.5毫米,果心实,瓢囊5-6瓣,果皮及果肉均甚甜,果汁中等;有种子3-6粒,有时有不育种子,多胚。果期10-1月,分期成熟,主采期在11月中至12月上旬。主要产于中国广西融安、阳朔等地。
蓝山金柑(Lanshan Jingan)
果椭圆形,横径2.8-3.2厘米,单果重14-20克,果皮深橙黄色,厚约4毫米,光滑,瓢囊6-8瓣,果心实,果皮及果肉均甜;种子7-10粒,子叶深绿色。果期10月中至11月中旬。主要产于湖南蓝山县。
长寿金柑(Fortunella obovata Tanaka)
长寿金柑又称为月月橘、寿星橘、福州金柑等;其叶质厚,浓绿,阔卵圆形或倒卵形。果倒卵形或阔卵形,有时略呈扁圆形,纵径2.5-4厘米,横径2.5-3.5厘米,果顶部中央明显凹陷,果皮柠檬黄色至橙红色,厚2-3.5毫米,油点大,平或微凹,松软,稍易剥离,瓢囊7-8瓣,果心实,果皮酸,果肉甚酸;种子或少或多(约10粒),很少无籽,形状不规则,顶端钝或鸟咀状,饱满,
子叶及胚深绿色,多胚。果期11-1月,可延至
春节前后。
长叶金柑(Fortunella polyandra Tanaka )
灌木,枝梢无刺。叶较大,
披针形,长达10-15厘米,宽3-6厘米,具有翼叶。花常数朵腋生。果实球形,果径1.5-2.3厘米,果皮薄,油胞多而大。主要产于中国广东汕头及
海南岛等地。
霸王金橘(Fortunella bawangica Huang)
高约4米的小乔木,当年生枝两侧压扁状,刺长达4厘米。小叶椭圆形或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位于小枝顶部的长2厘米,宽1厘米,萌发枝的叶长达l0厘米,两端近于圆或顶部圆而基部钝,
叶缘中部以下有明显的钝裂齿;叶柄长3-5毫米,萌发枝上的叶长达17毫米。花单朵腋生;
花梗长约5毫米,结果时长达10毫米;
花萼裂片长约1毫米;花瓣长圆形或
披针形,长约7毫米;
雄蕊20-25枚,花丝3-5-7在基部合生成束或合生至中部以上,
花药有少数无花粉;子房卵状,
花柱短,柱头头状;果梗粗约2毫米,果梨形,基部狭窄呈短柄状或近球形,长22-25毫米,宽18-22毫米, 5-7室,每室有种子1-2粒;种子卵形,基部圆,顶端尖,平滑,
子叶绿色,单胚。
相关研究
通过Guo Jian等研究学者考察6周贮藏期间PAW(血浆活化水)对采后金柑果实腐烂、微生物负荷和硬度的实验,发现PAW显著抑制了
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在金柑上的存活;PAW并没有显著改变金柑的表面颜色;经PAW处理后,金柑中
维生素c、总黄酮和
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显著降低;通过
硝酸盐和
亚硝酸盐残留的分析结果,发现PAW处理后未留下严重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经腐烂分析结果表明,PAW具有控制金柑腐烂和真菌污染以及维持采后金柑在整个贮藏6周的硬度的潜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