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前身为1958年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系,1962-1978年期间停办。1979年地理系恢复招生,1993 年增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1994年更名为环境资源科学系,1996年增设
城市规划专业,1999年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院。2003年7月学校在对原城市与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有关专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成立地理与环境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学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环境地理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地理学被评为为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地理科学专业为江西省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将人才培养延伸至第二课堂。成立于1996年“蓝天”环保社团是
江西师范大学的特色学生社团,社团紧扣绿色环保宣传为主线,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调研和科普宣教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05年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120余人。建系(院)以来,先后为省内外各级学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4000余人,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学院不仅是
江西省地理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全省地理科学研究中心。由
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领导的江西省国土开发整治研究所以及江西省地理学会、江西省遥感应用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环境学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西地理研究所等多个学术团体挂靠学院。
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依托学院成立了“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有鄱阳湖湖泊生态环境、湿地生态与环境健康、流域综合管理与区域发展、鄱阳湖
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等研究方向。学院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以鄱阳湖流域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规划,积极开展资源利用、环境演变、自然灾害、国土整治、人口与城市化、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决策支持服务为重点,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逐步形成鄱阳湖流域健康与生态安全、空间信息分析处理与系统应用、城乡人口与区域发展等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使之成为
鄱阳湖研究的重要基地。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地理科学系(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
研究生专业:生态学、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地理教学论、环境地理学。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3人,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9名,中组部1人,
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博士(生)31人。学院设有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天文观测实验室和地理标本陈列室、气象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另外还在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
都昌县等地建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和科研实验基地。装备有ArcGIS、MapGIS及
Erdas等国内外主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一批先进的环境分析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总计超过600多万元,学院专业图书资料室藏书近2万册,中外文期刊近百种,可充分满足研究和教学的需要。
多年以来,学院在区域与城市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评价与规划、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应用和
鄱阳湖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类项目100余项,经费为3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0余项,经费1500万元,省部级项目30余项,经费500万元,横向项目40项,经费1000余万元。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其中“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建模和集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
一等奖,“三峡工程对鄱阳湖区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获
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态环境研究”获江西省自然科学
三等奖,“江西庭院生态经济研究与推广”、“江西京九沿线城市化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农用地分等”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人口城市化进程研究”获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国家级课题评审一等奖,“鄱阳湖区对
长江洪水调蓄功能与防灾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获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空间模拟”获教育厅科技成果
二等奖。先后出版了《鄱阳湖研究》、《Wetland and Water Resource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A Watershed Perspective》、《鄱阳湖地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鄱阳湖对长江洪水调蓄功能及防灾对策》和《江西地理》、《江西省自然地理志》、《江西人口》、《江西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江西区域经济研究与地理教育》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在《Internatio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cs》、《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
遥感学报》、《
经济地理》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近4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60余篇。
发展简史
中正大学时期
1940年10月31日,
台湾中正大学创建于
抗日战争时期
江西省省临时省会
泰和县澄江镇的
杏岭村,开创了江西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奠定了
江西师范大学的基础,也为地理与环境学院的今天创造了条件。
学校创办初期,
国民政府对学校颇为重视,经费充足,名师云集,师生人数逐年增加。1942年8月中正大学在赣县龙岭设分校,受江西省政府委托,增设师范专修科,内设史地组,学制三年。这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地理专业,标志着高等地理教育在江西的确定,从此江西的高等地理教育伴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风雨走过了近70年的历史进程。
中正大学为抗战时期成立的国立高等学校,学校实施“文武结合”、“政教合一”的
三民主义教育。“三民主义”、“军事训练”为必修课,专业课则根据《本大学师范专科简章》,参照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颁师范学院各系及师范学院初级部分科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制定。三年必须修满108学分才能毕业,但至多不能超过120学分。毕业生由
江西省教育厅统一分配到中学任教。在实际教学中,地理组比照
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开课,还开设了“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行政”及“教学法”等课程。
抗日战火催育了江西地理学,除了地理专科教学之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地理,例如,抗日烈士姚名达嗜好地理学,“绘制山川地理形势图,研究地形地貌,设想何处宜攻?何处宜守?假借兵马,驰骋于地图之上,作克敌制胜之战斗戏”(见《台湾中正大学》
江西省文史资料第五十辑,1993年,
王咨臣,“我所知道的文史系” )。当时的经济系开设了《经济地理》(
余泽忠先生主讲),很受学生的欢迎。
1944年年底,日军打通了平汉、粤汉南北交通线,威胁到赣西和
赣州市。1945年1月底,中正大学随江西省政府各机关团体从
泰和县撤至
兴国县,再迁至宁都
长胜镇,龙岭分校也迁至长胜,与校本部合并,4月复课。1945年8月抗战胜利,12月底,学校迁至
南昌市西郊的
望城岗,1946年1月7日复课。1947年7月师范专修科(包括地理专科)随着第三届毕业生的毕业而停办。5年中,中正大学地理组辗转奔波,坚持教学,为
抗日战争中的江西教育做出了贡献。
1949年5月21日南昌解放。1949年8月中正大学改名
国立南昌大学,学校由望城岗迁入市区东面老飞机场(现
青山湖区校区)。南昌大学初期基本上沿用校、院、系三级建制,设五个学院和一个专修科,即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体育专修科,后在1950年文学院和法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
一. 师范部史地科的成立(1951年)
1951年5月28日,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师资,中央教育部批准南昌大学设立师范部,7月师范部正式成立。师范部下设中文、史地、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艺术、教育、体育9个专科,学制3年,学生学费全部是公费。
师范部学生由各县文教科推荐的小学老师和各地区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考试录取,9月开学。至1953年院系调整前,师范部共有在校学生356人。
史地科分为历史组和地理组,由文法学院文史系代管,由于文史系系主任
谷霁光工作忙,后由
欧阳琛先生代管。地理组的业务由文法学院副院长、留英地理学博士杨克毅教授负责。地理组一个班14人,只招了一届学生。地理专业学生不多,但课程安排和任课老师仍十分认真,主要课程和老师有:普通地理学(杨克毅)、
天文学(朱宏富)、气象气候学(刘庚汉)、地质学(杨质彬)、中国自然地理总论(朱宏富)、中国经济地理总论(张明德)等。
解放初期,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和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1年土地改革在全省展开,11月6日,
南昌大学土改工作团成立,地理系师生和南大部分师生参加了
黎川县、
新余市两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历时近3个月。师生们经风雨、见世面,得到了锻炼,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全国院系调整,地理组并入
华南师范大学(1953年)
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
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开始大规模院系调整。1953年南昌大学各个系分别并入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华中工学院等院校,师范部大部分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只有史地科地理组并入华南师范学院四年制地理系。老师则有留有分,例如杨质彬去了中南土建学院、杨克毅去了中山大学,张明德调入华南师范学院,刘庚汉回到了江西农学院,朱宏富留校(物理系)。
后来这一届学生毕业后,2个留华南师院地理系当助教,5个分到河南师院当助教,3个考入
北京师范大学土壤地理专业研究生,还有的到中学当老师。
至此,1951年刚成立的地理专业又停办了,直至1958年
江西省师范学院地理系成立,江西才有了本科地理专业。
江西师范学院时期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
南昌大学撤销,成立了江西师范学院(1953年10月),设中语、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历史、艺术7个专科,1954年后,先后发展为系,招收本科学生,开启了江西师范学院的新时期。
这个时期,尽管还没有地理系,但江西师范学院的地理科研和科普工作仍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1956年6月朱宏富完成了“宜黄地裂考察报告”,受到通报表扬,并且做了30多次科普报告,编写、出版了7本科普小册子。朱宏富(包括当时还在南昌二中工作的马巨贤)被推选出席全国第一届科普工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中央领导的接见。
地理系的成立
1958年根据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江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地理系。地理系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由几部分人组成:一是江西师范学院原有人员,如朱宏富、邓克强;二是南昌师专调入人员,主要有马巨贤、谭钜生、范祖仁、章元雄等;三是兄弟院校分配人员,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刘会庆、杨文金(二人均为两年制研究生)、林文荣,中山大学的胡清华。1959年后又陆续分配和调入了苏成泉、郑松莉、
陈宏群、
黄旭初、刘象天、洪新仁、童纯湘、胡长书、许五津、钟伍常、陈训琛、吴让三、杨巧言、谢彼得(谢帆)、王鹏祥等。上述老师中有些是早已蜚声地理界的老教师,例如刘象天1960年为支援
江西省而调入江西师院,1956年就是华东师大的副教授,其代表著有“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自然地理参考文献”,是《
辞海》(1979年版)修订版主要编写人员之一,是六十年代
江西师范大学在省内外都有影响的教师之一,其他大多数是著名高校地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是江西师范学院最早一批地理教师,也是此后支撑江西地理界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地理系行政由马巨贤任代理主任,谭钜生任副主任,刘会庆任系务助理。由于教师中只有刘会庆一个中共党员,故没有设党支部,刘会庆的党组织关系挂靠在生物系。1959年4~5月间,调来程立勋同志,并发展了邓克强同志,成立了党支部,程立勋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刘会庆任宣传兼统战委员,邓克强任团总书记兼学生班主任。
地理系1958年9月招收了第一届本科学生54人,由于招生计划公布较晚,没有学生填报志愿,所有学生均为调剂入取。学生来自
赣州市、九江、
宜春市、
南昌市、
抚州市、
吉安县、
上饶市、
萍乡市等地区。1959年8月招收第二届学生48人,1960年招收第三届学生41人。学生主要是报考其他专业的学生调剂过来的。
这时的地理系教师队伍齐全,党政工作有序开展,各方面工作走上了正轨。1961年~1962年,学校贯彻《高教六十条》精神,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恢复了“
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及任课老师主要有:《地图与测量学》范祖仁,《地球概论》、《气象与气候学》朱宏富,《地理教学法》马巨贤,《水文地理》马巨贤、胡清华,《地貌学》章元雄、吴让三,《中国自然地理》
刘会庆、刘象天,《历史地理学》刘象天,《中国经济地理》苏成泉、谭矩生,《世界自然地理》杨文金,《世界经济地理》童纯湘、王鹏翔,《土壤地理》
林文荣、谢彼得,《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黄旭初、陈宏群、谭钜生等。
地理系一成立就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58级一年级地质地貌和植物地理实习在
庐山,二年级在
抚州市温家圳,四年级上学期在鄱阳三庙前农场经济地理实习。59~62级野外实习主要在庐山,还先后在抚州温家圳、
长山晏乡,
宜春市三阳进行过。
1958年马巨贤编著的《地球仪使用法》由北京科普出版社出版。
1958~1962年正是
大跃进和
三年困难时期,学生入学后开展了“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学生教学与劳动相结合,每学年下农场劳动两个月。1958年,学校对学生实行人民助学金制,1959年以后,伙食费全由国家包下来,仍发放人民助学金,同时实行学生免费看电影、免费淋浴制度。1960年困难时期,学校要求青年教工和学生种菜,定额交菜至教工食堂及学生食堂。
这个时期,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白马山农场劳动,一是建立气象站。
1959年学校决定建立白马山农场,位置在今
生米镇,面积1250多亩,地形以低丘岗地为主,除少部分水田和旱地外,大多是荒山。1959年白马山开发前,地理系接到农场测量的任务:绘制地形图、确定农场边界、建立农场立体模型。当时由范祖仁老师带队,李潜华、郭可让、
李博之等学生都参加了。师生分散住在
岭背村村民家里,测量仪器主要是
经纬仪和水准仪。野外工作一个月左右,圆满完成任务,为农场的规划建设打下了基础。从此以后,学校在山上陆续盖了房子、修了道路、挖了水渠,昔日的荒山野岭面貌一新,成为
江西师范大学师生劳动锻炼、贯彻“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方针的基地。在
三年困难时期,也为改善师生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
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大炼钢铁急需天气预报做保障,为此,地理系建立了气象站,1959年9月25日,开始发布
南昌市地区天气预报。气象站开始设在现青山湖校区双理楼空地上,后改迁至学生第一宿舍两侧的菜地上,由气象老师朱宏富和林文荣带学生负责观测,同时安排人员用东方红收音机定时收听气象气候形势,结合气象站观察数据,分析后发布天气预报。气象观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同学,同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由于预报准确,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表扬。
停办地理系
60年代初,中央提出“巩固、充实、调整、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国压缩办校规模,撤销了一批1958年匆忙成立的高等学校。在此背景下,1961年学校决定停办地理系和政教系,地理系停止招生。1962年地理系除毕业班外,尚有59级、60级级89名学生,此时59级已是三年级学生,最后48人全部转入化学系,课程还是按原地理系的上,并开了一些基础
化学和
应用化学的课程。60级41人只读了两年,当时有两种去向自由选择:一种是直接毕业,但拿的是专科文凭,同样由学校分配工作;另一种是选择留下来,但不在地理系就读,而是大部分去了化学系,少数去了数学系、物理系,最后这部分学生实际上读了六年。58级已经修完4年,全国统一分配,大部分分到中学当老师,有十几个人调配到部队,还有一些到了公安系统、机关等部门。地理系的停办影响到省内中学相关课程的开设,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学停开了地理课。
地理系当时教职工共有27人,24位教师为:马巨贤、谭矩生、朱宏富、范祖仁、章元雄、刘会庆、杨文金、林文荣、
胡清华、苏成泉、郑松莉、
黄旭初、陈宏群、刘象天、胡长书、王鹏翔、杨巧言、谢彼得、陈训琛、许五津、吴让三、洪新仁、童纯湘、钟五常、4位行政人员是:邓克强、程立勋、钟若给、王浔。停办地理系时,除指定的10个人外,大部分都离开了师院,有的调至中学,有的到了工厂或其他基层单位。留下的10人中,谭钜生到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会庆到教务处,林文荣到外语系,杨巧言、钟伍常、陈训琛三人到图书馆,杨文金到校工会,马巨贤到化学系,范祖仁到物理系,刘象天到校医务所。这种安排为后来地理系的复办储备了人才。
在地理系停办的16年间,留校的老师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60年代,刘会庆等人还经常到野外考察。1965年9月师院成立靖安分院,开设“农业基础班”和“农业理化班”,刘会庆、杨巧言调入“农基班”,杨巧言教土壤,刘会庆为专业老师兼第一副主任。杨文金、钟伍常、朱宏富、刘象天等都曾上过课。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江西师范大学也未能幸免。1968年大批老师下放,下放的地点有
贵溪市、戈阳、鄱阳、
铅山县、
玉山县、
靖安县等县。1969年1月,
江西省革委会下达通知撤销江西师范学院,与
南昌大学的政教系、中文系、生物系和江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
井冈山大学,迁到井冈山下的拿山。原地理系留校的林文荣、钟伍常、刘象天、朱宏富随学校搬到井冈山。
1972年11月,省革委会下文,撤销井冈山大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迁回
南昌市。与此同时,1968年冬下放的大量老师开始与学院“复钩”。1973年,下放的原地理系教师基本上调回。1975年成立地理组,归历史系领导。组长马巨贤,副组长杨文金,成立时的成员有刘象天、尹善正、杨巧言、陈训琛、范祖仁、刘会庆,主要是在中文系和银行学校上地理课,期间在
信丰县开办培训班,培养农村青年气象观测员。
这个时期,老师们为能重返地理教学而兴奋,不少老师积极进行科学考察和开展江西地理研究,1979年杨巧言等出版了《井冈山地理》等著作,发表了“鄱阳湖”等科普文章,为此杨巧言被评为“全国地理科普积极分子”。
三. 复办地理系(1978~1979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
恢复高考,地理系的复办提上了议程。1978年刘会庆、林文荣根据学校要求,开始做复办准备。3月刘仁求同志从历史系调入,组建地理系复办筹备小组,成员还有马巨贤、谭钜生、刘会庆等。筹备组首先是将挂靠在历史系的地理组调入,从附中调入谭钜生,以后陆续调入刘焕川、章元雄、苏成泉、吴让三、
黄旭初、谢帆、
王素珍、朱相水、李博之、梁国权、聂卿云、黄际民、赵树森、刘自清、章定富、杨泽芳、李桂清等。1978年年底党政干部和专业老师基本配齐。刘仁求为党总支副书记兼第一副主任,马巨贤、谭钜生为副主任。不久地理系教工工会成立,杨文金任工会主席,以后的工会主席为刘自清,副主席有杨定国、陈英等人。为制定教学计划,杨文金、杨巧言、陈训生等老师到华中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学院、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聂卿云老师到
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拜访学习,吸取办学经验,收集教学素材和资料,得到很大帮助,回来后编写了教学计划。以后系里又陆续调入专业教师,至1981年全系已有30多位教师。
1979年开始地理本科专业招生,招了39人,男同学31人,女同学8人,分别来自省内
南昌市、抚州、
上饶市、宜春、
吉安市、九江、
赣州市、
萍乡市和
景德镇市各地市,均为理科生。课程按教育部教学大纲开课。当时师资力量很强,大部分课程都配备了2个老师,地质学基础甚至有4个老师,而且大部分都是国内著名学校毕业、又具有长期野外工作经验的老师。刚调入又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一般先做助教,跟着主讲老师1~2年后才允许单独上课。那时缺少教材,都是老师编写讲稿上课,学生听课做笔记,后来随着高校教材的出版,大部分课都采用全国统一教材,有些新的课仍采用自编教材,如化学地理、江西地理等。
1979年地理系下设地质地貌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经济地理教研室、教学教法教研室。教研室主任有刘焕川、聂卿云等老师。教师任课情况:《地球概论》马巨贤、杨定国,《中国自然地理》刘会庆、梁国全,《世界自然地理》杨文金、陈英,《中国经济地理》易宜曲,《世界经济地理》
朱美荣,《经济地理导论》聂卿云,《地质学基础》刘焕川、黄旭初、朱相水、章定富,《地貌学》杨巧言、吴让三、黄强,《土壤地理学》林文荣、谢凡,《植物地理学》王素珍、孙淑先,《水文地理学》陈训琛、张思华,《气象与气候学》赵树森、刘自清、
胡清华,《环境科学导论》陈作贵、李博之,《地图与测量学》黄际民、杨泽芳,《地理统计》范祖仁,《遥感概论》谭钜生,《中学地理教学法》马巨贤、徐剑儒、李潜华,《
江西省地理》胡清华,《计量地理》黄际民,《自然资源学概论》陈作贵,《化学地理》吕桦、《地理
摄影与素描》徐剑儒等。82~86年从全国高校分配来系工作的年轻老师有黄明民、唐荣湘、马定国、胡忠、吴凡、杨梅玲、兰云、毛端谦、徐燕、孙服群、舒长根。期间地理系的管理干部和管理人员有:系办公室主任徐新耀、党总支干事柯维海以及李桂清、胡玉玺、张桂兰、肖萍兰、谢秀文、易申、姚技、陈建民、刘莉等。
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最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80年代主要在
庐山,还在
井冈山市、
彭泽县(
龙宫洞)、
德兴市(
铜矿)等地开展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实习。学生自带被子,条件比较艰苦。从82级开始,地质野外实习在
杭州市。
1979年在现老校区双理楼位置的空地上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安放有百页箱、温度计、气压计等仪器,由气象老师赵树森、刘自清老师带领学生观测,每学期还到省
青云谱区气象站实习。水文地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地理、土壤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的老师每个学期或不定期带学生到省水文站、进贤、湾里、梅岭等地实习。野外实习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9年12月年
江西省地理学会成立,马巨贤任理事长,陈作贵为秘书长。学会把江西地理界联合起来,还吸引了地质、地震、
测绘学、水利、气象、
城市规划等部门的专家,成为江西省地理教育、科研和科普的第一个学术团体。
1980年1月,
江西师范大学成立“学术委员会”,谭钜生、马巨贤、刘象天为理科委员会委员。1982年1月,成立校“学位评审委员会”,马巨贤为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后历届系(院)主任(院长)均为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
1979年
江西省只有江西师范学院地理系招生,远远不能满足江西地理教师的需要。为解决江西省地理教师缺乏的问题,1981年举办了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班,地理系自编教材,培训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教师。1983年开始招收2年制专科生,专科班招生一直到1993年止。
1982年江西地理研究所成立,马巨贤任所长。1984—1988年谭矩生任所长,刘会庆为副所长。1986年6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江西地理研究所成为学校的处级研究所之一。1982年地理系接受的第一个项目是《
江西省省地图集文字说明》,杨巧言、刘会庆、杨文金、杨泽芳等参加了编写,地图出版社出版后获得好评。这个时期出版的还有《江西名胜》(杨巧言、刘会庆等,1981年)等著作。
从1979年到1983年,地理系复办后各项工作走向正轨,学生工作有声有色,这几年毕业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师大地理与环境学院的领导、江西各地市地理骨干教师许多都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在中科院和各高校工作的毕业生都成为各单位和领域的骨干和专家,不少学生走上了领导岗位。
1983年10月,江西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标志着江西高等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为地理与环境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个时期大致可分为稳步发展、在挑战中前进和新时期三个阶段。
学生组织
学生会
地理与环境学院团委学生会是学院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同学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学院与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是学院文化的策源之地。
地理与环境学院团委学生会是在主席团领导下的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术发展部、文化部、体育部、自律部、素质拓展中心、外联部、青年志愿者协会、艺术团等11个部门。
欢迎关注地理与环境学院团委学生会官方
新浪微博:@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会
党员服务站
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员服务站成立于2008年,服务站在院党委组织部、院团委的共同指导下,本着“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踏踏实实树党员形象”的宗旨,在校内外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爱心捐助、定点帮扶等服务性质的活动,努力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并组织解决各种困难,在发挥党员自身先进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倡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引领校园新风尚。
学生社团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下属两个校级社团:
蓝天环保社团、心语手语社团
学院位置
学院在师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