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村位于县城东南16.5公里处,距
东明集镇政府1.5公里。北靠长(兴)金(堤)公路,东与本镇文寨村、荆台集村接壤,东(明)鱼(台)河从村西流过。越过河上的
东鱼河大桥,有一条东西村级柏油路与262省(
山东省)道相接,交通便利。全村有548户,2100人,耕地3479亩。多为
汉族,另有
满族9人,
回族8人,
苗族1人,有
伊斯兰教信徒8人,
基督教信徒15人。
历史沿革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刘氏祖定基、元基兄弟由
洪洞县迁此定居。此前,已有
胡姓在此垦荒居住,定村名为胡刘庄,后
刘姓人丁兴旺,胡姓仅余两户,又迁到胡庄,又因大屯镇亦有一刘庄,与本村相距不远,为避混淆,即称该村为西刘庄,彼称东刘庄。1917年,
黄河决堤,附近村庄皆被淹没,为方便船只夜间航行,村内有人在自家楼上设置火把,权作灯塔,周边村人又把该村称为“火刘庄”。但村民忌“火”字,此名不久即消失。
西刘庄初为大名府
长垣市管辖,1490年该村编入
东明县阳进里,1911年属东明县第六乡
东明集镇乡董局,1944年属东明县第二区,1947年后属二区政府驻地,1953年该村隶属东明集区,1958年属东明集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属该东明集镇至今。
人口民族
该村曾住有28姓,
刘姓居首,现有423户1598人,但非一源,除首迁刘姓外,其余各支皆清未民初迁入。
吴姓,清末由安徽省逃荒而来,现有18户100人。
关姓于1944年由北京市黑塔区随军流落该村。
牛姓于1970年由陕西延安随亲迁入。文、陈、程、闫、李、马、王、张、郑、崔、周、杨、郭、袁、袁、岳、武16姓均于清末民初从周边县当佃户迁入。
朱姓、
胡姓、
宋姓无后消失。
薛姓于1955年迁往大屯镇薛庄,
邢姓于1979年迁往本镇段庄。
史姓,1946年外迁地址不详,傅姓1940年外迁到本镇
东明集镇村,
任姓于1952年外迁大屯镇龙山集村。
另刘学成1户2人,1923年逃荒落户
开封市;1956年,刘景顺、刘水荣支边落户青海格木尔;1957年刘大轮、刘书廉、刘春贵、陈双德4户10人落户湖北某农场;1960年至1963年,刘金娥、刘林祥、李麦亭、刘新元、刘丙言、刘德运、刘言军、刘洪庆、刘伯汉9户24人落户新疆。
刘庄是县南大村,在清末民初在全县有较大影响。村里有“四大院”,即:刘元照、刘黎照、刘旭照、刘树森四大地主的院落。四大院有楼房80间,厅房、瓦房400余间,其中刘黎照的转楼最为壮观,占地2.5亩,26间房子。“四大院”共有土地110顷,外庄地两处,佃户400余户。首富刘元照,清光绪
举人、河南南汝光兵备道刘雨田之子,拥有土地48顷,在新郑烟厂、济宁烟厂、
青岛市老刀、炮台烟厂、新兴集烟厂都有股份。村中60%的农户都是他的佃户。佃农有两种类型,一类种“把握地”,即有把握的分成,三七分成或二八分成;由地主提供土地、种子、肥料和大型农具,佃农仅兑劳动力和部分小农具。一户多者种60亩,少者40亩。再是“赔物地”,也叫种大地,即佃农请种地主的土地若干亩,农具、牲畜、肥料等生产资料全由自己负责,所收兑半分成。种“把握地”的佃农在麦收前大都断粮,要向地主借贷,到秋季再还,一般为借多少还多少,若数额较大,则另算利息。刘元照算是较开明的,平时还多为佃农施舍,1930年,
河北省闹饥荒,灾民结队来,他在今
东明集镇设粥厂救济,被四邻八乡称为“刘大善人”。解放后,“四大院”或分给穷人,或国家别作他用,或被拆除。
为防匪防水,1912年左右经当局准许,在村周修了土寨。寨墙高8米,顶宽5米,上有垛口,内有跑道,全长3华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有岗楼,五个寨门(四方门、小东南门)镶大铁帽钉。寨墙外挖有海壕,宽约30米,水深约丈余。寨门上架有大白龙
土炮,配
长枪20杆,护寨壮丁30人,夜值更夫3人。平素有3—5人绕寨墙巡逻查看,若遇土匪攻寨,男女老少上寨护守。当时曾有
民俗音乐曰:“刘庄寨真是凶,铁裹门,帽子钉,耳把炮摆三层,寨门架着大白龙”。
1942年春,
日寇一个小队和宪兵队、皇协军共900余人由队长小田次郎、伪军队长周佐带领闯入该村,在村中间建了一个“
日本园子”,强迫村民为他们担水、劈柴、做饭。以此为据点,经常到
八路军活动地区王屯、丁嘴、杨庄一带扫荡,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掠财物。针对日伪军的暴行,在该村以开药铺为掩护的地下党员刘甫轩(沙窝乡刘口村人),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村里秘密发展了刘照军、刘孟义、刘进田、李二完等6名青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秘密开展对敌斗争。只要日伪军一有动静,他们就把情报送到王屯,致使日伪军每每扑空。1943年底,日伪军气急败坏,撤出刘庄,临走放火烧了“四大院”中的“转楼”和部分房屋,并把村民张及其两名姨兄弟扔入火中活活烧死。大火着了七天七夜。三个月后,村民在清理残址时,发现里面还有
火星。1945年8月5日,
日本侵略军投降,
中国国民党东明县夏营镇部开进该村,建立国民党基层组织,两月后迁往
东明集镇。
政治
1949年3月,该村党员身份公开,村里成立了以刘照军为书记的村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陆续成立了农会、共青团、妇联、民兵连等村级组织,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房屋,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刘庄村人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早在明清时期,村里就有私塾,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人刘雨田、刘子励、刘坚、刘禹祥、刘德润、刘德朝等都有贡生、
举人、太学生等功名,或被列为军功六品,有储备
生员16人。1931年后,私塾废止,刘玉坤做董事,在村里办了一所小学,可容四五十名学生,培养出了刘少文、刘明杰等一批人才。同时,刘黎照还出资3000
银元,在
东明集镇村办起了一所新式学校,为周边村庄培养了一批文化人。1950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共青团员突击,伐树做桌凳,在地主刘广尧的大院子里建起了县南第二个完全小学。展营、东西紫荆、段磨营、东明集等十几个村子的学生都在此就读。文革中加办了初中学班。到上世纪80年代初,初中改为三年制,设1—8个年级班。多年来,该校培养出不少人才,如
哈佛大学博士后李建伟,留美学生刘勇,
鲁能集团调度室主任李鹏博,河南焦作铁路
集团公司工程处的总工程师刘克明等都是该校走出的学生。
文化
该村文化底蕴丰厚,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由村民郑德功领班的小曲子,有演员6人,长期活动在冀鲁豫周边各县农村,演出内容多为《
水浒传》、《隋唐演义》里面的故事。刘安仁的评书,则说《
杨家将》、《
岳飞传》等,为唤醒民众觉醒,积极抗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解放初期,村里成立了高跷队,其内容有张老头背老婆、旱船、大头和尚秃二翠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响应上级号召,村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移植编排了现代戏《
红灯记》、《
沙家浜》等剧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1983年,回乡知识青年陈银生、刘春林、文中军、闫留生、吴志明,在各自家里办起了“有志青年图书室”,在周围村庄很有影响,许多青年纷纷参加。1985年“有志青年图书室”改为乡溪文学社,受
东明集镇文化站领导,打印出版《乡溪》文艺刊物,受到了省、地、县文化部门和共青团山东省委、地委、县委的表扬,社长陈银生也被共青团山东省委评为“青年工作先进个人”,被共青团菏泽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刘庄从商者不少。明清时期,该庄有在外的钱号、商号、药铺。其中刘泮书的“德茂隆”钱号、刘焕升、刘同和的布庄,刘忠裕的“宝生堂”药铺,规模较大。刘泮书的钱号设在东明集东街路北,门面三间,伙计3人。刘忠裕的“宝生堂”药铺,设在东明集南街路西,门面3间,后有院落,有司药、采购、勤杂工6人,都曾红火一时。又有刘大信的粮行,刘云举、刘利仁的酿酒店,贸易范围远到
菏泽市、
开封市等地。抗日战争时期,刘元照的济宁北洋烟厂,刘黎照的开封商行;解放前夕,有闫家、陈家的粉坊,及一陈家肉铺,也都有相当规模。建国后,这些在外的商号和村里的店铺得到了新生,其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刘忠裕的开封商行,经过公私合营,成了开封市商界的一个大户,但以后国家多有运动,这些商号和店铺陆续衰微,多数不存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复苏,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空前,原来有唯一的一处代销点,今已有百货商店。吴保富、刘金牛的大棚养鸡、养鸭,刘学印的规模养猪,文中军的养兔,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村民刘玉龙在
济南市开木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百万元。
经济
解放初期,村里粮食产量很低,亩产多在百斤左右,群众生活相当困苦,土地虽多,但旱不能浇,涝无法排,脱不开“靠天”二字。为根治旱涝问题,1960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苦干一春天,打砖井6眼,1966年,又从西公路到东公路开挖了2.5公里的引水渠,1972年多方争取资金打机井8眼,并于1975年引高压电入田,解决了动力问题,1976年修大型扬水站4座,1979年开挖沟渠3000米,1988年开挖沟渠5400米,2000年,修整沟渠6000米,2002年,再建桥涵闸10座,新打机井30眼,农业生产达到了排灌自如,旱涝保收。
1995年开始,党支部村委会规划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建林场、果园80亩。推广西瓜种植,并与其它粮食作物套种间作,人均种植西瓜1.2亩,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800元。
昔日刘庄,富在少数人,如今家家房屋敞亮,耕作都用机械,照明用电,出行有车;徜徉在村里村外的柏油路上,他们大概想象不出先辈佃农的生活情状,他们在想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