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拉氏
源于瓦尔喀部的满族姓氏
满族姓氏之一。他他拉氏亦称他塔喇氏、他塔拉氏、塔塔喇氏。世居东北一带,以地名为氏,源于瓦尔喀部,可能与“塔塔尔氏”有关,满语Tatara Hala,其满语发音与动词“推拉”有关。所冠汉姓多为唐氏、谭氏、吴氏等。
历史沿革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世居扎库木、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一带)、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扎克丹(今海城市)、萨尔浒(今辽宁抚顺)、长白山、尼马察(今黑龙江上游流域)、占河(今俄罗斯比占河)、乌苏(今黑龙江乌苏里江)、伊兰木(今地待考)、海州(今辽宁阜新海州区)、十方寺(今地待考)、吉林市(今吉林吉林)等地。
移驻考证
他塔喇氏远祖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了数千年,到了明朝后期在长白山周围留有四支人,人数不多。他塔喇是以地名为氏。清太祖起兵后到顺治帝定都北京,他塔喇氏人均先后来归太祖、太宗。正红旗他塔喇·罗屯的后人,由于国家调拨驻防,又有一支改隶镶红旗。
《吉利他塔喇氏家谱》中记载,吾祖系瓦尔喀部,安楚拉库内河人。始迁祖他塔喇·罗屯于万历二十五年率八百户来归太祖,隶正红旗。康熙帝十年,后人移驻吉林市,世袭镶红旗二佐领,随丁口日繁,然皆族矣。康熙二十九年,长支七世他塔喇·阿巴达、次支五世他塔喇·奇塔、他塔喇·昂估哩、七世他塔喇·布尔哈四支移驻于齐齐哈尔市
康熙五十年,长支九世他塔喇·达崇阿、他塔喇·坤塔两支,移驻于三姓。雍正三年,长支七世他塔喇·辖、他塔喇·罗洛库两支,移驻于阿勒楚喀。定居北京镶红旗也有一支人,皇瑾贵妃和皇珍贵妃,及侄孙唐鲁孙。唐鲁孙1946年移驻台北市
又一支始迁祖他塔喇·阿努特拉赤,讷殷江地方人,来归太祖为万历十九年,始隶正黄旗,后改隶正红旗,来归年份比他塔喇·罗屯早六年。按通谱,正黄旗他塔喇·纳林与他塔喇·阿努特拉赤同族,同讷殷江人,他塔喇·纳林与正白旗他塔喇·岱图库哈哩、正红旗他塔喇·罗屯同族,只是辈分无法排定。
岫岩满族自治县他塔喇氏族人有正红旗、正蓝旗两支,正红旗居住在岩红旗乡唐家堡子,居住该地已有十多辈,现只有不足三十户人家。正蓝旗一支是康熙帝二十六年从北京盔甲场驻防而来,始迁祖他塔喇·阿吉古,现居偏岭唐家偎子,岫岩蓝旗堡乡。
凤城市凤山乡唐姓崇德年间移驻奉天府、新城东、始迁祖他塔喇·罗屯后人六世他塔喇·巴达奉命移驻凤城城东村,今散居于凤城的草河、岫岩的岭沟等地。此支系镶红旗。
灯塔市的唐家窝棚(现改张唐村)和腰结子村始迁祖他塔喇·南岱,后人五世:他塔喇·波内海、他塔喇·翟翟代、他塔喇·乌唐书(辽阳防御)、他塔喇·他拉乎善,满洲正红旗人,在乾隆三十年前后,由辽阳迁到唐家窝棚。爱新觉罗·颙琰十年前后一支人由唐家窝棚迁到腰结子村。另一支人他塔喇·乌唐书在乾隆年间迁到熊岳城西吴达子营,现由他塔喇氏改吴姓。(与“乌唐书”首字谐音)。
呼和浩特市也有唐姓居住,祖居长白山、宁古塔、扎克丹、萨尔浒、扎库木、安褚拉库等地,原姓他塔喇氏。
孝感市黑龙江省、北京等地亦有他塔喇氏后裔居住。
清代著名后妃
清文宗丽妃
1、个人简介
据清朝史书和清宫档案记载,庄静皇贵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清文宗咸丰嫔妃之一。丽妃、丽皇贵太妃、庄静皇贵太妃皆指一个人,三个称呼为三代皇帝封的不同册谥。主事庆海之女,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十七年(1837年),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太后同岁。咸丰元年(1851)参选秀女时,丽妃和慈禧同被选中。丽妃被封为丽贵人,慈禧被封为兰贵人。咸丰二年(1852),二人同时入宫。咸丰四年(1854),十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贵人他他拉氏册封为丽嫔,而慈禧被封为懿嫔。咸丰五年(1855)五月初九日谕内阁庄静皇贵妃咸丰产下了皇长女(即荣安固伦公主),三天后就晋封为丽妃。十二月二十八日命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行册封礼。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当天就晋升为懿贵妃,比丽妃高一级。咸丰帝死后不到3个月,咸丰十一年十月登基后的同治帝感念丽妃侍奉咸丰帝多年,又诞育大公主,像圣母皇太后禀报恩赏,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义,以“丽妃侍奉皇考有年,诞育大公主”,谨尊晋封她为丽皇贵太妃,越过了贵妃这一级,一次升了两级。
2、丽妃的结局
其实只要去庄静皇贵妃陵看过的人,都会觉得影视剧《垂帘听政》与事实不符,实际上历史上的丽妃是因病谢世,与慈禧毫无关系。
丽妃并非像垂帘听政中那样能歌善舞,相反是药不离身,多年来,丽妃体弱多病,经常吃药,所以慈禧对她当然不像影片中那样百般嫉妒,相反对其倍加爱护,是关爱有加,对于那些对她地位构不成威胁的皇室成员,她还是愿意施以善意的,但是丽妃的身子还是没让她撑下去,她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岁。她死后第三天,光绪帝亲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礼。她的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庄静皇贵妃金棺葬入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这座妃园寝的后院建有15座宝顶,共分三排。丽妃的宝顶位于第一排的正中之位,处于这座园寝的最尊贵的位置,如果慈禧当真这么迫害过她,怎么可能让丽妃死后进皇家陵寝,恐怕连皇家陵寝都别想进来,最多被慈禧找个地方将她草草安葬了事。
丽妃所生的女儿是咸丰帝惟一的女儿,所以备受咸丰帝、两宫太后和众妃嫔的喜爱,同治九年(1870)被封为荣安固伦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妃嫔生的只能封和硕公主。按此规定,皇后的女儿才能封“固伦公主”,妃的女儿只能是“和硕公主”。按常理说庄静皇贵妃生的这个女儿应封和硕公主,可是慈禧却破例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足见两宫太后对其的厚爱程度不是一般的好,是最好。丽妃54岁病逝,金棺葬在东陵。在其中定陵的妃园寝后院,一共有3排15座宝顶,丽妃的宝顶排在首排正中,是园寝最尊位置。对于丽妃的皇长女,慈禧封其“荣安固伦公主”,可见,慈禧对丽妃母女都很够意思,所以通过文艺作品来学习历史,很成问题,会影响对世界的认知。
其实她与慈禧相处得一直很好,慈禧对她也是以礼相待,这一点从上面所提到的咸丰死后她一直顺利晋升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慈禧真的那么恨她,以慈禧当时的地位,会让她一路晋升到庄静皇贵太妃吗?她生育的公主虽然不是慈禧慈安太后所生,但是由于是本朝唯一的公主,一直深得两宫皇太后的喜爱,特封为了固伦公主!她死后的第三天,光绪帝就亲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礼。她的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光绪十九年(1893年)葬入清东陵清定陵妃园寝。这也看的出吧,慈禧对她是很好的。
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开始的几年丽妃与慈禧的地位一直是相同的,可以说是“齐驱并进”。但是她毕竟只生育了女儿,而慈禧后来生的是儿子,从这点来说,她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她根本不是慈禧的对手,慈禧更没必要去害她!(注:庄静皇贵妃所生之女为咸丰唯一的亲生女儿,于同治十二年下嫁给了瓜尔佳氏世袭一等雄勇公散秩大臣符珍。第二年由于爱新觉罗·载淳驾崩,公主悲痛过度,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年仅20岁)
以上史实表明,丽妃不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关照和一系列礼遇,表明丽妃与慈禧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
清德宗珍妃
1、人物生平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清朝光绪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
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端康皇贵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光绪26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珍妃被推入井。
珍妃入宫时,照片技术已传入中国。但在当时,相机被认为是污巧之物,会取人魂魄,致使人损寿。而珍妃却能接受照相术,成为清宫后妃中,照相最早者。但从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大量照片和底片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慈禧太后,其次是光绪帝后隆裕,光绪帝妃端康皇贵妃,再就是溥仪幼年及逊位后留居后三宫时期的照片,这当中独不见光绪和珍妃的照片。
珍妃遇害后的第2年,慈禧、光绪帝由西安市返京,命人将珍妃尸体打捞,追封为珍贵妃,初葬恩济庄。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的清宫档案中有下述记载:“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四,贞妃安葬在恩济庄,过过营地一座”。在追封珍妃为珍贵妃的谕旨中,曾有“上年京师之变,仓猝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中殉难,属书烈可嘉,恩著追赠贵妃位号,以是褒恤”。将“珍”写成“贞”,大概有以示崇敬之意。
2、相关评价
1888年,光绪18岁。13岁的她和长她2岁的姐姐,双双选中入宫,分别赐封珍嫔、瑾嫔。与此同时,选定慈禧胞弟桂祥21岁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次年正月,光绪举行大婚典礼,奉迎叶赫那拉氏皇后入宫(隆裕皇后)。珍、瑾二嫔先期入宫,珍嫔居东六宫的景仁宫,瑾嫔居东六宫的永和宫
珍妃瑾妃姐妹情深据说,珍妃初入宫时,亦为慈禧所钟爱,,还让内廷供奉缪嘉蕙女士教她。平时她居景仁宫,与光绪则同居养心殿。她不仅美丽动人,13岁的年龄,还不失孩童的天真活泼。光绪总是让她随侍身边,同桌共食,同床共寝。他们还老是互换装束,嬉戏玩乐,这给精神上长期受压抑的光绪带来了许多的安慰和快乐。
珍妃喜欢打扮,常爱穿些时新衣裳。在吟诗作画之余,她还爱摆弄相机,留下几张倩影,打发宫中沉寂的岁月。这些,自然也是慈禧所看不惯的。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战与和”的问题上,光绪与慈禧发生了严重分歧,朝中形成了主战的“帝党”与主和的“后党”。珍、瑾二妃的胞兄他他拉·志锐,珍妃的老师文廷式,也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钳制珍妃姊妹,达到打击帝党的目的,慈禧以“近来习尚浮华”为由,把珍妃姊妹同时降为贵人。同时还颁下两块禁牌,一块是给珍、瑾二妃的,是要求她们谨言慎行,穿着朴素,远离新巧稀奇物件;另一块是给隆裕太后的,要她严加看管珍、瑾二妃。
1898年,光绪推行变法维新,恢复了妃位的珍妃,自然成了光绪帝的支持者。好梦只做了103天,戊戌变法就失败了,光绪皇帝被幽禁于中南海里的瀛台,珍妃被拘禁于紫禁城中的北三所。
清德宗瑾妃
1、人物简介
瑾妃(1874-1924),姓他他拉氏,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清朝末年光绪皇帝的妃子,其妹是珍妃,姊妹俩瑾妃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
2、人物生平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
在入宫之后,瑾嫔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妹妹珍妃也同样的住在同为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瑾嫔在宫中并未如妹妹珍嫔一般,获得光绪帝之宠幸,相反的,她和皇后—叶赫那拉·静芬一般受到冷落,但瑾嫔并不以为意。六年之后,两人被晋升为端康皇贵妃和珍妃。
光绪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姊姊瑾妃也受到牵连而一同被降为贵人,但在隔年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妃子位号,但珍妃却受到了监禁,而瑾妃却依然保有自由、继续住在永和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慈禧太后携宫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员。
爱新觉罗·溥仪溥仪登基之后,瑾妃继续住在永和宫,并被尊为兼皇考瑾贵妃。在宣统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仪的关系似乎不坏,溥仪称他为皇阿娘,每遇春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
溥仪退位后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端康皇贵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龄最轻,思想也较开通。民国十一年,在逊清朝廷为溥仪议婚时,瑾妃支持以郭布罗·婉容为皇后。
瑾妃在永和宫过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时常以丹青书法自娱。在永和宫的摆设中,有着数样的瓶盘盆景、上头都镶嵌著精致出色的钟表和花鸟人物,同时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经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号酱肘子供她吃早餐,由于瑾妃喜爱美食,因此永和宫里的小膳房,烹相当地出色,逊清的王公旧臣都爱吃她赏的饭。1923年,瑾妃五十寿辰,特邀请梅兰芳等著名京剧演员入宫演戏。
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和溥仪及其余逊清皇室成员欢度中秋节佳节后,端康皇贵妃受风寒一病不起,五天后因情况恶化而死在永和宫,享年五十一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分,下葬于光绪帝的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清明贤贵妃
1、人物简介
他他拉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满族,他他拉氏。出生在一个北京的旗人家庭。原名他他拉·玉龄,因为当时满人已不再吃香,所以按音转关系改成姓谭。1937年,溥仪对郭布罗·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市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婚后,与溥仪感情甚笃。五年后因伤寒病去世,得年22岁,被追谥为明贤贵妃。按清朝慧贤皇贵妃例治丧,殡於长春般若寺,满洲国垮台後,溥仪嘱族人将其棺柩火化,骨灰转存於北京亲属处,溥仪获释后,曾一度接至自己家中,后由侄儿爱新觉罗·毓喦代为安葬。而玉龄的那张玉照,溥仪一直带在身边,直到1967年逝世...。
2、人物生平
按祖制规定,清朝皇帝的妻妾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8个等级。谭玉龄进宫后被册封为“祥贵人”,溥仪立命腾出原为召见室的缉熙楼一楼西侧几个房间归她使用。在谭玉龄的卧室中,南窗下摆着一张双人用沙发软床,床前挂着芭蕉叶式的幔帐,靠北墙放着一张赐宴用的小桌。布置典雅、大方。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1942年8月13日,谭玉龄患病,经过治疗没有好转,“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叫来日本医生为她治疗,猝然去世,年仅22岁。
参考资料
满洲“八著姓”与清初政治.故宫博物院.2023-12-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移驻考证
清代著名后妃
清文宗丽妃
清德宗珍妃
清德宗瑾妃
清明贤贵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