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
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
《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上下)》书分为上、下两册,共九编:一至四编为上册,涉及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五代十国文学的相关内容;五至九编为下册,涉及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的相关内容。全书清晰地阐述了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规律。在远溯起始,述其源流,叙其盛衰的同时,作者力图突出时代的代表性文体和文化思潮及其名家名作,并注意吸收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同时融入自我的见解,旨在空出古代文学研究型教材的特点。全书行文流畅,史料严谨、翔实,叙述语言隽秀端丽。该书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参考书之一。
基本介绍
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概说
第一章 中原地区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上古神话的产生和保存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特色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演化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搜集、编定和体制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和雏形
第二节 《春秋》和《左传》
第三节 《国语
第四节 《战国策
第五节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与特点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论语》和《墨子
第四节 《孟子
第五节 《庄子
第六节 《苟子》和《韩非子
第七节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 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名称和来源
第二节 屈原
第三节 《离骚》
第四节 《九歌》
第五节 《九章》、《天问》和《招魂
第六节 宋玉和《九辩》及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概说
第一章 秦汉论说散文
第一节 秦朝散文创作
第二节 西汉前期散文创作
第三节 西汉中期散文创作
第四节 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散文创作
第五节 东汉中期至后期散文创作
第二章 汉代历史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和《史记
第二节 班固和《汉书
第三节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第三章 汉代辞赋
第一节 西汉前期辞赋创作
第二节 西汉中期辞赋创作
第三节 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辞赋创作
第四节 东汉中期至后期辞赋创作
第五节 汉代辞赋兴盛的原因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一节 楚辞的流行和拟《诗经》诗歌的创作
第二节 五言诗、七言诗的起源与成长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
第三编 魏晋北朝文学
第一章 魏晋思潮与魏晋文学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制度
第二节 魏晋思潮
第三节 文学的觉醒
第二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第一节 曹操与建安文学集团
第二节 曹植
第三节 阮籍嵇康(正始文学)
第三章 晋代文学
第一节 晋朝文学
第二节 陶渊明
第四章 南朝文学的新变
第一节 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文学形式的创新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进步与文学理论的繁荣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 北朝民歌
第六章 南北朝诗人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二节 鲍照与七言诗
第三节 永明体与谢朓
第四节 梁陈宫廷文学
第五节 庾信北朝文人诗歌
第七章 南北朝散文、骈文与辞赋
第一节 南梁骈文与辞赋
第二节 南北朝散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中国小说溯源
第二节 志怪小说
第三节 志人小说
第四编 隋唐互代文学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第一节 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与发展线索
第二章 隋与初唐文学
第一节 隋朝文学
第二节 初唐诗文
第三章 盛唐诗歌
第一节 边塞诗人
第二节 山水山水田园诗派
第四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活与思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创作道路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第三节 杜甫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杜甫的影响
第六章 古文运动
第一节 文言文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韩柳古文理论主要观点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
第四节 柳宗元散文
第五节 晚唐小品文
第七章 中唐诗歌
第一节 中唐前期的诗人
第二节 元白诗派
第三节 韩孟诗派
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
第八章 唐传奇与通俗文学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唐朝通俗文学
第九章 晚唐诗人
第一节 杜牧
第二节 李商隐
第三节 晚唐后期的诗歌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词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温韦与花间词
第三节 南唐词与李煜
第五编 宋代文学
概说
第一章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 宋初文坛
第二节 北宋诗文革新
第三节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四节 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
第五节 梅尧臣苏舜钦
第六节 王安石的诗文创作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坛的承继与演变
第一节 晏殊、欧阳修等北宋前期词人
第二节 柳永
第三章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苏轼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苏轼的文学成就
第四章 北宋后期文学
第一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二节 北宋后期词坛
第五章 南宋前期文学
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南宋初期的词坛
第三节 南渡初期的诗坛
第六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第一节 陆游
第二节 杨万里范成大
第七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内容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辛派词人
第八章 南宋后期文学
第一节 姜夔与南宋后期词坛
第二节 四灵派和江湖派
第三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四节 文天祥与宋末爱国诗人
第九章 辽金文学
第一节 辽朝诗歌
第二节 金朝诗词与元好问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
第六编 元代文学
概说
第一节 雅文学的衰落与俗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戏曲的形成和杂剧的体制
第一章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
第二节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 关汉卿的地位
第二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作品
第二节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和思想内容
第三节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第三章 元代前期其他重要杂剧作家作品
第一节 白朴及其《墙头马上》、《梧桐雨》
第二节 马致远及其《汉宫秋》
第三节 康进之高文秀及其“水浒戏”
第四节 纪君祥尚仲贤
第五节 杨显之、石君宝戴善夫
第四章 元代后期杂剧创作
第一节 元代后期杂剧衰微的原因
第二节 郑光祖乔吉
第三节 宫天挺秦简夫
第五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兴起
第二节 高明及其《琵琶记
第三节 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第六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
第二节 散曲的主要作家和创作倾向
第七章 宋元话本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
第二节 小说话本
第三节 讲史话本
第四节 说经、说参请
第八章 元代诗文
第一节 刘因及前期其他作家
第二节 元代后期诗文
第七编 明代文学
概说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及版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和史料运用艺术
第三节 一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百科全书
第四节 拥刘反曹倾向和道德悲剧
第五节 出色的人物刻画和战争描写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及版本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
第三章 明代戏剧的流变
第一节 明代前期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戏剧创作的新局面
第三节 奇人徐渭及其杂剧创作
第四节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第四章 汤显祖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 汤显祖的戏剧创作
第三节“汤沈之争”和汤显祖的戏剧观
第四节 人性的礼赞——《牡丹亭
第五章 《西游记\u003e与其他神魔小说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第二节 孙悟空的形象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世界
第四节 《封神演义》与其他神魔小说
第六章 《金瓶梅》和世情小说
第一节 《金瓶梅》的作者、成书时间和版本
第二节 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第七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一节“三言”、“二拍”与明代其他粤语短篇小说
第二节 明代的文言文小说
第八章 明代的诗文
第一节 明代初期的诗文
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诗文复古
第三节 晚明诗文
第四节 明代的散曲和民俗音乐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概说
第一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诗词文
第一节 清初的诗歌
第二节 清中叶的诗歌
第三节 清初至清中叶的词坛
第四节 清初至清中叶的散文
第五节 清代骈文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一节 苏州市作家群和李渔的戏曲创作
第二节 《长生殿》
第三节 《桃花扇》
第三章 《耳中人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的成书
第二节 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 《儒林外史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创作和思想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红楼梦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
第二节 《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第三节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第四节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第五节 红学发展概况
第六章 清代至清中叶的其他小说创作
第一节 清初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清中叶的小说创作
第七章 清中叶的戏曲与讲唱文学
第一节 清中叶的戏曲
第二节 清代的讲唱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概说
第一节 龚自珍的诗文创作
第二节 魏源林则徐
第三节 黄遵宪的新诗派与梁启超的散文
第四节 近代小说
第五节 四大谴责小说
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