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
梵语Samādhi),也称“三摩地”、“三摩提”,音译词,梵文正意为定、等持,为
婆罗门教和佛教所用的宗教哲学概念,其最早出自古代
印度婆罗门教经典《
瑜伽经》。
古代印度的瑜伽修行者,用“三昧”来描述通过调节内心意识以达到最高境界的概念,其主要思想是要摆脱所有杂念,使心神平静,以便能够静观万物本质,发现真理。这一概念后被婆罗门教和佛教相继借鉴,用来指代修持心境不为所动的境界。佛教认为“三昧”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高的悟性。它还可以被视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可以引导修行者走向解脱的道路。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乘对“三昧”的理解和应用成为
禅宗思想建立的思想基础,同时在小乘里形成了“定学”。在佛教基本概念中,修持“三昧”是三无漏学的根基之一,也是佛家追求智慧及涅境界中基础的修行法门,
三十七菩提分法(也称三十七菩提分)中“七觉支”和“八正道”均将修持正定列为重要法门。之后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三昧”一词也被引申为奥妙、底蕴。
出处及原文
“三昧”(
梵语Samādhi)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古代印度坦帕伽利的《
瑜伽经》:
古印度的瑜伽修行认为通过磨炼心智可以使人在精神层面进入到获得智慧的巅峰,对这一状态,古印度的瑜伽行者用“三昧”来称呼。
《
大智度论》:“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大智度论》又称三昧种类,有:“一切法无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无相三昧”;“种种有中心不求,是名无作三昧”;“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是名无相三昧”;“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种,有言六十五种,有言五百种”。
基本意涵
“三昧”为
梵语Samādhi的音译,也可译为“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定,具体意思为佛教经典中用来描述心力集中、专注一境的状态,也称“定”。“定”分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散定,又称“生定”,指欲界有情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的心理作用,相当于注意力集中,佛教认为“生定”人皆有之。另一种是后天修得的
禅定,又称“修定”,在佛教中是欲得到智慧的人通过勤修后才能得到的心理功能。
传统瑜伽修行中,“三昧”的训练通常包括五个步骤:调身、调息、调心、调受和调知。其中,调身是指身体的姿势,需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这样才能确保呼吸平稳;调息是指控制自己的呼吸,要尽量慢而深长;调心是指调整自己的心境,需要消除各种杂念,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修行;调受是指感受自己的身体,要放松自己,释放紧张感;调知是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修行上,让自己的心思完全融入修行之中。
“三昧”后来也被用于代称佛教修持心境的方法,因此佛教不同经典根据修持佛法的方法、思路提出了不同的“三昧”观念。《华严经》有“华严三昧”,《般舟三昧经》、《
坐禅三昧经》有“念佛三昧”,《大品般若经》更是有“百八三昧”。
发展源流
古代
印度婆罗门教中的瑜伽派通过对印度古代的瑜伽修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了系统的瑜伽修行理论,其中瑜伽修行的“八支行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等持即为“三昧”,是修持的最高境界,是瑜伽行者称呼对心作用抑制后所达到的状态。
佛教也同婆罗门教一样,继承了印度古代的瑜伽修行,并根据瑜伽修行的方法、思想提出了早期佛教修行的“八正道”理论,其中之一的“正定”,说得就是
禅定,要求修行者摄止住自己的心作用,做到“不乱不散”,这是佛门弟子在修行中追求涅槃的必经过程。
影响
禅净合流
汉传佛教从起源到发展壮大,其中禅法经历了从小乘到大乘、五门禅到一门禅、渐法到顿法、由般若到与如来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修行“三昧”的观念、思想也经历了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通过对佛教不同派别里“三昧”修行的认知判断,可以看出不同派别在修行上的异同。
东晋十六国时期,
鸠摩罗什大师倡导五禅观,从观想
十方诸佛入手,以大悲心拯济一切众生,从而求得佛道,基于此,提出了早期
禅宗思想修持本心的法门“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主张修持法门多以重罪人、等分行人、行者为主,重罪人、等分行人修持“念佛三昧”行为上从观佛相开始,修持本心,达到除罪的境界,至于行者则是寻求智慧,得念佛三昧而成佛。鸠摩罗什所译《
坐禅三昧经》云:“何况念佛得诸三昧,智慧成佛,而不专念。是故行者,常当专心,令意不散。既得见佛,请质所疑,是名念佛三昧,除灭等分及余重罪。”
到了
隋朝,禅宗四祖
司马道信,依据《
楞伽经》和《文殊说般若经》,创“东山法门”,修持“一行三昧”,直指心源。《文殊说般若经》云:“法界一相,缘系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另据《
大乘起信论》:“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此“三昧”的目的是从“法界”、“法身”、“
实相”、“一相”、“无相”等意义上,通达诸佛平等,诸佛与众生也平等,即无差别。修持一行三昧,即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因此“一行三昧”也称“真如三昧”,也被称作如来清净禅。
诗家三昧
“三昧”本是外来词,在梵语中用来称呼将思想集中于特定情境的心理机制,因此修持“三昧”往往能引向深思,甚至带进某些特殊的心境,引申为俗语后,表示底蕴、奥妙、诀窍、规律。
例如
南宋诗人
陆游,晚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提出“诗外工夫”,认为文学创作要紧密联系生活经验;主张“养气”,提倡加强创作者的思想品德修养;提倡“活法论”,反对死守规矩的刻板之风;基于以上三点,提出了“诗家三昧”论,对后世的文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关著作
《瑜伽经》
古代
印度修行者坦帕伽利通过对早期瑜伽修行进行总结,编写了成系统的瑜伽思想和修行方法,形成的书面记载就是《瑜伽经》。书中总结了古印度的瑜伽修行者对瑜伽的思想认识、修行方法,为后世的瑜伽修行奠定了基础,并影响了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思想。
《大智度论》
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所造,是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经典著作,后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由
鸠摩罗什翻译,传入中国。其书重点论述了佛教的思想来源、用语论点、历史地理等,尤其是针对《大品般若经》(又称《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进行了论述和解释,是学习了解早期佛教思想哲学、分辨大乘诸派别佛学思想(如“法华”、“华严”等派)的必读作,是研究早期佛教及大乘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关人物
鸠摩罗什 (梵文名Kumārajīva)
生于公元343年,卒于公元41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
后秦僧人、佛典翻译家。
生父鸠摩罗炎,天竺人,生母耆婆,龟兹王妹。
鸠摩罗什出生于
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
出家,初学小乘佛法,后遇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
中观学派,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
前秦建元18年(公元382年)前秦将领吕光破龟兹,将龟兹王女嫁给鸠摩罗什。前秦
太安元年(公元385年)鸠摩罗什达到
凉州。后秦
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后秦国主
姚兴派人将鸠摩罗什迎至
长安(今陕西西安),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经。随后八年,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等经和《
中论》《
百论》《十二门论》《
大智度论》等论,系统介绍了
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
鸠摩罗什所译经典行文流畅,多具文采,义皆圆通,与原本相应,是佛典意译的代表人物。
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第一次将“三昧”观念传入汉土,其后所译《
坐禅三昧经》中提倡的五禅观,兼具了大小乘的佛学思想,提出以念佛行为为基础修行锻炼心境,也就是所谓“念佛三昧”。
道信
生于公元580年,卒于公元651年,隋、唐禅僧,
禅宗思想四祖。
俗姓
司马,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沁阳)人,七岁
出家,遍历皖公山、
庐山、双峰山,
李世民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曾三度敕使诏请,道信均谢绝。圆寂后,
李豫赐
谥号“大医禅师”。道信弟子众多,传衣钵者为
弘忍。在传法形式上,道信广开禅门,开始出现未来禅宗丛林的雏形,渐有压倒其他各家禅法的趋势。在禅法思想上,突破了达摩禅的范围,与弘忍共同创立“东山法门”,对
六祖慧能禅法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著有《菩萨戒法》《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司马道信在达摩禅的基础上,吸收了
道教“守一”的哲学思想,结合《文殊说般若经》,提出
禅宗思想修行的“一行三昧”,光大了如来藏思想在汉土的传播,彻底奠定了大乘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局面,此后凡是说大乘三昧,首要必提道信的“一行三昧”。
关联概念
定
与“三昧”同意,在佛教用语中“三昧”与“定”和“等持”同意,俱是称呼修持心境、纯净如一、不为所动的状态和境界。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指的是修行者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某一目标之上,从而排除一切杂念。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的内心处于一种极高的宁静,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从而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根据不同的
佛教经典,“定”也有着不同的论述,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帮助修行者获得更高的悟性和智慧。
等持
与“三昧”同意,在佛教用语中“三昧”与“定”和“等持”同意,是指修行者在精神集中时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失去理智,并始终保持内心的安宁。“等持”的作用在于帮助修行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醒他们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偏离正道。它也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心理力量,可以让修行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进而走向真理之路。
概念辨析
在“三昧”概念的传播中,佛家“三昧”与
道教“三昧真火”不能混为一谈。佛教“三昧”为
梵语音译,本意是指等持、定;道教“三昧真火”中的“三昧”指道教内丹修炼中聚而成火、散而成的君火、臣火、民火,《真仙秘传火候法》云:“心为之君火,而曰上昧;肾为之臣火,而曰中昧;
膀胱为之民火,而曰下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