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位于
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于
道教,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
两广总督叶赫那拉·瑞麟书写的“
五大家仙古观”四个大字。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观内保存完好的绿
琉璃瓦重檐
歇山顶和木构架玲珑新巧。池内的泉水清澈可鉴,数百年来不曾干枯。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
仙人拇迹”,实为古时
珠江水长期冲蚀的天然结果,这是两千年
广州市古海岸线的有力证据,与晋代“坡山古渡”遗迹之说不谋而合,重点保护下来。明清两代,五仙观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
羊城八景之一。现为
越秀区博物馆所在地。
五仙观延续近千年,关于
五羊石像仙人赠稻穗的神话,也依旧被广州人传诵。五位仙人“少者居中持
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道出了南粤先民南移建造家园的过程,当中颠沛流离与探索竞争的历史基因,也铸造了广州人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性格。
五仙观的修复与越秀区博物馆的入驻1989年6月,经过越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多次提案,五仙观升格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五仙观交由越秀区文化局管理,开始进行复建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整治、修缮和管理。1999年,
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扩建五仙观,撤销
惠福西路第二小学,学校占地回拨给五仙观,在2013年还曾进行复原计划研究。
2023年1月,五仙观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历史沿革
五仙观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址亦经历多次变迁。据有关史籍记载:
北宋时
广州市就建有祀奉五仙人的
寺院;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寺观迁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称奉真观;南宋末年又迁至今广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仙观毁于一场大火;直至
洪武十年(1377年),最后迁建于现址
惠福西路坡山巷,主持修建者是广东行省布政使赵嗣坚。
明清时期,五仙观规模相当宏大壮丽,殿堂多达十数处。原有
影壁、牌坊、山门、中殿、后殿,两侧还有东西斋、三元殿、廊庑等。照壁、牌坊、中殿、三元殿和廊庑已荡然无存,供游人参观的只有仪门、后殿、东斋、西斋和“岭南第一楼”等部分旧建筑。
五仙观的仪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绿
琉璃瓦歇山顶,青砖石脚。石门额上“五仙古观”大字是清同治十年(1871年)
两广总督叶赫那拉·瑞麟手书。仪门还保存有一对用漱珠岗
火山石刻制的石麒麟,这是国内十分罕见的
珍贵文物。
仪门东边原
惠福西路小学内有环砌跨栏水池,内有十块长宽约4米的天然红砂岩石,这是一块罕见的原生石,即旧
羊城八景“穗石洞天”中的“穗石”。近前仔细观看,“仙人拇迹”在石面凹处,形似
大足区印。
进仪门后是中殿遗址,之后才是后殿。后殿面阔三间长12米,进深三间宽10米,殿高7米,是重檐
歇山顶,上盖绿
琉璃瓦。正脊两端为回
纹饰.中间为两条相向倒立自,正中脊刹是宝物饰。殿的正桁上刻有“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一月拾贰”等字。内檐施6铺作3抄斗拱,玲拢精巧,四壁作间隔用,原为方格门窗,灵巧通透。整座后殿具有
广东省明代古建筑的特色,也是
广州市现存最完整的
明代建筑。
“五仙观”解放前在
惠福西路内街,是广州建城2000年的历史标志,传说远古年代有五仙人骑着五色羊,
五羊石像衔着谷穗降临广州海珠广场原五仙门电厂附近(电厂原址是五仙街)。
五大家仙喜降临,令广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为纪念五仙福祉,称广州为“羊城”。
“五仙观”在公元265年两晋时,是
珠江的“坡山古渡头”江面有1500米,如今沧海变桑田,明代曾以“穗石洞天”列入
羊城八景。清末民初
广州市拆城墙扩马路,“五仙观”是羊城福祉,命名“惠福路”,2000年开始“五仙观”周边近万平方米民居被清拆,2004年五仙观还原本来面目。
惠福西路靠近解放路一段是闻名省、港、澳灯笼街。纸扎店林立,制作灯色、人物、动物、古屋惟妙惟肖,又是搭牌楼艺人(棚工)云集地方。解放后,因破除迷信,灯笼街消失,艺人转业。
据
越秀区政府规划,日后五仙景区以五仙观和岭南第一楼为中心,结合广场建设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开展民间
曲艺演出,风俗展示。规划还拟打造三处民居景区:甜水巷、金城巷、怡乐里,将通过成片的特色建筑群的整治和开发,展现地方传统建筑群体的独特风情。甜水巷内多为
广州市传统的
竹筒屋,内通风、采光、排水主要靠天井,从前至后,以天井隔成多个房间,内多建阁楼;金城巷的西式民居,是20世纪20-30年代有西洋建筑风格的二三层建筑,材料是近代盛行的
粘土实心砖为主的楼房;怡乐里的建筑多是西洋建筑古典风格,也有部分采用
中原地区传统形式的二三层楼房,前有庭园。
主要景观
后殿
后殿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三间10米、高8米,绿
琉璃瓦重檐
歇山顶,脊饰为琉璃龙纹和琉璃鳌鱼宝珠。内槽为八架,施六铺作三抄斗拱,外檐施乳出两跳插拱承托挑檐桁,梭形柱,有升起、
侧脚,平梁、四椽栿造成
月梁,驼峰、叉手、托脚等风格简洁,保留了明代早期的建筑手法。脊底部有“时大明嘉靖十六年龙集
丁酉十一月二十一日丙申吉旦建”等字。斗拱用材略细,材高18厘米、厚8厘米,斗欹有幽页,装修简朴;殿立面造型比例适度,既保留了明代早期建筑风格,又具有地方特色,是
广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木构架建筑。后殿东侧的原生红砂岩石上,有一脚印状凹穴,旁有“
仙人拇迹”石匾。这是远古时代
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痕迹,民间传说作仙人留下的脚印。晋代这里有“坡山古渡”之称。明、清两代
五大家仙观先后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为
羊城八景之一。1989年6月
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仙观内现保存有宋至清的碑刻14方及石麒麟1对
岭南第一楼
后还有一座楼—岭南第一楼,这是一座城楼式的古建筑物。明洪武七年(1374年)行省参政
知事汪广洋建造此楼,它比
镇海楼还要早7年建造。其楼基用红砂石砌筑,楼高7米,中通往来,作城门状,上建栋宇巨檐,构成一座轩敞的楼台,显得庄严雄伟、朴素大方。此楼与五层楼堪称为
明代建筑的“双璧”。岭南第一楼建成后的第四年,还铸成一口大钟,悬挂楼上。
大钟高3米多,口径2米多,厚3寸,重5吨,是
广东省最大的铁钟。这口大钟撞击起来,声音很响,“扣之声闻十里”。这大钟是作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时召人救火用的,无事禁止撞击;又有此钟敲响,城中便
瘟疫大作之说—故名“禁钟”。该楼也被称之为禁钟楼。禁钟之重,令人惊异。然更令人惊异的却是此钟只用一根
食用葛悬挂。
古代有一大官乘轿路过此地时,扎轿杠的绳索断了,便吩咐轿夫在半时辰内找到绳子扎好轿杠。轿夫正焦急找着,忽见路旁走来一位老人。老人指着山岩上的一条葛藤说:“可用那藤。”轿夫见藤又细又短,以为老人要耍弄他。突然老人不见了,轿夫才知道遇着
仙人,连忙扯下葛藤去扎轿。也真奇怪,葛藤越扎越长,直到轿杠扎得结结实实才用完。到了驿站,轿夫仔细察看,见藤尾刻有“吕洞宾”三个字,这才醒悟到那是吕洞宾所赐的仙藤。
后来坡山建五仙观、盖大钟楼,要找绳索吊大钟。轿夫便把仙藤献出,细小的
食用葛把数千公斤的
铜钟吊得稳稳当当的。故事终归是故事,传说也不一定曾发生过,可一根葛藤吊起那沉重的大钟是不争的事实。
再说那口大铜钟、钟体铸铭篆文,是
洪武十一年(1378年)所铸。钟口之下正对着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能产生共鸣。一敲钟,声自券形门洞传出,钟鸣远播,声闻十里。传说此钟只有遇着火警之类灾难时才撞击鸣钟,无事禁止撞钟,故又称之为“禁钟”,该楼又叫做“禁钟楼”。
五羊仙迹牌坊
五仙观牌坊在六十年代被毁,2005年开始计划原址复原牌坊,复原设计由
华南理工大学程建军教授和
石拓承担。复原采用了原有
台基、夹杆石、柱础等构件。复原牌坊完全按照传统样式,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用十二柱,有侧角、升起。心间为重檐,次间为单檐,均为庑殿式,屋脊为龙舟脊,均饰
忍冬纹,并以广府典型的水浪造型收尾,正脊上饰宝珠、
鳌鱼。
旅游信息
交通
交通:乘3、6、66、74、82、124、217、227、541路公共汽车在
惠福西路站下可达
文化活动
相关传说
版本一
传说
姬燮八年(公元前887年),
广州市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
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
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的山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山坡。从此,广州便成了
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
版本二
五大家仙降临的情形差不多,但时间是南海人
高固为
楚威王相时,即
战国姬扁时期。
版本三
晋朝时,吴修为
广州市刺史,还未到任,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
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吴修于是在厅堂上绘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纪念,并且称广州为“五仙城”。广州
惠福西路五仙观据说就是五仙人降临之地,广州人为了纪念五仙人,在那儿专门修了五仙观,在大殿内还有五仙和
五羊石像的
塑像。广州人民为了感激五位
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观中有
五大家仙雕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又被称之为谷神。
“五仙骑羊赠稻穗”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故事,根据这故事而建寺观的历史由来已久。
历史考证
五羊衔谷的神话故事源于裴渊《广州记》,广州大概在唐以后就有
广州市、穗城、仙城等别称。仅就我们所见到的材料来说,“五羊”和“楚庭”一词见于最早的古籍记载是裴渊《广州记》。这段晋人的记述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楚庭为楚的宫室或官署或市亭,地点是楚的城市而不是在广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以后的史志中记述到楚庭时,愈说愈玄,牵强附会,原因就是离开了这个根本点而望文生义一番。晋时广州的州治在
番禺区(即今广州市),治所的梁架上画有
五羊石像图,悬挂
五谷囊。为什么要画五羊图?裴渊引用了当时人们对古老传说的记述:从前高固(按清人梁廷《百越先贤志》说他是越人)为楚相(
令尹)时,出现过五羊衔谷聚集到楚庭的事。因为
战国时
广州市属楚,所以把这农牧丰收的祥瑞象征也画在州厅的梁上。
高固既然是楚相,必然在楚,他不可能身居
岭南越地而为楚相的。换言之,五羊聚于楚庭是出现在高固为楚相的时候,因此,这个楚庭所在地就只能是楚的
首都内或楚的某一城邑之中。照文义来说,它就是高固的令尹府衙亦无不可,根本与广州无涉。二是五羊衔谷的神话虽然成了广州历史文化悠久的一个象征,又是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一个美好传说。但故事的发生据载最先在楚而不在广州。
《
太平御览》引
沈怀远《南越志》说:“
任嚣、尉佗之时因楚时有羊五色以为瑞,因图之于府厅矣”。可见直到五世纪中叶,
五羊石像的
中国神话仍与《
广州记》所载基本相同。唐
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有“
五大家仙骑五羊,何代降斯乡”之句(见《
全唐诗录》卷84),大概到唐以后不但把五羊衔谷故事的发生地点移到
广州市,还加了个五仙进去。以后,随着这个神话传说的建祠立祀(
北宋时建五仙观),广州的古之“楚庭”一名就逐渐让位于“羊城”这个别称了。《广州记》这段有关楚庭,五羊的记述,本身也是传闻,没有文献与史实可供征信的。
楚庭通常被认为是广州建城之始,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州城条引唐《通历》:“楚伐杨越,自是
南海事楚,有楚亭。”楚子
熊渠伐杨越事见《史记·楚世家》:“
姬燮时,熊渠兴兵伐庸、杨越,至于鄂地(今湖北武昌县东的
鄂城县)。”他的足迹还未越过
荆州市。直言之,周夷王进(公元前九世纪)楚的势力还未到达今
湖南省境。至于“杨越”一词,古籍中往往是泛指百越之地。如《史记·南越列传》的“略定杨越”。古属
扬州市,所谓“扬州之南,越地也”;又如《史记·货殖列传》“而杨越多焉”。这泛指
傣族之民。还有“南海”一词,也是对南方各族居地的泛称。《国语·楚语上》有“抚征
南海”一句,这个南海指的是
江南地。又如《左传·僖四年》: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南海”是指我国江南的广大区域而言,因此,“伐杨越”事无论从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内容来说,都与
岭南的
南越国毫无相干。《通历》的原文我们未得见,仅就引文而论,也不能证明“南海事楚”的“南海”指的就是
广州市。
顾祖禹把它写入
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条内,以致将广州城市的兴起提早到西周时期,楚庭成了广州最早出现的城市的名字,这是前人在地理概念上的模糊而产生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