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雷
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
张山雷(1873年—1934年),名寿颐,字山雷,江苏嘉定区(今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因母病开始学医,先后随当地老中医俞德、侯春林及吴门黄泉诸先生学习内科,后又随朱阆仙学习外科。曾自出家资,筹设中医学校于黄墙村家塾,后又应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聘请,担任教务主任,为中医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著有《难经汇注笺正》《中风斠诠》《疡科概要》等。张山雷为清末民初有名的中医教育家、著作家,其著作多为当时学校教材,对中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经历
张山雷天资聪颖,自幼好学。19岁就考上了秀才。中秀才之后,张山雷更加勤奋读书,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准备参加乡试,希冀在仕途上取得一席地位。
就在张山雷二十多岁时,他的母亲患上风痹的顽症,久治不愈,此事深深地刺激了年轻的张山雷。张山雷深感医药治病救人的重要,遂决定弃儒学医。经过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名家著述的朝夕钻研,并随当地老中医俞德琈、侯春霖以及吴门名医黄醴泉等学习,没几年,医术大进,求医者日多。为求深造,师从方泰黄墙名医朱阆仙,朱氏视张山雷为得意门生,以生平经验,一一传授指点,张山雷学识益臻精湛,三载后,在城中张马弄悬壶济世。张山雷为人谦虚低凋,他的诊所招贴仅书“张山雷知医”五个字,不写科目。由于他医术高明,对病人认真负责,不久就在嘉定区名噪—时,看病就医者络绎不绝。
1910年张山雷移居沪上,并在上海市开设诊所行医,以具精湛的医术享誉沪上,并加入上海神州医学会。1918年至1920年,张山雷襄助业师朱阆仙创办了全国最早的中医医学校—黄墙中医学校。张山雷感到祖国医学数来,名贤继起,著作如林,自清代以来,医学中更多通品。然其间有的说理未尽透彻,有含意未申之处,且医之与其他学说不同,辩证有伪,选药必悖,为功为罪,捷于鼓。因此在黄墙执教时,他就着手著书立说,务使学生门径既清,则临证制裁,自能良心。由于张山雷学养精深,执教有方,来自四方就学者达七八十名,黄墙中医学校声誉卓著。在此期间,张山雷还在上海神州中医学校执教,他所著的《中风斠诠》一书就已问世,并作为该校课本之一。他穿梭于上海市区、嘉定区之间,倾其全心培育中医后人。 1920年,由于他的业师朱阆仙逝世,黄墙中医学校停办。张山雷应浙江兰溪市中医专门学校之聘,来到三江之汇、山清水秀的兰溪,任该校教务主任,直至病逝。
张山雷胸怀振兴祖国医药学的抱负,为了培育后继人才,在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的15年中,更是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夜编日教,经常漏夜孤灯写作,有时直至黎明。他的著作共25种66册,其中在兰溪著有《医家名记选读》,并重订《医事蒙求》及《本草正义》。他在《本草正义》一书中,对不少药物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发挥。张山雷治学严谨,对自己的著作精益求精,《医事蒙求》第三次重订时,他已沉在身,依然一丝不苟,重订结束后,不久就病故了。
学术思想
融洽西中
张山雷虽强调“融洽西中”,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张姓仍十分注重中医学术理论与临床的重要性。认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是中医学的基础,应当认真掌握。至于临床,虽有内、外、妇、小儿科之不同,亦各自有其理论,而要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还应十分重视医案的学习。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只有多临床,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从中体会中医理论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掌握临床各科治病的实际能力。而医案中所载,都是前人治疗疾病的实际经验,反复揣摸,深入领悟,则有如病人在侧,可以从书本中继承与了解前人的经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张姓的这一观点,是有重要意义的。此外,张氏在学术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中风病证的认识和治疗上。
历史
实际上,早在《素问》之中已经有了后世所说的中风病的内容,只不过不称之为中风而已。《素问》中的“厥”病,张氏认为即后世所说的中风病。这种病非由外感风邪所致,而是由于肝火内盛,化生内风,激其血气,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知人,目眼歪斜,肢体不遂,语言不清等症。张氏明确指出,今之中风病“皆是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或为暴仆,或为偏枯,或为眩晕昏厥,或为耳鸣耳聋,或更(目闰)动瘈,强直暴死,诸般病状,俱巳历历如绘,此皆近世之所谓中风病也。”张姓言中医中风病证,借助于西医脑神经之说。在病机探讨上,欲在使中西医理论结合,而在治疗上则无甚指导意义。盖中医辨证,主要在于五脏六腑,虽言脑神经受影响,但其治疗原则,或养阴,或化痰,或熄风,或开窍,或通络生骨胶囊,又均于脑无关。所以这种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意义不大。
临床经验
张山雷认为杂病之中风是以内风为主要病机,因此治疗时强调应以“潜镇摄纳”为总原则。在此基础上,按其病情,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并根据具体表现,总结出治疗八法。如开窍法,用于气窒声不出,牙关紧闭者,可用通关散(细辛、牙皂为末,吹鼻中)以搐鼻取嚏,同时针刺水沟、合谷穴等穴。固脱法,用于中风病证中由于正气之散亡,无根之火暴动而见的脱症。潜镇法,用于中风发作之前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已发作之后可以抑制病情的变化。开泄法,用于肝阳上扰,气火上升,同时挟痰浊上壅,阻塞气道,可用稀涎散、礞石滚痰丸(大黄、黄芩、石、土沉香)、青州白丸子(独角莲生用、半夏生用、天南星生用、乌头生用)之类。若体质虚弱者,则宜用平和之剂以化痰泄痰,如二陈汤、杏仁、枳实川贝母、竹茹之类。另外,如胆南星、天竺黄、竹沥、荆沥之类,性最和平,可以重用。
此外,如顺降法,用于中风痰火上逆,气逆火升,气必然因之而逆,因此在临床上,可兼见喘证之证。此时治疗,宜定其横逆,调其升降,顺达气机,可用匀气散(白术乌药、人参、天麻、沉香、青皮、白芷、木瓜、紫苏、甘草、姜),乌药顺气散(麻黄、橘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炙甘草、白芷、桔梗、炮姜、桑姜大枣)。育阴养血法,用于心悸怔忡惊悸、健忘恍惚,肝血不足,不能养心,心血亏虚之证,可用滋水清肝饮(山茱萸、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当归身芍药、柴胡、栀子、大枣)、一贯煎(沙参麦冬地黄、归身、枸杞子、川子)等。滋填肾阴法,用于肾阴虚,不能制火,肝阳暴动而化风,可用六味丸之类。通经宣络法,用于偏瘫,手足不用以及疼痛瘫痪等证,可用独活寄生汤、桑枝煎、虎骨四斤丸(木瓜粉天麻牛膝肉苁蓉)等。
后世影响
张出雷的学术观点,虽然主张中西融合,但其于中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分类以及治疗的认识和总结。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个人经验,为后人在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成为民国时期的一大名医为后人所称许。
人物评价
张山雷治学严谨,对经典医著独具见解,阐发秘奥,而于诸家学识亦多所笺正。同时参考现代医学,取长补短,体现了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以毕生精力研究医学,著有《病理学读本》《中风斠诠》《疡科纲要》《药物学纲要》《脉学正义》《难经汇注笺正》《古今医案平议》等25种65卷。在病危时,对其未完成的部分手稿,仍殷切关注,曾自挽一联:“一伎半生,精神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直漏;孤灯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显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术思想
融洽西中
历史
临床经验
后世影响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