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庙会是
广州市越秀区为了挖掘和弘扬广府文化,自2011年开始在元宵佳节之际举办的综合性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也是典型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文化节事活动,流行于广州市。广府庙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举办。
庙会是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
唐朝已经存在,
广州市本没有庙会,广州都城隍庙的修建则为举办庙会提供了契机。2011年
元宵节期间,第一届广府庙会举办。包含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内容。自此,广府庙会每年举办一届,在内容上不断丰富。从2012年第二届广府庙会开始,每一届广府庙会都划分出专门的非遗展示区。2014年第四届广府庙会新增“水上庙会”。2019年第九届广府庙会共举办文艺节目和展示活动279场,吸引海内外游客逾500万人次,
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逾1.3亿,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广府庙会通过民俗、非遗、美食、祈福等,展现广府的文化元素。累计客流超过400万人次,
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总营业额逾3.6亿元。
广府庙会广府庙会由政府牵头,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民俗巡演、灯会以及打造美食街等方式向大众展示了属于
广州市的文化。在文化传承、文化保护、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词源
越秀区“广府庙会”属于民俗节事范畴,传统意义上的庙会通常依托某一特定庙宇,在神灵诞日举办以酬神和娱神为主要目的祭祀活动和仪式,但自唐宋以来,庙会的形式内容逐渐丰富,庙会期间常常有文艺表演、商业贸易、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内容,商品交换功能和文化功能逐渐成为庙会的主导功能,庙会由此拓展成为世俗世界的文化娱乐空间。“广府庙会”不同于北方的“庙会”,也不同于南方的“诞”,是广府文化记忆与北方“庙会”文化符号杂的产物,它依托
越秀区城隍庙和地域文化——广府文化,通过策划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民俗文化巡游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展销、广府美食展销等,全方位展示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使得广府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在节事活动举办期间为游客提供可以了解传统文化、进行怀旧消费的空间。
发展历程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庙会作为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
唐朝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寺庙附近,故称“庙会”。庙会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形式,反映民众心理和习惯。就其最初的功能而言,主要是用于娱神,然后逐渐增加了娱人的和经济的功能。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城隍庙,每逢
春节、
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循例举行官方祭祀,民间庙会活动也热闹非凡。2010年,经过修复的城隍庙对市民开放,恢复传统民俗活动,这为举办庙会提供了契机。
第一届广府庙会是在2011年
元宵节期间(即农历的正月十五至二十一,为期七天)举办,地点设在城隍庙忠佑广场、
中山四路(文德路口至
北京路口段)、
府学西街、北京路、惠福美食街、大佛寺、
五仙观、人民公园等地。由第一届开始,广府庙会的主题即为“广府庙会,幸福相约”,第一届广府庙会就已包含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内容,第二届广府庙会新增了广府达人秀、动漫文化展销、游园互动活动、
摄影和DV大赛等项目,划分出广府庙会中心区、美食区、非遗区、动漫区、元宵灯会区、游园区、互动区七大活动区。在第一届广府庙会上,以城隍庙忠佑广场、中山四路(文德路口至
北京路口)、
府学西街、北京路、
惠福东路美食街、大佛寺、
五仙观为支点,每天都有专场民俗文化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小商品展销等活动。自此,广府庙会每年举办一届,在内容上不断丰富。
从2012年第二届广府庙会开始,每一届广府庙会都划分出专门的非遗展示区,而广府非遗则占非遗展示的主体。发展到2013年第三届,了广府、民俗、祈福、欢乐,还加入慈善、动漫、怀旧、相亲、
新浪微博等时尚流行元素,并且第一届的政府主导到第二届的“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再到第三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政府财政“零投入”。2014年第四届广府庙会新增“水上庙会”,“水上庙会”除有非遗文化展出和
粤剧表演,游船上还准备了具有广府特色的传统小吃。
2015年第五届广府庙会继续秉承“广府统领、兼容并蓄;传统风采,现代气息;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原则现了政府“零投入”和“活动更丰富和精彩”的目标,吸引了越来越多对广府文化高度重视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机构的关注和支持。至2016年,广府庙会举办了六届,共吸引2000万市民游客参与。2017年广府庙会巡演活动中,融合各类精彩民俗节目,将传统与时尚、世界与民族相融合。除了传统元素,机器人也参与巡演,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2018年举办的广府庙会中,首次开辟了“空中庙会”游览航线。
2019年第九届广府庙会共举办文艺节目和展示活动279场,分为五大主题区域,分别是活动区、展示区、美食区、灯会区、商贸区。活动区主要内容为广府文艺展演、广府达人秀、青少年庙会、地铁庙会、动漫庙会、慈善庙会等。展示区主要内容有:非遗展示、东湖艺术长廊;美食区内容为
惠福东路广府美食展销、
北京路商圈饮食优惠活动等;灯会区主要内容为
越秀公园花灯展、历届灯会
摄影作品展及欢乐猜灯谜等;商贸区主要内容有老字号一条街展销活动等。网上庙会页面点击率约50万,吸引海内外游客逾500万人次,
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逾1.3亿,影响力不断扩大。2020年,根据
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2020广府庙会暂停举办。2021广府庙会相约线上,推出线上体验+线下打卡、传统游览+VR观光等,涵盖十几处线下打卡点和数个线下VR设置点,以数字化的形式全方位呈现充满广府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
2022年广府庙会为“广府庙会元宇宙”形式,系列活动从1月10日起持续40多天,不仅创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化活动举办模式,还通过数字建模与虚幻引擎技术,构建起一个可随时开启、充满“广府味”的虚拟公共文化空间。2023年广府庙会通过民俗、非遗、美食、祈福等,展现广府的文化元素。累计客流超过400万人次,
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总营业额逾3.6亿元。广府庙会发展至今影响广泛,逐渐地成为了广州的新民俗。2024年1月24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2024年
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举办,宣布广州将于春节期间推出六大板块2500多场文旅活动,其中包括广府庙会。
活动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广府庙会以不同形式向民众展示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府庙会”从第五届开始启动了
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其后,非遗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非遗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参与展示的非遗项目从最仅限于广府、岭南本地的非遗项目,发展到南北荟萃、各地同台。
在2019广府庙会中,组委会引入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湖南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云南省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陕西省的
凤翔区彩绘泥塑及
西秦刺绣等多个省外国家级非遗项目。2018年刷爆社交网络的
故宫文创也首次受邀在2019广府庙会上展示,包括“宫廷娃娃”“千里江山”等系列逾40款文化创意衍生品。同时,为推动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推广和创新发展,2019年广府庙会非遗展示区还专门设立了“大湾遗珍·粤港澳非遗荟萃”区域,特邀来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及
深圳市、
珠海市、
佛山市、
中山市、
东莞市、惠州、
江门市、肇庆的非遗项目与广州非遗同台亮相。
在2023年广府庙会上,非遗主题梦幻创市集和非遗互动体验区邀请了20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及广府特色文创品牌入驻,为广大市民展示精湛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作品。
盛装巡游
广府庙会民俗文化巡游是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百人列队在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集结,汇聚广府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的多支巡游队伍,展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迅游自
北京路中段出发,在巡游中融入
粤剧行当展示、踩高跷、汉服展示等,展现民俗文化风采,并与现场观众互动送“福”,巡游以“岭南第一楼”牌坊为终点。
城隍爷出巡是广府庙会巡演的一个亮点,出巡的“城隍爷”采用西汉时已有的脱胎漆工艺制作而成,身高60厘米,体重不超5公斤。“城隍爷”与充满浓厚岭南文化元素的广府华彩队,来自
连南瑶族自治县的长鼓舞、
普宁市的英歌队、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乐队以及
土耳其的表演队、
韩国的舞蹈队等一起一路前行、表演。
民俗巡演
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城隍庙忠佑广场每天都会有红豆团的《“南国红豆”粤剧展演专场》,他们为
广州市观众献上精彩的粤剧折子戏表演,有《活捉张三郎》《霸王别姬》《梦会太湖》等经典剧目,让观众欣赏到高水平的粤剧艺术,让更多人可以了解粤剧文化。
2017年广府庙会14日举办“小巷庙会”,民众在家门口即可以通过“听
粤剧”、“赏粤剧”、“叹
相声”和“猜灯谜”等感受庙会气氛。市民及游客可以观看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
黄俊英及搭档上演的相声《鸡年说鸡》。此外,还有曲艺家
杨子春率三位徒弟表演
南音自弹唱《珠水新韵》和
三弦琴合奏《夜深沉》,该曲用典型的
北京市三弦演绎
广东省本土的艺术。
在2023年广府庙会闭幕展演上,“广府达人秀”“素馨佳人”的获奖选手带来表演,包括歌曲串烧、
手碟演奏、青年武术、力量杂技等演出。
灯会
广府庙会引进契合
元宵节日氛围的广府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特色花灯,并在园内、广场、长廊等悬挂各式传统花灯和学生花灯比赛作品供现场市民欣赏;围绕广府文化、廉洁文化、历史等知识制作灯谜,供现场市民及游客有奖竞猜。
美食街
广府庙会每年都有美食专区,美食区是历届广府庙会中迎接客流量最大的区域。广府庙会充分展现了
广州市的饮食文化,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大部分具有本土特色。例如老字号陈添记
鱼皮,伴上香菜和
炸花生,以特殊工艺制作而去除了鱼自带的腥味,爽口香脆。还有陈氏无影脚盲公丸、八珍煎饺、白切鸡,以及精挑的南番顺地道美食,如沙湾姜埋奶,南岗喜宴的
番禺区美食新垦莲藕,顺德均安蒸猪。市民及游客在美食区不但可以看到美食制作的过程,而且品尝到正宗的本土特色小食,在满足了口福的同时更加深广府饮食文化的了解。
价值意义
广府庙会是以城隍信仰为基础,以
北京都城隍庙、
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为空间载体,以游神、表演、展览等为组织形式的节日庆典。作为地域性民俗活动,它与
越秀区的社会生态和历史传统密不可分,本质上,广府庙会保持了地方特色,传承了传统民俗,繁荣了旅游经济,打造了公共文化,是集诸多新功能、新元素为一体的当代城市新文化。
广府庙会作为新创节庆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广府庙会是
广州市“一城一特”
春节活动之一,已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为中国两大庙会。2018年广府庙会有600万民众的参与,线上阅读量过亿,2019年广府庙会突出
粤港澳大湾区元素,开展45项主题文化活动,279场文艺节目和展示活动,网上庙会页面总点击率约50万,吸引海内外游客逾500万人次,
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逾13亿,广府庙会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成为活跃度高、集聚性强、影响力大的节庆活动。
从政府的角度看,广府庙会的设置是政府利用文化权力实现文化惠民的手段。广府庙会的举办,是
越秀区应用文化权力打造政民互动新平台的成功典范,在打造过程中,越秀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三种改造———文化选择、文化重构、文化融合。以广府为源,以庙会为载体,南北兼容、雅俗共赏,达到“繁荣公共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传承保护
从2016年开始,“广府庙会”正式引入非遗相关活动,大力宣传展示广府地区的非遗项目,受到广大市民欢迎,其后,活动主办方更是将“广府庙会”的定位确定为“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以及活动的平台”。广府庙会借助“广府”效应,有力推动了整个广府地区的非遗保护。通过举办“广府庙会”品牌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与城市品牌“接触”的载体。
“广府庙会”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注重推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和品牌化。活动主办方积极与非遗传承人沟通,致力将非遗作品转化为接地气的文化产品,打造非遗品牌,在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获得感和自豪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接触、了解,喜欢上传统艺术和技艺,非遗事业的群众基础也因此扩大,其保护与传承也进入良性轨道。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即广府民系的文化,是
粤语地区之中的一个地域文化,指广东珠三角广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范围是以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周边的粤西、粤北部分地区。粤语地区的地域文化还包括广东粤西地区的雷州文化、高凉文化和广西地区的桂系文化。广府文化形成于广州府地区,又流行
于广东、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外粤语华人社区。
流行地区
广府庙会广府庙会,是广东"一城一特"
春节活动之一,也是广东省地方传统民俗文化。逛广府庙会,已经成为
广州市街坊
元宵节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