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英语:hadron,古
希腊语:ἁδρός)是一种由
夸克和
胶子构成的粒子,胶子是一种传递强相互作用的
基本粒子,正是由于核子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力,
质子、
中子才能结合为
原子核。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
强子可以被分为
介子和重子,分别是由
奇数个夸克(通常是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和由偶数个夸克(通常是两个夸克: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介子。近年来发现了含有超过三价夸克的“奇异”强子,
四夸克态(一种外来介子)于2014年由LHCb合作组织确认为
共振,而两种
五夸克态(奇异重子),名为 P+c(4380) 和 P+c(4450) ,由LHCb合作于2015年发现。
胶子是传递
强相互作用的
基本粒子。“胶”(Glue)描述了强相互作用将
夸克紧密地“粘”在一起,从而构成重子或
介子。随着强子结构的研究,人类认识到
质子和
中子并不是最基本的粒子,而具有更
微观的结构。其中质子是一种强子,质子和自由质子有可能
衰变成其他粒子。但实际上质子和自由质子是一种稳定的粒子,尚未被观察到自发分解为其他粒子,即便质子会衰变,则它的寿命应该大于2×1034年。
1964年,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和
乔治·茨威格(George Zweig)分别独立提出强子八重态模型,并认为所有强子都是由
夸克构成的。同年,
默里·盖尔曼提出了
夸克模型,认为每个重子由3个夸克(或反夸克)组成,每个
介子都由两个夸克(或反夸克)构成。但是,实验中从未观察到单独的夸克,这点可由“
夸克禁闭”(quark confinement)的理论来解释。1968年,美国
斯坦福大学的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用深度
非弹性散射实验,证明了
质子存在内部结构,也间接证明了夸克的存在。之后,又有更多的
实验数据验证了强子的夸克模型。2022年,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该机构的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
底夸克探测器(LHCb)合作组发现了新的奇特粒子结构,包括一种首次发现的
五夸克态粒子和有史以来观察到的第一对
四夸克态粒子。
词源
1962年,强子由
俄罗斯理论物理学家列夫·奥肯(Lev Okun)提出,表示具有
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他曾经说道“在这份报告中,我将把强相互作用粒子称为‘强子’,而
希腊语“hadros‘’表示‘大’、‘质量’,与“leptos”的意思是“小”“轻”。我希望这个术语会很方便的让人们理解其中意思。”
研究历史
相互作用力的发展
1687年,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理论将地上的重量和天上星体间的作用力统一在了一起。从那时候开始,物理学家企图将万事万物统一在一个物理理论的框架中。以
还原论的观点,万事万物最后都可以归纳为若干“
基本粒子”以及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对
原子核结构与
中子衰变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使人类认识到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存在。1934年,
汤川秀树和
恩里科·费米(Fermi)分别提出了
介子交换理论和四
费米子相互作用理论来解释核子之间的作用力及中子的衰变。这两种理论经过后续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成为量子色动力学(QCD)与电弱统一理论,构成了标准模型的基石。
20世纪20年代,
尤金·维格纳(Eugene P. Wigner)将对称性引入刚建立的
量子力学,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到了30年代,维格纳发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相距很远时非常弱,而靠近时又会急剧变强。他还注意到核子满足的对称性并不区分
质子和
中子,进而将核子束缚在一起的
强相互作用对质子和中子是一样的。尤金·维格纳因对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尤其是基本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而获得196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6年,缪子(µ)被发现,其质量最高可到150MeV,非常接近
汤川秀树的
预言,所以一开始人们认为这就是π介子。但后续的实验发现缪子并不参与
核反应。1939—1942年,两位
印度科学家
萨特延德拉·玻色(Debendra Mohan Bose)和乔杜里(Bibha Chowdhuri)利用
摄影感光片在印度的高海拔地区研究了宇宙射线。他们在宇宙射线中观测到了质量约为200倍电子质量的粒子。
1947年,
塞西尔·鲍威尔(Cecil Powell)等人改进了这种方法,独立地在宇宙射线中观测到了这种
介子。他们还发现这种介子参与了核子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支持它就是
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塞西尔·鲍威尔也因对研究
核反应过程的
天然橡胶摄影方法的发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发现了π介子而获得1950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强子相关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52年,唐纳德·格拉泽(Donald Arthur Glaser)发明的
气泡室能够研究具有更高能量的粒子,并因发明气泡室而获得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尔逊发明的云雾室可以观察到
带电粒子的踪迹。当带电粒子向前穿过充满接近
沸点的液体室时,它们所经过的
原子会被
电离。当室内的压力降低时,这些被电离的原子周围会出现气泡,然后我们可以对粒子的轨迹进行拍照和分析。气泡室的发明使人们探测到了更多的粒子,对强子谱的研究起到了重要贡献。
1955年,
日本的坂田昌一等人是最早探讨强子结构的科学家,他们在提出了著名的强子结构的坂田模型(也称复合模型),认为强子都是由三种基础粒子(
质子 p
中子n和
超子A)及其
反粒子构成的,将 pn和A三种粒子称为基础粒子(田粒子),而将强子称为
复合粒子。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继格拉泽的
气泡室之后,
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通过使用液态氢进一步发展了气泡室。因其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开发了使用
氢气泡室的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大量的
共振态而获得196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开发了新的测量系统和基于
计算机的方法来分析大量的数据,这使他发现了一大批以前未知的粒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气泡室、氢气泡室、
粒子加速器的应用,人类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1963年,粒子数据表已经收录了近百个“基本”粒子,其中还包括很多不稳定的共振态。在
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提出
夸克模型之前,人们就试图理解这些“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进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包括1956年的坂田(Sakata)模型和1961年盖尔曼与Yuval Ne’eman提出的八重法(eightfold way)。默里·盖尔曼因其在
基本粒子的分类(夸克模型)及其相互作用方面的贡献而获得1969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默里·盖尔曼和尼曼于1962年分别提出了强子八重态模型。在坂田模型及强子八重态理论启发下,
默里·盖尔曼于1964年提出了强子是由
夸克构成的理论,即夸克(quark)模型。同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盖尔曼和
乔治·茨威格(GeorgeZweig)独立地引入了夸克,这种更基本的粒子来描述实验中发现的强子。夸克承载了SU(3)群的基础表示(3),共三种味道,分别为上(u),下(d),奇异(s)夸克,其
反粒子()承载SU(3)群基础表示的复共轭表示()。在
夸克模型中,
介子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而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
1977年,人们在进行高能
质子束轰击
原子核的实验中,发现一种叫的粒子,其质量很大,约为9460MeV,寿命较长。要解释该粒子的特征必须引人新的
夸克,叫
底夸克b以及它的反夸克。据信粒子由()组成。同理,用
量子数描写b夸克的性质。
1984年,
欧洲核子中心宣布发现了由新的第六味(类)夸克t构成的物质。第六味夸克叫
顶夸克t。t夸克的性质由量子数描写。这样考虑了量子数和后的
西岛盖尔曼关系为。
分类
强子可以被分为
介子推和重子,强子可以被分为介子和重子,分别是由
奇数个
夸克(通常是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和由偶数个夸克(通常是两个夸克: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介子。重子的
自旋总是半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
费米子。它们包括人们比较熟悉的组成
原子核的
质子和
中子和一般鲜为人知的
超子(Hyperon,比如Δ、Λ、Σ、Ξ和Ω),这些超子一般比核子重,而且寿命非常短。
介子
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通过
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
次原子粒子,属于强子 介子的直径大约为1飞米,相当于质子或中子尺寸的2/3。所有的介子都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最长的也仅有几十纳秒。带电
介子可以
衰变(有时是通过中间粒子)形成
电子以及中微子,不带电荷的介子衰变可能会放出
光子。
介子推不是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但是能够由
夸克组成的高能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得到,以短寿命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中。介子也可以通过高能
粒子加速器中的
质子、
反质子或其其他粒子的碰撞产生。 在自然界中,较轻的介子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与传递
核力的量子场粒子相关联的,这和光子传递电磁力的方式是相同的。能 量较高、质量较大的
介子是在宇宙大爆炸时瞬间产生的,心旦一般不认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某些作用。可以通过粒子加速器制造高能介子,以了解组成较重介子的较重
夸克的性质。一些实验证据表明,有奇异介子的存在。已发现的
介子推种类有很多种,例如,π介子、p介子、Ф介子、η介子、w介子、K介子、D介子、B介子、Y介子等。部分种 类介子的性质见
次原子粒子。
重子
重子是一种
重子数为1,参与
强相互作用,
自旋为
半整数的强子 其
反粒子称为反重子,重子数为-1。因为重子及其反粒子的自旋均为半整数,所以它们两个
全同粒子波函数在交换时反对称 (改变符号),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最为常见和人们最早发现的重子是
质子和
中子。它们是
原子核的基本组成分,t也是
宇宙中重子类物质的绝大多数组成。由于重子中的质子、中子和
超子生质的相似性(对称性),M.
默里·盖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很好地对当时已发现的重子进行分类,所
预言的新重子得到实验的证实,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
夸克组成所有强子(重子和
介子推的统称)的
夸克模型。在该模型的框架下,重子一般由三个夸克组成;除了3三个夸克组成的常见重子外,还允许存在由五个或者更多个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奇异重子。
欧洲核子中心的LHCb
实验组在LHC对时撞机上观测到了
五夸克态重子的产生,是对夸克模型的最新的实验支持。夸克模型已经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内容。
性质
基本性质
价夸克决定了强子的性质,正像
价电子决定了
原子的性质一样。各种强子的不同反映在它们的价
夸克(或价反夸克)的不同上。每个强子内部的所有价夸克(或价反夸克)的色性质,保证其整体对外是无色的。
强子是由夸克和
胶子组成的
复合粒子。根据所带电荷、弱相互作用性质和在相互作用中显现的质量,可以将夸克分成6味,即
上夸克(u)、
下夸克(d)、
粲夸克(c)、奇异夸克(s)、底(美)夸克(b)和顶(真)夸克(t)。从最低的近似来看,
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这种组成强子的夸克,称为价夸克。这些价
夸克和价反夸克通过不断交换胶子而相互作用。所以,在强子内部,除了上述夸克和反夸克外,还存在数目未知然而是确定的
胶子。
迄今为止实验上还没有直接观察到自由状态的夸克和胶子,这是由于色相互作用具有“禁闭”的性质,也就是说,带色粒子之间的色相互作用并不随距离增大而减弱,从而使粒子最终互相独立而处于自由状态。所以,只有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无色系统才能独立存在,带色的夸克和胶子只能存在这个系统的内部。但在高能物理过程中,被禁闭在强子内部的
夸克和胶子又似乎是自由的,无相互作用的,色相互作用的这种性质称为“
渐近自由”。
虽然不能准确计算出强子的质量,但科研人员可通过模型对实验上发现的强子进行分类和解释。强子分为
自旋整数的
介子(π介子、K介子等)和自旋
半整数的重子(
质子、
中子等)。在传统的
夸克模型中,介子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夸克模型提出之初,实验上发现的大量强子态可较好地归为这两类,但QCD并不禁戒其他的构型(如多夸克态、夸克
胶子混杂态、完全由胶子构成的
胶球等)。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强子态被称为奇特(exotic)强子态。
以重子为例,质子p和中子n是核子的
同位旋二重态;、是
介子推的同位旋
三重态。它们的质量差是由于荷电状态不同(即电磁作用)而引起的,若不考虑荷电状态,则是同一种粒子。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
默里·盖尔曼和尼曼于1962年分别提出了强子八重态模型,认为最轻的八个介子(、、和)是同一个粒子O-八重态(指粒子的名称,右
上标是
宇称),原因是它们的
自旋都是零,都具有奇性的内禀宇称。而最轻的八个重子(、n、p、和),因其自旋都是,宇称都为偶,而被称为同一粒子的八重态。实际上,O-粒子是处在
同位旋多重态,而粒子是处在
奇异数多重态。
若以(同位旋分量)为横轴,以超荷Y=B+S为纵轴将两组各八个粒子的和Y分别标在图上,可以看到它们各自组成一个对称的
六边形,每个顶点上有一个粒子,中心处有两个粒子,图中同一水平线上的粒子,其超荷Y相同;同一竖线上的粒子,其同位旋分量相同;同一斜线上的粒子,其电荷数Q相同。
如同所有
次原子粒子,每个强子都被分派一个
量子数对应于
庞加莱群的表示:JPC(m);其中,J是
自旋量子数,P是内秉
宇称,C是正反共轭(电荷共轭),m是粒子质量。注意到强子的大部分质量不是由价
夸克所贡献,而是因为质能等价,大部分质量是从强相对作用的能量所贡献的。强子也带有味量子数,例如,
同位旋、
奇异数、
顶数、
底数、数等等。
其他性质
强子的
激发态称为“
共振”;每一个
基态强子都可能对应于几个激发态。在粒子物理实验里,可能会观察到几百个共振,通过强相对作用,它们很快地会
衰变,大约在10−24秒内。
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后,找到了其他戒子
共振态和重子共振态的多重态的关系。1-
介子推的八重态(、、、、、、)共九个粒子,中心有三个粒子(、、)。该八重态是O-八重态的
激发态(激发到
自旋J=1的态)即一个八重态加一个
单重态。而重子具有十重态结构。在Y-图上呈现一个倒三角形。图中的粒子,在当时并未发现,是
预言的。该预言在1964年被美国布鲁海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用实验证实,测得的粒子的质量为1675MeV。
结构
强子结构最早由
日本科学家坂田昌一等人提出,认为强子都是由三种基础粒子(
质子p、
中子n和
超子)及其
反粒子构成,将p、n和三种粒子称为基础粒子(坂田粒子),而将强子称为
复合粒子。为了体现复合粒子与构成它们的基础粒子的电荷、
重子数、
奇异数及其守恒,坂田模型中,
介子推由一个基础粒子和反粒子构成;重子由两个基础粒子和一个反粒子组成。
相比于
原子结构和
原子核结构,研究强子结构的最大困难是造成组分数可变的非
淬火效应:强子中
夸克的动能和
势能比一对正反夸克的质量还大,
胶子可变成正反夸克对,使得强子中的组分夸克数不确定。即使在唯一稳定的强子——最轻的重子(
质子)中,实验观测已确立除了3个价夸克uud外,还存在胶子场中产生的。除了传统
夸克模型中的
介子和重子之外,QCD还允许其他的强子构型存在,比如
四夸克态、
五夸克态、混杂态、
胶球等,这些被称为奇特强子态(exotic states)。
目前探索强子内部
夸克—胶子结构的实验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通过高能电磁
探针与核子的深度非弹散射测量核子的夸克—
胶子结构函数,二是通过高能碰撞产生强子
基态和
激发态,研究强子谱。
按
默里·盖尔曼理论,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构成。以
质子p的构成为例,粒子构成前后各种
物理量要保持守恒。质子p由三个夸克uud构成,即p=(uud)。下面的类比可看出构成的合理性:
由表可见,质子由三个夸克(uud)构成是合理的。同理也可获得其他重子和
介子推的构成。
相关理论
八重法相关
次原子粒子之间的
强相互作用对称性可以近似用“八重法”来描述。1961年,盖尔曼在
奇异数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将对称性运用于
基本粒子的分类,即SU(3)对称性。他和
以色列物理学家内曼各自独立地提出了强作用对称性的理论——八重法(eightfold way),按照这一方法,把有相近性质的强作用基本粒子分成一个个的族,并认为每个族成员应有8个。八重法很好地说明了强子的
自旋、宇称、电荷、奇异数以及质量等性质的规律性,可以把已知的全部基本粒子归类,并且还给未发现的粒子预留了位置,未发现粒子的特性可以从对称的粒子特性推出。
次原子粒子之间的
强相互作用对称性可以近似用“八正法”来描述。并且似乎所有强子都有无穷多个
激发态,这些粒子激发态中的角
动量受其质量(单位为GeV)的平方所限制。坂田模型中,
介子推由一个基础粒子和
反粒子构成;重子由两个基础粒子和一个反粒子组成。似乎所有强子都有无穷多个
激发态,这些粒子激发态中的角动量受其质量(单位为GeV)的平方所限制。
强子的八重态、十重态以及坂田模型都给出了强子是由其他粒子构成的思想,这同原子由
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思想相似。另外,这些模型都
预言了一些粒子的存在,并被实验证实,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这些模型都不能解释单个强子(如
质子 p)具有分散的散射中心的实验事实。因此,必须用新的思想、理论和实验来研究强子结构,这就是强子结构的
夸克模型。
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理论将
夸克描述为由被称为
胶子(gluon)的承载力的粒子系在一起。每种夸克和每种胶子都有三种类型的“
色荷”(color charge)之一,标记为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些带色荷的粒子自然地相互拉扯并形成一团——如
质子——其颜色加起来为中性的白色。这就是QCD的
夸克禁闭(confinement),通俗地说,不存在自由夸克。
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认为,夸克都被囚禁在粒子内部,不存在单独的夸克。这种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
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大部分人相信此理论是正确的。
目前量子色动力学是公认的描述
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但是由于其低能非微扰的特性(QCD
耦合系数在低能区不再是小量,无法按其幂次进行微扰展开),科学家很难直接从QCD出发严格计算出
夸克通过交换胶子形成强子的能谱,也无法准确地描述夸克和
胶子是如何构成强子的。根据QCD,胶子可以吸收瞬间的峰值能量。有了这种能量,胶子碎裂为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每个都只携带一点
动量——然后它们
湮灭并消失。
应用
强子的相关应用主要体现在理论物理和发现新粒子上。高能核对撞中的强子-强子关联的研究成为研究强子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技术。高能核对撞可以产生大量的粒子,由于强子对的相互作用和量子统计,对撞中产生的大量强子在低相对动量下产生关联。由于核子-核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得比较清楚,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它们作为输入从
重离子对撞强子对关联的测量中研究产生强子的源的性质。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已知强子产生源的信息,那么强子关联也可以用来研究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神谷有辉(Yuki Kamiya)及其合作者从强子关联函数出发研究相互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果,首次提出了包含
耦合道效应、库伦效应以及
同位旋破坏效应的分析方案。这项工作提出的理论方案可广泛应用于高能核对撞中其他强子-强子对关联的研究。
参考资料
夸克模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3-12-07
Gluon.britannica.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