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第一中学
1928年创于甘肃的独立高中
岷县第一中学是一所位于县城西南高台上的完全中学,成立于1928年。学校历经四次搬迁和九次更名,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如今,岷县第一中学已成为定西市重点中学之一,占地面积3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9713平方米。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校历史
简述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前21年(1928--1949)是孕育、诞生时期;
第二阶段:建国至“文革”前17年(1949--1966)是新生、前进时期;
第三阶段:“文革”10年(1966--1976)是浩劫、混乱时期
第四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现在(1977--2006)是恢复和发展时期。
四移校址
1928--1937年附设在岷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今岷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1937--1939年中小学分开,中学迁至城隍庙内(今县广场);
1939--1949年在岷县剧院(今城关粮管所);
1949--2001年
九易校名
1928--1931.1岷县师范讲习所;
1931.2--1936.7岷县县立初中
1936.8--1937.12岷县职业学校;
1938.1--1943.8岷县县立初级中学;
1943.8--1951.4甘肃省立岷县中学;
1951.4--1958.9岷县中学;
1958.9--1966.8岷县第一中学;
1966.9--1968.7岷县长征中学;
1968.7--2001岷县第一中学。
前期办学历程
岷县一中的前身是创立于1928年10月4日的岷县师范讲习所,当时附设在岷县第一高等小学内(今岷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办学目的是培训小学师资,学制一年,第二年春季招生一班35人,教工4-5人。1931年春,师范讲习所改为“岷县县立初级中学”,陈光虞任校长,学制改为三年,春季招生,每年招生40-50人,教职工4-5人,不足教师多由小学教师兼任。
1936年“岷县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岷县职业学校”同时改为秋季招生。从1937年起,每年招生两班,教工增至7-8人,后来中小学分家,中学迁至城隍庙(今县广场)。1939年4月中学又从城隍庙迁进岷县剧院(今城关粮管所),占地面积6亩5分7厘8。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大,不只岷县境内学生上学读书,也接收临近的西固区、临潭、漳县会川镇等地学生。1943年,初中发展到6个班,学生增加到342人。
1943年8月,省政府发文将岷县县立初级中学,改为“甘肃省立岷县中学”,学制为三、三制(初、高中各三年),1944年秋,招高一新生一班40人,初一新生两班100人,有教职工24人(包括聘请教师),教学班7个,学生345人,开设的课程有公民、国文、代数、几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英文、体育等。当时正值抗战期间,人才内流,在岷县中学集中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教学质量较高。2006年春开始修建新校址(今岷县一中)。
1947年首届高中毕业生23人,考上大学5人。1948发展到8个班,学生增加到346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16人。
1949年9月,岷县解放后,根据岷县行政公署决定,将省立岷县师范,省立岷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并入省立岷县中学,于同年11月迁入现校址,占地面积12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3369.7平方米。中、师、农三校合并后,全校有教职工49人,12个教学班,学生456人。课程设置取销民国时期的公民、军训等课,改上共同纲领、社会科学等常识、国文改为语文,当然不止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全变。那时整个建筑群从北向南依次是门楼、礼堂、木楼都在一条轴线上。雄伟壮观的要数木楼,楼上有学校领导及各处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楼下是四个教室。1950年3月於梅五副校长来校后,始建党组织。1951年4月,省立岷县中学改为“甘肃省岷县中学”。1954年高三毕业生7人,6人考入大专院校,因考试成绩好,省教育厅奖钢琴1架、风琴2架、教学仪器若干。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有七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受到批判,还不同程度的给了处分。1958年9月学校易名为“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这学期师生大搞所谓的技术革命,创造发明,大炼钢铁,基本没有上课。
五十年代校园文化
五十年代学校的文体活动很活跃。各班经常排练节目,唱歌、跳舞;开展班级之间的篮、排球比赛。学校又组织田径运动会,选拔运动员参加县、地、省运动会;办《岷中生活》、《岷中文艺》报刊;建立文工团,不但在学校演出,而且在城里乡下宣传演出,演出的大本戏有:《白毛女》、《血泪仇》、《渔复山》、《赤叶河》、《雷雨》等。
过了困难时期,学校的教学秩序转入正常,语文组在谢京珍老师的倡导下恢复了刊物《岷中文艺》,更名为《岷一中》,直到1966年文化革命之前停刊。
文革期间的破坏
“文革”期间,学校遭到破坏,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立“四新”。1966年9月,改校名为“甘肃省岷县长征中学”。11月份学生开始大串连,学校处于混乱状态,图书被盗、桌凳、门窗、床铺、玻璃等物也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3月,成立五人临时领导小组,维持秩序。1968春,军宣队进校支左,7月12日,校革命委员会成立,复名岷县第一中学。9月25日,武都地区派工宣队进校“领导一切”。69年,在毛主席的“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指示下,学制改为二、二制(初、高中各二年),实行春季招生。1973年,遵照“五七”指示,开门办学,学生分级分批学工、学农、学军。从1969年2月到1977年8月,连续九年,城镇户口的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八十年代恢复办学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各项正确政策的贯彻执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才逐渐恢复,获得新生。1979年改为三、二制,或名为五年一贯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复为秋季招生。直到82年8月又恢复为三、三制。在邓小平同志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示下,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给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教师平反冤假错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学秩序日趋稳定,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因此,1986年高考取得了好成绩,有37人被大专院校录取,占高三毕业生总数的21.5%。如蒋锁红考上清华大学水电系,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八十年代,学校两次评为定西市先进集体,五次评为县级先进集体。教师王自笃1984年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郎孝良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李等5人获省“园丁”奖,4人评为定西地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2人评为定西地区优秀教师,学生多次在全国、全省学科竞赛中获奖。尤其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每年都有获奖者,省、地、县有关领导将岷县誉为“物理县”。
学校现状
校训:心体同健、德才双修
三风:校风、重德、博学、文明、进取
教风:身正、学高、乐教、善导
学风:明礼、诚信、乐学、善思
机构设置:学校机构设党支部及三处两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校务办公室、教研室),有3个年级部和12个教研组;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健全。
班级设置: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其中高一13个,高二13个,高三17个。
校容校貌
随着改革前进的步伐,学校也得到发展,86年6月,在操场北边建成砖混结构3层教学大楼一栋,建筑面积2680.16平方米,内有15个教室,学校领导和各处室办公室,以及初中各年级办公室等,91年8月,在前院又建成砖混结构3层教学大楼一栋,上有12个教室,高中各年级组办公室。91年10月,建成传统风格的新大门。2008年12月创建为市级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现有高中教学班43个,学生2700多名,教职工187名。学校曾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并被命名为省市两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省级无烟学校。
师资力量
【教职工人数】学校现有教职工187人,其中行政领导18人,专任教师138人,教辅工勤人员28人,校聘人员3人。
【教职工年龄】教职工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1岁,平均33.5岁。
【教职工学历】学校161名任课教师(专任教师138人、行政兼课16人、教辅兼课7人)中3人为研究生,156人为本科学历,教师学历达标率98.8%。
教师职称】高级教师28人,一级教师55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6%。
【教职工政治面貌】党员65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7人。
【教师荣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园丁”5人,全省“师德标兵”1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青年教学能手12人,市级劳模1人。
学校有11名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7篇,有18名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2篇。教学设备及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刚刚起步,已建成的电教中心,下设四个室:微机室、教师备课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有较为完备的理化生实验仪器,可供物理、化学、生物课的部分实验;有专为教师服务的资料室;有为学生开放的课外阅览室,更有三万余册的图书室;有立卷四百余卷的档案室。1999年秋设立教研室,出《教研简报》23期,教师论文集五本;2000年冬恢复校报,改名为《岷中风景线》,同时成立《紫蕾》文学社,已出三期,为了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学校组建了各种兴趣小组,有音乐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高考音乐、美术辅导班,由专任负责,正常开展活动。各班同学也在课外活动排练节目,一旦庆祝节日就登台演出。在学校春秋两季举行的文艺演出和田径运动会,以及每年四月的艺术体育节活动中表演节目,开展田径比赛,展出师生书画,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也赢得了县上有关领导的交口称赞。
办学设施建设
1998年秋季为方便学生的体育锻炼,拆除部分危房,扩大操场,同时从南到北砌一道长一百多米的砖墙,隔开教学区与住宅区。2000年秋季又硬化了初中教学楼前的地面,又用预制块铺了通向图书室及花园中的道路。
1998年11月建成康居楼1幢5层,建筑面积为3689.86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省教委配套资金26.4万元,其余为住户个人集资,有32户教职工住进了楼房。
学校有教学楼、教师住宅楼各2栋,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水冲式厕所楼各1栋;有液晶多媒体教室43个、理化生实验室6个,多功能厅、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各2个,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教工健身房、教工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各1个;有台式机194台,笔记本电脑155台;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草坪篮球场4个、普通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台15张;有馆藏图书6.3万册,电子图书17万册,报刊600余种。
历届英才
1949-1995年,已毕业学生13356人(高中毕业5260人,初中毕业8096人)。解放前21年(1928-1949)共毕业608人(高中生56人,初中生552人)自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解放前的21.9倍。校友遍及全国各地,很多人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和国家“四化”建设栋梁之材。他们有的是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有的是作家、医学家、军事家、更多的是甘为人梯的中小学教师,有的已成为甘洒热血的戍边英雄战士......他们的光辉事迹和业绩,给母校增添了荣誉和光彩。1994年6月,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目标管理制”的科学管理,各处室工作都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8年8月於治中校长主持工作以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办学思想,提出学校、教师、学生的奋斗目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因此,各项工作更有起色,校园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70年代以来毕业生中获博士、硕士
岷县一中70年代以来毕业生中获博士、硕士
姓名 性别 一中毕业时间 考入院校及专业 获得学位学校及专业 联系单位或地址
路鹏南 男 兰州大学 地理 博士 现在德国
吕辉 男 西北师大 化学 化学博士 现在美国
於兴中男 1972 兰州大学 外语 法学博士 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齐尚武 男 1979 现在美国
马新民 男 1980 陕西师范大学 分子医学 北京医科大医学博士 现在美国
王长安 男 1980 兰州理工大学 博士 现在美国
史育龙 男 1984 兰州大学 地理 北京大学博士 现在美国
王辅臣 男 1985 华东理工大学 博士 现华东理工大学
董维国 男 1988 西安交通大学 机制 博士在读 现在新加坡
杨梅学 男 1986 兰州大学 地理 中国科学院博士后 兰州大学
张继发 男 1989 兰州大学 地质 博士在读 现在浙江大学
颜长珍 男 1986 兰州大学 地理 博士 兰州沙漠所
吕涛涛 男 1984 中国科技大学 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硕士 兰州大学
吕亮亮 男 1987 中国科技大学 生物 硕士
李太安 男 1992 曾留学加拿大 瑞士 美国等国 理学硕士 生态学博士
张小青 男 1985 兰州大学 硕士
杨彦彪 男 1986 山西医学院 临床医学 医学硕士
岳安祥 男 1990 西安交通大学 硕士北京邮电大学
张兴国 男 1987 西北师范大学 数学 硕士兰州大学 美国
曹随忠 男 1991 甘省农业大学 畜牧兽医 硕士在读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郭正刚 男 1991 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 农学硕士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黄双胜 男 1991 兰州医学院 药学专业 兰大生物化学博士在读 004.4.8
姓 名 性别 一中毕业时间 考入院校及专业 获得学位学校及专业 联系单位或地址
包爱科 男 1997 兰大 兰州大学草科院 硕士
杨鑫光 男 1997 兰州大学 兰大草科院 硕士
杨永新 男 199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农大 硕士
王晓坤 女 1991 庆阳师专 外语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杜效甫 男 1997 北京化工大学 应用数学 硕士
李鹏宇 男 1998 对外经济贸易 硕士 北京大学
李春敏 男 1986 兰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硕士 江苏镇江市
张新慧 女 1998 甘农大 甘农大 硕士
郎侠 男 1995 甘农大 甘农大 硕士
章建勤 男 1985 西北师大 物理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在读
景何仿 男 1988 天水师范学院 数学 兰州大学 硕士
徐向晏 男 1991 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 理学硕士西安科学院
王学军 男 1992 兰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 西南医科大硕士在读 岷县城关镇
张康民 男 1978 浙江大学 博士 现在澳大利亚
姜炳生 男 1985 天水师专 外语(2001年新加坡)硕士 现在天水师院外语系
龚喜平 男 西北师大 中文 文学硕士 西北师大
买自雄 男 1988 首都医科大学 本硕连读
李贵贤 男 1985 武汉工程大学 博 士 甘肃理工大学
陈江豪 男 兰州大学无线电物理硕士
长征 男 1986 博士后 沙漠研究所
尹亚雄 男 兰在地质矿业博士
孙庆梅 女 遗传学硕士
韩岗 西交大工程硕士
王小娟 女 兰大法律硕士
赵波涛 男 无线电物理硕士
张早 男 兰医病理学硕士
朱江鹏 男 天津医科大学 南开企业管理硕士
发展前景
2006年,学校成功实现人事,改革旨在切实加强岷县一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体制转换、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岷县一中呈现出蓬勃生机,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目录
概述
建校历史
简述
前期办学历程
五十年代校园文化
文革期间的破坏
八十年代恢复办学
学校现状
校容校貌
师资力量
办学设施建设
历届英才
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