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街道位于台江区北部,东至国货路西段五一路口与新港街道为邻,西以茶亭河为界与上海新村街道隔河相望,南达洋头口立交桥,北到马道街与鼓楼区安泰街道相接,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办事处成立于1955年5月,处址设在八一七中路173号。中共
台江区委、台江区人大常委会、台江区人民政府、政协台江区委员会驻在辖内
广达路。至1990年,辖区有斗中、福中、仁德、茶亭、九福庵、帮边、祖庙、群众、福德一、福德二、洋头、河口、安里、吉祥、安淡15个居民委员会,有居民8707户、26865人。
街道概况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茶亭街道 面积0.8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53万人(2004年)代码350103009
位于台江区北部,北与
鼓楼区安泰街道相接,南邻洋中街道;西隔茶亭河与上海街道相望;东与新港街道为邻。辖9个社区、1个行政村:~001_仁德社区、~002_祖庙社区、~007_广安社区、~009_福德社区、~013_金洋社区、~014_洋头社区、~015_状元社区、~016_阳光社区、~201_高桥村。
地名由来
古时,南门至洋头口之间,是
福州市城区通往台江汛的必经之路,系“城外”一片田洋。五代梁“夹城”的宁 越门还在南门兜,至
宋朝“外城”的合沙门才扩展到洗马桥附近。于是,洋中一条南北走向的狭窄古道,成为行人步行或骑马、乘轿、晋京、入城的驿道。
明朝王应山《闽都记》载:“昔有僧以暑月金煮茗饮行者,因名”。历经沧桑,沿途修有茶亭桥、福德桥、六柱桥、洗马桥、板桥等数座
古桥。桥头开设多家茶馆,避阴濒水,四面来风,过往行人均乐休憩于此,其中以“一团轩”、“第一亭”、“茗一春”较为闻名。明、清以来,民居发展,渐趋繁荣,衍成街市,称茶亭街。及至清末,茶亭街仍只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路。从整个地形看,茶亭街犹如一条扁挑,一头挑着城内,一头挑着南台。
民国3年(1914年),
福州市市政部门修通从水部门、中选、
南公园至
万寿桥(今
福州解放大桥)的市区第一条马路;不久又兴修从南门沿茶亭、洋头口至南公园的沙合土马路。民国17年开辟吉祥山时,将茶亭街道路拓宽到15米,改为
水泥路,接上横街、中亭街,形成直达万寿桥的马路。1953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福州市人民政府对茶亭街道路进行整修并加厚水泥混凝土路面250毫米。1979年,
台江区革命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对茶亭街的古老木屋进行“修马面、加楼层、卸撑柱”工程,但道路狭窄、居住条件差等状况依然存在。1990年初,
福州市有关部门、台江区人民政府拟定改建方案,1月15日,改建茶亭街工程指挥部成立,随之改建工程动工(1991年7月竣工。路面拓宽到24米,中为0.6米至1.2米宽条石砌成隔道,电杆竖于其间,沿街两旁盖起38座3~5层商居两用骑楼,形成一条楼上居家、楼下开店的
商业街)。
目前,茶亭街道辖区交通比较发达,福州市内八一七中路(在本辖路段称茶亭街)、
国货路西段、
广达路、群众路4条主干道汇集于此。广达路与八一七中路平行,国货路西段与群众路分别连接八一七中路、五一路,并与广达路交叉成十字路口。辖内有29条小街巷、2条界河(
茶亭河、东西河)。
福州市第二条立交桥——洋头口立交桥位于街道南端,福州市公交公司汽车站设在广达路西侧。茶亭街道成为福州市内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之一。
精神文明
茶亭的“十番”,是福州民间传统的一种乐器演奏曲,乐器用清鼓、狼帐、大小锣、大小、
云锣、笛、管、
椰胡10种,因而得名。茶亭的“十番”民间文艺组织,始于清
乾隆,代代沿袭,长盛不衰,其所奏乐曲悦耳动听,令人陶醉,是
民俗音乐中一颗明珠。乐员多是作坊手工业工人和附近农民。为使“十番”音乐后继有人,1985年,街道办事处和
台江区文化局举办“十番”音乐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新秀。2006年,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联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批准,十番音乐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街道办事处注重市容卫生工作。1984年,与主干道312家商店签订“门前三包”(包绿化、包秩序、包卫生)公约,设立市容监督岗,清理乱堆放,沿街门面进行清洗、粉刷、油漆,统一张挂遮阳布。同年,栽种乔灌木4936株,开辟绿化地357.1平方米,修建花坛86个。1980~1990年,斗中、吉祥、群众、福德一、福德二居民委员会被评为庆城式卫生居民委员会,其中斗中、吉祥居民委员会连续10年被评上。福德一、福德二居民新村还被评为
福州市文明新村,全街道有1931个居民户荣获“五好家庭”光荣称号。
福州茶亭公园,位
广达路西侧,建于1987年,第一期工程占地3.68公顷,今辟为福州市退休干部活动中心。
儿童公园,位广达路东侧,占地3.2公顷,1987年动工,1990年6月1日完成第一期主体工程,并试开放。
2006年茶亭街道的主干道
八一七路(洋头口至南门兜段)拓宽,从14米增至40米,因此影响到部分临街建筑,
茶亭小学撤销并入
福州市交通路小学。
旅游资源
洗马桥,位茶亭街北段,宋开宝七年(974年),
福州市筑“外城”时所建之桥,官兵常在此洗马,故名。后以此桥之名为当地之路名。闽越王祖庙,位茶亭街东侧,建于明,为奉祀闽越王
无诸之庙宇,后废,今已辟为马路,即祖庙路。《闽都记》载,“庙后一丘,盖无诸冢云。”南园,在洗马桥东,明
嘉靖,状元陈瑾之别墅,有岗阜三石,今废。茶亭庵,面临茶亭街,当地人于明末集资建造;河湖寺位茶亭庵旁,茶亭河绕寺而过。茶亭庵、河湖寺今为茶亭小学校舍,仅存茶亭庵大殿
拱顶,改建成单檐庑殿式亭子。馨莲堂,位茶亭步魁埕,建于清
道光,规模轩昂,雕刻精美,为
福州市四大菜堂之一,今旧址尚在。闻名的
辛亥革命风云人物
黄钟瑛之家在茶亭街巷口铺(今八一七中路512号),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任命其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
茶亭街为手工业能工巧匠集中地,闻名
福建省的“三把刀”:
道光的三兴真记剃刀创始人王三兴、正谢太剪刀创始人谢龙恩和清
光绪年间增金利厨刀创始人陈金金,就出在茶亭街。
民俗文化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
台江区的茶亭街。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
乾隆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
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
福州市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关于福州十番音乐的由来及其演变,在很早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后来,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
狼串、大小锣、大小钹等五件。在
元宵节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番。当装点仪式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
管弦乐器,包括笛子、逗管、
椰胡,同时加进了清鼓、
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双管、双胡。这时所用乐器已有十种,乐队规模基本成型。
福州市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很显然,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
宁德市、
建阳区、
南平市、
古田县、
福安市、
柘荣县、
霞浦县。十番音乐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所使用的独具特色乐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
椰胡、
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
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
活化石。
狼串、逗管早在
北宋时期我省
闽清县籍音乐家陈两所著的《
乐书》中便有记载。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曲牌大多取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
弘扬传承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其价值己远远超出了
音乐学范畴,它对中华民族的
民族学、
民俗学、文化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种族人口学、
历史学等诸多学科,都是一笔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价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