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023年12月4日,“新质生产力”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2023年十大流行语”2023年12月16日入选202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2024年1月8日入选2023劳动热词。
概念定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词汇释义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诞生背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原创性的提出“新质生产力”,他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2024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相关发表
2024年6月1日,习近平的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表于《求是》杂志。
科学内涵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卡尔·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说明生产力是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的能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是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是通过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通过新产业不断创造新价值,通过提升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发展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当前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华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亟须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质生产力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通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颠覆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进行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生产能力产生质的跃升,从而能够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新质生产力,通过协同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推动传统生产力跃升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扎实的经济支撑和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基本特点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迁。
从主体来看,传统生产力大多由传统产业作为承载主体,新质生产力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
从成长性来看,传统生产力成长性较低,增长速度较慢;新质生产力则具有比较高的成长性,增长速度比较快,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传统生产力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提供的是新产品新服务,或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好的新的性能。
从竞争环境看,形成传统生产力的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也相对较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属于新赛道,进入的技术门槛比较高,竞争相对较小,利润率相对较高。
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看,传统生产力所在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
理论公式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指标的思考——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指标分析与研究》中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
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方式举措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在时代的关键时期,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带动整体发展,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四链”“四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推动高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系统性、整体性带动发展
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决定了我国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把创新发展置于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与核心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为动力、为先导,才能真正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贯穿于全局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主要支撑体系和新的成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落地。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加强科技资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强化产业标准系统化、国际化布局,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五、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基础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名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六、推动“四链”深化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安全保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保障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完善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救济机制和政策体系。
七、推动“四化”深度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底色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深度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人工智慧、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高阶信息通信、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八、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企业力量
生产力跃迁主要力量在企业。通过创新创业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构建和文化重塑等方式推动企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既可以直接支撑生产力的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可以引领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发展和帮扶并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九、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突出管战略、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加强企业服务,健全产业治理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十、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人才保障
科学技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就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指导思想
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发展优势
第一,是在前沿新经济领域,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新能源领域,基本和发达国家齐头并进,甚至有的还获得了一定的身位优势,比如中国出口的“新三样”,再因为中国的市场够大,数字经济领域的突破众多。
第二,即使在那些目前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最前沿的关键重点科技领域,中国还有新型举国体制来突破,也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够大,而且集中的资源强,所以获得突破的概率也更高,而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提出的一个关键指向所在。
第三,大量的传统产业,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升级,也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尤其,中国还有后发优势,可以在这些领域继续吸收引进新的外部技术,新质生产力,要的是比原有生产力高的技术,自然也认同外部技术的引进和消化,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发展重点
新质生产力核心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将科技创新根植在产业发展的土壤中,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要素保障。要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迭代更新的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在生产力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一直是核心驱动因素。纵观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得益于科学技术在当时出现了重大突破。
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和必由之路,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创新自信,抢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实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中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科技领域的“卡脖子”环节,瞄准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重塑中国科技竞争新优势。同时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渠道,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要素保障  
在生产力的要素组成中,人是最为活跃和最为主动的因素,是生产力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核心支撑。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形成素质优良、规模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尤其是要加快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领军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加快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既要着眼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放眼全球加速集聚科技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以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基垒台,又要着眼中国门类齐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三)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当前,中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但也要看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中国在产业发展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在关键环节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领域。  
针对中国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必须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的不断迭代升级重塑中国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应用性技术研发,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短板产业加快补链、优势产业加快延链,传统产业加快优链、新兴产业加快建链,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不断推动中国产业不断迈上价值链中高端。
产业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核心载体,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研优产,以产促研,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内生动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抢抓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来的重大机遇,重塑中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打破国际产业分工传统路径依赖,通过换道超车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重塑中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
(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顶梁柱”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发挥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提低、扩中、调高”,逐渐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激发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夯实消费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职能,保障市场公平有序竞争,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学者解读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中原地区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释放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压力又是其发展的动力,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是要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优化、调整和完善,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从中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上,要力避盲目铺摊子,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规划,既要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企业诉求,“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政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地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三是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中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四懂”人才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以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
以数字化和绿色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第十二位,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占据三席。2022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54%;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2万件,居世界第一;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也要看到,中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能力不足、理论科学研究落后于实验科学研究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洞察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壮大产业。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用好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解决“近忧”、兼顾“远虑”,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扩大减税激励、支持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集中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让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
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突出高精尖导向,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符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备科技背景、熟悉市场运作、掌握企业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优化长效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破除对学历、资历、头衔等的盲目迷信,探索更加合理全面的人才聘用制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机会和更宽阔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学教育融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更好发挥资本赋能作用。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可以对创新型企业进行筛选、发现和培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分散技术创新风险;能够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通过并购重组、要素流动等方式,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创新效率;能够有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并使其高效流动,为企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当前,发挥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科技金融制度设计,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高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资本循环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础,完善“有进有出”的优胜劣汰机制,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法律成为“长牙齿的老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相关荣誉
参考资料
意义与影响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和中国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幅度和深度。所谓幅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产业数量。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火车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标志。由此可以看出,过去产业革命基本上聚焦于某一点或者少数点上,覆盖产业范围相对较小;而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则呈多点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慧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多,科技革命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幅度大大拓展。所谓深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沿途下蛋”越来越多。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深耕细作,加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换,实现国民经济的旧貌换新颜。
要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为主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赢家,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命运前途的重要标志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制胜之道。
并且,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从经济层面上看,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效率变革不是单个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所产生的动力变革来自于科技创新这一核心推动力,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国或地区拥有的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从社会层面上看,能够带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首先,新质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有效缩短了劳动时间。其次,新质生产力所提供的新产品、新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再次,从长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技术进步会使脑力劳动增加,并促使更多的劳动者从事研发、服务等工作。还要看到,新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便捷,但也有泄露个人隐私等风险,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等。
人才评价
申报条件
不同的人才评价机构不一样,以泰安社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布的新质生产力人才评价公告为例,破除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障碍,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含大陆和港澳台)居住、工作、生活、学习(满足任一即可)或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含大陆和港澳台)的人士均可平等参加;凡是具备前瞻性、颠覆性、原创性的设计、产品、观点等均可申报,不限学历、户籍、身份关系、均可申报。
参考资料
新华网.新华网.2024-02-09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23-09-11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何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9
2023劳动热词.工人日报.2024-02-02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一图全解→.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07-08
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构建和思考.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2024-07-08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2024-02-03
目录
概述
概念定义
核心要素
词汇释义
诞生背景
相关发表
科学内涵
基本特点
理论公式
方式举措
指导思想
发展优势
发展重点
学者解读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以数字化和绿色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关荣誉
意义与影响
人才评价
申报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