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急性传染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咽峡部疱疹,可影响进食,少数可有高热惊厥、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措施包括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以免交叉感染和接种疫苗。
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相关致病病毒: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B型和肠病毒属
肠道病毒71型为典型的小 核糖核酸 病毒颗粒,属于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7.4kb(7.2 ~8.5kb),含有丰富的腺嘌呤核苷酸和尿嘌呤核酸,存在E和F两种病毒颗粒,E颗粒为空心的缺陷结构,F颗粒是实心的成熟病毒颗粒。根据病毒衣壳蛋白 VP1 核酸序列的差异,可分为 ABC三个基因型,B和C型各自包括 B1 ~ B5 和 C1 ~ C5 五个亚型;A型多流行于美国,B 型和C型全球分布,中国大陆传播较为广泛的是C4型。
柯萨奇病毒为单股正链小RNA 病毒,基因长度74 kb,其中C碱基含量约为47%,为具有 mRNA 活性的核酸,其两端为保守的非编码区,中间为编码区。根据柯萨奇病毒对乳鼠的致病特点和对细胞培养的敏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A、B两组。A 组柯萨奇病毒有 1 ~22 和 24 等 23 个血清型,B 组柯萨奇病毒有1~6 等六个血清型。
埃可病毒呈球形,核心为线状单正链 核糖核酸,核衣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病毒基因组长约 7.5 b,可编码一个约 2200 个氨基酸的大分子前体蛋白,经酶作用后形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多种功能蛋白。埃可病毒包括1~9,11 ~27,29 ~33 等31个血清型。
发病机制
肠病毒属呼吸道或口腔至消化道侵入局部黏膜,在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增殖,形成初次病毒血症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远端淋巴结、肝脏、脾脏和骨髓并在这些器官进一步增殖,形成二次病毒血症并播散至靶器官(皮肤黏膜、心脏、肺脏、大脑和肌肉等)引起各种病变,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以1~7岁学龄前儿童为主。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和社区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杭州市2015年10 2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1.75 岁,其中年龄在 5 岁以下的有 9 352 例(91.6%),0~1岁、\u003e1~3岁、\u003e3~5岁、\u003e5~9岁和\u003e9岁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3.2%、46.6%、21.8%、6.7%和1.7%。2016—2020年中国27家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共报告疱疹性咽峡炎住院病例24 099例,男女比为1.46:1,年龄≤6岁有23 432例(97.23%);共有重症病例1 510例(6.27%),男女比为1.35:1,年龄≤3岁有1 326例(87.81%)。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易感人群
人对肠病毒属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儿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的感染发病。
临床表现
通常急性起病,以发热和咽喉痛为主要症状,可引起惊厥,可伴哭闹、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述头痛、腹痛或肌痛,可影响吞咽;症状严重可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局部体征: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 mm,数目多少不等,1~2 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并发症:部分可并发流行性腮腺炎,严重可出现脑炎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
检查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特征性咽峡部损害和病原学检查即可作出疱疹性咽峡炎诊断。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史
常见于婴幼儿,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临床表现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突发咽喉痛和发热,体格检查典型体征为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灰白色疱疹溃疡
病原学确诊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采集患儿临床标本(咽拭子、粪便、血液等),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做出病原学确诊:(1)肠病毒属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2)分离出肠道病毒;(3)急性期血清肠道病毒IgM抗体阳性;(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鉴别诊断
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Ⅰ,HSV-1)感染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传染性强,通过飞沫传播,终年可见,无季节性,以散发病例为主,有发热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疱疹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但常见于齿龈和颊黏膜,亦可同时累及唇及口周皮肤。累及皮肤者可先有红斑,而后出现成簇小水疱,壁薄、透明,周围有红晕。初起时发痒,继而有痛感。水疱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溃疡形状不一,上面有黄白色的膜样渗出物。
溃疡性口腔炎
以婴幼儿发病较常见。多由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引起,常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儿,病初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黏液增多,继之表现为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可融合成大片并有纤维素渗出,形成的伪膜呈灰白色或浅黄色,擦去伪膜呈出血性糜烂面,取假膜作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病原菌。溃疡处疼痛明显。有轻微口臭、局部淋巴结常肿大。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多有发热、烦躁、食欲减退或因局部疼痛而不能进食。周围血免疫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早期出疹前24~48 h可见口腔黏膜斑(Koplik斑),常见于颊黏膜近臼齿处,直径0.5~1.0 mm,也可见于下唇内侧面与牙龈之间,软腭及咽弓等处黏膜,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1 d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斑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应注意鉴别。
水痘
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感染所致疱疹可见于口腔任何部位,口腔黏膜也可看到水疱破溃后形成的溃疡,常有疼痛。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头皮、眼结膜及会阴部均可累及。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呈散发性,传染性极强。
治疗
一般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治疗
控制高热,体温38.5 ℃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发生高热惊厥患儿需要及时应用咪达唑仑、地西泮或水合氯醛等止惊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有一定疗效,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早期使用利巴韦林可能有一定疗效。
预防
卫生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社区获得性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措施。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隔离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疫苗
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鼓励儿童在6月~12月龄完成全程接种。
预后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发现历史
1920年, Zahorsky首次报道疱疹性咽峡炎,直到1951年Huebner 等才确认为病毒感染性病因— —柯萨奇病毒。1951年,美国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从健康儿童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埃可病毒。1969年,美国首次在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到肠道病毒71型。
参考资料
手足口病健康提示.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023-09-25
目录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传播机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临床表现
检查诊断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病原学确诊
鉴别诊断
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腔炎
麻疹
水痘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病因治疗
预防
卫生
隔离
疫苗
预后
发现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