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庙会
河南省浚县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
浚县庙会又称浚县正月古庙会,是河南省浚县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浚县正月古庙会自正月初一始至二月初二终,历时月余,规模宏大,事项众多,参会信众数百万之巨,士农工商结队到会,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性的以信仰活动为中心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其流布区域涵盖豫、晋、冀、鲁、鄂、皖、苏诸省市。
浚县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当时的人们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庙会由此基本具形,只是规模较小,人数也少。随着浚县城千余年的发展变迁,庙会规模也逐渐扩大。至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浮丘山碧霞宫的建成令浚县古庙会有了基本规模。清朝康熙年间,浚县形成了以碧霞元君信仰为主体的多神崇拜和以道教为基础的庙会格局。浚县古庙会已经颇为兴盛,到民国年间更是得到空前发展,活动东范围从大侄山和浮丘山附近扩展到浚县县城的四街四关。“文化大革命”时期,浚县正月庙会处于历史的最低潮,庙会处于休克状态。1979年以后,正月庙会一年比一年繁荣。1984年后,会期逐步提前。
浚县庙会以浮丘山碧霞宫为中心,延及两山十多处寺庙宫观和连接两山的多条街道。庙内先后举行庙祭、官祭、共祭、社会祭。此外还有浚县社火,是整个古庙会中的核心部分和压轴戏。宏大的庙会带动了集市贸易、文化活动。
浚县庙会高潮日人流量达50万人次,据2013年统计,整个正月会上会人数达900万人次。由于规模大,上会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民俗特色浓厚,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历史沿革
起源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神庙祭祀活动,浚县古庙会的起源同样与民间信仰有关,由于古代黄河流经浚县,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浚县水灾频发。百姓祈求消除水患,将历史上或者神话中治水有功的英雄奉为神灵加以祭祀,如大禹二郎神、大石佛等,形成典型的水神信仰。关于浚县古庙会确切的起源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部分学者认为浚县古庙会大致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大侄山大石佛时期。十六国的后赵时期,皇帝石勒采纳西方高僧佛图澄的建议,在大侄山东麓开凿大石佛。大石佛雕像落成后,不但受到当地百姓的祭拜,还吸引了黄河泛滥区的其他民众前来朝拜祈福,香客日益增多,早期庙会的雏形初现,只是尚不成规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水祸促使人们造神建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浚县庙会主要是围绕祭祀水神而展开的,消除水患、祈求平安是早期庙会最鲜明的主题和内容,也是浚县古庙会得以产生和延续的主要原因。
发展
初具雏形
唐朝国力到了空前强盛的地步,政治相对安定,统治者实行佛道并行的政策,利用宗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特别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尊佛教为国教,天下广修佛寺,一时间全国上下纷纷效仿,佛事大兴。浚县百姓也在浮丘山上修建了很多佛像,自此香火旺盛,参拜者接踵而至。宋朝统治者笃信道教,但也不排斥佛教,采取措施给佛教以适当保护,因此道教和佛教在宋朝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大侄山在这一时期又相继修建了太平兴国寺、天齐庙和丰泽庙三座寺庙,分别奉祀三世佛、东岳大帝和龙王。随着大、浮丘两山上庙宇的修建,前往祭祀朝拜的民众日渐增多,浚县庙会有了进一步发展。
唐宋统治者对于神灵的崇敬和祭拜不仅促进了大伾和浮丘两山上佛寺庙观的陆续修建,也使得当地百姓深受佛道思想影响,两座山上的佛寺庙观成为众多善男信女求吉祈福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加之唐宋文化繁荣开放,诗歌兴盛,不少文人骚客都来到浚县游览风景秀丽的大伾山并留下诗文,如王维岑参骆宾王贾岛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架构起了浚县庙会的人文核心,香客和游人逐渐增多,浚县古庙会雏形初现。但此时庙会时间比较零散,人员流动不集中,尚未形成具有聚集效应的大型庙会。
正式形成
元朝黄河改道,浚县的水患得以解除,当地的水神信仰也逐渐转变为以宗教信仰为主的民间信仰。当地民间关于碧霞元君的信仰日益兴盛,相传碧霞元君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俗称“泰山圣母”“泰山奶奶”,是明清以来华北地区最盛行的女神信仰。根据碑刻记载,浚县乡民为了避免去泰山祭拜碧霞元君的路途之苦,便在当地废弃的二郎庙里供奉起碧霞元君的神像,改为碧霞庙,之后碧霞元君开始得到当地官民士庶的崇拜和信仰。由于历史偶然,碧霞宫经常传出灵验事件,碧霞元君被民众进一步神化,万众敬仰。明朝嘉靖年间,浚县知县蒋虹泉历时20年,捐资建起正殿和两侧廊房及院墙和山门。碧霞元君从此名震一方,加之相传碧霞元君专司人间生育之事,“求子有应”被传得神乎其神,祭拜之人日增。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浮丘山碧霞宫的建成令浚县古庙会有了基本规模。
鼎盛时期
连年的朝拜活动带动了浚县古庙会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了农历正月、五月和八月庙会等。由于此时庙会的会期较为分散,不方便群众赶会。而正月庙会是其中的正会,又处于农闲时期,因此参与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宫府出于方便管理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主动疏导信众,有意将会期零散的小庙会合成统一的正月庙会。这是浚县古庙会由分散走向聚集的历史转折点,标志着浚县古庙会的形成。
浮丘山上旺盛的香火相比,同样拥有众多寺庙的大伾山显得十分寂寥。为淡化佛道界限,平衡浚县风水,清朝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在大伾山山主持修建了吕祖祠以吸引浮丘山的人流,并取得一定成效。由此,浚县形成了以碧霞元君信仰为主体的多神崇拜和以道教为基础的庙会格局。据《浚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浚县古庙会已经颇为兴盛,到民国年间更是得到空前发展,活动东范围从大侄山和浮丘山附近扩展到浚县县城的四街四关。
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浚县古庙会在扩大物资交流、促进商贸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当地政府对庙会活动较为倡导与支持,使浚县庙会规模有所扩大。但随后政治活动持续开展,浚县古庙会也受到严重影响,庙会活动持续衰落,一度处于停办的状态。在“文革”时期,浚县古庙会更是被冠以“四旧”之名而遭到限制,山上众多文物被当成封建迷信惨遭破坏。庙会期间,两山上的寺庙道观大门紧闭,上山的主要路口也被封锁,阻止群众进城上山,禁止一切烧香拜神的活动。但由于庙会在民间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依然有很多香客偷偷进城,在上山路上随便找个地方烧香焚箔,向神灵以示心诚,因此两山的香火并未中断。还有部分信众自发上山“守宫”(住在寺庙里),使一些神像和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活动内容
朝山进香
在信仰的驱使下,浚县及周边省市的香客们自发成立香会,组织针对碧霞元君的朝山进香活动,当地人称“朝山”或“朝顶”。
朝山流程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不论到达的时问是早是晚,大会首都要召集全部香众上山朝顶,向“老奶”报到,只留下一个小会首看守后方。在出发前要先燃放鞭炮,表示对神灵的敬意。然后由大会首点一把香并分发给要上山的香众,在前往连云港碧霞寺的路上,前面有一人打着“朝山进香”的大旗,大会首双手托着托盘,托盘里放着香箔、火鞭等祭祀物品,准备代表集体在碧霞元君大殿前上香朝敬;会员则手持点燃的细香跟着会首而行。到了碧霞宫前,大会首先点放一挂鞭炮向神灵报到,山门里就会出来两个吹呐拍饶的人来迎接,举行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接着是民众的祭祀仪式,烧香通常是这一仪式的第一步,主要目的在于请神。然后香客向神灵磕上三个头(神三鬼四,神仙磕三个头,祖坟前磕四个头),并把随身带来的供重阳糕、枣花、鸡蛋放到神案上供神灵享用,这是民众求神酬神的一种手段。接着给神灵烧“纸钱”,最后一个步骤是为神灵燃放“火鞭爆竹”,既渲染了隆重庄严的氛围,也表达了民众对祭祀重视。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民众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酒、烧鸡、猪头、点心等贵重一些的食物也出现在神灵的供案上。而繁琐复杂的祭祀传统被简化,报到上香不再全员出动,一般只出几名会首为代表,感谢碧霞元君在过去一年对大家的照顾。
香会组织
四方民众朝山进香形成了香会组织,并积聚成一股巨大的宗教力量和社会力量。朝山进香会是正月庙会客流主体。改革开放后,浚县首次正式接待香会,使民间朝山组织的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仅2000年在大伾山山门口共登记来浚县山赶正月庙会的朝山会达1500多个,其中最大的朝山会是“长滑大香会”涉及长垣市滑县两县80个自然村,上会人数8000多人。
社火表演
浚县社火在当地被称为“玩会”,正式表演称“出会”,是整个古庙会中的核心部分和压轴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宗教性,在豫北地区影响巨大。浚县社火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浚县社火分为“文社火”和“武社火”两大表演体系,种类丰富,包含了中原民间庙会中大多数常见的传统项目,如高跷、旱船、竹马、顶灯、抬老四、二鬼打架、大头乖乖、舞龙舞狮等。
位于浚县古城中心的文治阁是大部分社火表演队伍聚集、整队、出发、表演竞技的地方。正月初九一大早,社火表演队伍便从这里整装出发,一路沿东大街、黄河路、青坛路直奔大伾山吕祖祠,途中边走边巡演。
高跷表演
高跷是社火表演中杂耍类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文、武高跷之分。高跷是表演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是浚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社火表演形式之一。浚县的高跷表演以武高跷为主,即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目前,全县共有近二十家高跷表演队,主要分布于浚县县城及周边的一些乡镇。
竹马表演
浚县竹马表演别具特色,竹马表演所用的道具较形象,也较独特,是用竹篾扎成马 形,外表糊纸数层,打成硬壳,也有用平绒布和人造毛制作外表,然后彩绘着色,马头 装饰以铃铛、璎珞,马身下面用白布或彩色布当围裙,有时还画上马腿作奔驰状。表演时,演员用绳子把马系于腰间,然后再穿上古装戏服遮掩。通常,浚县竹 马表演都是由几十个人组成,扮成《瓦岗军》《薛仁贵征西》《杨家将》等戏曲剧目或 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如穆桂英、杨宗保、秦琼等角色),表演队伍里最多、最显眼的角 色,非瓦岗寨众英雄莫属。竹马表演中演员的服装与妆容基本采用了戏曲中的武将扮相, 展现战争的状态。
背阁表演
背阁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的社火活动中,被人们形象的 誉为脊背上的艺术,也是浚县社火中最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背阁又名 “背装”“背故事儿”, 其源头据说可追溯到距今大约四百年前的明朝,主要用于祭 神,后演化为喜庆节日的民间 娱乐活动。通常,背阁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男 女儿童饰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由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成年男子饰演;中 间部分称为“中节”,是巧妙连接“上装”和“下装”的各种机关造型。背阁表演的主 角是“上装”的娃娃们,他们一般只有 3 到 8 岁,扮作戏剧、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下 装”多为由壮年男子装扮的武士。浚县背阁表演上、中、 下配合巧妙,化妆和服装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并配有鼓、镲、铙、唢呐伴奏,集造型、 杂技、彩扎、戏剧、音乐为一体,呈现出高、难、险、美的表演特点,具有比较鲜明的 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了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
花船表演
浚县花船是用轻质的木条或竹子 扎成船形,船底中空,船身用绘有水纹或其它纹饰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围起来 的,船的上面再饰以红绸、纸花等。表演时,演员们把花船挎在肩上,再外穿彩衣遮掩, 船上有桃花船门,并装置衣裙和假足,以模仿真实的坐船;船旁有一划桨艄公,以示操 船。表演中,“艄公”在船前带路,并模仿各式划船动作,而“船娘子”则要配合着“艄 公”动作,“艄公”直行,“船 娘子”也直行,“艄公”转弯, “船娘子”也跟着转弯,有时候 还要做一个大回旋动作。
盘鼓表演
盘鼓表演是浚县社火表演中的一个品类,盘 鼓又名大鼓,是起源于古代 行伍中流行的一种叫做“ 鼓”的鼓乐。浚县盘鼓表演时,队 员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鼓槌和大钹上也都系有彩色绸子,舞动起来时,色彩亮丽,鼓 点激越,震撼人心,其表演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成为浚县百姓年节庆典的保留节 目。
秧歌表演
秧歌是浚县社火中的一个品类。浚县秧歌独具特色,不仅有拉场表演,还有行进表演。行进表演就是在每年群众 自发的社火大游行中,边行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浚县秧歌根据表演风格的不同,大致上分为三类表演形式,即传统说唱秧歌、舞 蹈秧歌、高跷秧歌。
逛庙会
宏大的庙会带动了集市贸易、文化活动,各地商贩搭棚售货,江湖卖艺者上会助兴,数十种餐饮遍布,上百种手工艺品展销,鼓书皮影各显其能,十几个剧种管弦鸣奏。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二,吸引着来自周边5省及海内外的数百万游客前来游览。浚县庙会商铺林立,长棚相接,几千家商铺摊位从浮丘山连到大伾山和城内的四关、四街以及黄河路上。
此外,浚县庙会期间举办当地特色的民间工艺精品展,历史悠久的彩塑、古陶及柳编等工艺品,也会在古庙会期间陈列出售。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浚县泥咕咕”、精细逼真的石雕石刻等。此外还有当地特色美食花生仁子馍浚县八大碗等。2023年1月,浚县正月古庙会期间开展“好味知时节、地道浚县味”、“翰林雅集”沉浸体验活动、“浚县古城古风、汉服市集”手艺市集、“古城亲子、欢乐游艺”四大特色消费活动。
价值意义
价值功能
经济功能
庙会在举行过程中,人流量大,消费需求旺盛,给商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在庙会上交易物品、互动有无,一方面增加了收入、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社会功能
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是社会的粘合剂,正是有着共同的集体文化记忆,人们才会积极参与这项社会活动,从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变成有共同社会生活的“熟人”。
文化功能
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从古代一直传承至今,虽然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在仪式上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但其核心文化精神仍然是相同的,使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有机会感悟先人的文化心理、文化信仰。
娱乐功能
人们在庙会上看到的文化奇观与现实不同,正是这些活动与日常生活有差异,才会让人们从庙会社火表演等活动中获得了感官上的刺激,从而暂时进入了一个充满年味的“乌托邦王国”,获得身体和心灵上的放松。
涵化功能
浚县正月古庙会有不少活动具有积极的教化功能,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例如在社火表演中,张公背张婆的故事强调了诚信、无私奉献的重要性,瞎子与大妞的故事为人们讲述了孝道的意义,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骑竹马、背阁等活动展现的杨家将、穆桂英等正面形象,也时刻教育人们要做忠义之人。
现实意义
增强文化凝聚力
现代信息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得社会中的人越来越以原子化的方式存在,虽然这是现代社会演进的必然产物,但不可避免会带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在庙会举办过程中,各行各业、各个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参与着共同的文化活动,进行着语言交流,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民众的心理距离,让人们回归到了共同的心灵家园,形成了精神层面的共同体。
维护文化安全
随着国际文化交往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乡土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播学者席勒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西方就是依靠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贩售具有文化意义的产品,进行文化扩张。浚县正月古庙会的举办,人们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加了文化自信,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捍卫了国家文化安全。
构建传统文化认同
庙会是具有仪式感的节日文化活动,人们在参加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的同时,也会深切感受到庙会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基因,这既增加了人们作为中原儿女的身份认同,也促进了群体文化价值观认同。
有利于文化传承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民与土地、乡村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密,乡土文化的土壤越来越薄。浚县正月古庙会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人们参与庙会的过程本身就是延续民俗文化这种乡土文化的过程,就是找寻根和魂的过程,就是传承文化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生活习惯,进而厚植了乡土文化土壤,增强了浚县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人力缺乏
人力缺乏制约社火表演早期的社火表演就是靠信仰驱动,老百姓通过为“三官”表演节目,获得“三官”的庇护,祈求“三官”护佑自己和家人多寿多福、平安喜乐和事事顺心。以前人们的娱乐形式较少,对“三官”信奉得真挚,因此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获得人们的普遍赞同和支持,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可以说是老少参与、人财物应有尽有。这就使得当时的社火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多的时候社火的表演形式可以达到几十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三官”的信仰逐渐弱化。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官社”之称虽还存在,但社火的组织大多由村委会牵头组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许多年轻人都进了城,从事专业的生产活动,他们信奉多劳多得,不再需要向“三官”祈福,因此他们不再积极参与村里的社火表演。当前,筹办社火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乡、镇或村委会出面组织,将其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二是出现了社火演出的个体“团长”,由个人出钱出力组织。这两种筹办方式都有其局限性,面临无人参与或参与者人数太少的窘境。
资金匮乏
资金匮乏制约社火表演一支社火队的维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以前,由于信仰驱动力的影响,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发展到现在,资金的筹集已经成为制约社火表演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一个社火表演队出会的费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具费、车辆费、服装费、化妆费、餐饮费、表演人员的补贴等,大多需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因为一般一个社火表演队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所以所需资金额相差甚多。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问题,当地的社火文化表演逐渐消失了,如豫南的一些地方。
场地制约
场地问题制约社火表演一般社火表演都会在碧霞宫广场上,但是相比较前来观看表演的民众来说,碧霞宫广场面积太小,能看到表演的群众相对有限。相较于前来参与庙会的群众而言,大多数民众看不到精彩的社火表演,难免留下遗憾。如何增加社火表演的场地与场次,是吸引更多民众前来参与庙会活动的重要因素。
保护措施
1989年成立的浚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先后对吕祖祠湖北禹王庙、天齐庙、天宁寺、大石佛、碧霞宫等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县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河南民俗精典”,并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09年依托浚县古庙会举办的首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向世人展现出千年古庙会的崭新风姿。201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关事件
2024年,鹤壁市以“老家河南·鹤壁过年”为主题,依托浚县正月古庙会,举办第十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从1月27日(农历腊月十七)开始,延续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起源
发展
初具雏形
正式形成
鼎盛时期
曲折发展
活动内容
朝山进香
朝山流程
香会组织
社火表演
高跷表演
竹马表演
背阁表演
花船表演
盘鼓表演
秧歌表演
逛庙会
价值意义
价值功能
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
文化功能
娱乐功能
涵化功能
现实意义
增强文化凝聚力
维护文化安全
构建传统文化认同
有利于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人力缺乏
资金匮乏
场地制约
保护措施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