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246年),字休昭,是
三国蜀汉的重臣,蜀汉“四名相”之一。掌军
中郎将董和之子,出生于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
东汉末年,董允的父亲董和率家族西迁,在
刘璋手下为官。刘备夺取
益州后,任命董允为太子
舍人。公元223年刘禅即位,董允升任
黄门侍郎,受诸葛亮的器重。同年,
诸葛亮北伐明成祖北伐前,在《出师表》中推荐他,并任他为侍中,统宿卫亲兵,尽忠献纳,参与执政。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年),董允担任侍中兼尚书令,成为大将军
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246年),董允去世。在
蜀汉时期,董允与诸葛亮、
蒋琬、费并称为“
四相”,一号“四英”。
诸葛亮在《出师表》样评价董允:“侍中、侍郎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尚书令蒋琬评:“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
隶书上称赞说:“董允匡主,义形于色。”
人物生平
董允从小受到父亲
董和严格的管教,年少时便与费祎等同龄人以才德闻名。
刘备称
汉中王,立
刘禅为太子,选取董允、费祎等为太子
舍人,想要以他们的才学和品格影响刘禅。建兴五年(公元227年),
诸葛亮率师北驻
汉中市,准备伐魏。诸葛亮担心后主刘禅年纪尚轻,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认为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于是想委任他负责处理皇宫内的事务。不久,诸葛亮任命侍中
费祎为
丞相府参军,随从
明成祖北伐;董允为侍中,兼领
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
董允在任上,采取了预防和制止奸邪的措施,尽一切努力来匡正和补救后主的过失。董允尤其注意防微杜渐,对危害国家的事严加防范。
刘禅不顾
蜀汉偏安一隅,也不念创业艰难,一心贪图享乐,常想外出游玩,扩充宫廷乐舞班子,董允一一抵制。刘禅不时想要多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更是据理力争。他以古代帝王的后妃不得超过12个为据,指出刘禅不该再增加嫔妃了。宦官
黄皓善于花言巧语,逢迎谄媚刘禅。随着年龄增大,刘禅日益亲信黄皓。董允守正不阿,一面常常严正劝谏刘禅不要“亲小人,远贤臣”,一面严厉训斥黄皓。黄皓心中有鬼,很畏惧董允,董允在世时他始终不敢嚣张。为了防止奸小人把
刘禅引上邪路,董允把向皇帝建言以供采纳的大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是
隶书中所说“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
蒋琬由
尚书令兼领益州刺史后,曾上表建议将尚书令一职让与董允,称赞他主掌宫廷多年,扶助王室,理应晋级、赐爵、封地。董允却执意推辞不受。
董允官居高位,手握重权,却谦和待人,礼贤下士。有一次,董允与尚书令
费祎、中典军
胡济相约外出游宴。当董允准备好车马正要启行时,郎中
董恢正好到他府上拜望。董恢年轻官小,看到董允因为自己而出不了门,便犹豫着要告别离去。董允很诚恳地挽留他,说道:“本来我们郊游,是约些兴趣相投者闲谈而已,现在您亲自来拜望我,您我正该好好叙谈久别之情;放弃与您叙谈的良机而去游宴,这怎么行呢?”一面说着,一面命人卸下车马。费祎和胡济尊重董允这种礼贤下士的作法,也取消了游宴之行。董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鉴于其政绩显著,
蒋琬由
尚书令兼领益州刺史后,曾上表建议将尚书令一职让与董允,称赞他主掌宫廷多年,扶助王室,理应晋级、赐爵、封地。董允却执意推辞不受。后来,据说有一次
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董允听说此事之后,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封辅国将军。244年他兼任了尚书令,辅助大将军
费祎。当时,需要
尚书令处理的
军政事务繁多,董允最初也像费祎任尚书令时那样劳逸兼顾,但十来天后政事就积压了许多。董允只好承认自己的才干不如费祎。董允还不计较个人的名位。
蒋琬曾上表称赞董允多年主管皇宫、辅佐
刘禅的功劳,并请赐封董允以
爵位食邑。董允坚决推辞,不愿接受。
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董允病死于任上。董允去世后,
陈祗接替董允任侍中,
黄皓开始干预朝政。尤其是251年陈兼任了尚书令后,陈、黄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作威作福,朝政十分混乱。这时刘禅也为所欲为,想起董允便切齿痛恨。后来
蜀汉亡国,蜀人还十分追思董允主持皇宫事务时朝政
清明节的时代。
家庭成员
后世纪念
董允之墓
董允墓,位于
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9年)
知州阮时升曾修缮董允的坟墓,并写下诗词称赞他的功绩:“功著两朝存故里,人亡千载只孤坟。山河未改生前旧,禾黍今瞻陇下耘。遗冢有墓犹识性,荐萍无主独悲君。遥知英爽依然在,欲挽炎精日已。”
董允故里
董允故里
摩崖石刻在原
城隍庙后院
九曲河畔,今为
嘉明镇政府所在地,董允故里摩崖石刻在镇政府后院中,门前为
泸州市到隆昌公路上跨越九曲河的五孔永嘉石桥。
清朝乾隆在泸县嘉明的一方
摩崖石刻“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有九个大楷字,石板料长242CM,宽53CM嵌在距地面2米高的岩上,沿
笔画外边线阴刻而成,字高31CM,宽22CM,附着的岩石高500CM,长1200CM,深约38CM。“蜀汉
尚书令董允故里”字距18CM,两旁分别有小字,首款小字是:“四川直隶泸州府夏诏新巡查----”,落款是“乾隆
己卯岁季之一月吉日”,首款小字中已有部分风化难以辨识。据当地长者说,以前在“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旁有还有一石刻
造像,但是早已损坏,估计为董允像。
1988年2月1日,“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被泸县人民政府认可,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
嘉明镇后院摩崖石刻“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旁立了泸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碑石1块,文物保护碑石规格高52CM,宽88CM,厚11CM。
董允广场
2012年7月,泸县嘉明镇政府为开发旅游,在离政府约两三里远的狮子村修建了董允广场。泸县嘉明镇董允广场内有丹霞石董允全身雕塑一尊。
董允之坝
董允坝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指距离
董允墓直线距离约五百米的一个四合院红卫村五社董允坝屋基,广义既包括董允坝屋基,又包括董允坝屋基以外上千亩的
平坝区,按广义,董允墓就埋在董允坝边。广义董允坝包括有如今的红卫村五社和大悲村一社。董允坝离分水岭乡政府二里多路,新建的公路已能直达董允坝屋基旁。董允坝屋基外面有条长长弯曲的青石板路,从董允坝田间伸出去,通向合江尧坝,是古驿道。
关于董允坝屋基主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董允出生之屋基;二说是埋葬董允墓以后修建的,供守墓人住宿之院。守墓人有可能是董允之子,或董允的长工等。董允坝屋基四合院宽敞明亮,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文革破四旧时候毁坏了些,残留
木雕也能看出颇具艺术性。经近1千八百年历史长河变迁,如今的董允坝屋基应是明清建筑,屋基外寨门已经毁坏无存。
人物评价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评价董允:“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皇帝。”
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上疏以让费祎及允加官晋爵曰:“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
陈寿《
三国志》:“秉心公亮。”“董允匡主,义形于色,皆蜀臣之良矣。”
常璩:“时蜀人以
诸葛亮、
蒋琬、
费祎及允为
四相,一号四英也。”
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
相关记载
《三国志》·《蜀志》卷九载:董允,字休昭,掌军
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
舍人,徙洗马。后主袭位,迁
黄门侍郎,侍中,领
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延熙六年(即243年),加辅国将军。七年(即244年),以侍中守
尚书令,为大将军
费祎副贰。九年(即246年),卒。
《三国志·董和董允传》记载:“董和,
董和,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
宗族西迁。”“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
明·永乐年间(1403-1424)《
泸州志》(见《
永乐大典》卷2217、2218,今存《永乐大典》本(
北京市文物局藏和民国
成都市铅印本))云:“
三国董允墓,在(泸)州治东,今名董允坝”。(见明·
曹学佺(1574-1646)《
蜀中广记》卷十六《名胜记》第十六)明·
天顺五年(1461)《
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直隶泸州》:“三国董允,泸川(州)人。”
明·阮时升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董侍中墓诗》
中云:“功著两朝存故里,人亡千载只孤坟 。”诗中直称“
泸州市”为董允“故里”。清·
雍正《
四川通志》卷九《直隶泸州》:“
蜀汉董允,(泸)州人。”
清·
光绪八年《直隶泸州志》卷二《古迹》:“汉侍中、守
尚书令董允墓,在(泸)州东四十里
分水岭。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知州(阮时升)树
梁启超墓、诗碑各一。”清嘉庆间泸州知州沈昭兴《重修董侍中墓葬碑记》:“距泸治东南四十里许,有地名董允坝,蜀汉侍中、守尚书令董允所藏冠剑桥处也。……而公冢之在泸也……”
民国《泸县志》卷五《人物志》:“乡贤 蜀汉
董和、董允。”
民国《泸县志·坊表》载,清乾隆二十四年
泸州市知州夏诏新在泸州北边门
嘉明镇临溪石壁上书刻“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九个大字。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
陈寿《
三国志》和
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影视形象
《
三国演义》(1994年)和《三国》(2010年)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其中由演员王连勇和王浑霖扮演董允这个角色。另外,同样改编自罗贯中所著《
三国演义》中日两国合作制作的的52集动画大片《三国演义》于2009年3月17日完成制作工作,于2009年8月1日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强势推出。
游戏形象
董允在
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桌上游戏《
三国杀》扩充包“星火燎原·天梁”中是一张武将牌。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