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陵
湖北省襄阳市景点
据说伏羲死后葬在襄阳市境内。因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故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大人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岘首,中岘诸山),而掌控宇宙秩序的“规矩”则化为西边的群山(上岘诸山)。因为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史书典籍
史引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
天宝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云:“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
南宋罗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
清代马骕撰《绎史》云:“帝王世纪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广通志》载: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区
乾隆版《四库全书》、《通鉴外纪》、《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志》中亦有详细记载。
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其列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太伏羲氏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母曰华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迹于雷泽,生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仰观天象,制嫁娶,取牺牲以充庖厨,造书契以代结绳,画八卦,生于成纪,都陈,“葬南郡,在襄阳市”。
文献
南齐书》载:“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羲王冢。大获其宝,玉履,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等。竹简宽数分,长二尺,皮节如新。盗以把火自照。”
南史》载:“永明三年,兼尚书左丞。时襄阳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王僧虔善识字体,亦不能谙,直云是蝌蚪书。”
另据同治襄阳县志》引《南雍州记》称:“古冢于习家池北,后沈约亦得数简,以示刘绘。”蝌蚪文为上古文字,传说中是神仙使用的文字。故云伏羲冢在凤林山(亦名卧龙山),也有紫盖山说(岘山中岘)。
伏羲庙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市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副。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而且时常有紫雾缭绕,故称紫盖山。但世风日下,战乱不断,饿遍野,民风也不如上古时期淳朴。已升天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这一切,心中痛惜,化为凡人下界点拨世人。但是当时在伏羲庙的一位年轻人不仅不领情还对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气引来一阵天罡雷风,刮倒了紫盖山上的伏羲庙。从此伏羲庙又化为砂石散落山中。而庙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边群山间,并化为一座山峰,因为这座山是伏羲庙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称为扁山,后讹音为扁山。石像也同时飞落到南边化为一座山峰,因为此山奇险陡峭故俗称尖山。
伏羲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原地区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在岘山正式开工。“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雕像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是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是18米高的美国总统山头像的4倍。
山体石刻雕像处原本是一所劳改农场的采石场,上世纪末被废弃。由于多年开山炸石,山体、崖壁变得千疮百孔,成为城市南大门的“牛皮癣”。经过专家学者研讨,采取依据山体雕刻石像进行修复的最佳方案。
凤林山卧龙山
凤林山(亦称凤凰山,卧龙山,据乾隆《襄阳府志·山川》载:“卧龙山:《三郡合志》作凤凰山,县南十里,山下北为习家池。山上为观音阁,俯临汉水。阁前有不死鸟亭。亭,而三大字碑存。”),古时候为岘山南北通路的大关隘,故名凤林关。据《襄阳县志》记载:“凤林关。距城十里,在岘山南麓,为凤林渡。昔刘表设伏毙孙坚即此。”又曰:“山腰为南北通,实为郡城门户。”《舆地纪胜·襄阳府》记载:“凤山,在襄阳东南十里,梁韦睿于山立寺。”《襄阳县志》又说:“凤凰山在县南七里,萧衍立寺其上。雄的称“凤”,借喻帝王,传说伏羲崩葬南郡襄阳岘山中。因为此山有伏羲冢,为了纪念这位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千古一帝,故称此山为凤林山(埋葬帝王的山林),亦称卧龙山(伏羲图腾为龙)。
另有《仙传拾趣》记载,有一个姓蔡的襄阳市女子,“幼而巧慧,善刺绣,邻里称之”。有一天,来了一个老翁,请她绣一对不死鸟,要求她不要绣凤凰的眼睛。不久绣成,五彩焕然。“老翁观之,指示安眼。俄而工毕,双凤腾空飞舞”。老翁与绣女各乘一凤升天而去,落在襄阳南山林木之上,时人名为凤林山。凤林寺因而得名。
凤林寺是韦睿建还是萧衍建,或者梁武帝令韦睿建,现在没有定论。不过在观音阁一带,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两个僧人满载金银欲往南去,至襄阳凤林关,遇一险滩,船翻金沉,满船金银顿化一凤凰腾飞而去,僧人大惊,乃不复南去,特建此寺以修行。因有不死鸟腾飞之说,此地又称凤林关,便名曰凤林寺,后香火日盛,传说愈奇,僧众便将此山唤作凤凰山,遇险之滩称为凤凰滩,沉金之池取名凤凰池。
襄阳市古诗云:“汉水流至凤凰山,凤凰山前凤凰滩,欲寻进香拜佛处,只问襄阳凤林关。”后因观世音菩萨去南海途中曾在此修炼(至今大雄宝殿与中殿之间有一席之地,夏无蚊虫,冬不积雪),改名观音阁至今。
紫盖山
紫盖山古称中岘,俗称琵琶山(形似琵琶)。位于襄阳城西南2.5公里,北临环山路,东与真武山相连,是虎头山的余脉。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带的必经之地。传说伏羲葬在此山中,山上有伏羲庙。《襄记》将万山、紫盖山岘山,称为三岘,可见紫盖山的历史地位。
提到紫盖山,不能不提到檀溪和鸭湖。《襄阳府志》说:“檀溪,县西四里,即汉先主所乘的卢越过之溪也。《水经注》: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导也。北经汉阴台西,旁城北,注于沔。”“鸭湖,县城外望楚之北,山水汇而为湖。《水经注》云: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檀溪水也,一水东南出即襄江也。《旧志》云:汉先主跃檀溪时经此。”
古时檀溪湖(鸭湖)与汉江、襄水相汇合,碧波荡漾,山水相映,风景如画,三国时刘备“马跃檀溪”使檀溪闻名于世,萧纲曾泛舟穷柳子山檀溪之源,唐朝襄阳市著名诗人孟浩然从檀溪泛舟到万山钓鱼“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的悠闲叫人向往。
古时这儿还是著名的柳子关。柳子关因扁山(今扁山)得名,但柳子关的确切位置却不在柳子山下,而是在紫盖山附近。关于柳子关的记载,《襄阳县志》说“柳子关县西七里。”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在《刘枣强碑文》中说:“先生,不恙而卒……坟去襄阳郭五里,曰柳子关”,这一距离和紫盖山县西五里基本上是同一个位置。从上述记载看,在古代,襄阳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古人将三座山命名为三岘,并不是偶然的。这三座山的海拨都不高,正好符合岘山“山小而险”的特点,除了三岘正好处于上、中、下的地理位置外,三座山都有汉江或檀溪萦绕,符合古人依山傍水的审美观。
紫盖山在历史上的盛名,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赵昚的年号,共计16年,淳熙十二年(1185),襄阳府知府高命州学教授刘宗编撰了一部《襄阳志》,共四十卷。《文献通考》曰:“郡守山高夔命教授刘宗、幕官上蔡任浍编为书,既详备,而刊刻亦致,图志之佳者”,以此推算,中岘的叫法距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史书典籍
文献
伏羲庙
伏羲石刻雕像
凤林山卧龙山
紫盖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