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胃肠道疾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放射性肠炎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累及回肠和/或结肠的肠道炎症坏死性疾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Siebold)于1825年第一次报告,1891年Genersich在病理解剖杂志上又作了描述。1964年伯登(Berdon)等报告了一组数目较多的病例,1979年科斯洛斯克(Kosloske)对该病作了综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常见原因包括早产、肠黏膜缺氧缺血、感染、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失调等。该病的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和血便,重者发生腹膜炎肠穿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检查手段包括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平片和超声检查。典型病例,如腹胀、呕吐和血便,加之腹部X线改变等,不难诊断,可通过绝对禁食、服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素、给予胃肠外营养以及腹腔引流、肠造瘘术等手术治疗。母乳喂养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总体发病率约(0.5~5)/1000活产婴儿,90%~95%发生于胎龄\u003c36周的早产,但也可见于近足月儿和足月儿。随着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明显提高,NEC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出生体重500~1500g早产婴儿中,其发生率为7%,病死率为20%~30%,后遗症发生率约为25%。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早产
由于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胃酸分泌少,胃肠道动力差,消化酶活力低,消化道黏膜通透性高,当喂养不当、罹患感染和肠壁缺血时易导致肠黏膜损伤。此外,肠道免疫功能不成熟,产生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能力低下,也有利于细菌侵入肠壁繁殖。
肠黏膜缺氧缺血
缺氧缺血时机体重新分配全身血液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应,此时肠系膜血管收缩使肠道血流减少至正常的35%~50%,从而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缺血后再灌注可造成自由基大量产生,进一步损伤肠黏膜。凡导致缺氧缺血的疾病,如围生期窒息、严重呼吸暂停、严重心肺疾病、休克、双胎输血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母亲孕期滥用可卡因等,可能导致肠壁缺氧缺血引起肠黏膜损伤。
感染
多数认为是NEC的最主要病因。败血症肠炎或其他严重感染时,病原菌或其毒素可直接损伤黏膜,或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参与NEC的发病过程。此外,肠道内细菌的繁殖造成的肠管过度胀气也可导致肠黏膜损伤。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和真菌也可引起该病。
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失调
早产或患病新生儿由于开奶延迟、长时间暴露于广谱抗生素等原因,肠道内正常菌群不能建立,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或优势菌种形成并大量繁殖,侵袭肠道,引起肠黏膜损伤。
肠道喂养
约90%的NEC患儿都曾接受胃肠道喂养。摄入渗透压过高(\u003e460mOsm/L)的配方奶、奶量过多、奶量增加过快等都和NEC的发生有关。
其他
口服某些渗透压较高的药物,如维生素e氨茶碱、吲美辛、布洛芬、苯巴比妥、造影剂等,与NEC的发生有关。有报道H2拮抗剂的应用以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也可能会增加发生NEC的风险。
流行病学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总体发病率约(0.5~5)/1000活产婴儿,90%~95%发生于胎龄\u003c36周的早产,但也可见于近足月儿和足月儿。随着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明显提高,NEC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出生体重500~1500g早产婴儿中,其发生率为7%,病死率为20%~30%,后遗症发生率约为25%。
病理学
肠道病变轻重悬殊,轻者病变范围仅数厘米,重者甚至累及整个肠道。最常受累的是回肠末端和近端放射性肠炎。肠腔充气,黏膜呈斑片状或大片坏死,肠壁有不同程度的积气、出血及坏死。严重时整个肠壁全层坏死并伴肠穿孔
临床表现
多见于早产,发生时间和胎龄相关,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足月儿可在生后1周内发病,而早产儿主要在生后2~3周发病,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迟至2个月。
该病的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和血便,多数初起表现为胃留增加、腹胀和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的症状,以及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嗜睡、体温波动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血便。严重者最后发展为呼吸衰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查体可见肠型、腹壁发红,部分患儿右下腹肌紧张、压痛,肠鸣减弱或消失。重者发生腹膜炎肠穿孔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增高或降低,核左移,可见血小板减少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升高(早期可能正常);血糖异常(低血糖或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离子紊乱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血细菌培养阳性更有助于诊断。
某些生物学标志物,如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β-葡萄糖酶、粪钙卫蛋白等,可以反映肠道炎症反应及肠上皮损伤程度,但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腹部X线平片
对该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小儿动力性肠梗阻、肠壁间隔增宽、肠壁积气、门静脉充气征、部分肠袢固定(表明该段肠管病变严重)、腹水和气腹。重症新生儿不宜采用立位摄片,可以采用左侧卧位片(显示积聚于肝和右侧腹壁之间的腹腔内游离气体)或侧位片(显示前腹壁与肠曲间出现小三角形透光区)观察肠穿孔。腹腔内大量游离气体可在平卧片上见“足球征”,是由于大量气体集中于中腹部与镰状韧带交织而成。
超声检查
对门脉积气的敏感性较X线片高,还可观察肠壁的厚度、腹腔积液、肠壁血流灌注等情况,且具有无辐射及无创等优点,有利于动态观察。
诊断
典型病例,如腹胀、呕吐和血便,加之腹部X线改变等,不难诊断。截至2018年,临床上仍多采用修正版Bell-NEC分级标准。
鉴别诊断
对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出非特异体征,应注意与自发性肠穿孔肠扭转,感染性小肠结肠炎、结肠囊样积气症及肛裂相鉴别。例如肠壁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可与一般小儿动力性肠梗阻相鉴别。
治疗
禁食
需绝对禁食及胃肠减压,Ⅰ期72小时,Ⅱ期7~10天,Ⅲ期14天或更长。待临床情况好转,大便潜血转阴,X片异常征象消失后可逐渐恢复经口喂养。
抗感染
一般可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素,如血培养阳性,参考其药敏选择抗生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肠球菌考虑选用万古霉素。抗生素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异,一般需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
支持疗法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供给液体量120~150ml/kg,根据胃肠道丢失再作增减;由于禁食时间较长,给予胃肠外营养,保证每日378~462kJ(90~110kcal/kg)的能量供给;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严重血小板减少可输注血小板;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外科治疗
约20%~40%的患儿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肠穿孔是NEC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但通过内科积极的保守治疗,临床表现持续恶化,出现腹壁红斑、酸中毒、低血压等也意味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腹腔引流、剖腹探査术、坏死或穿孔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术及肠造瘘术。
预防
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证专业委员会发布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疗指南(2020),该指南采用推荐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个等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2个等级。
推荐意见1:推荐有早产风险的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A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早产儿延迟结扎脐带(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布洛芬关闭早产儿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4:推荐避免超低出生体重儿持续较低的血氧饱和度(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5:不推荐母亲哺乳期补充益生菌预防早产儿NEC(C级证据,推荐)。
推荐意见6:不推荐常规添加益生菌预防NEC(B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7:不推荐常规添加乳铁蛋白预防NEC(C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8:不推荐使用免疫球蛋白预防NEC(C级证据,强推荐)。
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综合征,RDS)的发生。2019年欧洲早产儿RDS防治指南推荐,对于所有孕周\u003c34周有可能发生早产风险的孕妇,产前给予1个疗程糖皮质激素。
研究发现,延迟结扎脐带可增加新生儿血容量,增加肠黏膜血供,减少肠黏膜缺血缺氧性损伤,从而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欧洲围产医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均推荐对不需要窒息复苏的新生儿延迟至少30~60秒结扎脐带。
多个研究及系统评价发现,益生菌可降低早产儿NEC、败血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2020年欧洲小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推荐在安全的情况下,给予早产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降低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
预后
Ⅰ期和Ⅱ期的NEC患儿远期预后良好;经手术治疗的患儿,约有25%留有胃肠道的远期后遗症,如短肠综合征、肠狭窄,另有部分患儿可发生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慢性腹泻、电解质紊乱等远期并发症。
历史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Siebold)于1825年第一次报告,1891年Genersich在病理解剖杂志上又作了描述。1964年伯登(Berdon)等报告了一组数目较多的病例,他们描述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脓毒症、胃潴留、胆汁性呕吐、腹胀、假性肠梗阻和血便,并称该病为“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1979年科斯洛斯克(Kosloske)对该病作了综述。
相关研究
2022年,李强等学者通过对复方碳酸氢钠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研究发现,与复方乳酸钠和复方醋酸钠比较,复方碳酸氢钠可更加快速有效地纠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患儿的代谢性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可安全用于术前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术中液体治疗。
2022年,黄飞扬等学者通过对嗜酸性粒细胞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与NEC的发生之间有相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似乎可以作为NEC早期诊断的指标,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提示可能发生NEC。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受到缺氧诱导因子调控,在NEC的发生中发挥保护作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可能对NEC的病情判断有潜在意义。
2023年,李小玉等学者通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反映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NEC并发肠穿孔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NEC并发肠穿孔,炎症因子降低了肝脏生成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同时纤维蛋白原消耗增多。对于NEC患儿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尤其是合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时,同时需监测患儿消化道症状和腹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干预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尽可能降低发生肠穿孔的风险。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早产
肠黏膜缺氧缺血
感染
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失调
肠道喂养
其他
流行病学
病理学
临床表现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腹部X线平片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禁食
抗感染
支持疗法
外科治疗
预防
预后
历史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