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宗谅(991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主政时重修岳阳楼,为官清明,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人所知。
滕宗谅为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进士,初授泰州军事判官一职,后由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院,被授大理寺丞。
天圣九年(1031年)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
邵武市,次年奉调入京,任掌殿中丞。因常谏言还政升任左司谏。后被弹劾其所奏宫禁失火原因不实,景佑元年(1034年)调尚书祠部员外郎,知
上饶市(今江西上饶市),次年调
池州市监酒。
康定元年(1040年)滕宗谅官至
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任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后因抵御西夏有功被
范仲淹举荐为庆州知州。
庆历三年,滕宗谅因“泾州公款案”,贬官至
凤翔府(今陕西
宝鸡市境),后又被贬
虢州(今河南
灵宝市境)。庆历四年春,滕宗谅被贬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后谪守
岳州三年,任内重修岳阳楼,庆历七年(1047年)调任苏州,三月后病逝苏州,享年五十六。
滕宗谅一生仕途坎坷,但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喜欢建学。宋史评价“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宋人
王辟之赞誉他为官岳州时,“治最为天下第一。”其著有《九华山新录》《大唐统制》《岳阳楼诗》,谏疏二十余篇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光义淳化二年(991)滕宗谅出生于
河南府(今
洛阳市),其父亲滕感曾做过雅州军事
推官,但在滕宗谅幼年便去世了。滕宗谅由母亲刁氏抚养长大。虽然滕感官职低微,但也给滕宗谅留下了读书学习的家底。滕宗在24岁那年(1015)考取了
进士。
初入仕途
滕宗谅与
范仲淹、刘越举同科进士。初授泰州军事判官,范仲淹任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时建议泰州知州
张纶修筑捍海堤堰,荐举滕宗谅给张纶当助手。在筑捍海堤堰中滕宗谅吃苦耐劳,也显示出其才干,备受张纶称赞。后迁当涂(今安徽当涂县)、邵武(今福建邵武市)知县。范仲淹升任京官后,赏其有才干,将其召入试学院;天圣中又改任专管审核刑狱案件的大理寺丞。天圣七年(1029)六月,以火灾为由,范仲淹、滕宗谅等诸多高中低级官员分别奏请
刘娥放弃垂帘听政,将军国事大权交还给
赵祯赵祯,刘太后大怒,将范仲淹等高级官员逐出朝廷任地方官,将中低级官员一一贬逐边远州县。
滕宗谅于
天圣九年(1031)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
邵武市。这是他二次来邵武,在一年多任职时间内他为民办好事,建学堂,访贫问苦,与当地百姓亲密无间。《
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
奉调入京
明道元年(1032),滕子京奉调入京,任掌管皇帝衣食行等事的殿中丞。然而这年八月,内宫再次发生火灾,连烧八殿。诏令追查起火原因。滕宗谅与秘书丞刘越分别上疏谏,认为宫中屡屡失火原因是规章制度不严,未能防患于未然。但根本原因是太后垂帘,妇人柔弱,朝纲不整,政失其本。
赵祯听其言,罢诏狱。明道二年三月由垂帘听政到皇帝礼遇,至军国事权一手独揽,专政达十一年之久的
刘娥死后,常劝太后“还政”的人,都有提升,滕子京迁左司谏,秘书丞刘越病故,也赠右司谏衔。未久,有人告滕宗谅所奏宫中失火原因不实,其本人有不可推脱之责。
景祐元年(1034),滕宗谅又被降为尚书祠部
员外郎,知
上饶市(今江西上饶市)。后又因与司谏
范讽相交,范讽次年因事被贬,株连滕宗谅,子京被降为监管酒业专卖的池州监酒。这次贬逐
池州市,就在监池州酒任上,邀请
范仲淹来池州游玩,两人同登
九华山,同游秋浦山水,饱赏
贵池区、青阳秀丽风光,滕子京流露百年后安卧青阳之心愿。
直集贤院
宝元元年(1038),滕宗谅调
江宁区(今江苏南京)府通判,不久徙
湖州市(今浙江吴兴)
知州。
康定元年(1040年)官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任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立有战功,任庆州知州职位。
庆历二年(1042年),“
葛怀敏败绩于定川,寇兵大入,诸郡震骇”,滕宗谅先是动员农民以补充兵力,又招募勇士去刺探敌军军情。滕宗谅大设牛酒宴,犒劳
羌族首领和士兵,又按当时边疆风俗,在佛寺里为在定川战争中死亡的士卒祭神祈祷,并安抚死者亲属,其良苦用心是笼络少数民族民心,借以求得民心安定和边疆的安稳。
贬官凤翔
庆历三年(1043)他调京不久,驻扎在
泾州的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泾略安抚招讨使
郑戬告发滕子京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泾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滕子京在泾州滥用钱财,监察御史梁坚弹劾他浪费公使钱十六万贯,贬官凤翔府,继贬虢州。
勤政为民
滕宗谅到巴陵后,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办了几件好事,如扩建学校、修筑防洪长堤和重修岳阳楼等。这些事受到百姓称赞,结果两年时间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治为天下第一。”在重修岳阳楼之后,他写信给好友
范仲淹,请他作记,共襄这“一时盛事”。随信还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供仲淹参考,说是“涉毫之际,或有所助。”其时,范仲淹因“
庆历新政”遭当朝保守派大臣
贾昌朝、
陈执中、
王拱辰等的攻击而失败,已于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贬谪为邓州(今河南
南阳市)知州。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范仲淹,借楼写湖,凭湖抒怀,真正的意图是对挚友的婉转规劝,惟恐招来祸患。范仲淹可谓苦心孤诣,深知重修岳阳楼要花很多钱,担心有些人再次借此攻击滕子京,所以在文章一开头就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既是对他的政绩的肯定和颂扬,又是为他被贬谪再次辩白;同时告诉他人,他是在干出大成绩后才重修名胜古迹
岳阳楼的,又堵塞了攻击者之口。
卒于任所
庆历七年(1047),滕宗谅由于治
巴陵郡有功,调任江南重镇
苏州市知州,上任后不幸卒于任所,终年五十六岁。始葬于苏州,后其子孙(是子还是孙无史据可考)按其生前“君昔有言,爱彼九华书契”意愿,迁葬于青阳县城南金龟源。明清两朝敬仰滕子京的青阳人,在九华山云外峰下建造了“滕宗谅书堂”,供后代子孙瞻仰凭吊,只可惜书堂遗址今已无处寻觅。
施政举措
谏言还政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六月,京师
开封市大雨,玉清昭应宫内失火。执掌朝纲的
刘娥闻报,传旨将守宫官吏全部下监狱抵罪。
枢密院副使
范雍、
御史中丞王曙、司谏
范讽等都上疏劝谏,说大火“是天意,与人无关,不当置狱穷治”。刘太后无奈,借机以“兼领
玉清昭应宫使管理不严,因而发生火灾”为名,将多次劝阻她想得到皇权礼遇的首相
王曾罢免,贬为青州
知州。此时滕宗谅与秘书丞刘越并“上疏论灾异,明非人之所能为”,并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请太后还政。”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将军国大事交付给
赵祯打理,刘太后大怒,滕宗谅被贬到
南平市。后太后驾崩,滕宗谅被皇上追功任命为左司谏。
守边御敌
康定元年(1040)九月,元昊大举攻宋。滕宗谅擢升为
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任
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开始了四年防御
西夏入侵的斗争。
庆历二年(1042年),“
葛怀敏败绩于定川,寇兵大入,诸郡震骇”,滕宗谅看到城中兵少,就集中几千农民穿军装上城,并招募勇士去前沿侦察,用文书告知各郡加强防守,当
范仲淹帅藩汉士兵来增援时,面对恶劣天气,“人情忧沮”,滕宗谅“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对牺牲的将士在佛寺之中祭奠,丰厚地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使边民安定。
请去“招讨”
朝廷准备提拔滕宗谅为天章阁代制、庆州经略安抚招讨使时,他向朝廷上疏,既然已经任命范仲淹、
韩琦为四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使,下边不宜再重复设此职,得到朝廷认可。
知任岳州
滕宗谅在主政岳州三年中围绕改善民生办了四件实事,一是用官府帮助百姓追账的钱用于修建
岳阳楼。二是秉承他担任地方官的一贯兴学作风,修建(一说迁建)了岳州文庙,并请好友、大散文集
尹洙撰写《岳州学宫记》,兴一方文脉,至今岳州文庙都是岳阳的文化地标。三是考虑到南湖过渡困难,修筑了堤头渡桥,也就是后来所说的“
三眼桥”“三眼桥”,此桥卓立千年,成为联通南湖两岸的纽带,四是计划“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修筑一条“偃虹堤”,让“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但还来不及开工,他就转任
苏州市,几个月之后就病死任所。
主要作品
影响评价
影响
滕子京特别重视文化建设,重修岳阳楼时,撰写《求记书》,请
范仲淹写《
岳阳楼记》;拟修偃虹堤,请
欧阳修写《
偃虹堤记》;改建岳州学宫,请
尹洙写《岳州学宫记》。“三记”作者,皆是当朝大手笔;“三记”皆为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岳阳楼诗集》编辑成功后,他撰写《岳阳楼诗集序》,第一次综述了岳阳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特征,第一次呼唤人们要重视岳阳楼历史文化的整理与宏扬。他强调,“窃以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不成著”(见滕子京《求记书》)。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是千古雄文,滕子京的《求记书》则是《岳阳楼记》的助产士、姊妹篇。
岳阳楼建成后,人们称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
苏舜钦书丹、邵竦篆额为“天下四绝”。
评价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所莅州喜建学,而
湖州市最盛,学者倾江、淮间。”《
宋史》
“庆历史,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闽书》
相关人物
亲属关系
社会关系
人物争议
是否勤政为民
滕宗谅是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的朋友,两人同于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
进士。滕宗谅在中国历史上本无什么地位,亦无显赫的名声,多亏了范仲淹的一篇《
岳阳楼记》才使他的名字得以流传后世,而且还蒙上的一个“勤政为民”的美名。因为《岳阳楼记》一文中说他在贬官一级后,“不以己悲”,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便把偌大的一个
岳州治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相传滕子京并非如《岳阳楼记》中的所溢美的那样,据《
宋史》记载,滕宗谅被贬岳州的缘由是因为他在
泾州任职期间,“费公钱16万贯”,除去分给“诸部属羌”及“馈遗
游士故人”。此事被
监察御史揭露后,当时的
赵祯派员前往查勘,然而滕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最后得亏了
范仲淹的“力救”,才得以降官一级,谪贬岳州。他在岳州任上,也未使岳州出现太平兴盛的景象,在老百姓穷困潦倒,饿遍地的情景下,滕宗谅并未做到“勤政为民”,相反,四处搜刮钱财,重修岳阳楼,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更为可恶的是,滕子京故伎重施,征敛赋税,“所得近万缗(一千文),置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
而据编《
资治通鉴》的
司马光在《
涑水记闻》中原文载:“滕宗谅知
岳州,修
岳阳楼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滕宗谅重修岳阳楼,不靠财政拨款,不搞集资摊派,而是靠催收州民捐献出来的烂债聚财,确实令人称奇。可见,“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也是可信的。
轶事典故
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原是三国时
孙吴大将
鲁肃训练
水军的阅兵台,鲁肃兵戈远去之后,这里就成为了一座废弃的古营垒。在此后漫长的几百年时间里,
岳阳楼虽经毁毁修修,但都没有给历史留下多少痕迹。直到719年,
唐朝中书令张说贬居
岳州知府,在此修筑南楼(今岳阳楼的前身,因地处
州府之南,故称),闲暇时,呼朋引伴,吟诗作赋,游园宴乐。
滕宗谅修岳阳楼,不用公款,不敛于民。鼓励那些欠钱多年未还的人把钱贡献出来重修岳阳楼,滕子京张贴榜文,民间凡是有人欠债不还的,可上报官府,由官府出面追缴,欠款充公,并给予债主一定的精神鼓励。
赠妓兜娘
赵令時《
侯鲭录》卷二:滕子京担任吴兴太守时,京席上见小妓兜娘,子京赏其佳色。后来十年,兜娘在京口再次相见,再也不是以前的容貌和气质了,见到兜娘感慨万千便作诗《赠妓兜娘》“往岁吴兴守滕子京席上,见小妓兜娘,子京赏其佳色。后十年再见于京口,绝非顷时之容态,感之作。”
夕照香炉无紫烟
传闻当年滕子京修建
岳阳楼,
吕洞宾曾化身木匠前来点拨困境之中的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滕子京一为感谢其功,二为其在民众心中的地位,高约四丈,雕梁画栋,釉瓦生辉共分三层的岳阳楼竣工后,第一层,前方就有吕洞宾的石像,壁上有《
岳阳楼记》的雕屏;第二层,壁上又是一幅《岳阳楼记》雕屏;第三层,正面设有吕洞宾的神龛,内置金身供善男信女礼佛,下摆祭祀桌,曾经香火不绝。 云彩湖光的岳阳楼上,有此仙人墨迹的渲染,更吸引国内外的游客。
后世纪念
陵墓
滕宗谅墓位于
青阳县东5里的金龟源,即今新河乡光荣村陇岗村民小组。金龟源得名于一座酷似金龟的小山岗。滕公墓取金龟朝北斗之向。墓东的山岗上有块巨石,状如“金鸡登高”,也称“金鸡岭”;墓西北有一葱翠欲滴的孤山,形同绿色宝珠,名曰:“抱珠墩”。滕公基地周围,山峦起伏,林术蔽岗,景物清丽,是块难寻的风水宝地。滕公墓后半里处,曾耸立巨碑一块,上刻12个径尺阴文:“宋名臣天章阁待制滕公神道”。碑在“文革”中被推倒、砸碎。1981年
青阳县政府定滕宗谅墓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家因紧靠
318国道,后来国道拓宽,无法避让,迁葬于国道北侧抱珠墩,重建了墓碑。
双公祠
双公祠是为纪念
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该建筑坐东朝西,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
范敬宜题写。门联为“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由北大教授
龙协涛撰联,原书协主席
沈鹏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一)“岳阳天下楼”,展示
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 、 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二)“双公忧乐情” , 展示
范仲淹与滕子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展览力图通过场景、文字、图表、模型、文献资料、照片、拓本、书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再现岳阳楼的历史和演变,展示岳阳楼的建筑文化,揭示岳阳楼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弘扬“先忧后乐”的传统人文精神。
滕子京书堂
曾谪守
巴陵郡的滕宗谅与
梅尧臣同游秋浦,在
九华山麓建了一座读书堂滕子京书堂,又名滕司谏书堂,始建云外峰下,称“九华山书堂”,后更名“谏堂山书堂”。其旁思贤崖、谏堂山皆因此得名。已经荒废,但能看见遗址。
参考资料
九华山新录.ChineseTextProject.2024-06-05
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宋)范仲淹.http://www.diaoshanghai.com/nd.jsp?id=4684&groupId=29.2024-06-06
双公祠.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政府.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