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3年启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包括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回头看”等。
2023年11月21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第一批共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个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2024年5月9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截至6月1日晚8时,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71人。其中,湖北省有135人被问责,占总问责人数近八成。10月20日下午,第三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督察进程
2023年11月21日至22日,第三轮第一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甘肃省青海省五个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
2023年12月6日,各督察组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在下沉工作阶段,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督察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各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截至12月18日,各督察组已完成下沉工作任务,公开曝光15个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9815件,受理有效举报16700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相关省转办13441件。相关省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1457件。其中,立案处罚1232家,立案侦查55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623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289人。
2024年5月7日至9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直辖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5月9日上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动员会在昆明召开。至此,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截至6月1日晚8时,7省共立案处罚1369家,立案侦查45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748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71人,其中,湖北省有135人被问责,占总问责人数近八成,该省此前被通报洪湖市水质持续恶化,部分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各督查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28860件,受理有效举报24314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有关省(市)转办17825件,有关省(市)已办结或阶段办结8701件。
2024年10月20日下午,第三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
督察原则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倒逼责任落实;坚持依规依法,严谨规范,做到客观公正;坚持群众路线,信息公开,注重综合效能;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督察目的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强化督察问责、形成警示震慑、推进工作落实、实现标本兼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督察对象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督察对象包括: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可以下沉至有关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二)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
(三)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有关中央企业;
(四)其他中央要求督察的单位。
参考资料
督察内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内容包括:
(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
(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规划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进落实情况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处理情况;
(六)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以及整治情况;
(七)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
(八)生态环境问题立案、查处、移交、审判、执行等环节非法干预,以及不予配合等情况;
(九)其他需要督察的生态环境保护事项。
参考资料
督察事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直奔问题、强化震慑、严肃问责,督察事项主要包括:
(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督察的事项;
(二)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力的典型案件;
(四)其他需要开展专项督察的事项。
参考资料
组织机构
成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研究确定,组成部门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部,负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承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带队领导
第一批
第一组:福建省,组长陈润儿,副组长翟青;
第二组:河南省,组长许达哲,副组长郭芳;
第三组:海南省,组长宋秀岩,副组长张雪樵;
第四组:甘肃省,组长蒋卓庆,副组长董保同;
第五组:青海省,组长刘伟,副组长胡卫列。
参考资料
第二批
第一组:上海市,组长许达哲,副组长张雪樵;
第二组:浙江省,组长宋秀岩,副组长董保同;
第三组:江西省,组长刘伟,副组长任京东;
第四组:湖北省,组长李锦斌,副组长胡卫列;
第五组:湖南省,组长蒋卓庆,副组长翟青;
第六组:重庆市市,组长陈润儿,副组长郭芳;
第七组:云南省,组长叶冬松,副组长李云卿。
参考资料
第三批
第一组:江苏省,组长李锦斌,副组长郭芳;
第二组:安徽省,组长夏德仁,副组长于会文;
第三组:四川省,组长付志方,副组长翟青;
第四组:贵州省,组长姚增科,副组长李云卿;
第五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组长苗圩,副组长董保同;
第六组:中国石化,组长冯正霖,副组长钱智民;
第七组:中国中化,组长叶冬松,副组长张雪樵;
第八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组长崔玉英,副组长任京东;
参考资料
典型案例
2023年12月1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福建省漳州市海洋保护不力 违法违规问题依然存在
福建省漳州市部分沿海防护林破坏仍较严重;一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不力,存在违规开发无居民海岛问题;统筹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大量养殖尾水对周边海域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挖湖造景
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河道生态修复之名,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违反河道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阻断黄河干支流正常连通影响行洪安全;违反自然保护区要求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海南省一些地区红树林保护不力 侵占破坏问题仍然多发
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以及临高县部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当,保护区被违规侵占,一些红树林陆续枯死;红树林保护规划缺失,儋州市等地生态保护红线内部分红树林遭砍伐破坏;文昌市督察整改不力,红树林生境恶化。
甘肃省张掖市违规取水问题突出 加剧生态退化风险
甘肃省张掖市大量人工水面长期违规取水,2020年6月以后未批先建人工湖;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超采区内发生的的超量取水问题基本未被依法查处;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毁林问题频发,未经批准建设橡胶坝用于蓄水。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无序扩张 加剧生态环境承载负担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不仅超规模开采,还存在私挖乱采乱象;一些企业不顾水资源刚性约束,违规取水用水;一些企业违法占地和侵占草地,对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威胁。
2023年12月8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5省典型案例。
福建泉州违规开山采矿,监管不力
福建泉州市一些县(市)借矿山修复、土地平整之名违规开山采矿,监管不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20年9月,惠安县批准两个矿山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由两家矿企共同成立的禾木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治理项目实施以来,矿山不仅没得到修复,矿区开采面积反而扩大近一倍。
河南新乡违规挖砂采石破坏生态环境
督察发现新乡市辉县市卫辉市等地违规挖砂采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导致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赵长城遗址遭到破坏。卫辉市矿山主管部门为天然资源有限公司四车间办理采矿许可证时,未按规定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将长达651米赵长城遗址唐庄2段划入采矿范围。多家企业在违规采矿过程中也对赵长城造成破坏。截至目前,赵长城遗址仅存在855米,71.6%长度的长城遗址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违法违规问题依然存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中国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督察发现,国家公园内存在违法违规侵占林地、非法采石破坏生态、小水电站清理整治不力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五指山花舞人间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违法开垦258.6亩公益林地种植咖啡等经济作物。4座电站的部分设施位于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至今仍在运行。
甘肃部分采砂企业违规占用草原、林地
2019年以来,甘南州部分采砂企业未办理征占用手续,违规占用草原、林地。其中,甘肃驰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采砂企业违规占用草原249亩进行开采。全州43家采砂企业中,37家没有达到生态修复要求。全州按照要求应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的采砂矿山,均未开展创建工作。
青海省一些地方小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不力
青海省一些地方小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不力,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截至督察时,64座列入“退出类”的小水电站,仍有23座没有完成退出方案。由于生态流量泄放不能满足稳定、足额的要求,导致部分河流出现减水脱水现象。
2023年12月15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福建省龙岩泉州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缓慢 污水直排问题依然存在
龙岩市泉州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直排等现象多发。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不力,管网排查工作比较滞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污水收集率偏低;污水直排问题突出,部分水体存在黑臭现象。
河南洛阳等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
洛阳市濮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等市部分地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污水直排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还不到位,治污乱象仍有发生。
海南省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 大量污水直排
海南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管网缺失严重,城市建成区普遍存在雨污不分流问题,大量城镇生活污水排入城市内河和排洪渠,一些住宅小区污水乱排乱放。
甘肃省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运行管理不到位
甘肃省黄河流域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部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低;生活污泥处置问题突出。
青海省西宁海东两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明显 溢流直排问题突出
西宁、海东市两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排水管网中雨水、污水管道多处混接错接,大量生活污水难以收集处理,污水溢流或直排影响周边河流水质。
2023年12月22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了5省的典型案例。
福建省化工园区用地不符合规划要求
2020年至2021年,福建省分两批认定了25个化工园区,14个位于闽江流域。督察发现,其中有10个化工园区在达标认定时,均存在用地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问题,但福建省有关部门把关不严,予以通过。到督察进驻时,仍有8个化工园区的部分用地不符合规划要求。2023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暗查发现,一些化工园区违法排污问题较多。
河南一些地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
许昌市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其中河南青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烧结机烟气管道多处泄漏,烟气大量外溢,企业在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平顶山市宝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平煤神马京宝公司、宝丰洁石煤化公司焦炉烟气收集效率低,装煤出焦时黄烟滚滚,污染严重。两地应急减排措施普遍落实不到位。
海南省一些市县海防林保护不力
督察发现海南省一些市县海防林保护不力。近十年全省规划保护的海防林长度从1051公里缩短至940公里,面积从14150公顷减少至10998公顷。一些地方随意侵占海防林,万宁市文昌市等地存在通过调整规划蚕食海防林问题。
甘肃白银市一些县区违规开采矿产
甘肃白银市一些县区违规开采矿产,对文物保护造成不利影响。景泰县景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盛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违法占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499.7亩、213.6亩。景泰县文物保护部门要求企业整改违法行为,但截至2023年11月,整改仍未完成。
青海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
督察组在青海发现,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果洛州久治县2021年编制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草原改良地块中包含了位于索乎日麻乡的2.6万亩石质山峰。现场检查时看到,这些山峰既没有土壤覆盖也没有植被生长,不应作为退化草原进行修复。一些地方对项目后期管护明显不重视、不作为,草原修复成果维持不到两年又回归旧状。
“湖北之肾”洪湖水生态状况持续下滑
2024年5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通报典型案例时指出,荆州市和有关部门对洪湖生态保护治理有畏难情绪,决心不够,不碰硬、慢作为,流域规划统筹不力,推动落实洪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不到位。洪湖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2024年5月27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江西:污水冒白沫 哗哗进长江
江西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在全国排名靠后,部分城市管网建设明显滞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低,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和溢流等问题十分突出。鹰潭市上饶市萍乡市、抚州、赣州市等多地,都存在类似问题。
浙江:河水变清 竟是清水冲出来的
台州临海市治理东大河不在截污控污、系统治理上下功夫,而是以生态补水名义大量调水冲污,导致东大河因为缺乏有效治理,多次出现黑臭,群众反映强烈。上游的山溪岗溪因污水长期直排,2023年水质已由Ⅲ类恶化为劣Ⅴ类。浙江省一些市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绍兴市台州市宁波市等地市县污水直排、超标排污问题依然存在。
上海:大都市的形象 雨天露出另一面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上海发现,部分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存在不足,污水处理工作推进缓慢,一些问题久拖不决。因为存在管网混接、雨污合流等问题,上海市部分区域在雨天出现大量污水溢流外排现象。据统计,2023年上海市共有3500余万吨污水直排长江,其中经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溢流口外排的就超过了2500万吨。现有的371座防汛泵站中,有124座存在雨季排污。另外,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一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破损、污水直排问题也比较突出。
湖北:污水缺处理 河道就黑臭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北省发现,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导致老泵站河形成重度黑臭。监测结果显示,此处氨氮浓度为20毫克/升,已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19倍。湖景新苑附近钓场渠道因为接纳周边小区生活污水,黑臭同样明显。下游后湖水质已由2022年的Ⅳ类下降到2023年的V类。湖北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孝感市天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等城市管网改造建设等工作不到位,导致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严重,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治理不力。
湖南:虚增数据 这样的污水收集率是假的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南省发现, 按照国家要求,2023年湖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规模占比应达到70%,但实际仅为25.1%,长沙市市的污水收集率不升反降,反而还由2021年的35.6%下降到2023年的26.1%。怀化市市4次印发整治方案,整治目标连年落空。为完成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考核目标,怀化市有关部门竟然指使污水处理厂从2021年开始,编造进水数据,将上报数据虚增50%左右,弄虚作假性质恶劣。由于湖南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缓慢,污水直排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长沙、岳阳市、怀化、张家界市等地此类问题突出。
云南:抽污水直排 这样处理倒省事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发现,昆明、丽江市普洱市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督察发现,昆明市将主城区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抽排至西山脚下的西园隧洞,直排沙河后汇入螳螂川,导致螳螂川水质长期为V类甚至劣V类。西园隧洞污水直排已持续多年,但昆明市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也未推动问题解决。丽江、普洱等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昆明市老海河、新螺蛳湾排洪沟等处积存大量生活污水,水体黑臭问题仍然突出。
重庆:长期超负荷 污水岂能治好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市发现,一些地方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整治进展缓慢,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溢流问题依然突出。重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2023年平均运行负荷为102%,其中8家长期超负荷运行。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太平门污水提升泵站累计溢流时间约1440小时,共向长江溢流直排污水约900万吨。重庆市三峡悦来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负荷率达166%,全年溢流时长605小时。督察发现,重庆市渝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等,因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不到位,出现错接渗漏等问题,导致生活污水直排,严重影响环境。
参考资料
发挥督察利器作用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长江中心-今日头条.2024-05-28
目录
概述
督察进程
督察原则
督察目的
督察对象
督察内容
督察事项
组织机构
带队领导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典型案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