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根子草(拉丁学名:
孔颖草属 bladhii (Retz.) S. T. Blake)
禾本科、孔颖草属
多年生草本,须根粗壮。秆疏丛,直立或基部倾斜,一侧有凹沟,具多节,节被白色短毛或无毛。叶鞘无毛,上部者短于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截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疣毛或下面无毛,边缘粗糙。有柄
小穗中性,稀为
雄性,较无柄者狭窄,无芒;第二颖扁平,质较薄。花果期7-10月。生于山坡草地。
多年生草本,须根粗壮。秆疏丛,直立或基部倾斜,高50-100厘米,一侧有凹沟,具多节,节被白色短髯毛或无毛。叶鞘无毛,上部者短于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截平,长0.5-2毫米;叶片线形,长10-25厘米,宽1-4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疣毛或下面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长9-11厘米,主轴长3-5厘米,每节具1-3枚单纯的
总状花序;总状花序长3-8厘米,具总梗;总状花序轴节间与
小穗柄两侧具丝状纤毛。无柄小穗两性,长圆状
披针形,长3.5-4毫米,灰绿色或带紫色,基盘具白色髯毛;第一颖背腹扁,具5-7脉,背部稍下凹,无毛或中部以下疏生白色柔毛,先端钝,边缘内折,上部微成2脊,脊上具小纤毛;第二颖舟形,与第一颖等长,先端尖,具3脉,边缘近于膜质,上部具纤毛;第一外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先端尖,边缘及顶端有时疏生纤毛;第二外稃退化成线形,先端具一膝曲的芒,芒长10-16毫米。有柄
小穗中性,稀为
雄性,较无柄者狭窄,无芒;第一颖具7-9脉,无毛;第二颖扁平,质较薄。花果期7-10月。
叶片较柔软,适口性良好,牛、羊、马喜食;返青早,是春、夏之交家畜的良好饲料。其叶片粉碎后有芳香味,家畜需要有短期的适应过程,一经适应后,采食量可大大增加。开花后老化较快,适口性也随之逐渐下降。但其再生草一年四季均为家畜所喜食。所以,在管理上,为提高其饲用价值,在夏、秋季节要加强利用,增加放牧载畜量或增加放牧或割频度,留茬高度宜为5厘米左右。未采食完的草应及时割除;在冬末、初春,应放火焚烧枯黄臭根子草,以促进分蘖,同时有利于放牧家畜及时采食到幼嫩茎叶。通常,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即可放牧利用,如作打草地,可于4月中、下旬开始第一次刈割。一般每公顷鲜草产量为4500~10500
千克,如稍加管理,即围栏保护和每年施
尿素2次,每公顷每次施75~105千克,可提高产量3~5倍。臭根子草也可刈割晒干制成 干草粉喂猪禽。其粗
蛋白质含量在常见的禾草中为偏低的,粗纤维较高。在臭根子草草地中补播
热带、
亚热带豆科牧草,如
格拉姆柱花草(Styosanthrs guianensis cv.Graham)、
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扭曲山蚂蟥(Desmodium intortum cv.Greenleaf)、
银叶山蚂蝗(D.Uncinatum cv.Silverleaf)、黄大豆(
Glycine wightii),可提高草地质量,从而提高臭根子草草地的饲用价值。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植株较高大而粗壮,高可达130厘米;叶片长达40厘米,宽4-8毫米;圆锥花序长达15厘米,宽3-5厘米,基部分枝可具2-5枚
总状花序;无柄
小穗与有柄小穗的第一颖背部具一孔穴以及第一外稃稍短于第一颖。花果期7-11月。
产于
福建省、
台湾省、
贵州省、
四川省、
云南省;生于山坡草丛或石缝中,海拔400-1600米。分布于
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
为中生上繁类
丛生禾草。根系发达,其须根可深入
土层50厘米以下。通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坡地、山石隙缝及路边、田埂。喜温暖气候,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返青,5月上旬开花,花期非常长,至11月份仍可开花,通常开花后10~20天种子成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因此,夏季生长速度很快。分蘖力强,再生速度快,叶量较大,多集中于基部,茎叶比例为0.65∶1。开花后开始老化,顶端约有40厘米开始枯黄,下部叶仍保持青绿,并于节上或基部长出新芽和新苗。冬季枯草率较高,占青绿部分的28%。再生草较耐寒,在0℃时,仅叶尖变红色,在-3℃时约1/2的叶片枯黄,气温回升后迅速返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pH4~8范围内的多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但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固土力强,极耐牧,在放牧过度情况下,可呈葡匐生长,能形成单一群落,但通常与
狗牙根(Cymodondactylon)、圆果雀草(Paspalumorbiculare)、雀稗草(P.Thunbergii)、硬骨草(
铺地黍)、
白茅(Imperatacylindricavar.Major)、青香茅(Cymbopogoncaesius)、鼠尾粟(Sporoboluselongatus)等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