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遇龙
苏遇龙
苏遇龙,字德水,府谷县人,壬申进士乾隆二十五年任龙泉令,明敏果断,下车后首学宫,建书院,辑邑乘,浚沟渠,抑强扶弱,案无留,风清盗息,民皆安堵,暇,即进诸生,讲解文艺,士民至今思之。
兴建留槎书院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冬,苏遇龙以第二甲六十四名赐进士出身获任龙泉县令。在乾隆二十七年,兴建了留槎书院。龙泉市“山川雄秀,必产英才”,尤其在宋、明期间,堪称人文辈出,宋天圣至咸淳年间,进士多达240名。然而到了清代,经济凋蔽,百废待兴,加之地方官员轻视教育,延至顺治,“士多废学”,民“于子弟学业罕能培植,延师简薄,课督不勤,……文风不振。”昔日辉煌,早已不复存在。苏遇龙此举,意在延续尚存的一息文脉,重振雄风。
他先是勘出百念丘荒田为学田,又将渎田笏洲书院遗址地二亩五分供师食用。公务之余,他更是亲临书院,为诸生讲学,这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附庸风雅,而是其责任心使然。他惟愿倾其所学,教诲学子,以使他们从中有所受益。
收集先贤遗作
除了修志这样浩大繁复的工程外,苏遇龙还不辞辛苦遍访民间,广为收集先贤遗作,如王毅的《木讷斋集》、叶子奇的《草木子》都经他亲手校正刊行。在《草木子》重刻本序中,他直言“独怪《草木子》与《郁离子》同郡、《龙门子》同时,而显晦迥别,天将各有以位焉。”“使《草木子》参赞枢密,新一朝之典制措施,当不让《郁离子》;既不然,珥笔翰苑,修元史,必不至于断烂朝报,又岂亚《龙门子》乎?”毫不掩饰地点明只因叶子奇官职太小,才埋没了满腹才学,并大声疾呼:“天胡然使黯淡空山而徒成一家之言也!”身为体制中人,敢于针砭时弊,言他人所不敢言。
沉着冷静断案
“案无留牍,风清盗息,民皆安堵”,苏遇龙治下的龙泉,呈现出和谐安定的全新气象。在处理复杂的疑难案件时,他沉着冷静、游刃有余,显示出超群的能力。他明断仁山书院田亩被侵吞一案:仁山书院(安仁镇中心小学的前身)由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知县叶倡建,嘉靖三年(1524年)知县朱世忠指令项楞入田建造校舍,会同项尚达、刘尚城等出钱建立。岁久故址淹没,田亩亦被经管者侵蚀尽。清乾隆,乡民控告该村刘天培侵吞田亩,知县朱绶受理此案,不辨曲直,判处刘天培罚银百两。刘不置辩,慨然与之。乾隆二十五年,苏遇龙因公赴安仁县,乡民仍向其控告此案。苏经过调查,纯属冤案,给予平反纠正。同时根据税册,深入查核原有学田,得三分之一,并会同刘天培在常乐寺左侧重建院舍恢复讲学。复建的仁山书院有两幢院舍,四周垣墙围之。入门后数步即石拱桥,桥下两边是荷池,清泉曲折而来,复回环而去。过桥历数十级石阶即讲堂,门额高悬“仁山书院”横匾一方。书院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实为读书的好去处。院内有奎阁凌云、讲堂化雨、古樟翻风等八景,成为当时胜迹,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此事载于当地的乡土教材,虽难确考,但苏遇龙改建仁山书院却是有据可查。
浚通堙塞水渠
乾隆二十六年,云水渠被民侵占,塞,知县苏遇龙亲自查勘得复,并督促浚通;乾隆二十四年济川桥毁于洪水,二十七年苏遇龙向上申请重修……,史料中不乏这样精辟的记载,在龙泉任职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苏遇龙称得上是殚精竭虑、勤勉之至,只为了惠泽一方百姓。所以在他离任时,士民依依不舍,夹道相送。在百年之后重修《龙泉县志》时,编者也不忘补上一句“士民至今思之”,正应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那句老话。
在调任江西德兴市令后,苏遇龙仍念念不忘龙泉市这片热土,他在乾隆三十九年撰写的《文昌祠记》一文中,就曾提及龙泉,并在文末自署“赐进士出身文林,即知德兴县事,前任浙江龙泉县庚辰壬午辛卯甲午四科同考官,关中德水苏遇龙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兴建留槎书院
收集先贤遗作
沉着冷静断案
浚通堙塞水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