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堂
赵姓堂号,
秦始皇灭
赵国后,把
赵代王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
甘肃省,
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由此形成一个望族,至汉代此族的
赵充国封侯入相,功成名就。由此系赵氏望天水,后并以此为堂号。故“天水堂”、“
天水郡”成为赵姓的著名堂号和名望。
赵氏天水堂
天水市是赵姓郡望,天水堂是一代代赵姓人心中无比尊贵的圣地。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姓氏最早始于
中原地区人文始祖
伏羲和
女娲,两人同为
风姓,华氏(羲娲均为华胥氏所生)。
炎帝的
姜姓源自伏羲,
黄帝的
姬姓以及、姒、嬴、安等姓源自女娲。
赵姓出自
嬴姓,血缘始祖为
炎黄之后,少昊、的苗裔孙女修。相传,女修吞
玄鸟卵而生嬴氏初祖。玄鸟为
不死鸟,实为女娲的化身,女娲有一名为“凤里栖”。嬴氏得姓始祖为
伯益,又名大费,
皋陶(又名
大业)和女华之子,辅佐尧舜,立下大功,被舜赐封嬴氏。伯益的后代中出了两个擅长养马的杰出人物,一个是
秦非子,因功被周王封赐
秦邑,奠定了“
战国七雄之首”
秦国的光荣基业;另一个是
造父,因功被
周穆王赐封赵城,赐赵姓,开创了“战国七雄第二”
赵国的光荣基业。赵公辅为
战国末期赵国
赵代王嘉赵嘉之子,他深得
秦始皇赵政和汉高祖刘邦的器重,主政西戎,造福一方,政绩卓著,世称“天水赵王”。
赵公辅开创了最具
天水市地域特色的天水堂文化。
赵匡胤建立
宋朝,
赵姓遂为
国姓,被《百家姓》尊为中华第一姓。后世把宋朝称为“天水一朝”,天水堂从此更加名垂青史,誉满全国。
天水堂所代表的“赵”的含义是无限丰富的。按照《
说文解字》的说法,“赵”为“趋”,特指美好的道路。赵为“肇”,有伏羲女娲肇启华夏文明的创世纪之功;赵为“照”,有日月齐明照耀天下之美;赵为“趋”、“驰”,有龙凤呈祥、龙马奔腾、趋善趋真等
图腾征兆无限祝福后裔的辉煌前景;赵为“超”,有兼程超迈、腾飞跨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赵”还有快马加鞭、持之以恒、天长地久、创新纪录、创新纪元之意。
除
赵姓外,
阎姓、皮姓、
尹姓、
艾姓、
狄姓、
桂姓、
上官姓、乐正姓、
姜姓、
严姓、庄姓,
王姓、
杨姓、
梁姓、
纪姓等姓氏,也是以天水堂为重要堂号、
天水郡为重要郡望的。
杭州市的
基督教天水堂以及台湾的姜氏天水堂都很有名。在赵姓人聚居的地区都有
天水市堂,天水堂在世界各地都有的,最著名的当然要属天水的赵氏天水堂了。
南雄赵氏
广东南雄天水堂赵氏本宋太祖匡胤之后。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太祖六世孙
赵子崧居南雄州,
绍兴二年(1132年)死于贬所,其子孙一支先卜居于今宾阳门地,后迁牛田坊洋坋村,再迁粤赣边陲龙头坊(今
界址镇赵屋),迄今800多年,子孙蕃衍2300余户,男丁6100多人,其中居南雄1100余户,男丁3100余人,居赣南及南雄等(1996年9月版《赵氏族谱》)。南雄142姓中,
赵姓户数位列20。
南雄赵氏作为皇室贵胄,名门望族,就其几百年发展历史来看,却不同于一般贵胄,虽出名门而不名,虽属贵胄而不贵。第一,从聚居地来看,
南雄市赵氏蕃衍迁徒是由州城城乡到乡村,散居于边远山区。现今南雄赵氏聚居于三十多个村庄,除水西、苟子脑两村靠近南雄城外,其余各村散布于界趾、乌、孔江、新龙、
油山镇、
南亩镇、
大庾岭等边远山区。有一支迁
乐昌市改籍
瑶族。第二,从人文方面来看,南雄赵氏几百年来安于农耕,读书的人少,外出创业的人也少。《直隶南雄州志》记载,
道光四年以前,历宋,元、明,清600多年,南雄
赵姓无一人中举、登
进士,姓赵的
贡生也只寥寥六七人,可谓历百年而出一贡生。州志采录的乡饮、行谊、孝友、儒林、文苑等人物中,亦无一赵氏。几千鸿丁,几百
春秋,躬耕乡里,默默无闻,实为罕见。(这里我要补充一下,本人是
赣州市的,不过我记得我祖上就有赵家世代不为官宦之说。但是在
家谱里倒是没有这么一说)
南雄市及
江西省赣州地区一带赵姓人均为太祖六世孙赵子(太祖-德昭-惟忠-从蔼-世雄-令-子崧)后裔(有部分回迁金陵,部分迁居四川峨嵋,部分迁居广东乐昌附近改籍
瑶族,还有部分迁居其他地方)。
光派行
万文日子居铭敬,孟仲俊元赵应。
天大光明正通嘉,达世春来本愈高。
士志学时云程定,中有开方永显承。
贞祥兆庆昌隆运,冠冕堂皇绍书香。
登庸辅弼朝庭满,国泰民安事业扬。
巍伟鸿图垂德泽,荣华富贵远昭彰。
百年树人育新秀,龙凤腾飞齐兴邦。
粤北(南雄)赵氏。
赵匡胤有4子,长名德秀,次德昭,三德林,四德芳。德秀、德林早亡,无后。
德昭生有5子:名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南雄赵氏是惟忠后裔。惟忠封舒国公,生从蔼,封
韩国公;从蔼生世雄,赠
太师,封淄王;世雄生令□,赠
金紫光禄大夫,令□生子崧。子崧,字伯山,是太祖后裔中拔萃的一员,登
崇宁五年
进士,
宣和间官至宗正
少卿,除徽阁直学士,知淮宁府。
靖康之变,
开封市失守,子崧起兵勤王,辅高宗
赵构登上帝位,建立
南宋政权。高宗乃授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铃辖。
赵子崧实权在握,又使高宗心存疑虑。建炎二年,子崧政敌辛道宗向高宗告发子崧曾向人讲起“太祖后当再有天下”的传言。赵构听了,心里很是不安。那时正当宋廷南迁,天下动乱,赵构很怕自己的皇位被人夺去,盘算着如何拔去这根心头之刺。是年二月,镇江府为贼人所陷。高宗赵构遂见机行事,以弃城罪,降子崧为
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
李治终于除去了心腹大患。
赵子崧谪居
南雄市,历时4年,至
绍兴二年(1132年),“遇赦复
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巳死于贬所”(《宋史·子崧传》)宋祖遗裔继德昭之后,又是“竟成燕鹿一场空”。
赵子崧之死,对其后裔又是一次打击。他们回顾祖先的遭遇,对朝廷心灰意冷,产生了淡泊功名,不求仕进的思想,乃由南雄城厢徙居乡村。宋末,
文天祥招兵勤王,陈福基在南雄起兵抗元,均不见南雄
赵姓积极响应的记载。赵子崧子孙为避元兵,再远徙于界址龙头坊,立祠隐居,世代农耕为业,为开发
南雄市东北地区一隅作出了贡献。他们不言门第,安分守己,遵崇“厚生”祖训,养成勤劳、纯朴、犷直之风。
天水堂教堂
天水堂位于中山北路与
体育场路交叉处西南角的耶稣堂弄2号,是
杭州市最早的一所
基督教教堂,也是杭州目前五所对外开放的教堂之一。教堂及牧师楼,还依稀可辨,旧貌犹在,特别是庭院内当年传教士司徒尔种植的银杏树和
榉树,已是高耸入云的大树,现被市园文局列为“名木古树”重点保护。
天水堂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当时美国南长老会,差谴第一批传教士胡思登、郝理美来杭州传教,南长老会组织的布道团,最初落脚在杭州市内的城隍山上,并建立了一个据点。山坡上是一排排
庙宇和政府官员的住宅,布道团驻地可以说是居高临下,恰巧正对着当时政府某官员的住宅,每当这位官员的儿子患病,医生和
占卜家们,就把病因归咎于一股邪气,说是外国人住在山上造成的。于是地方当局千方百计编造理由,要求南长老会布道团搬迁,当时政府官员也主动配合,拨给天水桥畔(现耶稣堂弄)荒地10亩,作为南长老会布道团上午活动场地。
当时,清政府时局动乱,太平天国军队攻打
杭州市,扎营城外的耶稣堂弄一带,民房均被烧毁,农田早已荒芜。虽芦
承宣布政使批了地快,但传教士住宿仍无着落,住房还需要另租民房解决。
直到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差会拨来经费,先在这块基上建房二间,虽比较简陋,但还是开放了布道所,落成之日,芦藩台还特地赠送了“胡郝礼拜堂”木匾一块以示祝贺,“胡郝礼拜堂”实是杭州最早的
基督教礼拜堂,也就是基督教天水堂。
继胡郝二位传教士之后,由于布道所需要,差会又差谴了第二批人员来杭州,传教士名单中,就有司徒尔和他的同事们,同时,差会又增拨建房经费,不久就在耶稣堂弄二号,即“胡郝礼拜堂”原址上,拆去简易平房,重新建造礼拜堂,并正式命名为基督教天水堂,有在礼拜堂后面新建传教士住宅楼二幢,男女书房和宿舍5-6幢等一大片建筑群,建筑用地相继增拨到80余亩。胡郝二位传教士任满后,于1875年司徒尔主持天水堂工作并开办了仁慈堂,医局、女子学校和育婴堂等服务机构。
关于天水堂布置情景,大同日报在1946年有一篇专题报道,他写道:教堂朝南,堂内壁上有块培德女校捐献的“幸有
耶稣”
匾额,下面是写着信徒司徒氏的“基督宝训”共有八条:1、虚心者福矣,以天国乃其国也;2、哀恸者福矣,以其将受慰也;3、温柔者福矣,以其将得土地;4、饥渴慕义者福矣,以其将得饱也;5、怜恤者福矣,以将见于恤也;6、清心者福矣,以其将见神也;7、施和平者福矣,以其将称为神之子也;8、为义而遭迫害者福矣,以其将称为神之子也。另外两旁是一副
对联:尔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尔之神此首戒也,其比亦如之即当爱邻如己戒未有大于斯之者。这篇报道,在读者面前,再现了当年天水堂的真实面貌。
司徒尔于1913年病逝后,传教工作由华人牧师接替,天水堂第一任华人牧师是桑坚堂、第二任牧师是刘德胜、第三任牧师周汗章(其中钱楚雄代过)、第四任牧师是郑勉余。1958年杭州教会联合后,宗教活动停止,教堂房屋作为包租产由房管部门租给杭州链条厂。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教会收回部分房屋,并进行了初步整修即恢复了宗教活动。复堂后主任牧师有张灵光、王彼得。现任主任牧师汪吉生及缪大军、鲍水清牧师,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形成
危房,正在筹建中。经常参加礼拜的信徒约600人。天水堂还负责以堂带点的工作,带领
下城区基督教艮山、朝晖、东新、华丰四个聚会点的圣工。
当人们到天水堂参观及礼拜,会想到在这里生活过的、在中国
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
司徒雷登。他在中国度过五十年,其中在
杭州市有十四年半的时间。他于1876年6月24日出生在耶稣堂弄3号,是司徒尔的长子,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887年司徒雷登11岁时,他随父母回
美国探亲,并留在那里读完中学和大学。到了1904年,司徒雷登又回到了阔别17年的杭州。在众安桥边的湖山堂做牧师,并在
弘道女中和冯氏女中等教会中学任教。37岁那年,他到
金陵协和神学院教书,后到北京筹办
燕京大学,出任校长。
中国抗日战争中,他蹲过日本人的监狱。由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特使推荐,当了美国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在任大使期间,曾来
杭州市故地重游,访问期间,当时的杭州市长
周象贤很热情的接待他,还授于他杭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天水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西文化在杭州的美好见证,外宾络绎不绝来天水堂访问参观,对外颇有影响。最近,市政府将中山路一带划为文化保护区,以商贸、旅游、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新景区。天水堂必将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文景点。
[途经公交]k30路K72路814路24路k24路78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