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指由各种致病性
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念珠菌病的历史可追朔到1400多年前,早在公元610年
隋朝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黏膜念珠菌病的记载,这与如今的鹅口疮相同,这一术语沿用至今。1923年伯克奥特(Berkhout)提出念珠菌属这一名称。
念珠菌病的发生取决于
病原体本身和宿主相关因素,
病原菌本身相关因素包括黏附和入侵、毒力作用等,宿主相关因素包括宿主防御功能减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等。念珠菌病患者、带菌者以及被
假丝酵母菌污染的食物、水等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分为内源性和
外源性两部分,好发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及糜烂、
甲沟炎红肿化脓等;黏膜念珠菌病可表现为口角浸渍发白、唇部出现弥漫性
肿胀等;系统性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可见进食不适、长期
腹泻等。念珠菌病的检查手段包括直接镜检和培养、组织
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如假丝酵母菌特异性抗体检测)等,可通过清除局部感染灶、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服用两性霉素B、
氟康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念珠菌病遍及全球,全年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以皮肤黏膜感染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最常见于婴幼儿,治疗效果好。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患者则好发系统性念珠菌病。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延误治疗或播散性感染预后不佳。
病因
病原学
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属于酵母菌,又称
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有300余种。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至少有20余种可致人类疾病,其中以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最为常见,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50%~70%,其他如
热带假丝酵母菌(C.tropicalis)、克柔假丝酵母菌(C.krusei),光滑假丝酵母菌(C.glabrata)、高里假丝酵母菌(C.quillermoudii)等也可致病,但少见。白色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致病力最强。
假丝酵母菌体在
显微镜下呈圆形或卵圆形酵母
细胞,直径为4-6μm,革兰染色阳性,发(出)芽繁殖,又称
芽生孢子。菌体能发育伸长成假菌丝,少数形成厚膜孢子及
真菌丝,但光滑
假丝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在血
琼脂及沙氏琼脂上生长良好,适宜温度25-37℃。
发病机制
病原菌本身相关因素
黏附和入侵
黏附是假丝酵母菌侵入人体的第一步。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首先形成芽管,并借助于胞壁最外层的黏附素等结构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以
白色念珠菌及
热带假丝酵母菌黏附性最强。随后芽管逐渐向芽生菌丝或菌丝相转变,并穿入宿主
细胞,在宿主细胞内菌丝又直接形成新的菌丝,菌丝形成可避免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导致
假丝酵母菌进一步扩散。
毒力作用
假丝酵母菌能产生水解酶、磷脂酶、
Caspase-3等多种酶,促进
病原菌的黏附、侵袭,造成细胞变性、坏死及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器官损伤。
激发炎症
菌丝侵入机体后,可激发补体系统及
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及迟发超敏反应。
耐药
假丝酵母菌可通过改变其多药外排载体功能,或改变唑类药物的靶酶基因而对唑类药物耐药;也可通过改变其胞膜结构而影响两性霉素B与麦角固醇及
磷脂的结合,从而导致对非唑类药物的耐药。
宿主相关因素
宿主防御功能减退
局部防御屏障受损:烧伤、创伤、手术、某些介入性操作,使
病原体易于透过受损的皮肤、黏膜而入侵人体。
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障碍或后天性受破坏,如放射治疗、长期使用
免疫抑制剂、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如HIV)感染,均可造成
假丝酵母菌的机会感染。
医疗操作
各种手术、导管留置、内镜检査、机械通气、介入治疗等,为病原体入侵机体提供了通路。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不仅抑制了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定植;同时抑制了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使假丝酵母菌这种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造成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假丝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医院环境、各种用品表面及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亦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口腔、鼻咽部、胃肠道和
阴道等处。
该病遍及全球,全年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以皮肤黏膜感染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最常见于婴幼儿,治疗效果好。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患者则好发系统性念珠菌病。二十一世纪后,深部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耐药菌株的产生也日益增多。此外,随着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加上
艾滋病、
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高危人群的增多,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是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其中念珠菌
菌血症已成为最常见的血流感染之一。一旦发现侵袭性念珠菌病,其归因病死率成人为15%~25%,最高达47%,新生儿及儿童为10%~15%。
病理
根据不同器官和发病阶段,组织病理改变可呈炎症性(如皮肤、肺)、化脓性(如脑、肺、肾)或者肉芽肿性(皮肤)。
食管及小肠病变一般为浅表性糜烂或小溃疡,侵及心内膜可引起瓣膜增生性改变及赘生物附着,而急性播散性病例常可形成多灶性微脓肿。
传播机制
传染源
念珠菌病患者、带菌者以及被
假丝酵母菌污染的食物、水等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内源性:较为多见,因假丝酵母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侵袭周围组织,引起自身感染,常见部位是消化道及肺部。
外源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包括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亲水性作业等;也可通过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间接接触感染;还可通过饮水、食物等方式传播。
人群易感性
好发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患有
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应用
细胞毒性
免疫抑制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长期导管留置的患者,其中各种类型的导管留置是
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主要入侵途径之一。
临床表现
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间擦疹
又名擦烂红斑,是最为常见的皮肤念珠菌病,多见于健康体胖的中年妇女或儿童。假丝酵母菌感染皮肤皱褶处(间擦部位),如腋窝、腹股沟、
乳房下、会阴部、肛门周围,自觉瘙痒,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皮肤红斑及糜烂,周围散在
丘疹、
水痘和
脓疱,呈卫星状分布。
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床炎
多发于手足经常泡水者,为假丝酵母菌侵犯甲沟、甲床所致,表现为甲沟红肿化脓,可伴有糜烂及渗出,指(趾)甲变厚,呈淡褐色。
念珠菌性肉芽肿
好发于婴幼儿面部、头皮、指甲、甲沟等,为
假丝酵母菌感染皮肤所致组织增生、结节、溃疡或肉芽肿形成,特点为富含血管的丘疹,上覆黄棕色痂,刮除痂皮可见新鲜的肉芽组织。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又称Hausen-Rothman肉芽肿,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儿童好发,常伴有多种全身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黏膜及
甲沟炎的复发性持久性假丝酵母菌感染。
黏膜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浅表性念珠菌病。包括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鹅口疮)、念珠菌性
口角炎、急慢性萎缩性念珠菌病、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等。鹅口疮最为常见,好发于新生儿,系
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及孢子组成的灰白色薄膜附着于口腔黏膜上,边界清楚,周围有红晕,散在或融合成块,擦去假膜可见红色湿润面,也可累及喉、
食管、
气管等。成人如发生该病多有
免疫缺陷病或免疫功能减退,并常同时伴有消化道念珠菌病甚或播散性
假丝酵母菌感染,应予重视。
念珠菌性唇炎
念珠菌性唇炎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唇慢性炎症,多见于下唇,可分为糜烂性及
颗粒性。前者于唇红的中央呈鲜红糜烂,周边角化过度,表面脱屑类似
黏膜白斑;后者于下唇出现弥漫性
肿胀,唇红及与皮肤交界处的边缘有小颗粒,微凸于皮肤表面。
念珠菌性口角炎
好发于儿童或体弱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口角浸渍发白,糜烂或结痂,若长期不愈可发生角化增殖及裂。
念珠菌性阴道炎
孕妇好发,
阴道黏膜附有灰色假膜,形似鹅口疮。阴道分泌物浓稠,呈黄白色凝乳状或奶酪样,有时杂有
豆腐渣样白色小块,但无恶臭。局部可红肿、瘙痒、糜烂甚至形成溃疡。皮损可扩展至
女性外生殖器及肛周。
念珠菌性包皮炎
多无自觉症状,常表现为
阴茎龟头包皮轻度
潮热,龟头冠状沟处白色奶酪样斑片以及鳞屑性
丘疹,严重者可局部红肿、糜烂及渗出,出现
尿频及刺痛。
系统性念珠菌病
呼吸系念珠菌病
假丝酵菌从口腔直接蔓延或者
经血行播散,引起
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表现为
慢性支气管炎和
肺炎,患者常出现
低烧、咳嗽、咳痰,痰液黏稠呈“拉丝”状,甚至咯血,肺部听诊可闻及
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支气管周围致密阴影或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改变。用纤维
支气管镜获取支气管分泌物做真菌培养结果较为可靠。
消化系念珠菌病
多为鹅口疮下行感染,导致
食管炎及
肠炎。
食管念珠菌病以进食不适、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内镜可见食管壁下段充血水肿,假性白斑或表浅溃疡;肠道念珠菌病多发于儿童,以长期
腹泻多见。肝脾念珠菌病及腹腔念珠菌病多继发于播散型念珠菌病。
泌尿系念珠菌病
原发感染多由导尿管留置后
假丝酵母菌上行感染引起,患者表现为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
血尿等
膀胱炎症状。肾脏感染多为血行播散,可累及肾皮质和髓质,局部坏死、脓肿,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和腹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和
白细胞,直接镜检可发现菌丝和
芽孢,培养阳性有助确诊。
念珠菌菌血症
多为局灶感染发生血行播散所致,又称为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以肾脏和心内膜损害多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器官同时受累,病死率高。确诊有赖于血培养,但阳性率不到50%。
念珠菌性心内膜炎
常继发于
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査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类似其他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通常较大,栓子脱落易累及大动脉,预后差。
念珠菌性脑膜炎
少见,由血行播散所致。可致脑膜炎及
脑脓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
颈项强直,但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脑脊液中
细胞数轻度升高,糖含量偏低,蛋白含量升高,真菌培养阳性。
检查
直接镜检
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
芽孢有诊断意义,菌丝的存在提示
假丝酵母菌处于致病状态,如只见芽胞,特别是在痰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可能为正常定植,无诊断价值。
培养
常采用沙氏培养基。由于假丝酵母菌为口腔或胃肠道的正常定植菌,因此,从痰培养或粪便标本中分离出假丝酵母菌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若标本是在无菌条件下获得的,如来自血液、脑脊液、腹水、
胸腔积液、中段清洁尿液或活检组织,可作为诊断深部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可靠依据。同一部位多次培养阳性或多个部位同时分离到同一
病原菌,也提示深部
假丝酵母菌感染。所有怀疑深部念珠菌病的患者均应做血真菌培养。虽血培养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敏感性仅50%,但绝大多数活动性念珠菌血症的血培养阳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正常无菌部位组织中同时存在
芽孢和假菌丝或
真菌丝可诊断为念珠菌病,但不能确定感染的种,必须进行培养再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作出鉴定。
血清学检查
β-1,3-D-葡聚糖试验(β-1,3-D-glucan test,G试验)
属假丝酵母菌抗原检测试验。β-1,3-D-葡聚糖是真菌的
细胞壁成分,广泛存在于除
隐球菌和
接合菌门外的各类真菌细胞壁中,占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尤以酵母菌为高,细菌、病毒、人体细胞及其他
病原菌无此成分,故作为真菌抗原有较高的特异性。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
体液中含量增高。通过检测血清。β-1,3-D-葡聚糖含量能够反映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和85%。G试验虽比培养阳性早,但存在假阳性,如连续≥2次G试验阳性,对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假丝酵母菌定植G试验不会升高,抗真菌治疗不影响其敏感性。
假丝酵母菌特异性抗体检测
可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由于健康人群也可检测到不同滴度的假丝酵母菌的特异性抗体,且患者在疾病早期或由于深部真菌病患者多有免疫力低下等因素致抗体滴度低,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分子生物学检查
假丝酵母菌菌种鉴定可采用聚合酶
链反应(PCR)方法,但方法的标准化尚待建立。
其他
胸片、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査,虽无特异性,但对发现肺、肝、肾、脾侵袭性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诊断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较难与细菌感染相鉴别。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病情波动,经抗生素治疗病情反而加重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结合用药史及存在的诱因,应考虑
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可能,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鉴别诊断
需与细菌感染相鉴别,正常人口腔、皮肤、尿液及肠道均可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因此在检出假丝酵母菌应还需结合临床表现相鉴别。若血液或脑脊液检测(尤其是培养)阳性,则血行播散性假丝酵母菌或假丝酵母菌
脑膜炎即可确诊。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首先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使用免疫调节剂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如
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应提高
白细胞总数,大面积烧伤患者应促进伤口的愈合等。
清除局部感染灶
一旦考虑导管相关性念珠菌
菌血症,应尽早拔除或更换导管。化脓性
静脉炎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如节段性静脉切除术。念珠菌
心内膜炎患者,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需行瓣膜置换术。
病原治疗
治疗原则
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因感染部位和感染方式不同,以及患者的免疫状况不同,病原治疗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式及疗程都不尽相同。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
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应根据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选择药物。除选用
三唑类(
氟康唑、
伏立康唑、
伊曲康唑等)和多
烯烃(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外,还可选用棘
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如
卡泊芬净(caspofungin)、
米卡芬净(mycamine)。
两性霉素B
静脉使用,首剂为每日0.02~0.1mg/kg,逐渐增加至每日0.5~1mg/kg,可联用
氟胞嘧啶每日150mg/kg协同治疗,连用7日以上。严重不良反应者可改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
氟康唑
皮肤感染者,每日100~200mg,连用1~2周。系统感染者,首剂量400mg,后每日200~400mg,疗程7日以上。对高危人群如骨髓移植者可用
氟康唑每日200~400mg,预防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黏膜感染者,每日200mg,连用7日。对系统感染者,每次200mg,每日2次,疗程4周。
伏立康唑
静脉剂量,首日6mg/kg,12小时1次,后每日4mg/kg,每日2次。口服剂量为首日每次200mg,12小时1次,随后每次100mg,每日2次。
酮康唑
每日200mg,疗程视感染类型及患者的反应而定。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皮肤局部病变可用霜剂或
栓剂。
卡泊芬净
与唑类及多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首剂70mg,每日剂量50mg,仅供缓慢静脉滴注,持续1小时以上。肝功能严重不全者,酌情减量。
用药方式
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局部用药:适用于部分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除口服制
霉菌素或唑类抗真菌药外,可同时用制霉菌素软膏、洗剂、
阴道栓剂或制霉菌素
丙三醇,也可用
咪唑类霜剂或栓剂。局部避免用肥皂和热水洗浴,保持干燥。
全身用药:适用于系统性念珠菌病以及局部用药无效的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包括口服或静脉滴注。
治疗疗程
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疗程一般1~2周,系统性念珠菌病的疗程相对较长,至少1~2周,严重感染患者可延长至1~2个月。念珠菌
菌血症患者抗真菌治疗应持续至症状和体征消失,且血培养(隔日或每日1次)转阴后2周以上。播散性念珠菌病如肝脾念珠菌病,抗真菌治疗至少应持续至血培养转阴和影像学提示病灶完全吸收,常需数月时间。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治疗应持续至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异常完全恢复后至少4周。
心内膜炎患者应在瓣膜置换术后继续治疗6周以上;
化脓性葡萄膜炎患者术后应继续治疗至少6~7周。
预防
对易感人群应经常检查,并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1.尽量减少各种导管留置及监护设施的使用次数及时间,并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及定期更换,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黏膜完整及生理屏障完善。ICU患者每日
氯己定沐浴,可减少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生。
2.合理应用抗生素及
免疫抑制剂,长期大剂量使用者可予
氟康唑或
伊曲康唑等预防性治疗,疗程不宜超过3周。
3.加强和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控制医用生物材料及周围环境的污染,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预后
局部念珠菌病预后尚好。然而,
假丝酵母菌在任何部位的出现,均是引起潜在致命性播散性或全身性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尽管有时假丝酵母菌数量并不多,但如果是存在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因素,则极有可能发生全身性播散。
历史
国际
1842年,格鲁比(Gruby)从鹅口疮患者病灶中分离出酵母样菌,1853年罗宾(Robin)在尸解中又分离出同样的菌,取名为白色粉孢(Oidium albicans)。1923年伯克奥特(Berkhout)提出
假丝酵母属(Candida)这一名称。1934年,迪登斯(Diddens)及罗登(Lodder)确定
白色念珠菌为该属中的一个种,此后世界各国不断发现新的菌种。1942年,迪登斯(Diddens)及罗登(Lodder)确定念珠菌属有25种和8个变种。1952年,罗登(Lodder)及赖伊(Rij)又确定为30种和6个变种。1970年,罗登(Lodder)确定为81种及7个变种,此后又发现许多新种。
中国
念珠菌病的历史可追朔到1400多年前,早在公元610年
隋朝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黏膜念珠菌病的记载,这与如今的鹅口疮相同,这一术语沿用至今。1929年朱章赓等报道了中国第1例支气管念珠菌病,并从痰中分离出
热带假丝酵母。1957年
陈雅芬报告抗生素治疗后继发白念珠菌呼吸道感染45例,此后陆续有这方面的报道。
公共卫生
2016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更新了《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强烈推荐有临床表现及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指南推荐重症患者使用棘白菌素类作为初始治疗方案,
卡泊芬净(
负荷剂量为70mg,后50mg每日1次),
米卡芬净(100mg每日1次),阿尼芬净(负荷剂量为200mg,后100mg每日1次),对于非重症且
氟康唑敏感的患者可选用康唑,静脉内或口服使用,负荷剂量为800mg(12mg/kg),之后每天400mg(6mg/kg),疑似对唑类和棘白菌素耐药的念珠菌感染患者,则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每日1次)进行治疗。
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了CLSI M60(2017版)和CLSI M59(2018版)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相关研究
2022年,杨之辉等学者通过对老年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特点和治疗研究发现,≥65岁的老年患者与18~65岁非老年患者相比,感染菌种无明显差异,但在老年患者中,≥75岁患者与65~74岁患者相比,光滑念珠菌感染比例显著增加,而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比例显著减低。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中老年患者中
氟康唑及
伏立康唑耐药均与氟康唑暴露史相关,这些发现提示老年患者发生抗真菌药耐药的风险较年轻患者有所增加。
2022年,闫志敏等学者针对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提出,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对出现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的疑诊患者,建议行病原学检查以辅助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真菌直接镜检(含
荧光染色法)、真菌培养与鉴定、体外药敏试验、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
病理学检查。对存在口腔念珠菌病易感因素人群应及时筛查,采用规范化诊疗理念及防治策略对治愈口腔念珠菌病、防止其复发和播散及预防癌变至关重要。
2023年,刘静等学者通过对腹腔念珠菌病的研究发现,腹腔念珠菌病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致病菌以
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念珠菌耐药率高,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发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住院天数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作为一种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蛋白的抑制剂,fosmanogepix在动物实验和早期临床试验中有效,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良好,有望用于治疗多耐药菌株引起的腹腔念珠菌病感染,
刘静提出开展各地区腹腔念珠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耐药监测,开发更快的非培养检测技术,研发更高效、更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早期对感染源进行外科干预与控制有利于改善腹腔念珠菌病的预后生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