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红菌
寄生于海拔2900m以上的
华西箭竹林,围生于箭竹的节间或近节处,以其干燥的子座供药用。子座近半球形或近不规则的球形,直径5-20mm,坚硬,一侧有抱竹茎而生的凹痕;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啄状突起及小孔;内部红色至
栗色;气微腥,味苦、稍涩。药材以个大,坚硬,表面红褐色,内部红色深者为佳。
子座近半球形,直径0.7-2cm,较松软。新鲜时表面呈粉红色或浅肉色,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至深红色。子囊壳单列,埋生于子座外围,壳壁透明无色,椭圆形,620-700μm×520-680μm。
子囊细长,350-430μm×16-20μm。子囊孢子8个,蠕虫形,螺旋状纽曲在一起,270-310μm×8-8.9(-10)μm,透明无色或微黄色,有横隔,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细长稍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
生长在
云杉或
冷杉属林中,及在
箭竹属(Sinarundinaria)的竹子节间或近节处围生或生于竹子的幼芽梗部。
此菌味涩。可药用,治疗风湿性
关节炎、
胃痛,也可作为滋补剂或治疗妇科病。已研究筛选出一种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对革兰氏阳性细菌,
小鼠和人具有光过敏作用,可作为光化疗药物。
竹红菌是
云南省众多民族药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现其光敏作用的有效成分
竹红菌素以来,相关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有了长足进展,临床应用也不断拓展。竹红菌是云南特色民族用药,来源于
肉座菌科植物竹生小肉座菌Hypocrella Bambusae(B.et Br.)Sacc.的干燥子座,主要
寄生在云南西北部高寒地区的
华西箭竹上。在滇西北的
纳西族、
白族、
彝族等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
纳西族:药材称为“闷巴”(
剑川县)、“迈博”(
丽江市),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消肿等功效,水煎内服,用于肾炎、
膀胱炎、
尿道炎等.
彝族:药材称为“玛恩”(剑川)、“玛代”(魏山)、“玛斯尼”(宁浪),具有清热、解毒、散、止痒、消肿等功效,水煎内服,也可研粉后以酒调糊外敷,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热痛,但疮痈已化脓者忌用。
白族:药材称为“竹炎”(
鹤庆县)、“竹厚”(
大理白族自治州)、“竹华”(云龙),具有舒经、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泡药酒内服,用于跌打劳伤、关节疼痛。
药材粉末呈红色至红棕色。菌丝团淡
褐色,有色菌丝呈红棕色,无色菌丝成束或散在,常附着有呈颗粒状的色素块。拟薄壁组织黄棕色,
细胞多角形,较小。粘液细胞内含黄棕色至红褐色颗粒状物。散在大量棕色和红褐色团块。
化学分析表明,
竹黄中含有多种
单体化合物。王景祥等人从福建
仙游县出产的竹红菌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技术,分离鉴定了4种
晶体,分别是
甘露醇、
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 A,HA)、
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e B,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