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苞
野蔷薇(
学名:Rosa bracteata),又名琉球野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下的一个常绿灌木。它的茎蔓生或匍匐状,被绒毛,并具粗壮的钩状
皮刺。它在园林中常用于篱垣、山石或水岸边栽培观赏,也可修剪成绿篱。
形态特征
硕苞蔷薇是蔷薇科
蔷薇属的常绿灌木。高2-5米,茎蔓生或匍匐状;小枝粗壮,密被黄褐色柔毛,并具粗壮的钩状皮刺和腺毛;皮刺扁弯常成对着生在
托叶下方。小叶5-9,连叶柄长4-9厘米;小叶片革质,
奇数羽状
复叶,椭圆形、倒卵形,长1-2.5厘米,宽8-15毫米,先端截形、圆钝或稍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紧贴圆钝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颜色较淡,沿脉有柔毛或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稀疏柔毛、腺毛和小皮刺;托叶大部分离生,呈篦齿状深裂,密被柔毛,边缘有腺毛。
单生白色大花或2-3朵集生;直径4.5-7厘米;
花梗长不到1厘米,密生长柔毛和稀疏腺毛;有数枚大型宽卵形
苞片,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锯齿,外面密被柔毛,内面近无毛;苞片大,具柔毛,条裂状;萼片有裂片,宽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和萼筒外面均密被黄褐色柔毛和腺毛,内面有稀疏柔毛,花后反折;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微凹,心皮多数;
花柱密被柔毛,比
雄蕊稍短。
褐色果实,果球形,密灰黄色绵毛,果梗短,密被柔毛。萼裂片宿存,内含多数骨质的
浆果;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分布范围
硕苞蔷薇多生于山坡、草地、林缘山边、路边、溪边等向阳处,以及山脊线一带, 海拔100-300米。产自中国江苏、
浙江省、中国台湾、
福建省、
江西省、
湖南省、
贵州省、
云南省。日本琉球有分布。
栖息环境
硕苞蔷薇是喜温喜湿树种,根系发达,固土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
蔷薇三姐妹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
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人工养殖
硕苞蔷薇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插、播种繁殖。温暖地带繁殖容易,插条、压条均可生根。
播种
种子可供育苗,但因种子培育较难成活,一般不建议使用种子进行培育。生产上多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贵品种较难扦插。
分株
即是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
园艺上广泛应用。
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
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有防止腐烂的作用。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压条
蔷薇三姐妹繁殖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用压条法育苗。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成株率高,但繁殖系数小,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难,或要繁殖较大的新株时采用。压条是对植物进行人工无性繁殖(
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与
嫁接不同,枝条保持原样,即不脱离母株,将其一部分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株断开。
嫁接
嫁接法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当年即可开花。用作盆花的苗,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
盆栽
营养土,配制成营养土应该注意排水,通风及各种养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园土:
腐叶土: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后适合翻盆、修根、换土,逐年加大盆径,以泥瓦盆为佳。浇水:因季节而异,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透就行。开春枝条前发,枝叶生长,适当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浇1次水。在生长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浇水量,夏季高温,水的蒸发量加大,植物处于虚弱半休眠状态,最忌干燥脱水,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避免阳光暴晒。高温时浇水,每次浇水应有少量水从盆底渗出,说明已浇透,浇水时不要将水溅在叶上,防止病害。施肥:
切花月季喜肥,基肥以迟效性的有机肥为主,如腐肥的牛粪、鸡粪、
豆饼、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叶片肥厚,深绿有光泽。早春发芽前,可施一次较浓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谢后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间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将发时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机肥越冬。修剪:每季开完一期花后必须进行全面修剪。一般宜轻度修剪,及时剪去开放的残花和细弱、交叉、重叠的枝条,留粗壮、年轻枝条从基部起只留3-6厘米,留外侧芽,修剪成自然开心形,使株形美观,延长花期。另外,盆栽
野蔷薇要选矮生
多花且香气浓郁的品种。
地栽
切花月季地栽的株距为50-100厘米,根据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另外,蔷薇花栽培地必须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排水良,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
浇水:地栽蔷薇花主要注意夏季干旱时要浇足水,尤其是孕蕾期和开花期一定保证供足水,同时也要注意雨季不要积水。
施肥:冬耕可施人粪尿或撒上腐熟有机肥,然后翻入土中,蔷薇花生长期要勤施肥,花谢后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温干旱应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在施肥前还应注意及时清除
禾本科杂草。
修剪:夏季修剪
野蔷薇主要是剪除
嫁接砧木的萌薜枝花,花后带叶剪除残花和疏去多余的花蕾,减少养料消耗为下期开花创造好的条件。为使株型美观,对长枝可剪去1/3或一半,中枝剪去1/3,在叶片上方1厘米处斜剪,若修剪过轻,
蔷薇三姐妹植株会越长越高,枝条越长越细,花也越开越小。冬季修剪随品种和栽培目的而定,修时要留枝条,并要注意蔷薇植株整体形态,大花品种宜留4-6枝,长30-45厘米选一侧生壮芽,剪去其上部枝条,蔓生或藤本品种则以疏去老技,剪除弱枝、病枝和培育主干为主。
病虫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
蔷薇叶蜂、
介壳虫、
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
草莓炭疽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
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白粉病
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均可发病。成叶上生不规则白粉状霉斑,病叶从叶尖或
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嫩叶染病,生褪绿蔓延,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背两面产生白色粉斑,后覆满全叶,叶片变为淡灰色或紫红色。新叶皱缩畸形。叶柄、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干枯,病部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花苞、
花梗上覆满白粉,
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缩枯死,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过密、施氮过多、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白粉病的品种。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病期少施
氮肥,增施磷、
钾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
硫悬浮剂10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对上述
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改喷12.5%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喷波美2-3度
石灰硫黄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
黑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达可宁等药物。
炭疽病
病斑产生在
叶缘,半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温暖、潮湿条件下,孢子萌发侵害叶片。株丛过密、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炭疽病多零星发生,可以在防治黑斑病及叶斑病时得到兼治。秋末冬初及时清园,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加强养护,适当修剪,疏除过密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必要时喷施20%龙克菌(噻菌铜)
悬浮剂500倍液或78%科博(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达科宁(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咪鲜胺或施百克(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金龟子
主要为害根、叶、花蕾等部位,严重影响花产量和质量。灯光诱杀、
杨柳诱杀、振荡捕杀等。为害严重时,可喷施2.5%溴菊2000-3000倍液或50%
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较好,但绝不能在花期喷施。
主要价值
园林
硕苞蔷薇习性强健,园林中常用于篱垣、山石或水岸边栽培观赏,也可修剪成绿篱。常绿并有密刺,可以防畜,满布白花也很美丽。
园艺品种有与
金樱子杂交成重瓣者,带果香。
食用
果实洗净后可鲜用。
植物文化
春天时,
野蔷薇修长的枝干附着叶子伸展着、相拥着,一簇、又一簇自成一体,花虽不大,却铺天盖地开着,与枝干、玉叶和谐地交织着,似一首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任何人工凿成的雕塑无法与之媲美;在盛夏,蔷薇花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盛,却也恰到好处地开着,准确地说是零星点缀着,给燥热的盛夏带来了几分清爽,几分恬静;在深秋,在风的吹荡下,蔷薇花将细碎的花瓣撒向人间,那粉红的、雪白的、黄淡的。点缀在绿色的、黄色的落叶上,点缀在湖面上引来无数鱼儿嬉戏,给收获季节又增添了诗情画意;在隆冬,经过寒风的侵袭、雪的洗礼,
野蔷薇更显出那特有的秀美与坚强,修长的枝干更加挺拔。她身披银装,若天仙,若簇簇白云,还有她的精髓——红色的花核,零星地点缀在白色冬衣上,宛若一颗颗镶嵌的
红玛瑙,楚楚动人,几分妩媚,几分娇艳。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