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
暗球壳科竹黄菌属真菌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暗球壳科竹黄菌属真菌,又名淡竹黄、竹三七、竹参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药用部分为肉座菌的子实体。
竹黄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
竹黄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省河南省、四川、云南省、贵州等中原地区南方各省及日本
竹黄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竹红菌素是竹黄子座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天然的着色剂和新型的光敏剂,具有良好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抗病毒、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等功能,并可以对HIV-1型病毒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等。
历史
竹黄在中国南方民间有很长药用历史。
分类
竹黄的分类学一直比较混乱,其地位因不同的分类学家依据不同的标准而隶属不同的纲、目、科中。最早在1900年,Hennings'建立竹黄菌属(ShiraiaP.Henn),将其归为子囊菌核菌纲(Pyrenomycetes)的赤壳科(Nectriaceae)中。1902年,Saccardo又根据竹黄菌有较大的肉质子座,把它归到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Hypocre-ace),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大部分菌物学家所接受。1980年,日本菌物学家Arriano重新检查了保存在日本国家科学馆的竹黄菌模式标本,指出Hennings所描述的竹黄菌是双囊壁而不是一直认为的单囊壁,因而把竹黄菌归为子囊菌门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假球壳目(Pleosporales)的假球壳科(Pleosporaceae)中。2001年,Kirk等在第九版真菌学字典,参考Amano的描述,把竹黄菌归为座囊菌目(Dothideales)、竹黄菌属,但科的地位不确定。
中国的学者大都沿用Saccardo的分类系统将竹黄菌分别置于肉座菌目肉座菌科,也有将其置于球壳目(Xylariales)、肉座菌科,甚至置于球壳菌目(Sphaeriales)、肉座菌科。徐梅卿等正确地接受了Hawksworth等以及Kirk等对竹黄的系统学安排,也即将竹黄置于座囊菌目、竹黄菌属,但科的地位不确定。
2004年,浙江大学的ChengTian-Fan等依据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构建竹黄菌分子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重新界定竹黄菌的分类学地位。分子序列分析结果支持Amano的观点,即竹黄菌属于假球壳目,而不是肉座菌目或者座囊菌目;但在科的归属上却与Amano的观点不一致。根据竹黄菌的薄壁包被以及分子数据,建议将其置于假球壳目的暗球壳科(Phaeospheriaceae)中。竹黄菌属中只有一个种,即竹黄菌。Cheng等通过对来自中国东南部不同寄主上竹黄菌的ITS序列比对分析,不同寄主上竹黄菌的ITS差异性很小,认为不同寄主上的竹黄菌不存在明显的种内差异。
特征
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竹黄子座边缘有子囊壳。子囊壳一般为1层,偶见2层,呈圆形或瓶形,孔口稍突出,直径450~600微米。子囊细长,长250~350微米,横径20~30微米,一端浑圆,一端具细长的柄,附生于囊壳上。侧丝线状,长约305微米。子囊孢子呈纺锤状、无色,有壁砖状横纵分隔,长35~60微米,宽15~20微米,纵向单行首尾相接排列于子囊内。
分布
竹黄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省河南省、四川等中原地区南方各省及亚洲日本,后发现贵州、云南省等地也有分布。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的孟宗竹上分离到数株内生真菌,经过分子鉴定确定为竹黄菌,因此可以肯定广西也有竹黄菌分布。
习性生活史
竹黄的发生常伴有竹林的衰败,这种真菌可以使竹子患上竹赤团子病,严重时会导致成片的竹林衰败甚至死亡,因此竹黄是一种森林植物病害。健康以及生长势很旺的竹林有时也会发生。少量竹黄的发生对竹子的生长无影响,但是大量的连年发生就会使竹子的生长明显衰弱。竹黄的发生在不同生境中情况不同。阴暗潮湿、水沟旁或者低洼地段的竹林常有发生,在纯竹林内发生率高于混交林,竹林边缘又明显高于竹林内部。
竹黄的生长跟环境因子有关,竹黄是一种中温型真菌,菌丝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子座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湿度在80%~90%。竹黄在空气湿度低于80%的竹林中寄生率较低,子座生长更慢,个小质硬,品质较差。竹黄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阳光直射的地方子实体发生较少。但菌丝体的生长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此外,采自中国东南地区的竹黄菌丝最适发育温度更接近25℃,而采自中国西南地区的竹黄菌丝最适发育温度更接近22℃,平均海拔不同可造成差异。
竹黄菌在病竹枝上越冬,来年雨季,只要温湿度适宜,子座内子囊的壳壁破裂,孢子借风雨传播,遇合适的环境条件便萌发,长出单倍体的菌丝,有性生殖各形成不同性别的菌丝,再发育成配偶囊,两个异型配偶囊结合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来年子囊孢子又经传播、侵入,萌发成新菌丝,完成其生活史。
栽培
中国竹黄资源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生长状态,竹黄的发生条件严格、自然侵染率低。随着现代城镇化建设发展,导致竹黄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近年来市场对竹黄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致使竹黄资源逐年减少。此外,通过培养菌丝体进行产孢诱导,在实验室几乎不能产生竹黄子囊孢子。
由于竹黄是一种兼性腐生真菌,其寄主有金竹淡竹等,所以人工栽培办法有两种:一是人工繁殖菌丝体供药用。二是获得栽培种后,制成菌悬液喷于寄主上,然后获得子实体。亦有采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获得菌丝体,经提取后供药用。
用途
竹黄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不仅子实体可人药,其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活性成分也备受现代医药研究的关注。其中,尤以竹红菌素(hypocrellin)研究最广。竹红菌素是竹黄子座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种天然的着色剂和新型的光敏剂,是多种芘配类(Perylenequinones;PQ)衍生物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抗病毒、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等功能,并可以对HIV-1型病毒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等。迄今,从竹黄子座中分离到的竹红菌素包括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A,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B,HB)、竹红菌丙素(Hypo-crellinC,HC)和竹红菌丁素(HypocrellinD,HD)。其中,又以对HA的物理化学特性,药理学作用和应用前景研究最为广泛。
相关研究
竹黄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随着对野生竹黄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利用,竹黄资源已日渐枯竭。因此,系统开展竹黄生物学相关研究,实现竹黄的人工栽培问题已迫在眉睫。虽然小规模人工栽培竹黄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规模化栽培与推广仍有若干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掌握竹黄的生长特性和寄主选择依据,是拓展竹黄人工栽培寄主范围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竹亚科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其地理分布范围,在确定现有竹黄寄主范围的基础上,对全国的竹黄产区进行区划,可确定竹黄地道药材产区、竹黄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
竹黄极易吸湿、发霉或为昆虫蛀蚀,其中所含的油质在贮存过程中也易逐渐酸败产生臭味,所以采收后必须立刻晒干或低温烘干,贮存于密闭容器内并置于冷暗环境,保存期不宜过长。
参考资料
竹黄.中国大百科.2023-12-17
竹黄.中医药网.2017-04-21
目录
概述
历史
分类
特征
分布
习性生活史
栽培
用途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