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是一种
有机化合物,
化学式为C6H8N2,分子量为108.14。它是一种
甲苯二异氰酸脂,微溶于水、醚,溶于醇,性质稳定。己二腈是制造
尼龙的中间体,也可用作色谱固定液。它是聚合物
聚己二酰己二胺的
前体,生产量可达一亿公斤。己二腈是一种粘性的无色液体,具有分子式(CH2)4(CN)2,微溶于水,溶于
乙醇、
三氯甲烷,不溶于
乙醚、
二硫化碳。
简介
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 己二腈
英文别名 Adiponitrile; Butane-1,4-dicarbonitrile
CAS号 111-69-3
EINECS号 203-896-3
分子式 C6H8N2;NC(CH2)4CN
分子量 108.14
InChI InChI=1/C6H8N2/c7-5-3-1-2-4-6-8/h1-4H2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6;
水溶性 90 g/L (20℃)
物化性质 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轻微的苦味。
凝固点 1℃
溶解性 溶于
甲醇、
乙醇、
三氯甲烷。难溶于水、环己、
乙醚、
二硫化碳和
四氯化碳。
安全术语 S26:; S39:; S45:;
风险术语 R23/25:; R36/38:;
危险品标志 T:Toxic;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3
饱和蒸气压(kPa):266.6Pa(100℃)
临界温度(℃):507
临界压力(MPa):2.80
爆炸上限%(V/V):5.0
爆炸下限%(V/V):1.7
分子结构数据
2、摩尔体积(m3/mol):114.3
3、等张比容(90.2K):287.4
5、极化率(10-24cm3):11.76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饱和蒸气压(kPa):266.6Pa(100℃)
临界温度(℃):507
临界压力(MPa):2.80
爆炸上限%(V/V):5.0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微溶于水、醚,溶于醇。
毒性:
丁二腈的大鼠口服LD50为300 mg/kg
化学性质
遇明火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剧毒的气体。与
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TLm:820mg/L(96h)(
黑头呆鱼,硬水);1250mg/L(96h)(黑头呆鱼,软水);1250mg/L(24h)(
蓝鳃太阳鱼,软水)
2.生物降解性: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28d后降解35%~66%。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
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23d(理论)。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3
3、氢键受体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7.6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3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生产方法
1930年
杜邦采用
己二酸法首先实现了己二腈的工业化生产。以后,杜邦公司又开发了
丁二烯的氯化-
氰化物法(两步法)和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美国
孟山都公司也开发了
丙烯腈加氢二聚法。上述方法中,己二酸法技术成熟,应用最广。
丙烯腈加氢二聚法的原料丙烯价廉易得,反应选择性高,污染最小,若进一步降低工艺费用和工厂投资,可提高该法的经济竞争能力。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避免了氯化-氰化法中
电解氯化钠和脱除氯化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是成本最低的一种生产方法。
己二酸法
HOOC(CH2 )4COOH+2NH3─→NC(CH2)4CN+4H2O
此法分为
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采用磷酸硼催化剂,反应温度300~350℃,由于己二酸气化时会分解,因此选择性只有80%。采用瞬时气化和流化床反应器,选择性可提高到90%。液相法是将200~300℃的熔融己二酸,在催化剂(如磷酸)存在下进行胺化。反应产物经过脱水、脱重组分、
化学处理和直空
蒸馏等步骤,便可获得纯己二腈。
丁二烯氯化-氰化法
首先是 1,3-丁二烯与
氯气在160~250℃下进行气相反应,生成二氯丁烯(异构体混合物),收率约为96%;然后使二氯丁烯与
氰化钠或
氢氰酸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二氰基丁烯(异构体混合物),收率95%;二氰基丁烯再在
钯催化剂存在下加氢生成己二腈,收率在95%以上。
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
将1,3-丁二烯与氢氰酸在催化剂存在下,于100℃下进行液相反应,生成
戊烯腈的异构体混合物;经分离并将异构体异构为直链戊烯腈后,再与氢氰酸加成为己二腈。该法已于1977年工业化。据称是最经济的生产方法。
丙烯腈加氢二聚法
其中之一为电解法,总的阴极反应为:
2H2C=CHCN+2e+2H+ ─→NC(CH2)4CN
电解液是对
甲苯四
乙胺磺酸盐,温度50~60℃,己二腈收率92%~95%。开始人们是用离子交换膜将阳极区和阴极区分开,但后来又开发了无膜法,即用湍流循环的方法将导电盐水溶液(水相)和丙烯腈(有机相)
乳化以利于传质,且分别以石墨和
磁铁作为阴极和阳极,而不需将阴、阳两极分开的方法。另一种是
化学还原二聚的方法,采用
碱金属或
碱土金属的
汞齐作
还原剂,在
电解过程中汞合金在汞电解槽中生成相应的盐,因此也可把它看成是间接电化学法。此外,尚有以钌为
催化剂,在200~300℃、0.1~0.3MPa下,使
丙烯腈气相加氢二聚的催化法。
用途
已二腈主要用于生产
聚酰胺纤维的中间体
己二胺,橡胶
促进剂和防锈剂,也用作洗涤剂的添加剂,丙烯腈、
甲基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三元共聚体的纺丝
溶剂,聚氯乙烯纤维湿纺和干纺溶剂,聚胺的
着色剂,织物
漂白剂的助剂,
醋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和混合酯增塑剂;以及作为
芳香烃抽提的
萃取剂等。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155 毫克/公斤;口服-
小鼠 LD50:172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高热分解;与
氧化剂起作用;燃烧释放有毒氮氧化物和
氰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酸类、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职业标准 TWA 4 PPM;STEL 10 毫克/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T
危险类别码 25-36/37/38-36/38-23/25
安全说明 26-36-45-39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205 6.1/PG 3
WGK Germany 1
RTECS号 AV2625000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11169-3(Hazardous Substances
数据)
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报道服数升本品,立即发生急性中毒。表现有乏力、呕吐、呼吸急促、心过速成、
意识模糊和抽搐。在室温下蒸气压低,吸入中毒的危险性不大。本品可经无损皮肤吸收。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300mg/kg(大鼠经口);LC50171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不敷出20~150mg/m3,4小时/天,共5个月,出现蛋白尿,血中
硫氰酸盐和
尿素含量增加及脏器重量系数增大等毒作用。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
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
一氧化氮 烟气。
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境标准
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储运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有报道服数毫升该品,立即发生急性中毒。表现有乏力、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
意识模糊和抽搐。在室温下蒸气压低,吸入中毒的危险性不大。该品可经无损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
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被吸入
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
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物质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