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
“智利功绩勋章”获得者、智利前总统
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英语:Salvador Guillermo Allende Gossens,西班牙语:Salvador Guillermo Allende Gossens,1908年6月26日——1973年9月11日),智利医生、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社会党创始人之一、智利前总统。
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以下称阿连德)出生于智利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他在大学期间曾多次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并因此入狱。1933年,阿连德获得智利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于同年参与创建智利社会党,担任瓦尔帕莱索党支部负责人,自此开始了他长达40年之久的政治生涯。1937年,阿连德当选为智利众议院议员。1938年,他进入左派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政府,担任卫生部长。1945年起,他四次当选为参议员,先后任参议院副议长、议长等职。阿连德还作为社会党和人民行动阵线的候选人分别于1958年、1962年、1964年三次参加总统竞选,但均以失败告终。1970年9月,他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最终成功当选,于同年11月就任总统。阿连德上台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先后与古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国等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担心智利在阿连德的领导下会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便开始干涉智利内政。1973年9月11日,阿连德政府被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率领的叛军推翻,阿连德也在此次政变中殉国。
周恩来曾评价阿连德,称阿连德生前为了智利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以及促进中智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反帝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的高尚愿望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人物生平
出身显赫
1908年6月26日,阿连德出生在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家族在智利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他的曾祖父格雷戈里奥·阿连德·加里斯(Gregorio Allende Carces)参加过智利独立战争,曾任奥伊金斯(O' Higgins)的贴身警卫。他的祖父拉蒙·帕丁·阿连德(Ramon Padin Allende)是一名医学博士,并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公立学校以及圣地亚哥第一所产科医院,还曾在太平洋战争中建立功勋,后来积极投身政治事务中,是智利史上著名的“红色阿连德”。他的叔父拉蒙·阿连德·卡斯托(Ramon Allende Castro)曾任圣地亚哥市长。他的父亲萨尔瓦多·阿连德·卡斯特罗(Salvador Allende Castro)是当地的一名律师,经常为那些付不起律师费的穷人无偿做辩护。他的母亲劳拉·戈森斯·乌里贝( Laura Gossens Uribe)是法国移民的后代,热衷于天主教事业。阿连德的父辈们几乎都是激进党的成员,所以他从小就在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早年经历
阿连德曾就读于圣地亚哥国家学院,14岁时离校返回瓦尔帕莱索与家人团聚。1925年,阿连德完成中学教育后,在骑兵团服役一年,后又在陆军预备队担任军官。1926年,18岁的阿连德考入智利大学医学院。智利大学医学院以学生进步著称,学生们受到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不仅同情贫民,甚至还住在贫民区和贫民们生活在一起。阿连德在医学院求学期间,担任学生医务中心主席、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大学评议会代表等,经常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来反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此外,阿连德还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资本论》及列宁的一些著作,这使得阿连德产生了用革命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1931年,因领导学生参加街头示威以反对卡洛斯·伊瓦涅斯·德尔·坎波( Carlos Ibanez del Campo)就职总统,阿连德不幸被捕入狱。1932年6月,阿连德参加智利大学法学院学生集会,因发表支持仅存在12天的社会主义政府的演说再次被警察逮捕,并受到军事法庭的两次审讯。出狱后,阿连德被智利大学开除学籍,几经周折后才重新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于1933年获得智利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至1936年期间,阿连德当过病理分析助理,主要进行尸体解剖。后来,他又在牙科学校任助教,在瓦尔帕莱索蒙特港等地的医院里担任过医生,还在一些城镇和福利机构中行过医。
步入政坛
1933年,阿连德参与组建了由统一社会党、马克思主义党、共和社会党、国际社会党和劳工党合并组成的智利社会党(Partido Socialista,PS),并成为该党在瓦尔帕莱索支部的负责人。1935年,阿连德加入瓦尔帕莱索医疗委员会,同年他还出任《智利医疗报》和《社会医学杂志》的编辑,并加入了共济会(Freemasonry)。阿连德从医期间,萌生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他认为,只有革命性的民主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智利面临的问题。两年后,阿连德当选为瓦尔帕莱索省和基略塔省代表参加议会。1938年—1941年,阿连德进入政府工作,担任卫生部长和社会福利部长等职务。任职期间,阿连德竭力游说议院通过了工人安全法,建立起了妇女保护体系,颁布了学校免费午餐制度,并创建了智利国家卫生局。1943年—1944年,阿连德先后当选社会党的总书记、主席,并提出了社会党应与智利共产党结成联盟的主张。1945年3月,阿连德作为瓦尔迪维亚省、延基韦省、奇洛埃省、艾森省和麦哲伦省代表,第一次当选为参议员,并于同年5月15日正式就职。1946年,因阿连德所属的党派拒绝保护共产党合法存在的权力,阿连德创建了人民社会党(Partido Popular Socialista)。
三次落选
1952年,阿连德重组了社会党,并作为该党代表首次参加总统竞选。在竞选中,阿连德不顾社会党的反对,与当时处于非法状态的共产党结成联盟。因此,阿连德被社会党开除。最终,社会党支持的卡洛斯·伊巴涅斯·德尔·坎波当选为总统。虽然阿连德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极少数的选票,但他在落选后仍然活跃在智利参议院。
1958年,阿连德代表智利左派政党联盟第二次参加总统职位的角逐。在此次竞选中,宣布共产党是非法党派的《保卫民主法》当时已经被撤销。因此,共产党成员们开始公开动员群众支持阿连德。阿连德也在第二次总统竞选中发表演说,第一次提出智利要走“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最终,阿连德的票数从第一次竞选时居末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保守党自由党支持的候选人豪尔赫·亚历山德里·罗德里格斯(Jorge Alessandri Rodríguez)。
1964年9月,阿连德代表智利左派政党联盟第三次参加总统选举,对手是他的童年好友、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爱德华多·尼卡诺尔·弗雷·蒙塔尔瓦(Eduardo Nicanor Frei Montalva)。虽然阿连德在此次竞选中向选民们保证要“建立一个由智利人管理智利的政府”,但最后只赢得了39%的选票。而对手爱德华多·尼卡诺尔·弗雷·蒙塔尔瓦得票率为56%,成功当选为智利新一任总统。这一时期的阿连德是活跃的议会政治家,先后担任参议院副议长(1953年)和议长(1966年—1969年)。
就任总统
1969年,阿连德组织了“人民团结阵线”(The Unidad Popular),并作为阵线候选人第四次参加总统竞选。他在竞选中提出了“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口号。因当时的爱德华多·尼卡诺尔·弗雷·蒙塔尔瓦总统在执政期间并没有帮助智利人民就解决土地的问题,也没有给予在智利的美国垄断资本有力的打击,从而造成财政枯竭,物价高涨,遭到人民的反对。1970年9月4日,选举结果揭晓,阿连德以36. 3%的得票率,多于民族党的34.9%和基民党的27.8%,取得了微弱优势。但根据智利宪法,选票未过半数不能当选为总统,必须由议会在票数占前两位的候选人中决定总统人选。
美国和智利的右派为了阻止阿连德当选,在第二轮选举之前,暗杀了主张反对军人干政的智利武装部队总司令雷内·施耐德,这让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大为震惊。而阿连德为了能获胜,接受了基民党提出的《宪法保障条例》作为交换条件,以取得其支持。同年10月24日,在智利议会投票中,由于基民党的支持,阿连德以153票:35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了总统,并于11月3日正式宣布就职,开始实施他的政治理想,即“通过民主、多元主义和自由的方式建成社会主义”。
全面改革
1970年,阿连德就任总统之后成立了左翼党派的联合政府,由社会党、共产党和激进党掌握政府各重要部门。阿连德致力于使智利成为“第一个按照民主的、多元化的和自由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他的施政纲领是在遵守宪法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国有化改革,实施收入再分配计划,废除大庄园制,建立一院制立法机构,发动民众参与经济管理和政治决策,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为此,他在智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运动。国家控制了85%以上铜以及全部煤、钢铁、水泥和硝石的生产。在石油、电力、纺织、铜加工等工业部门,国营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并逐步居优势地位;农民的土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提高了;人民实现了公费医疗,获得免费的基础教育;智利国内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但阿连德政府并没有得到军队的支持。改革的时间紧,触及面广,政权尚不稳固,均使全面改革的政策大打折扣。尤其是智利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后,退出美国组织的“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这一行为导致美国担心智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区霸权,防范拉丁美洲出现第二个古巴,及保护美资企业在智利的巨额投资,美国对智利发动了大规模的干涉行动。
内外交困
阿连德的经济政策提高了工人的工资,但是限制了私人对土地的投资,损伤了他们的利益,从而失去了他们的支持;企业国有化后,技术人员流失,影响了生产;没收土地分给农民,但是农民没有农具,不能按照要求建立农村合作社,导致土地荒芜。阿连德的改革措施不符合智利实际,损害了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导致智利生产停滞,财政赤字,外债增加,物资短缺以及通货膨胀。1972年,阿连德政府实行卡车国有化,遭到全国卡车主的反对,引起了卡车运输业的罢工和交通的瘫痪。全国私营店主通过罢市来支持卡车车主。此外,基督教民主党拒绝和阿连德对话;家庭主妇们游行,要求阿连德辞职;工人抗议食品匮乏,要求增加工资。阿连德政府面对这些状况,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建立指挥全国交通的指挥部,征用参加罢工的卡车,占领私营工厂,还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等,这一系列行为导致智利的秩序更加混乱。
阿连德政府的改革也遭到了美国政府和美国垄断资本及智利国内右派势力的反对。1971年6月8日,前内政部长埃德孟多·佩雷斯·茹约维奇在圣地亚哥被刺身亡。阿连德在智利国内实行社会主义政策,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也使得美国政府愈发反对,尼克松政府通过多边组织向智利施加经济压力,继续支持阿连德在国会中的反对派。阿连德主政期间,尼克松也指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对阿连德政府“施加压力”。
曾在1970年大选期间,作为左派政党在阿连德的第二轮选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基督教民主党也逐渐右倾。阿连德所在的人民团结联盟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逐渐解体,最终与右派的民族党结成联盟,想要一起罢免阿连德的总统之位。在这一计划落空之后,右翼势力又与军队相勾结,煽动工人罢工,迫使支持阿连德的护宪派军人普拉茨将军辞去内政部长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同时任命奥古斯托·任陆军总司令,从而使右翼反对派在军队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政变殉国
阿连德的极端政策助长了极端左翼势力的政治野心,他们对智利的国家军队极为不信任,于是开始发动革命、囤积武器,试图控制智利的国家政权。执政不到三年的阿连德面临一场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但阿连德选择信任军队,于1973年8月24日任命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为陆军总司令,试图拉拢军方进入内阁。1973年9月11日凌晨1时半,军人发动政变。早在十天前,海陆空三股势力就已达成共识,身为陆军总司令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最后时刻加入了这场政变。当天午夜,原本在太平洋参加演习的海军舰艇突然返港,陆军迅速控制各大城市的警察局、政府、银行、广播台及其他要害部门。智利海军占领了瓦尔帕莱索港口,康塞普西翁随后也被政变军人占领。空军参谋长加夫列尔为阿连德准备了一架飞机,想让他流亡国外,但阿连德拒绝了。1973年9月11日早上8时30分,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为首的三军司令和警察局局长组成的军政府委员会发表公告,勒令阿连德立即辞去总统职务,并把政权交给军警当局。阿连德在总统府两次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强烈谴责军事政变,并拒绝辞职。阿连德在发表最后一次广播讲话时宣誓,称他将不惜以牺牲生命来捍卫智利人民赋予他的权利。随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向阿连德发出最后通牒,声称阿连德再不投降就轰炸莫内达宫,但阿连德依然拒不投降。12时,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命令部队的飞机向总统府投掷炸弹。13时45分,政变部队攻占总统府,阿连德以身殉职。
为政举措
政治理念
1970年,阿连德作为人民团结阵线的候选人在其竞选纲领中指出,智利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并被资产阶级集团所控制。要从根本上解决智利存在的问题,必须要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阿连德当选总统后,也明确表示智利将实现社会主义,但不是使用暴力,也不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帮助,而是要用“红葡萄酒和馅饼”来实现。他保证要树立多元民主制,将智利打造成第一个按照民主的多元性和自由性的样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他就职后就成立了左派党派的联合政府,建议将两院制的立法机构改为一院制,并将政府的各个重要部门交给社会党、共产党和激进党掌握。
阿连德的政治理论主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通过选举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以选举权掌握立法权,再进行改革;在资本主义法制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即以以公有制为主,公有制、合营和私有制成分并存;全新的智利社会主义理论。因为青年时代曾在军队服役,阿连德认为军队的首要职能是国防,最基本的任务是捍卫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所以,在他就职之后,他在保证军队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给予军方物质利益,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同时,他也认为新政府应该有高度自治的独立司法机构,能够全力为人民服务,并且各级行政人员要与工人一起参加劳动,保证不脱离群众和生产第一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威望。
国有化改革
智利矿产资源丰富,铜产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美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就主宰了智利的铜矿,把智利的铜矿变成“国中之国”。阿连德执政之后,陆续向议会提出宪法修正草案,要求把外国人在智利经营的铜矿、铁矿、硝石矿、银行等收归国有。1970年底,阿连德政府先后接管了美国伯利恒铁矿公司、生产家禽饲料的珀纳公司和黄铜器具工厂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没收了智利最大的纺织垄断企业之一——比利亚维斯塔·托梅纺织厂。收购这些企业后,阿连德签署了宪法修改草案,将掌握在美国安那康达、肯奈柯特和塞罗等公司手里的铜矿实行了国有化,并对被实行国有化的美国铜公司给予赔偿费,最后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国有化。从1971年4月起,智利在世界市场上直接出售本国所生产的铜。1971年7月11日,议会一致通过了阿连德提出的有关铜矿国有化的修正案,把美国垄断资本控制的五大铜矿收归国有。阿连德政府还对国内外的垄断企业和银行采取了征购的办法,实现了将其国有化。
经济改革
阿连德政府希望在现存政治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和平方式逐渐改变智利的经济结构,建立起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新经济结构。具体经济政策包括:通过征收私营企业建立起公有制经济部门;通过土地改革打破智利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大庄园制,满足无地农民对土地的渴求;通过征收以美资铜矿公司为主的外资企业,终结智利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在推行经济改革的第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增长了8.5%,农业生产同期增长了 5.8%,工业生产增加到12.1%,建筑业增加到12.2%。但阿连德政府靠征收私营企业建立公有制经济部门,使得私营企业主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政府征收大庄园,严重损害了智利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引起了他们激烈的反扑;征收美资铜矿公司,也诱发了外资企业的报复行为以及美国政府的经济封锁。最终在内外交困下,阿连德政府的经济改革被迫搁浅。
土地改革
阿连德政府发展了弗雷政府实行的土地改革,把私人地产的最高限额从80公顷下降到40公顷,扩大了征地的范围。同时,政府接管了大部分的庄园和大地产。征收了这些土地后,阿连德把这些土地无偿地分给了农民,组成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式的生产。阿连德政府先后从4000多个大土地所有者手里征收了800多万公顷土地,用来建立国营农场,集体性合作社,或直接把土地分给农户,这样一来不仅加快了土地改革的步伐,也深化了土地改革的方案。
外交改革
外交方面,阿连德政府强调加强外交方面的独立性,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坚持维护自决权和不干涉原则,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积极扩展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阿连德就职后不久便宣布智利退出美国组织的“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
同美国
阿连德当选总统前后,与美国的关系不尽相同。大选前夕,美国新闻署在媒体活动中采取 “美国元素” 的静默原则,主要通过公关活动支持中右派力量反对左派执政党。阿连德当政之后,坚定的推行智利的社会主义道路,引起美国的恐慌,美国调整了对智利的公共外交政策,致力于通过公关活动来扶持智利中右翼党派及相关人士,阻止阿连德实施 “社会主义道路”,推翻 “人民团结阵线” 政权。 
同中国
1970年12月15日,智利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同中国政府先后签订了贸易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商品贷款协定、贸易支付协定和海运协定等。在1971年10月25日的联合国第26次会议上,智利代表投票赞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把中国台湾蒋帮“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同拉美国家
阿连德自上任以后,先后访问了拉丁美洲国家的委内瑞拉阿根廷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家,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阿连德政府多次派代表同邻国玻利维亚接触,积极解决与玻利维亚的边界纠纷,使玻利维亚重新拥有在太平洋出海口的主权。同时,智利政府还同拉美国家一起为保卫领海权而斗争。
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1970 年11月12日,阿连德政府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同古巴恢复了外交关系,随后又同阿尔巴尼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此外,阿连德执政时期智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国也陆续建立了外交关系。
社会改革
社会福利方面,为消灭贫富悬殊、收入不均等现象,阿连德政府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发放各种补贴,工人工资增加了35%—47%,年工资提高了30%左右。为了提高生产,扩大工人的参与权,工厂实行全日开工,把之前一天8小时的工作制改为三班制生产,民众的失业率从8.5%降到了 4.5%。阿连德政府还实行公费医疗、免费基础教育、低价出售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对孕妇、育婴妇女和15岁以下儿童每天免费供应半公升牛奶等等。在首都圣地亚哥周围的贫民窟兴建简易房屋,供无家可归者居住,动员医学院的学生和医务人员到贫苦的群众中去为其防病治病。
人物评价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阿连德是挨家挨户做工作的,他能同普通人建立起如同家庭医生般的、直接真诚的关系。他将对人性的理解与动物本能结合到了一起,并运用到他的政治工作之中,有时感觉那些会相互矛盾,无法解释。
阿连德的秘书奥斯瓦尔多·普乔·吉森曾说,尽管阿连德生活在20世纪,但他更像19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对理智及语言的力量深信不疑的启蒙者。阿连德反对用武力夺取政权,他坚信只要通过交谈和探讨,民众会被他引向一个更公正文明的社会。
中国总理周恩来也曾评价阿连德说,伟大的阿连德总统生前为了智利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以及促进中智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反帝事业,作出积极的努力。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曾说,阿连德的耐力把所有与他同行的人都比下去了。他有与温斯顿·丘吉尔匹敌的一种本领,那就是他什么时候想睡,马上就能睡着。在进行总统演说的过程中,他的随行人员几乎全都累得掉了队。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评价阿连德,称在智利的所有领导人中,阿连德对美国的利益是极其有害的。他口头上倾向卡斯特罗,反对美国。他的对内政策是对智利民主解放和人权的威胁。
时任美国驻智利大使爱德华·考瑞曾说,在阿连德的统治下,一粒坚果、一个螺丝也不能进入智利。一旦阿连德上台,美国人就要尽全力使智利和智利人民陷入极端匮乏和贫穷中。
人物轶事
与聂鲁达的友谊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是阿连德的好友,两个人有着坚定的友谊。聂鲁达为了支持阿连德竞选总统四处奔走,在这里经济受到封锁之际,想尽办法设立阿连德团结博物馆,并创作了《鼓动刺杀尼克松并赞美智利革命》,力挺阿连德。在阿连德执政期间,聂鲁达时刻维护阿连德政权,倡议智利和全世界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谴责企图推翻阿连德宪政的伎俩。
阿连德在聂鲁达获得诺贝尔奖时亲自向全国人民公布这个喜讯,并且为聂鲁达的诗集《巴勃罗・聂鲁达:人民诗人诗歌选集》写下序言。
四选总统
从1952年开始,阿连德一共参加了智利的四次总统大选,虽然每次的竞选票数都有所增加,但是前三次还是均以失败告终,在第三次竞选失败后,阿连德曾自嘲说自己的墓碑上应该刻上“下一任智利总统长眠在此”。1970年,阿连德第四次竞选总统终于成功。
人物争议
死亡原因
阿连德死于1973年的智利军事政变,他坚守莫达内宫,拒不投降。在2008年智利国家电视台举办的“最伟大的智利人”评选节目中,萨尔瓦多·阿连德以38.81%的选票被评选为“最伟大的智利人”,并且居于投票榜首位。但是阿连德的死因却一直是大家争议的话题,根据智利军政府的说法,阿连德是用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自杀身亡的。这是医生何塞·巴斯克斯和托马斯·托瓦尔对阿连德的尸体进行解剖结果得出的结论,阿连德的下巴上有一处自杀留下的枪伤。但是2008年死亡学家路易斯·拉瓦纳尔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阿连德身上有两颗子弹,所以他并不一定是死于自杀。阿连德的支持者们也一直认为阿连德不是死于自杀,而是被政变军人杀害的。还有人认为阿连德是在总统府外台阶上的交火中被射杀的。2011年5月23日,智利法医部门对前总统阿连德开棺验尸,并于7月19日公布了前总统阿连德的开棺验尸报告。智利法医部门确认阿连德在1973年的军事政变中死于自杀,而非他杀。该报告结束了对阿连德死亡真相长达近40年的猜测。
政变争议
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在这次政变中,阿连德以身殉国。关于这次政变是否有美国政府的介入,众说纷纭,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掌权后,向总统尼克松汇报说美国没有发动政变,但是为政变创造了条件。1977年,尼克松承认美国曾卷入智利政变。有文件显示,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在1970年阿连德就职之前就计划推翻智利政府,但是被中央情报局否认。
人物关系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人物关系一览表
参考资料来源:
个人荣誉
1972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获得古巴共和国授予的何塞·马蒂勋章。
1972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获得苏联授予的列宁和平奖。
1973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4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获得南非共和国授予的奥利弗·坦博之伴勋章。
2008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获得尼加拉瓜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勋章。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人物纪念
萨尔瓦多·阿连德作为智利的总统、政治家,同时也是阿连德社会主义理论的缔造者和实践者,在后世被广泛地纪念。
纪念雕塑
阿连德的雕像矗立在圣地亚哥总统府外莫内达宫前的宪法广场上。除了莫内达宫,智利国内的许多地方都有阿连德的雕像,每年9月11日,阿连德的支持者们往往要举行纪念阿连德的活动。
纪念邮票
20世纪70年代,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保加利亚匈牙利等都发行了纪念阿连德总统的邮票。2008年也就是阿连德诞辰百年智利本国发行了一枚邮票和一枚小版张纪念阿连德总统。
纪念歌曲
1973年9月11日,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同志在与叛军的激战中坚守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14时20分。《团结人民之歌》是音乐人们在阿连德牺牲48周年之际,于2021年9月11日14时20分发布的,用来纪念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同志。
纪念活动
1990年9月4日,阿连德被安葬在圣地亚哥市公共墓地。
2008年,智利政府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总统府前举行的纪念萨尔瓦多·阿连德诞辰100周年活动,同时发布了纪念阿连德诞辰一百周年的邮票。
2021年9月11日,智利民众在莫内达宫前的宪法广场上阿连德雕像前纪念阿连德遇难48周年。
参考资料
..2023-12-07
Allende Gossens, Salvador.ICARITO.2023-12-07
..2023-12-07
..2023-12-07
Salvador Allende.Biography.2023-12-07
智利对阿连德开棺验尸.光明网.2023-11-28
Salvador Allende.Biografías y Vidas.2023-11-14
智利之战1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13
智利之战2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13
智利之战3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11-13
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2023-11-28
Partidos, movimientos y coaliciones.Historia Política Legislativa del Congreso Nacional de Chile.2023-11-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出身显赫
早年经历
步入政坛
三次落选
就任总统
全面改革
内外交困
政变殉国
为政举措
政治理念
国有化改革
经济改革
土地改革
外交改革
同美国
同中国
同拉美国家
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改革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与聂鲁达的友谊
四选总统
人物争议
死亡原因
政变争议
人物关系
个人荣誉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人物纪念
纪念雕塑
纪念邮票
纪念歌曲
纪念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