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采邑制度
周代的采邑制度
《周代的采邑制度》是2006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周代采邑制度产生、发展、变革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分析了采邑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和特点,揭示了采邑制度演变的社会根源,评价了采邑制度在周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批判了汉代以来学者们在采邑问题上的种种谬说以及当代史学界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
图书信息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丛书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ISBN: 7801909763
条形码: 9787801909763
尺寸: 23.9 x 16.4 x 1.4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
吕文郁,祖籍山东蓬莱,1945年8月生于九台区。196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80年师从著名历史学金景芳教授学习先秦史,1983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范蠡研究会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香港孔教学院院董。主要著作有:《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春秋战国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四库大辞典》,与李学勤先生共同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孔子新传》,合著,湖南出版社199l出版;《五经全译》,主编之一,长春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金景芳学述》,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宝安人文风物》,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历史卷》、《考古卷》、《博物馆学卷》,副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出版。另有学术论文60余篇。
内容简介
采邑制度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然而这一重要制度在以往的历史学研究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对西周公国王的范围和王畿采邑的分布与变迁、对春秋时代卿大夫之家的内部结构及其实质、对春秋时代各国采邑的争夺与公室盛衰、卿族废兴的关系以及郡县制取代采邑制的历史必然性等重要问题,也都进行深入的考证、分析和探讨。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西周采邑概说
一 西周的王畿
二 畿内封邑与畿外封国
三 西周诸侯国内无采邑
四 畿外少数诸侯的采邑
商朝遗民的采邑
第二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变迁(上)
二 东
三 周
四 召
五 单
六 温(苏)
七 檀
八 荣
九 管
十 蔡
十一 康
十二 毛
十三 毕
十四 丰
十五 南
十六 成
十七 郇
第三章 西周王畿采邑的分布变迁(下)
十八 原
十九 霍
二十 芮
二十一 虞
二十二
二十三 应
二十四 凡
二十五
二十六 祭
二十七 滑
二十八 尹
二十九 甘
三 十 邢
三十一 秦
三十二 樊
三十三 郑
三十四 杨
第四章 西周采邑制度探微
一 采邑的封授与世袭
二“授民”及“民”的身份
三 采邑的等级与规模
四 采邑与公邑
五 禄田与赏田
第五章 春秋时代采邑制度的变革
一 采邑封授权和分布重点的转移
二 采邑内部组织机构的发展和完善
三 从“国家”概念的确立过程看“家”的实质
第六章 齐国的采邑——卿族兴废与采邑争夺(上)
一 高氏的采邑
二 管氏的采邑
三 鲍氏的采邑
四 晏氏的采邑
五 陈(田)氏的采邑
六 小结
第七章 鲁国的采邑——卿族兴废与采邑争夺(中)
一 臧孙氏的采邑
二 季孙氏的采邑
三 陪臣与采邑
四 小结
第八章 东晋的采邑——卿族兴废与采邑争夺(下)
邵氏兄弟的采邑
二 范氏的采邑
赵姓的采邑
东晋采邑的特点
五 晋国的县制
第九章 采邑制的衰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残存形态
一 郡县制取代采邑制的历史必然性
二 战国时代的封君制
三 采邑制与封君制的比较
秦汉及其后的封国食邑制
插 图
图1—1 《大》铭文
图1—2 《不期簋》(盖)铭文
图1—3 《大保簋》铭文
图1—4 《或鼎》(Ⅱ)铭文
图1—5 《墙盘》后半部铭文
图2—1 《迹盘》铭文
图2—2 《卯簋盖》铭文
图3—1 西周王畿采邑分布变迁图
图4一l 《趟》铭文
图4—2 《段簋》铭文
图4—3 《多友鼎》铭文
图4—4 《师痛簋》(盖)铭文(摹本)
图4—5 《钾朐簋》铭文
图4—6 《大盂鼎》铭文
图4—7 《令鼎》铭文
图5—1 《师晨鼎》铭文(摹本)
图6—1 春秋齐国采邑分布图
图7—1 春秋鲁国采邑分布图
图8—1 春秋晋国采邑分布图
图9—1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摹本)
附 录
表1 春秋列国采邑表
表2 战国封君表
本书征引书目
增订版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