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节,
东汉末、三国帝王赐给权臣的待遇。节即
符节,钺是专用于帝王仪仗的斧状兵器,两者都是象征帝王权威的信符。所谓“假”,唐颜师古释为“权以给之,不常与”,说明它是临时性质的持节。假节时又被授予
黄钺者,称“假节钺”,拥有更大权柄,即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东汉时
董卓曾受此号。
假节钺在汉代和持节的权利相等,仅偏向武官(钺在
西汉以前代表的是征伐权),在战场上或制止动乱时代行皇权,可不经皇帝批准,自行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到了
魏晋后,假节钺的职权远高于其他“三节”的权利,它见官高一级,可先斩后奏,甚至可以斩杀持节的官员(含假节,持节,使持节),手持节钺和手握尚方宝剑是同类型,只有皇帝亲点的名将才可持节钺。此外,在历史上“假节钺”和“假黄钺”一般是一个意思,在权力上也是基本一致。假节钺,广为人知的便是三国时期的
关羽和
于禁。
定义
假节钺:
假 (假) 所谓“假”,唐颜师古释为“权以给之,不常与”,说明它是临时性质的持节。
节 (節[jié]) 节即
符节,是象征帝王权威的信符。
钺 (鉞[yuè]) 古代兵器,
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
西周盛行,是专用于帝王仪仗的斧状兵器、象征帝王权威的信符。
假节时又被授予黄钺者,称“假节钺”,拥有更大权柄,即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
曹休攻皖城时,
孙权任
陆逊为
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可假黄钺。
发展历史及特点
产生的背景
帝王不能事必躬亲故而派人代行,空口无信就以节、钺为凭。
历史发展及演变
汉代出使、巡察、节制军事,往往有持节之制,如
苏武出使
匈奴,持汉节十九年。汉初节色纯赤,以
刘据[lì tài zǐ]曾持赤戟,故
刘彻于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更节加黄旄[máo],因为节的使用范围较之符更为广泛,且其使用较为灵活,故汉代常有矫节之。
假节钺在汉朝和持节的权利
相等,仅偏向武官(钺在
西汉以前代表的是征伐权),在战场上或制止动乱时代行皇权,可不经皇帝批准,自行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例如,假节的
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
司马懿。
到了
魏晋后,假节钺的职权远高于其他“三节”的权利,它见官高一级,可先斩后奏,甚至可以斩杀持节的官员(含假节,持节,使持节),手持节钺和手握尚方宝剑是同类型,只有皇帝亲点的名将才可持节钺。此外,在历史上“假节钺”和“假黄钺”一般是一个意思,在权力上也是基本一致。
到了
隋唐,节度使便是假节的升级版,宋以后重文抑武,持节的现象便渐渐消失。
《宋书·百官志》:“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在各阶段产生的重要特点
汉代至唐代,地方官加节是地方行政军事化、名号"品位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亦是君臣权力争夺的重要反映。
历代相关官员
大将
关羽
关羽字云长,
运城市人。
刘备手下第一名将,
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生擒
于禁,斩杀
庞德,威震
中原地区。
《三国志·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
汉中王,拜羽为
前将军,假节钺。”
于禁
于禁字文则,
宁阳县人。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前将军
张辽、
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
车骑将军张郃[zhāng hé]、右将军
徐晃),
曹操手下外姓
武将第一人,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拥有假节钺的大将。
《三国志·于禁传》:“迁
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曹真
曹真字子丹,
亳州市人。
汉中之战、镇守河西、南下败吴、受诏辅政、力挫诸葛、位极人臣。
《三国志·曹真传》:“
黄初三年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
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
夏侯尚等征
孙权,击
牛渚[zhǔ]屯,破之。”
曹休
曹休字文烈,安徽亳州人。克历阳、战洞蒲、败
吕范;破皖城、斩审德,威震
江东,以功拜
大司马,假节钺,领扬州牧,封
长平侯。
《三国志·曹休传》:“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
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yú]洞浦,破之。拜扬州牧。”
满宠
满宠字伯宁,
巨野县人。石亭之役,于败军之际与
贾逵奋勇救出曹休,官至
前将军、假节钺,封昌邑侯。
《三国志·满宠传》:“黄初三年,假宠节钺。五年,拜前将军。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
夏侯尚
夏侯尚字伯仁,
亳州市人。与
曹真共围
江陵县,水陆并进,大破
孙吴大将军
诸葛瑾,以功迁
荆州市牧、假节钺,封昌陵乡侯。
《三国志·夏侯尚传》:“益封六百户,并前千九百户,假钺,进为牧。”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
温县人。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的司马懿奉命支援曹真,被
曹叡授予假节钺。
《
晋书·宣帝纪》:“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陆逊
陆逊字伯言,江苏苏州人。
宜昌市摧
刘备、石亭破
曹休,官至上大将军、右都护、假节钺,领荆州牧,封江陵侯,代
顾雍为
丞相,总领三公事务。
《三国志·陆逊传》:“七年,权使
鄱阳县知府周鲂[fáng]谲魏
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
大都督,逆休。”
权臣
曹操
曹操字孟德,
亳州市人。《三国志·武帝纪》:“太祖遂至
洛阳市,卫京都,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
录尚书事。”
董卓
董卓字仲颖,甘肃岷县人。《三国志·董卓传》:“於是以久不雨,策免
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
太尉,假节钺
虎贲[bēn]。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
刘协。”
曹爽
曹爽字昭伯,安徽亳州人。《三国志·曹爽传》:“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
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
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
温县人。《晋书·文帝纪》:“秋八月
庚申,加(司马昭)假黄钺,增封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