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大是生长于中国
陕西省最南端区域的娃娃鱼,是中国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中国汉中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
大鲵属身材扁平、四肢粗短、皮肤滑腻、行动缓慢,因其发声似小儿啼,俗称“
中国大鲵”。大鲵生长于清静的幽谷,环境要求阴暗安静,水温清凉。水质酸碱度为中性或弱碱性,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23℃,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为-4~32℃。
由中国颁发养殖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养殖的大鲵是可以食用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为“水中人参”,大鲵还可以加工成生物医药、保健品、护肤品等。
汉中市是中国陕西人工养殖大鲵的主产区,也是中国人工养殖大鲵的最大产区,是中国大鲵之乡。截止2019年,
大鲵属产业产值占到了汉中市
渔业经济总产值的60%。
物种简介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
两栖纲。又名
中国大鲵、海狗鱼、狗鱼,主产于
长江、
黄河及
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汉中市是我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大鲵种源的基地,全国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引进的汉中大鲵种苗。
汉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养殖环境,成就了优质的汉中大鲵。
形态特征
大鲵属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cm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头宽为头体长的1/5~1/4;吻端圆,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间距为眼间距的1/3或1/2;眼很小,无眼睑,位背侧,眼间距宽;口大,口后缘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齿列甚长位于犁腭骨前缘,左右相连,相连处微凹,与上颌齿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圆,与口腔底部粘连,四周略游离。躯干粗壮扁平,颈褶明显,体侧有宽厚的纵行肤褶和若干圆形疣粒,腋胯部间距约为全长的1/3,有肋沟12~15条。
四肢粗短,后肢略长,指、趾扁平;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间距相隔6个肋沟左右;肢体后缘有肤褶,与外侧指、趾缘膜相连;指4个,指长顺序为2、1、3、4;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第四指及第三、四、五趾外侧有缘膜;显得极为宽扁;蹼不发达,仅趾间有微蹼。尾长约为头体长的一半,尾高为尾长的1/3~1/4,尾基部略呈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背鳍褶高而厚,尾腹鳍褶在近尾稍处方始明显,尾末端钝圆。肛孔短小成短裂缝状;
雌性的肛周皮肤光滑,
雄性沿
肛裂两侧形成疣粒状;繁殖季节期间雄性肛部肛肿。雄性全长510mm时,
睾丸长、宽、高为66.5×14.0×8.5mm,色乳黄。5月份采于
洋县的雌鲵全长465mm的个体,
卵巢内卵的直径为4.5mm,呈乳黄色。
体表光滑湿润;头部背腹面小疣粒成对排列;眼眶周围的疣粒排列较为整齐,更为集中,头顶和咽喉中部及上、下唇缘光滑无疣,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颈侧疣粒排列成行;体侧粗厚的纵行肤褶明显,上、下方之疣粒较大;其他部位的皮肤较光滑。全长160mm幼鲵,体侧的肤褶及疣粒均不明显。
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一般以棕褐色为主,其变异颜色有暗黑、红棕、褐色、浅褐、黄土、灰褐和浅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规则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种斑纹,也有斑纹不明显的。幼体与未达性成熟的次成体的体色均较淡,以浅褐色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点;腹面色较浅;四肢外侧多有浅色斑。在
宜昌市地区发现的
白化病个体,体尾均为银白或金黄色。
生活习性
大鲵属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中国大鲵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
神经性贪食症,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平时将自己藏匿起来,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
食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
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生长繁殖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
黄斑拟小鲵”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
大鲵属的寿命在
两栖纲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主要品种
大鲵,有
中国大鲵、
日本大鲵和美洲隐鳃鲵三个种,可在中国、日本和美洲的溪涧、池塘里发现,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取其叫声像婴儿啼哭;日本大鲵俗称“大
秦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美洲
美洲大鲵(美洲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也属于同一科物种。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大鲵属所代表的
两栖纲是鱼类和
爬行纲之间的过渡型,有古老的“
活化石”之称,是现代生存两栖类中最大的种类,其结构又比较原始,是极好的实验材料。
中国大鲵是现存由水生转为陆生的
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及其它科研与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中国大鲵不仅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而且在观赏和对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价值。
观赏价值
娃娃鱼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手, 后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声宏亮,叫声似婴儿啼哭,故名娃娃鱼。
娃娃鱼做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添新奇色彩。
药用价值
《
山海经》云:“决水有鱼,状如鱼帝,食之己痴疾。性甘淡,能截疟。”
此鱼经查证即指大鲵,大鲵肉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聪明
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
心血管疾病、贫血和肿瘤有一定的作用。其皮肤分泌的粘液含有多种“蛙皮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作为新的“抗生素”药物来源进行研究开发。
大鲵属的皮肤、肌肉、脏器、骨骼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大鲵的脂肪含有多种不
饱和脂肪酸,是
烫伤、烧伤的特效药。中医认为,大鲵甘、平、淡,补气、养血、
桂圆干、滋补、强壮。主治
神经衰弱、贫血、
痢疾、
疟疾。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
肾虚阴亏、
痨瘵咯血、久痢
直肠脱垂。春、秋捕捉,除内脏,取鲜肉用之,民间用大鲵肉250g切成块,加少量油盐,炖熟食之,可治贫血痢疾、肺痨。以大鲵皮肤焙干研粉末,桐油调之敷于烫伤、烧伤处,一周可愈。因为其特有的药用价值,2008年起国内许多制药企业已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
大鲵属的热潮,主要有
烫伤药物、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
食用保健价值
大鲵美食大鲵机体中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生物。这些
生物活性物在食用、药物、化妆品、健康食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发价值。
这些活性生物它能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
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
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中国大鲵机体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它能软化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它能活人体产生抗癌因子,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美容价值
大鲵属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据权清转(1987)对大鲵肉、牛肉和
鹿肉的氨基酸比较分析,大鲵的总氨基酸含量达91. 92%,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人体
必需氨基酸7种,含量达39. 69%。将7种必需氨基酸进行全面比较,大鲵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Thr,第二限制氨基酸是
甲硫氨酸+
胱氨酸,其氨基酸评分(AAS)和
化学评分(CS)分别为0.53和0.46。
通过对大鲵肉、牛肉和鹿肉3种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得出,大鲵肉、牛肉和鹿肉的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6.70、66.44和70.93。
大鲵属肉的氨基酸指数大于牛肉和
鹿肉,表明大鲵肌肉的氨基酸含量和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鹿肉。
人工养殖
养殖场地
1、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场的水源为无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质清洁,水温适中(长年水温保持在4~25℃),环境幽静,气候凉爽。
2、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大鲵养殖池可根据地形的特点,常设计为长方形或椭园形两种,其面积一般为200-300m2为宜,搞好进
排水管的安装,进水管的设计应高于排水管道,一般离池底约80cm。在养殖池内用砖头,水泥板等材料建造人工洞穴若干个,洞穴的长、宽、高分别为2~4m、1m、0.5m,也可以洞穴与洞穴之间
连通,但要尽量保持洞壁的光滑度,以免擦伤鲵体肌肤。新的养殖池建成后,应将池水注满约2m深,待3~4天后排干水,再重新注满新水,这样经过反复3~4次后,使水泥的碱性完全消失和池壁、洞壁上出现一层附着物时,就可放养鲵种。为确保鲵种鲜活饵料的供给,可就近建造饵料池,在饵料池中经常存养一定数量繁殖力强、易于饲养的鱼类、
软体动物门,蛙类等如
罗非鱼、
麦穗鱼、螺、蚌,小蝌蚪等,作为
大鲵属的饵料。
鲵种投放
鲵种投放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鲵种消毒用5%的
食盐水浸泡15分钟来进行。投放时间为春季3月份,水温8~10℃,密度为一龄鲵种8~10尾/米2,二龄鲵种5~6尾/米2,规格整齐的鲵种在同一池中饲养。
(一)准备工作
大鲵苗种放养前,农户要对养殖池消毒消除碱性处理,先放水浸泡水泥池一个星期,再换水,反复3次,后用浓度为10克/立方米水体的
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最后认真清洗,加入清水。
(二)苗种运输及暂养观察
用
塑料袋加水冲氧运输,并控制水温在10-23℃。可用空运或者汽车运输。苗种运到养殖场地后,不要急着打开袋子放苗,要先用温度计测水温,等袋子中水温与池子中水温一致时再放进去,一开始苗会不摄食,这是正常反应,在3-7天后会开始摄食。
日常管理
成鲵养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有水温、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和防病、防逃。
1.水温调节
在暑热期用遮荫网覆盖,保持水温不至于超过25℃。
2.水质调节
成鲵池的水保持清爽,水中pH值为7.2~8.2,池水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为5毫克/升,7天清理一次池中污泥和杂物。
3.饲料投喂
大鲵属是
肉食性动物,饲料投喂做到四定:定时,每次在傍晚时进行投食;定 位,在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行投食;定质,投喂新鲜、无杂质的饵料,活饵料以小鲫鱼、
青蛙为好;定量,每次投喂量为大鲵总重的6%~8%,夏秋两季每两天投喂一次,冬春两季每5天投喂一次。
防治方法
大鲵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腐皮病是2008年发现的主要病症。症状是成鲵表皮充血,出现椭圆形红斑,严重时呈点状溃烂,病灶大的达0.8厘米2,成鲵后肢尖脱落,
趾骨外露。主要原因是
大鲵属性好斗,相互撕咬,使皮肤受伤,细菌再感染,以至大鲵活动迟缓,摄食量减少。养殖人员应按大小规格分开养殖,经常巡查,发现病鲵隔离治疗,用0.05微克/升喃唑浸泡30分钟,每隔一天浸一次,直到痊愈为止。养殖过程中注意在出水口设置铁栅栏,防止成鲵逃逸。
大鲵文化
大鲵的历史可谓久远。从
战国宋玉的“尺泽之鲵”到
唐朝李白的“誓欲斩鲸鲵,澄清
洛阳市水。”不管人类对它的认知如何,不管
地球如何变迁,甚至恐龙都灭绝了,而它却不卑不亢的活在青山绿水间,怡然自得。
明代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总算为它正名,说它对贫血、
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如今,“水中人参”、“
活化石”等美誉接踵而来,“保护
大鲵属”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原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等方法齐齐上阵。
鲵志
武陵有渊曰源,阔数十丈,深不及底,四围皆绝壁幽壑,悬涎飞瀑,瘴袅袅而日沉沉,林森森而风唳,
杳无人迹。有儒士避乱携妇匿,居于此。年八十未得子息,自惭老迈腐朽,饮食无给,欲怀石投渊。至于水滨见有鱼形,似而生四足,援木攀岩几近猿,呼朋引伴一如小儿修其尾,坠其腹,状若守宫,昼沉而夜浮龟行而蛇疾游猎乱石凛凛然,人莫敢犯,大骇,退而以蛙为饵钓获数头,烹食之其肉嫩白而味甘。日不觉饥渴,遂缀其耕以为业,未及半载肌肉充盈骨,髓强劲皓首黛染,落齿重生视物观象直通神鬼,扶锄担石犹过后生。其妇亦嫣嫣然如枯木逢春,三年便得九子,皆精灵强健狡猾可爱。蜀中术士
张道陵寻丹至此,饥渴困乏,乞食于儒士,得一尽食,但觉身外有身,恍若遁天世间万象豁然于怀,甚异之,问其所以。俱告之,愈觉神圣,乃名此鱼为鲵:意为送儿之鱼。后有
人鱼,
中国大鲵之谓,皆此意也。盘桓有时不忍辞归,日些少,寝寐皆废,未几悟得真道乃创
道教,衍尽天地万物之阴阳变异玄机遂以 双鲵交合为本教图志,旋播胡夷。
娃娃鱼三字经
娃娃鱼 属两栖 可下水 能上地
夏秋天 繁殖季 大鲵叫 似娃啼
肌肉白 嫩又细 味道香 飘万里
通脉络 健肾脾 抗癌症 效更奇
成熟晚 繁殖低 长成鱼 真不易
保资源 珍又稀 国之宝 要爱惜
大鲵诗词
无甲无鳞又无毛,有鳍有脚不腥臊。
大头阔嘴平而扁,壮尾长身滑剂浇。
觅食只须张大口,充饥专赖智谋高。
幽居岩石洞中宿,活动全凭急水漂。
结识医家身价高,投情食客味风饶。
救人治病功劳著,杀菌防癌效力超。
因为声似孩儿啼,故冠娃娃名字娇。
水秀山青物自奇,恰宜户户育珍鲵。
芳名远誉邻邦界,美味堪赢海底鲈。
药用神之称贡品,景观妙矣赛湖。
民增收益国增效,造福一方功德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