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瑜
严宝瑜
严宝瑜(1923年9月15日—2020年7月1日),江苏江阴人,曾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专攻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音乐。他在中国共产党成员身份下,对德语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在音乐教育领域有所作为。
人物经历
1923年9月15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市
1929年9月开始先后在江阴河塘桥小学、江阴南菁中学、合川区国立第二中学学习。
1942年考入青木关镇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
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在云南省担任译员工作。
1945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学习西方文学及德语
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德语助教。
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转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先后担任系秘书及副系主任职务,协助文学大师、诗人冯至管理该系教学及科研工作。
1954至1958年作为研究生被派遣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文学。
1958年,严宝瑜回到北大,在西语系任教。
1983至1984年在魏玛德国古典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88年被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讲学两年。
1994年离休后,严宝瑜坚持义务授课,他不但将学校给他的劳务报酬悉数退回,还将德国教育部授予的“格林兄弟学术奖金”捐赠给学校。
人物贡献
严宝瑜先生在学术界德高望重,对德语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编委暨德语及荷兰语文学编写组副组长,并撰写了莱辛、弗里德里希·克洛普施托克、托马斯∙曼等重要条目。他学识渊博,在德国古典文学和德奥古典音乐研究领域造诣尤深,发表了多种译著和研究文字。
严宝瑜教授热爱古典音乐,志愿担任音乐史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沃尔夫冈·莫扎特”、“维也纳古典乐派”、“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等音乐专题课,在此期间开展学生的音乐课外活动,曾推动并主持莫扎特逝世两百周年的“莫扎特音乐月”,以及纪念彼得·柴可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举办“柴可夫斯基音乐月”。1986年曾首倡成立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并参与筹备和建设,讲授西方音乐史等课程。严宝瑜先生还译配了贝多芬、莫扎特、弗朗茨·舒伯特德国奥地利音乐家谱曲的许多艺术歌曲、套曲、合唱歌曲的歌词,组织并辅导群众歌咏活动,在音乐育人、美育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离休后继续担任音乐课教学至今未缀。
荣誉与奖项
严宝瑜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1988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格林兄弟奖”。他也曾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严宝瑜先生讣告.北京大学.2021-12-1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贡献
荣誉与奖项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