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岭镇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辖镇
九龙岭镇,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辖镇。1950年属九区,1956年为石门乡,1965年为九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九龙岭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8.9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5901人(2017年)。镇政府驻毛家栗山。通公路。
历史沿革
九龙岭民国初属靖合乡,解放后设立九龙岭乡,1958年成立九龙岭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建制,1995年与槎江乡合并成建制镇九龙岭镇 。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九龙岭镇位于邵东市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相传九条神龙争地抢宝而盘踞此地以得其美名。她东与仙槎桥镇双凤乡相临,北与魏家桥镇交界,南与郦家坪镇、双凤乡接壤,西与邵阳市蔡锷乡毗邻。
自然资源
该镇有全县最大水库——黄家坝水库。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石膏、锰等,以煤、锰为主。这里有驰名全国的毛家栗山五金市场,有规模型的畜牧小区,有碧绿的果园……。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88.96平方千米(2017年)。镇政府驻毛家栗山,共辖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59个村民小组,人口25901人(2017年)  。
2016年5月3日,邵东市部署并村工作,要求在5月20号前完成并村工作  。并村后,九龙岭镇下辖行政村、居委会为:向阳新村、栗山居委会(毛家栗山)、桥头冲村、黄金村、双秀山村、财神村、曾家冲村、马高横村、柳塘村、均田村、长江村、民族村、三合村、芦山村、绿汀村、新槎江村、九龙岭村、白鹤村、李老桥村、观华村、紫云村、畔山村、界方村、隘门前村、田溪村  。
经济
概况
九龙岭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有规模企业6家,各类企业70余家,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0万元,比上年增长67%;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完成农业总产值2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6473元,比上年增长14.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7万元,比去年增长79%,其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8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6%,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08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0%.。
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九龙岭镇内风景优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境内有巍巍的九龙岭,悠悠的槎江河;有碧波万顷黄家坝水库,有地下迷宫七星岩。闻名世界音乐家贺绿汀,新闻怪杰严怪愚的故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趣事。
农业
九龙岭邵东市的农业大镇。九龙岭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在镇域经济发展上制订了“兴工旺商强农业,富民强镇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变农业大镇为农业强镇,小农经济向规模型经济转轨”的发展战略,突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由单一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全镇形成了黄花、柑橘属油奈、板栗、西瓜、药材、鲜鱼、瘦肉型猪等种养殖业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旱土育秧、软盘抛秧、优质稻等新技术、新品种。全镇已实现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镇内湖南瓜类研究所在雪峰种业基地,千里枇杷园基地等农业基地享誉全市。
工业
九龙岭镇是中南的五金之乡。手工业较发达,传统产品“三刀”(剪刀、菜刀、薙刀)闻名远近。撤区并乡前,民营、个体和私营企业一直是该镇的“短腿”,并乡建镇后,该镇以五金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现在贯穿市场马路两侧的皆是门面,店内货物齐全,花样繁多,沿线1公里,摆满了农副产品及小百货。每逢星期六、日赶集网时,广东省福建省河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商贾云集毛家栗山五金市场,看样洽谈生意,热闹非凡。
五金专业批发市场面积2970平方米,设有2100个摊位,摆着民用刀、剪、顶针锤子科技、斧、凿、刨、锯、千斤顶等上千种五金产品,摊位上规模,门面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无不凝聚着镇党政一班人的心血。九龙岭镇以毛家栗山五金市场为中心,辐射了周围的均田、和平、合兴、畔山、柳塘、罗古等13个小五金加工专业村,发展小五金加工专业户800户。
招商引资
为做好消赤减债工作,该镇大力兴办工业企业,拓宽财源增收渠道。至目前,全镇兴办大小工业企业68家,实现工业产值4.1亿元。通过用活“资源优势牌”、“回乡创业牌”、“环境优化牌”三张“王牌”,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增强企业活力。俊力达打火机厂“俊力达”品牌打火机、湘飞五金工具厂的“湘飞”、“克利丝”牌钢丝、广众锻压工具厂的“申广”牌扳手等都成为享誉全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品牌,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为当地增加了更多的税收。
交通
九龙岭镇区域位置良好。九龙岭镇距邵阳市市区和邵东市城区只需20分钟车程,距邵衡高速出入口只有5分钟车程。镇内交通便利,湖南s549省道(原湖南s231省道)、湖南s336省道、邵黄公路、邵郦公路、青祁纵穿全境,镇道、村道四通八达。经过2007至2010年三年大兴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目前九龙岭镇内90%的通村公路都已是水泥路面,村民告别了千百年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道路史。
旅游
九龙岭风景区
九龙岭风景区,有“宋濂溪周敦颐洗墨的九龙岭”之称。坐落在邵东市九龙岭镇,距邵东县城20多公里,相传有九条神龙盘踞此地而得名。海拔631米,山势高耸,九峰连绵,山顶有寺庵,山腰有清泉,山间有巨杉,春季登山,看万山红遍,美不胜收。
九龙岭算不上高山,但因为邵东属于丘陵地带,九龙岭因而显得鹤立鸡群。
岭上最出名的景点当数洗墨池,相传周敦颐曾在此读过书,洗墨池就是物证。九龙岭上原来有三颗标志性古树,目前只剩下一棵了。岭上原来还有一座梅公祠,现在有一座“紫云庵”。山下还有邵东市最大的水库“黄家坝水库”。
但是,九龙岭最耀眼的不是风光,而是出生在九龙岭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以及新闻怪杰“严怪愚”。
“贺绿汀故居”位于邵东县九龙岭镇新庵堂村,南面与第四村民小组的民居相连,北距贺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内现住6户村民共26人。故居围墙边有小池塘,池中水波滟潋,水欢鱼跃;故居前后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山下田野麦浪翻滚,稻花飘香,映衬得故居愈发显得古朴大方,高雅幽静。
2000年,省政府已将“贺绿汀故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邵东市将贺绿汀故居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红色旅游景点。通向贺绿汀故居的一条公路正在维修,故居离县城约20公里,是一座"凹"字形砖木瓦房三合院。整个院落坐东朝西,依山傍水,有14间房屋。屋前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坪,面墙为青砖,内墙为土砖,堂前木花板隔墙保存较好,青石墙、小青瓦和阶前的木柱梁相得益彰。院落围墙下有小池塘,后有小山坡。
邵阳八甲李氏,是李姓的一个分支。其始祖致由公,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居宝庆武冈龙宫乡三都水口杨家洲。子福八徙祁阳市,福八公次子君十八郎生三子,次子应麒,元延五年生,明宣德元年卒,由祁阳牛练塘迁邵阳九龙岭杨林屋,生显公,显公生森、宗、芳、圆,衍为八房。清嘉庆19年(1814)始修家谱同治元年(1862)、光绪33年(1907)、1941年、1992年续修。至1948年,已传25代,共17000余人。宗祠在九龙岭。班次: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祐增。续班:本正发祥,肇启有忠纯,立学光前代,家传瑞运新,声华成盛业,孝义一庭荣。该族名人李薰,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锐,曾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黄家坝水库位于九龙岭山脚,是邵东市最大的水库,水库水质极好,库区水面辽阔,可以拍摄白鹭。青摄协经常有摄影师前来参加风光、人像摄影。
严怪愚故居
严怪愚故居坐落在九龙岭镇合兴村严家桥(冒底塘)。严怪愚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新闻界的一位坚强战士,著名记者、作家。严怪愚同志是一个用自己的笔杆子证明了自己无愧于铁杆子编辑、硬骨头作家称号。严怪愚同志故居作为邵东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让革命的精神代代相传 。
代表人物
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
贺绿汀1903年出生在九龙岭山下的新庵堂村。
贺绿汀用自己的一生引领着一个音乐时代。在20世纪的中原地区音乐家中,他是第一个投身于农民运动和参加广州起义的战士,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反映工农夺取政权的《暴动歌》;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承认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的作者;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是第一任中央管弦乐团团长;第一个和陶行知先生合作、在育才学校中建立专业儿童音乐教育学科。他创作了《游击队歌》等大量荡气回肠的作品。解放后,他是我国第一位荣获国际音乐理事终身荣誉会员殊荣的音乐家,自1949年10月起担任新中国成立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
贺绿汀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时坚持说真话,遭到了林彪和"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残酷迫害。1953年,他发表了《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毫不留情地对当时音乐界在创作上只求完成政治服务,大量公式化、口号化、标语化的群众歌曲的现象,及对音乐创作动辄以作曲家的阶级来定性,以扣帽子的方式来围攻的风气,加以针砭。随后,贺绿汀被扣上"胡风文艺思想"的帽子而受到围攻。
1963年,贺绿汀发表《对批评家提出的要求》,更直言不讳地地批评了姚文元和有关人等乱打棍子的"学阀"作风,由此招来更残酷的迫害。最令他痛苦的是,他的老伴姜瑞芝与孩子们都被打成为“黑五类”,女儿晓秋为此自杀。但是,不论在斗争会上,还是隔离室内,他始终坚持真理,针锋相对地抗争。他在狱中更置生死于度外,写下了八十多万字的对"四人帮"的控诉、抗辩材料。
1993年7月15日,江泽民同志为祝贺贺绿汀同志从事音乐工作70周年,亲笔题词"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
1999年4月27日,贺绿汀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新闻怪杰严怪愚
严怪愚1911年生于九龙岭合兴村。
他的启蒙老师就是贺绿汀。1921年,贺绿汀在湖南邵东灵山寺学校教书时,严怪愚正在那里读书。
严怪愚1935年从湖大政治经济系毕业,选择了新闻职业,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动请求到前线作战地记者。
令严怪愚文名声震中原地区舆论界的事,当属首揭汪精卫叛国丑闻。1938年12月于29日,汪精卫在河内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宣布投降日寇。国民党重庆当局下令严密加强新闻管制,不准报界披露汪精卫已叛国的消息。当时,虽重庆市各大报已知汪逆叛国内幕,但慑于身处虎狼之地,一时也不敢将消息捅出去。关键之际,范长江将有关材料转给了严怪愚。严怪愚拍案而起,秉灯写就《汪精卫叛国投敌前后》一稿,连夜电发湖南省《力报》。翌日,《力报》以大号铅字刊出电稿。顷刻之间,震动全国。当时主政湖南的薛岳慑于"蒋校长"的恼怒,惶恐不安。因一时难以抓到严怪愚,只得登报谎称:严怪愚造谣惑众,诬陷党国要人,已在重庆捉拿归案正法。
1949年8月,一介书生的严怪愚加入湘中二支队,加入了围歼桂系军队的战斗,昔日对桂系的口诛笔伐演变成真刀真枪的较量。解放后,严怪愚先后在邵阳专区、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任职。后因淡泊名利,退出领导岗位,任教于长沙市。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时被下放到平江养牛场。1979年平反后任湖南省政协委员。
1984年3月1日,严怪愚与世长辞。儿子严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经济
概况
农业
工业
招商引资
交通
旅游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