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号,又称长鸣、铜角、招军、马吹,喇叭等,是
瑶族、
壮族、
苗族、
彝族、
哈尼族、
布依族、
土家族、维吾尔族和
汉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唇振气鸣乐器。在瑶语中被称为“当嘹”,
彝语中则称为“大巴拉”,
布依语里是“莽列”,而在
维吾尔语中,它被称作“卡奈依”。汉族人则习惯称它为大号、长尖、喇叭或尖子号等。
长号在中国各地都有流传,尤其以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贵州省、新疆等省份和地区最为盛行,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长号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古代为军中乐,文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记载:长鸣角也,按
蚩尤师与
黄帝战于
涿鹿县,帝令吹角,为龙鸣,以御之。
曹操征
乌桓,军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
胡笳”(引《
太平御览》)。《
通雅》记载: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筒,一尺五寸。又有小柄空管。从筒中抽出吹之,晋即有鸣葭。
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开始是用角和笳,后又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
唐朝段成式《篥格》记载: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唐书·仪卫志》记载:大驾卤簿,长鸣中鸣大角者皆二十。
宋代时期,这一乐器制度得以延续,到了
绍兴十六年(1146年),长鸣和中鸣的数量甚至达到了各六十支之多。辽、金两代的
鼓吹部也各有长鸣和中鸣二十支。而到了明代,才出现了
铜角这种乐器。明代
王圻在《
三才图会》中描述道:“古代的角原本是用木头制成的,而现在则改用铜制,这可谓是古代角的一种变体。它的根部较细,末端较粗,根部常常收纳在腹中,使用时再取出。它是军队中的乐器。”这种铜角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号极为相似,可以说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乐器形式。
长号被欧洲人称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又是
管乐器中唯一正常演奏滑音的乐器。音乐厅、教堂、广场处处可闻,巴洛克、古典、浪漫、
爵士乐处处可见。
瑶族的当嘹和壮族、
苗族的长号,流行于
兴德村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带。管体全长155厘米。上节长30厘米,顶端号嘴直径5厘米、深0.8厘米,下端铜圆包直径6厘米。中节长61厘米,喇叭节长64厘米、喇叭口直径22厘米。演奏时,上、中两节拉出,左手伸直托扶管身,右手持握上节,管体略倾向左侧,口贴锅形号嘴吹气发音,多为基音和第一、第二泛音,声音低沉、深厚,音量洪大,闻及数里。一般不单独吹奏。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是各族八音(即八仙)乐队的低音乐器。所奏乐曲,均为八音曲牌。
彝族的大巴拉,流行于云南楚雄、
大姚县、
施甸县和
西昌市、
会理市一带。在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阿都土司家的长号,全长171厘米,上节52.3厘米、中节60.5厘米、下节59厘米。吹嘴直径4.8厘米、孔径3厘米。长号是彝族节日喜庆和婚丧嫁娶等场合中必用的乐器,在传统节日里,要同时奏响几十支长号,音响惊天动地,场面分外壮观。
维吾尔族的卡奈依,流行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铜制,三节,全长150厘米~180厘米。能奏出筒音和五度泛音两个音。过去常在藩王、伯克的迎宾仪式中使用;现在多用于喜庆节日的群众性歌舞活动中,它常作为
纳格拉、
苏尔奈民间鼓吹乐队的低音乐器。演奏中不时地奏出筒音和五度泛音,使之成为乐曲中有固定音高的持续音,因其音量宏大而使演奏效果特别强烈 ,可壮乐队声威,烘托节日气氛。卡奈依经常使用一对或两三对,很少单独使用,其用量多少可表示礼仪的隆重程度。吹奏者常对称地站在鼓吹乐队的两旁,整齐地转动卡奈依的方 向,把音响传向四方。
汉族地区的喇叭,一般全长130厘米~150厘米,广泛用于苏、浙、闽、豫等地的民间吹打音乐中 ,如
浙东地区锣鼓、十番锣鼓等。许多
戏曲音乐伴奏也使用长号,如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在豫北、冀南、鲁西、皖北的古老剧种大平调(剧团中称长夹子)和大弦戏中,在
河南省各地的罗戏音乐伴奏中,都要用到长号,有的还使用两支。凡武将出场、元帅升帐、两军对垒、开打厮杀等场面,都要吹奏,以示斗争激烈、气势威武。河南有些地区在民间喜庆活动中,也要用数支喇叭齐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