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卢瑟·鲍威尔
美国第65任国务卿
科林·卢瑟·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4月5日—2021年10月18日),美国陆军,上将军衔,第56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历史上首位任职美国国务卿的非裔美国人。在1990至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第一位担任此一美军最高军职的非裔美国人。
1958年,科林·鲍威尔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获地质学学士。科林·鲍威尔在校期间参加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完成了步兵军官基础训练后,被派至德国服役并晋升为中尉。1971年,科林·鲍威尔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在1973-1974年期间,科林·鲍威尔任驻韩国美军大队司令,并在美国国家军事学院学习后被任命为101空中突击师第2旅旅长。之后,科林·鲍威尔于1977-198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高级军事助理,并在1983-1986年任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87年12月至1989年1月,任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乔治·布什总统任命科林·鲍威尔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晋升四星上将,一直到1993年9月30日退役,科林·鲍威尔辞去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退役后,科林·鲍威尔在1995年的时候出版了自传书《我的美国之路》。在这之后,2000年12月16日,科林·鲍威尔被提名和批准为国务卿,任期4年后,于2004年12月14日,他辞去了美国国务卿职务,在2005年1月正式离任。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时,科林·鲍威尔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籍的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后来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杰罗姆·鲍威尔又表态支持民主党的约瑟夫·拜登。2021年10月18日早晨,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科林·鲍威尔发展了被称为“鲍威尔主义”的处理军事冲突的方法,主张使用压倒性的武力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并尽量减少伤亡。2003年2月5日的“洗衣粉”事件成为了科林·鲍威尔一生的“污点”。在2004年末科林·鲍威尔即将离任时,肯定地称中美关系处于“30年来最好时期”。
美国前总统乔治·W· 布什(George W. Bush)在2000年宣布提名鲍威尔为国务卿时说:科林·鲍威尔将军是美国英雄,是美国榜样。他直言不讳,高尚正直,对他的士兵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成为这个国家所有人民的伟大代表的品质。在科林·鲍威尔任职期间,他奉行了重要的美国外交政策举措,并努力应对2001年至2005年间出现的各种危机。在这些努力中,最突出的是美国于2002年3月退出美俄反弹道导弹的管理条约和《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科林·鲍威尔于1937年4月15日出生在东哈莱姆的莫宁赛德大道。迈克·鲍威尔出生于纽约哈莱姆区一个普通黑人家庭,父母均为来自牙买加的移民。其父路德为码头搬运工,母亲阿里尔是一名缝纫工。
科林·鲍威尔母亲家的社会地位比科林·鲍威尔父亲家略高一些。来美国以前,科林·鲍威尔的母亲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速记员,她还是一个坚定的国际妇女服装工会会员。
1943年,科林·鲍威尔随家人迁至南布朗克斯的亨茨克地区。在贫困环境中成长,杰罗姆·鲍威尔每周五晚赴犹太教堂工作,以赚取25美分家用。在这个时期,科林·鲍威尔的种族归属意识发生了改变,在一开始他对于种族归属是无意识的,因为经历了这一系列关于种族问题的事情,种族归属感在科林·鲍威尔这里越来越强烈。
1950年,科林·鲍威尔在求学生涯中,他曾被安排在专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设的“慢”班里。然而,他对美妙悦耳的民俗音乐和英语诗歌情有独钟,在体育竞赛中也表现优异,这些为他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感。17岁那年,鲍威尔在一家制瓶厂觅得零工,却因工厂规定仅白人可在装配线工作,黑人仅能担任擦地等杂务,此事深植鲍威尔心中。
1954年2月科林·杰罗姆·鲍威尔从莫里斯中学毕业,他向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递交了申请,被这两所大学录取后,鲍威尔最终决定去纽约市立学院。大学一年级结束之后,科林·鲍威尔在百事可乐一家瓶装厂当一名勤杂工。
发迹于“后备军官训练队”
1954年秋季,科林·鲍威尔加入了后备军官训练团。在其后的大学生活中,军事训练成为科林·鲍威尔生活的核心。大学四年级时,他担任了潘兴步枪会的连长。1957年,科林·鲍威尔前往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参加了为期六周的后备军官训练团夏季集训。夏季集训结束后,科林·鲍威尔荣获了“D连优秀学员”的荣誉。1958年科林·鲍威尔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获地理学学士
1958年6月9日,科林·鲍威尔在纽约市立学院的教堂中宣誓入伍,自此,他正式踏上军旅生涯。同年6月,科林·鲍威尔前往佐治亚州的本宁堡基地,展开为期5个月的训练。10月,他以本宁堡训练的全优成绩,就任驻德美军第3装甲师第48步兵团第2装甲步兵营B连少尉排长。1960年底,科林·鲍威尔完成在德国的两年任期,升任D连中尉连长,离开德国,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戴维斯堡的陆军第2步兵旅第1战斗群司令部,担任联络官,负责协调战备训练。不久后,科林·鲍威尔获得步兵营营长的认可,升任营人事行政参谋,负责全营的日常行政事务和军官任免。数月后,科林·鲍威尔提前晋升为上尉,就任第4步兵连连长。由此,科林·鲍威尔开启了长达35年的军旅生涯。
参加越南战争
1962年,科林·鲍威尔受命前往越南担任南越国军队驻扎在阿寿的第3步兵团2营的军事顾问。1963年2月,科林·鲍威尔在执行代号为“蚱蜢行动”的巡逻任务后,被授予一枚“紫心勋章”。同年12月,科林·鲍威尔来到本宁堡军事训练基地参加步兵军官高级训练班。1965年被提前提升为少校。1966年2月,他在昆明陆军学院教学部担任军事教官。1967年夏天,科林·鲍威尔因教学能力突出,并被列入送往利文福和市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进行深造的名单。在此期间,科林·鲍威尔阅读了大量的军事著作,他的军事理论思想开始初步形成。1968年6月,科林·鲍威尔从利文沃思堡军校毕业。
在1968年至1969年期间,科林·鲍威尔参与了第二次越南战争,这位31岁的陆军少校被赋予了调查美莱大屠杀的任务。在这次事件中,近300多名平民被美国军队杀害。在这次越南之行中,科林·鲍威尔因直升机坠毁而受伤,在受伤的同时,他还设法从燃烧的直升机中救出了战友,为此他被授予士兵勋章。科林·鲍威尔总共获得了11项军事勋章,包括功勋军团勋章。科林·鲍威尔在报告中驳斥了有关不当行为的指控,并表示美国士兵与越南人民之间的关系非常好。1969年7月21日,科林·鲍威尔结束越南之行,返回美国
晋升并担任要职
1969年秋季,科林·鲍威尔自越南战争归国后,便赴乔治华盛顿大学深造。经过两年的努力,他成功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得白宫奖学金。1971年5月,科林·鲍威尔得以顺利晋升为中校。同年7月,科林·鲍威尔正式加入五角大楼,被分配至陆军助理副参谋长威廉·德普伊将军的办公室担任职务。11月,他在“白宫研究员计划”的选拔中成功荣获“年度白宫研究员”的称号。随后,科林·鲍威尔决定在白宫从事行政管理和预算方面的工作。在这期间,他给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卡斯帕·温伯格和弗兰克·卡鲁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分别在里根政府担任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顾问时,都会向科林·鲍威尔寻求建议。
1973年8月科林·杰罗姆·鲍威尔结束在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署的工作,被调往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第2步兵师第30步兵团1营任职。1974年9月,科林·鲍威尔结束驻韩美国军队的任期,再次回到五角大楼,在副国防部长助理的办公室重新担任研究分析员的工作。他于1975年至1976年就读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战争学院。1976年晋升准将,指挥第2空降师第101旅。1977年至1980年,科林·鲍威尔晋升为少将后,在从卡特政府过渡到里根政府期间,他在国防部协助弗兰克·卡鲁奇。
1981年1月,因白宫和国防部易主,科林·鲍威尔成为了国防部长卡卢奇的高级军事助理。同年6月,又被任命为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副师长。1982年8月,科林·鲍威尔前往利文福和市,出任“诸兵种联合作战发展中心”副主任。
1983年6月,科林·鲍威尔被升为少将,并于8月正式出任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Caspar Weinberger)的军事助理。作为国防部长重要的军事助手,科林·鲍威尔参与了温伯格执掌五角大楼时期所有的决策活动,包括空袭利比亚和制定“星球大战计划”等。
1983年10月25日凌晨,美国声称“鉴于格林纳达新政权成立,岛上众多美国公民生命堪忧”,进而采取海陆空协同作战方式,对格林纳达实施武力突击,并强行登陆该国。美军四天内摧垮了格林纳达的军事抵抗,占领该国首都圣乔治,推翻其政府,八天内控制格全国局势,结束了战争。时任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高级军事助理的科林·鲍威尔少将向媒体表示,此次军事行动反映出,美国各军种之间的协同配合仍需不断加强,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取得的是一个不尽人意的成功。
1986年6月,科林·杰罗姆·鲍威尔被任命为驻德美国军队第5军的军长,同时又晋升为中将
担任国家安全顾问
1987年,在里根政府期间,科林·鲍威尔成为国家安全顾问,并在里根政府期间一直担任这一职位。同年12月,科林·鲍威尔协同国务卿奥拉夫·朔尔茨、国防部长卡卢奇,共同陪同里根总统出席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的美苏首脑峰会。关于销毁中程核导弹的问题,美苏双方展开了艰苦的谈判,这一议题成为科林·鲍威尔一段时间内工作的核心内容。自1982年以来,美国政府安排秘密和非法向伊朗运送美国武器,以换取人质的释放。出售武器的收益将用于支持尼加拉瓜的反叛乱运动,该运动旨在推翻桑地诺主义者。国会一直禁止这种支持,科林·鲍威尔被要求在斯里兰卡议会就此事件作证,但他没有涉及任何不当行为。
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科林·鲍威尔于1989年4月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司令部司令。同年10月1日,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任命科林·鲍威尔将军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该职位是国防部的最高军事职位,科林·鲍威尔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非裔美国军官。在克林顿政府执政的头几个月里,科林·鲍威尔继续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接纳同性恋者参军的问题上,他与当政总统持不同意见,不过,他最终还是妥协了总统的意见。
1989年末至1990年初,美国打着人权和禁毒的幌子入侵巴拿马共和国,打了一场名为“正义事业”的闪电战。而科林·鲍威尔领导了对巴拿马的入侵,美军在几天的闪电战中袭击了该国并俘虏了其领导人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科威特发动了突然袭击并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同年8月3日,在美国总统布什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科林·鲍威尔参与了“美国是否有义务保卫沙特阿拉伯的安全”这项决定,科林·鲍威尔敦主张首先对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实施制裁。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正式爆发。1991年2月27日,科林·鲍威尔向布什汇报科威特战场情况,并认为应立即停火。
在这场战争中,科林·鲍威尔作为海湾战争英雄赢得了声望。之后,科林·鲍威尔于1993年从陆军退役,并辞去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1994年,他与参议员萨姆·纳恩(Sam Nunn)和前总统卡特(Carter)一起在最后一刻对海地进行了维和远征,结束了军事统治,并和平地恢复了该国的民选政府。
担任美国承诺联盟主席
从1997年到2000年,科林·鲍威尔担任America's Promise(美国承诺联盟)的主席,这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年轻人品格和能力的非营利组织。科林·鲍威尔和他的妻子阿尔玛是该组织的联合主席,该组织在所有500个州的50多个社区都有业务。
担任美国国务卿
2000年12月,乔治·W· 布什总统任命科林·鲍威尔为国务卿,这一决定得到美国参议院的一致确认。在他任职期间,科林·鲍威尔因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案例中的作用而受到抨击。最初,科林·鲍威尔对布什总统入侵伊拉克和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计划抱有严重疑虑。科林·鲍威尔认为遏制政策足以控制伊拉克政权,军事入侵将消耗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如果发生袭击,它应该使用压倒性的武力并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而这种支持将是重建伊拉克的关键。
2001年10月,美国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打响了反恐战争。在很短时间内,以很小代价就消灭了支持恐怖主义组织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奥萨马·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在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环境保护及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美国和欧盟接连出现了严重分歧和利害冲突,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身为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不得不出面修复盟友关系。在2003年4月初的布鲁塞尔记者招待会上,科林·鲍威尔用“一个老朋友胜过两个新朋友”的俗语驳斥了欧洲对美国不再重要的说法,并把伊拉克重建定单作为拉拢各国的筹码。
2002年8月,在与布什总统和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举行长时间的会谈后,科林·鲍威尔终于说服布什在对伊动武之前寻求联合国的授权。2002年11月,伊拉克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和美国的军事威逼之下决定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随着阿富汗战争的顺利进行,在同年12月中旬时,五角大楼己基本赢得了把反恐战争扩展到全球特别是伊拉克的主动权。此时的科林·鲍威尔极其孤立,他清楚,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遏止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战争脚步,因此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2003年2月5日,科林·鲍威尔受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理由进行阐释。在布什看来,用鲍威尔这位在外界看来是“鸽”派的人物作为自己战争政策的最佳推销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就在杰罗姆·鲍威尔联合国安理会阐述美国对伊动武理由的前夜,他还与美国中情局局长特内特工作了一夜,直至筛选出真正的一些有价值的情报。据一位高级官员说:“鲍威尔强烈意识到情报100%准确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美国的声誉,当然,也会关系到鲍威尔本人的声誉。最后他还是无奈列举了连自己都难以置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后来事实证明有很多理由是不确切的。而美国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国际诚信也在一天之间灰飞烟灭。
2003年2月23日,科林·鲍威尔在“9·11”事件后首次访华。时隔20个月后,于2004年10月24日,杰罗姆·鲍威尔在国务卿任内第二次访华,他在这趟行程明确表达了反“台独”立场。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发表了“不支持‘台独’”、“希望两岸最终走向和平统一”等言论
科林·鲍威尔在2003年8月的一次活检后被证实患有前列腺癌,经过积极治疗,科林·鲍威尔最终康复。
退休生活
2004年,科林·鲍威尔在承认伊拉克不太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后,宣布辞去国务卿职务,在2005年1月正式离任。退休后,科林·鲍威尔仍然在政治话题上发声,在一些问题上公开批评布什政府。
2004年11月,杰罗姆·鲍威尔卸任国务卿后,他重返私营部门,继续与美国承诺联盟的合作。他曾担任外交关系委员会董事会成员,艾森豪威尔奖学金计划和新城市学院的鲍威尔中心约克的职务。
2006年,科林·鲍威尔与鲁迪·朱利安尼一起在一个名为“获得动力”的特别系列中担任演讲者。
2006年6月科林·鲍威尔加入了硅谷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u0026 Byers,担任战略有限合伙人。在这之后,他又加入了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的新公司Revolution Health的董事会,该公司是一个与健康相关的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提供在线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2008月,科林·鲍威尔与温和的美国参议院美国共和党人一起支持为关塔那摩拘留所的被拘留者提供更多权利和更好的待遇。2012年,科林·鲍威尔宣布支持巴拉克奥巴马竞选总统。
人物逝世
2021年10月18日,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在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去世,终年84岁。同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国会大厦降半旗悼念前国务卿杰罗姆·鲍威尔。科林·鲍威尔此前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帕金森病,这导致他的免疫力低下。尽管已经接种了两剂辉瑞新冠疫苗,但科林·鲍威尔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最终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去世。2021年11月5日,科林·鲍威尔的葬礼在举行,美国总统夫妇、前总统奥巴马夫妇、前总统小布什夫妇等共同出席了葬礼。
思想主张与举措
政治方面
总统选举方面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前夕,71岁的科林·鲍威尔高调宣布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科林·鲍威尔曾表示,支持巴拉克·奥巴马有种族方面的考虑。作为一名温和的美国共和党人,科林·鲍威尔对共和党内政治生态“向右转”的变化感到担忧。当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从一众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中脱颖而出,代表共和党与民主党人希拉里角逐总统宝座时,科林·鲍威尔又一次决定支持民主党人。
“自由派共和党人”
科林·杰罗姆·鲍威尔曾公开承认,他的自由主义社会观点与许多共和党人的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他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同床异梦”。尽管如此,共和党仍然经常以他作为包容性范例。科林·鲍威尔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强调: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美国共和党人。在他看来,美国共和党对他的需求甚至超过了美国民主党的需求。当然,作为一名共和党人,他仍然关注诸如移民政策、教育系统改善,以及针对社会和国家面临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行动等重要议题。
科林·鲍威尔的政治立场倾向于温和的自由派。他主张执行死刑,并支持女性在堕胎问题上的自主权。他反对强制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宗教祈祷,但并不排斥举行短暂的静默仪式。他认为公民有权持有武器,反对枪支管制,同时也能接受枪支登记制度。他支持旨在关照少数民族和女性的“肯定性行动计划”(affirmative  action),但同时强调不应将配额制度与“机会均等”等同,主张取消配额的硬性限制。
军事方面
支持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在上任国务卿之初,科林·鲍威尔强调重申外交世界各地的联盟,支持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努力实现中东和平,并优先考虑制裁而不是在伊拉克等潜在热点地区部署武力。他还专注于通过美国国务院的改革重振美国外交国家的组织文化和人员资源注入,改革信息技术、安全和设施。科林·鲍威尔是对基地组织采取迅速军事行动的最重要支持者之一,并要求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立即合作。
鲍威尔主义
科林·鲍威尔在越南的两次部署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学会了如何与越南指挥官有效地合作。在二次部署时,他晋升为少校,并担任了第23步兵师的助理参谋长,负责将步兵、武器和补给运送到战场。科林·杰罗姆·鲍威尔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美国师指挥官查尔斯·盖蒂斯少将的赞扬,称赞他能够在短时间内修改和加强现有程序,并要求高绩效标准,从而在战场上的部队中创造更高的士气状态。
科林·鲍威尔在海湾战争期间沙漠盾牌行动和沙漠风暴行动的规划和成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监督了向沙特阿拉伯部署250万美国军队,还鼓励布什总统保持外交和经济选择的开放性以确保美国的胜利。科林·鲍威尔的行为使他被广泛认为是沙漠盾牌行动背后的推动力,这种思维方式后来被称为鲍威尔主义——进入一个有明确计划和目标的情境,完成目标,然后尽可能快速安全地离开。
作为首席军事战略家,他发展了后来被称为“鲍威尔主义”的方法,这是一种处理军事冲突的方法,主张使用压倒性的武力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并尽量减少伤亡。科林·鲍威尔重塑了坚持美苏冷战模式50年的美军,推行了“鲍威尔主义”。在1990年至1991年波斯湾战争前夕,科林·鲍威尔阐明了美国的政策,该政策将限制美国的军事行动,除非国家安全利益、以地面部队为重点的压倒性打击能力以及广泛的公众支持都存在。他制定了新的干预标准,指出一个国家在诉诸军事力量之前必须用尽所有政治、经济和外交途径。
对中东政策
科林·杰罗姆·鲍威尔对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倡导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做法极为反对,他认为遏制政策可以取代轰炸,是迫使巴格达改换门庭的最佳途径。并认为理查德·切尼等鹰派对基地组织和伊拉克有一种‘狂热’,使政府失去正确理智的判断。
另外,科林·杰罗姆·鲍威尔还认为,阿富汗战争的成功会使鹰派收敛单边主义。而鹰派却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借口,将反恐范围扩大化,下一个目标瞄准了伊拉克。从根本上说,科林·鲍威尔并不反对对伊战争以及对中东地区的民主输出。只是在方式与手段上他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即主张政治、经济手段解决问题,如果开战则必须要获得联合国支持的多边方式。
外交方面
审慎的政策
科林·鲍威尔在外交事务中寻求更为审慎的政策。在以强硬态度和凌厉作风闻名的小布什政府中,科林·鲍威尔作为核心人物中唯一的一名温和派人物,通常被视为典型的“鸽派”。科林·鲍威尔对时任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鹰派”倡导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做法表示极力反对。
对华政策
科林·鲍威尔在上台前,曾针对中美关系发表言论,称美国不会把中俄看作是敌人或者潜在的仇人,美国只是将他们看作两个寻求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而已。科林·鲍威尔2001年就任美国国务卿之前,美国国内对华舆论气氛并不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新保守派发表了很多呼吁遏制中国主张的文章,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的两件事进一步推升了中美关系紧张。一是5月份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二是美国炮制出李文和所谓“中国间谍案”。2001年初上任的小布什政府并没有打算缓和这种紧张,他在上台初期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还顺势将中国定为了“战略竞争者”。在他任职期间,尽管阿富汗和伊拉克需要鲍威尔的高度关注,他仍实施了其他重要的美国外交政策举措,并努力应对2001年至2005年间出现的各种危机。在最初美国政府与俄罗斯和中国的艰难互动后,杰罗姆·鲍威尔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在2002年5月美国退出美俄反弹道导弹的管理条约和《莫斯科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在2004年末科林·鲍威尔即将离任时,肯定地称中美关系处于“30年来最好时期”。
小布什上任不久,中美就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双方言论严厉,几乎陷于敌对的状态。但科林·鲍威尔进行了低调的外交努力,最终事件得以和平解决。另外在台湾海峡和军费这两件敏感议题上,科林·鲍威尔很明确表示美国不支持“台独”,“台湾省不是独立的国家”。科林·鲍威尔在一次访问中国时,作为美国政府官员首次在台海关系上使用了“和平统一”的说法。在求同存异、而非遏制中国的观念下,科林·鲍威尔任内中美关系大体是顺的,双方也都互相给予了积极评价。
对非洲政策
科林·鲍威尔塑造了美国对非洲的持久政策。2001年,科林·鲍威尔访问了非洲多个国家。2004年,他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达尔富尔的暴力事件作证,称其为“种族灭绝”。这个词的使用是史无前例的,并导致美国更多地参与反对它。他监督了国务院苏丹办事处的设立,并亲自参与了2005年在内罗毕(肯尼亚)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的谈判。
倡导国际合作
在对外援助方面,鲍威尔倡导国际合作,以阻止朝鲜和伊朗的核武器计划,以及在利比亚同意放弃武器计划时,取得重要的防扩散成果。鲍威尔在面对诸多国际危机时,秉持稳重的态度应对。自2001-2002年印度巴基斯坦核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再到2003年利比里亚及2004年海地的国内动荡,以及同年的12·26印度洋地震,他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处理能力。他认为,东方的稳定取决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解决。因此,他倡导2002年提出的“路线图”计划,旨在推动建立一个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尽管美国总统布什对此计划表示支持,但鲍威尔未能成功劝说政府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推进其实施。
社会方面
援助贫困
科林·鲍威尔担任了千禧挑战公司(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的首任主席,该公司于2004年在两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是一个旨在消除全球贫困的独立外国援助机构。该委员会由国务卿、财政部长、美国贸易代表、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MCC首席执行官和四名由总统任命的参议院确认的私营部门成员领导。
艾滋病援助计划
在科林·鲍威尔的领导下,政府启动了几项援助计划,以抗击这种疾病并建立经济;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存在。自2003年以来,总统的艾滋病紧急救济计划已在全球分发了85多亿美元用于艾滋病毒、艾滋病援助。
青年团体主席
在1993年从军队退役后,科林·鲍威尔作为青年倡导团体“美国承诺”的主席,致力于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年轻人工作。
反恐方面
确保反恐战争联盟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美国4架客机,两架撞毁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毁五角大楼一角,另一架坠毁,事件共造成2977名无辜者死亡。袭击发生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对国会的演讲中正式提出将进行“反恐战争”。作为国务卿,在“9.11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科林·鲍威尔履行了管理美国与外国关系的关键工作,确保了反恐战争中的联盟。然而,他随后表现出灵活性和韧性,为其他人树立了值得效仿的光荣行为。
虽然科林·鲍威尔最初在联合国谈到了支持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但他后来承认,这份匆忙准备的演讲包含重大不准确之处。此后,他推动并实现了情报界的改革,确保总统得到更广泛的专家意见的建议。
强调坚持反恐斗争
科林·鲍威尔于2002年2月1日强调,无论恐怖分子藏身何处,美国都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绳之以法。他指出,反恐行动的目标不仅针对零星的恐怖分子或单一恐怖组织,还包括支持恐怖分子及助长恐怖主义的国家。鲍威尔在出席纽约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时表示,在他们前进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反恐斗争才刚刚开始,当前的斗争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这项工作尚未完成。
科林·鲍威尔补充指出,他们关注的不仅是恐怖分子,还包括那些向恐怖分子提供援助、救济或支持的国家,以及那些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其他技术的国家。不会因为仅仅逮捕了一名恐怖分子或击败了一个恐怖组织而停止反恐行动。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彻底消除整个恐怖主义滋生的体系。
建立反恐怖主义中心
2002年7月,科林·鲍威尔访问马来西亚,提议在马来西亚建立反恐怖主义中心,旨在协调东南亚地区的反恐行动。在记者招待会上,科林·鲍威尔表示,他与马来西亚总理哈蒂尔举行会谈,重点讨论了反恐议题,同时也涉及人权问题。美国强调,在进行反恐斗争时,人权问题不容忽视。此外,他重申了美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
强调反恐的重要性
2004年1月,科林·鲍威尔在《外交事务》杂志近期刊文中指出,反恐战争在现阶段仍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优先事项。只要必要,美国将坚定不移地履行这一使命。这是因为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存在潜在关联,目前已对美国民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他强调,尽管美国的战略常被指责为意图推行单边主义、过度侧重军事手段、专注对抗恐怖主义,从而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先发制人的战争。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寻求反恐合作
2004年6月7日,科林·鲍威尔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明确表示,美国正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拓展反恐怖主义和禁毒领域的合作。他强调,恐怖主义已成为美洲地区最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反恐斗争不仅关乎个别国家,而是各国均应共同努力的目标。此外,科林·鲍威尔宣布美国政府将设立专项基金会,为参与反恐斗争的国家提供总额达5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相关事件
空袭利比亚事件
美国方面认为,1985年12月27日发生在罗马机场和奥地利维也纳的恐怖事件与利比亚存在关联。因此,从1986年1月3日起,美国陆续调动“美国”号、珊瑚海号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往地中海,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名,对利比亚实施压力。同时,美国制定了针对利比亚的“草原烈火”作战计划。1986年4月6日下午,里根总统在白宫主持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作为国防部长的重要军事助手,科林·鲍威尔与其他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高级军事顾问根据会议原则,选定了袭击目标,并制定了海空军兵力协同实施的空中打击作战计划。由此,一场针对利比亚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黄金峡谷”作战正式启动。
入侵巴拿马
1989年末至1990年初,美国以人权和禁毒为借口,对巴拿马实施军事入侵,发动了一场所谓的“正义事业”行动。在短短15小时内,美国军队便瓦解了巴拿马军队的防线,颠覆了巴拿马政府。随后,美军又花费15天时间,将前巴拿马政府首脑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捕获,并将其引渡至美国受审。在策划此次入侵时,美军采用欺诈手段,将侵略行为粉饰为“正义事业”。据报道,该行动名称“正义事业”由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提出,其解释称,此举使得即使敌对者谴责美国,也必须称之为“正义事业”。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科威特发动了突然袭击,迅即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而当时的科威特王室的大部分成员仓皇逃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同年8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参加了会议。会议上,科林·鲍威尔首先提出了从政治角度考虑,美国是否有义务保卫沙特阿拉伯的安全。布什总统总统明确而坚定认为他们与沙特阿拉伯订有条约,他们有义务保卫沙特阿拉伯的安全。至于是否应该动用军队去解放科威特,那就有待于联合国去讨论了。而科林·杰罗姆·鲍威尔敦促谨慎行事,并主张首先对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实施制裁。
1991年1月17日凌晨,在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授意下,“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实施,海湾战争正式爆发。“沙漠风暴”开始后不久,科林·鲍威尔曾预言:这场战争将在3月1日结束。后来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这位四星上将在政治及军事上高度的洞察力和反应、判断能力。
1991年2月24日,号称为“沙漠军刀”的多国地面部队开始进攻。2月27日,科林·鲍威尔向布什汇报科威特战场情况,布什总统等人决定于2月28日停火。科林·鲍威尔认为胜利已明,应立即停火,布什同意,科林·鲍威尔通知施瓦茨科普夫停火决定。战争结束,科威特解放,萨达姆失败,美国赢得胜利,而科林·鲍威尔作为海湾战争英雄赢得声望。
1994年,科林·鲍威尔与参议员萨姆·纳恩(Sam Nunn)和前总统卡特(Carter)一起在最后一刻对海地进行了维和远征,结束了军事统治,并和平地恢复了该国的民选政府。
伊拉克战争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杰罗姆·鲍威尔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演讲时,手持一个装有半管白色粉末的小瓶,当时科林·鲍威尔声称,这个小瓶可能被用来储存炭疽病毒,这是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2003年至2004年期间,科林·杰罗姆·鲍威尔联合国提交了情报,支持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生产更多的说法,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随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对伊拉克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尽管科林·鲍威尔建议战争不应该在大型联盟之前开始,但盟友和长期占领计划已经到位。然而,直到2010年8月,美国从伊拉克撤走作战部队美国军队仍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声誉带来了严重打击,而“洗衣粉”一词成为了科林·鲍威尔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标签。科林·杰罗姆·鲍威尔在卸任国务卿之后,多次公开表达对伊拉克战争的深刻反思。2005年,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这场战争将成为他无法抹去的瑕。他承认,“洗衣粉”事件将永远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污点,令他深感痛苦。据悉,科林·杰罗姆·鲍威尔在出席安理会听证会前仅有一周的准备时间,由于情报部门的失误,他所掌握的材料充斥着事实错误。
影响评价
1991年1月7日,《新闻周刊》一期文章中关于鲍威尔的简介提及:“海湾战争的结局或将影响这位政治家型将军的政治前景。”1993年9月,鲍威尔退役之时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一篇题为《科林·杰罗姆·鲍威尔:超级明星》的专栏文章,提出疑问:“美国卓越的将领是否会选择用军装换取政治生涯?”
1995年8月27日,《纽约时报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将鲍威尔描述为“更像是一位当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而不仅仅是一位官场高手。他善于操纵新闻媒介,精于逃避为有问题的决策背黑锅,躲避风险已到了胆怯的地步。”
1995年9月,在大选临近之际,《我的美国旅程》一书问世,杰罗姆·鲍威尔为此书进行的全国性推广活动无疑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他衡量自身政治实力的竞选预热。细心的专栏作家从这部自传中捕捉到了鲍威尔的政治倾向。《新闻周刊》的文章称:“在这部长达613页的书中,这位退役的四星将军让人们深信他有意参选——并且他倾向于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
历史学家史蒂芬·安布罗斯(Stephen E.Ambrose),曾为艾森豪威尔撰写传记,他在历史研究中发现了与现今政治氛围相似的时期。在对比了1948年和1992年两次大选形势后,安布罗斯指出:与美国当年情况类似,现今的美国民众同样陷入焦虑与不满。1948年大选后,选民们为了摆脱分裂局面,选择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一位看似超越政治分歧的战争英雄。如今,显著的迹象表明,1996年的选民可能作出类似抉择,此次的焦点人物为科林·鲍威尔。
在鲍威尔的自传出版几个月后,他频繁成为美国各大报纸的头版新闻人物,同时亦多次亮相于各大刊物封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社论评价鲍威尔为一个富有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讲原则、讲纪律的人,一位全民族渴求的具有感召力的领袖和英雄。尽管受到信赖的政治领袖寥寥无几,但如果要用什么字眼来定义科林·鲍威尔的话,那就是“信赖”。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山姆·唐纳森(Sam Donaldson)表示:杰罗姆·鲍威尔有望成为一位卓越的总统,并为国家带来福祉。《时代》周刊亦赞誉:任何候选人皆无法与鲍威尔激动人心的故事相提并论。
美国前总统乔治·W· 布什(George W. Bush)在2000年宣布提名鲍威尔为国务卿时说:科林·鲍威尔将军是美国英雄,是美国榜样。他直言不讳,高尚正直,对他的士兵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成为这个国家所有人民的伟大代表的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评:科林·鲍威尔在2012年的回忆录《它对我有用:在生活和领导力中》中指出,无论多么崇高,都不要将个人身份与任何职位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让自己的自我离自己的位置太近。他还写道,当一个人的位置下降时,他的自我也会随之下降。
大英百科全书评:科林·鲍威尔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他的领导才能和生活经验激励了许多人。科林·鲍威尔与妻子一起创立了美国承诺联盟,作为他们致力于所有社会经济水平的儿童和青年福祉的一部分,以及他们致力于确保年轻人获得成功所需的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评:科林·鲍威尔前国务卿是美国资深外交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评:他是一位朋友和一位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和无与伦比的尊严的爱国者。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评:在怀念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留下的遗产时,他的13条领导力守则指引了诸多同事和部门领导者。感激他对美国国务院的热爱以及在工作场所中仍然可以感受到的他的遗产。
相关争议
“洗衣粉”事件
2003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展示了一瓶类似“洗衣粉”的不明粉末,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为美国发动战争提供了依据。然而,事实证明,鲍威尔所持有的证据并不真实。录音对话经过篡改,图片则源自伊拉克叛逃者的“想象”。他们向小布什政府提供的信息,皆为对方所愿听闻。关于鲍威尔手中的那管白色粉末,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公开场合多次调侃里面可能是洗衣粉。如今,“鲍威尔”与“洗衣粉”已成为紧密相连的搜索关键词。
2011年,鲍威尔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懊悔地表示,自己很后悔提供了“存在误导的情报”,导致美国入侵伊拉克,这成为他履历上的一大污点。他承认,情报部门引用的许多消息来源都是错误的,然而他却一无所知。然而,在2012年的另一场采访中,他却表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上)取得了很多成功。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父亲与母亲
他的父亲,卢瑟·鲍威尔,一个乐观而自信的小个子男子,20岁左右时从牙买加移居美国。卢瑟·鲍威尔乘着一条运送香蕉的船来到美国,随后进入曼哈顿的一家成衣厂工作。他从库房开始,逐步成为负责发货的办事员,最后成为发货部的领班。日复一日,辛勤劳动,为家庭生计操劳,为子女的未来付出。
科林·鲍威尔的母亲是9个兄妹中的老大。来美国前,鲍威尔的母亲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速记员。她是一位坚定的国际妇女服装工会会员,是工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者。鲍威尔的父母起初都是美国民主党人,后来在50年代初,老鲍威尔转而支持美国共和党,但他的妻子至今仍是一个坚定的民主党人。
妻子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
科林·鲍威尔从军30余年,曾举家搬迁了20多次。为了家庭更为了孩子们,妻子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只想要稳定安宁的生活。面对妻子的强烈反对,顾家家居男人科林·鲍威尔只好在一个公开场合郑重宣布:自己不具备那份“热情”和“责任”去竞选总统,当然他没有公开家庭原因。
科林·鲍威尔和阿尔玛是经“相亲”而结识的,那是1961年,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阿尔玛的父亲是当地一所黑人高中的校长,而伯明翰当时只有两所黑人高中。那时年轻的士兵鲍威尔觉得自己出身卑微,配不上阿尔玛,但是两人还是相爱了。科林·鲍威尔与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1962年8月25日结婚,两人育有1子2女:迈克尔、琳达和安妮玛丽。婚后几十年风风雨雨,作为妻子的阿尔玛一直默默无闻地支持鲍威尔的事业。科林·鲍威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在爱情这场彩票游戏中,他是个大赢家。
担任牧师助手
科林·鲍威尔曾担任过一位牧师的助手,他热衷于在圣·玛格丽特圣公会中承担的宗教责任。这个充满组织与等级制度的世界,常举行盛大的庆典,让他感受到了军队般的纪律与严谨。
患癌症康复者
科林·鲍威尔在2003年8月的一次活检后被证实患有前列腺癌,这对科林·鲍威尔来说也是一次战斗,虽然这个对手与以往的决然不同,但是他坚持战斗直至胜利,在其战斗史册上又增添了头衔——癌症康复者。在接受美国康复杂志独家采访时,科林·鲍威尔说:因为连续6年以来他的PSA值始终偏离,因此他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个指标,定期做PSA测试,每年至少做两次直肠试验。确诊以后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有人都一样,不停地在亚马逊网搜寻,购买每一本可以找到的相关书籍。在对待癌症这个战斗中,他还延续了贯穿在整个军事生涯中的精确性和计划性作风,即积极地向医生和专家咨询,制定最恰当的外科手术方案。
主要作品
1995年9月,科林·鲍威尔出版了一本畅销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这本自传描写的是出生在美国纽约贫民区的一个最贫贱的黑孩子,怎样从打工仔成长为美国最高军事长官、四星上将的故事。主要记录了科林·鲍威尔的生活及其影响,军事官僚主义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一生中学到的关于个人规则和性格的知识。
荣誉记录
科林·鲍威尔在小布什任期内,成为了美国史上首位黑人国务卿。
1990年,在科林·鲍威尔的指挥下,美国军队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美国国会授予鲍威尔美国最高荣誉奖“国会荣誉勋章”。
科林·鲍威尔曾数次获得美国军队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勋章、总统公民勋章、国会金制勋章、荣誉骑士勋章、陆军杰出服役勋章、国防部优良服役勋章、三军功绩勋章国防杰出服役奖章铜星勋章紫心勋章军人勋章
参考资料
General Colin L. Powell, USA.Achievement.2023-11-29
鲍威尔简历.新浪网.2023-12-29
Colin Luther Powell - People - Department History.美国国务院官网(U.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27
New York.New York | Capital, Map, Population, History, & Facts.2023-12-01
..2023-11-27
美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9
Colin Powell.历史.2023-11-29
UnitedStates.britannica.2023-12-01
About Us - America' s Promise Alliance.America's Promise.2023-12-02
Condoleezza Rice - People - Department History.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2023-11-2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30
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中国法院网.2023-12-01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White House.2023-11-27
鲍威尔的中国缘分.凤凰周刊.2023-11-30
..2023-11-27
Colin Luther Powell - People - Department History.历史学家办公室.2023-12-21
Colin Luther Powell.wikitree.2023-12-01
空袭利比亚.人民网.2023-12-21
The Persian Gulf War: A Look Back 30 Years Later.Military Offic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23-12-01
Forbidden.人民网.2023-12-06
科林·L·鲍威尔的13条领导力守则.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2023-11-27
Alma Powell.历史.2023-11-30
我的美国之路.豆瓣读书.2023-12-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发迹于“后备军官训练队”
参加越南战争
晋升并担任要职
担任国家安全顾问
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担任美国承诺联盟主席
担任美国国务卿
退休生活
人物逝世
思想主张与举措
政治方面
总统选举方面
“自由派共和党人”
军事方面
支持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鲍威尔主义
对中东政策
外交方面
审慎的政策
对华政策
对非洲政策
倡导国际合作
社会方面
援助贫困
艾滋病援助计划
青年团体主席
反恐方面
确保反恐战争联盟
强调坚持反恐斗争
建立反恐怖主义中心
强调反恐的重要性
寻求反恐合作
相关事件
空袭利比亚事件
入侵巴拿马
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
影响评价
相关争议
“洗衣粉”事件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父亲与母亲
妻子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
担任牧师助手
患癌症康复者
主要作品
荣誉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