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
彝族乡是
玉溪市红塔区两个彝族乡之一,位于北纬24°13′15″~24°25′40″,东径102°17′38″~102°26′20″之间,地处区境的西南部,与区境东北部的小石桥彝族乡遥遥相望。西北与昆明晋宁县相连,东北与春和镇、东侧与大营街相毗邻,西南侧与
峨山彝族自治县接壤。全乡南北长22.5公里,北部宽15公里,中部宽6.1公里,南部宽7.5公里,呈北宽南窄,中部腰细的倒葫芦形状,总面积170.6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洛河乡常住人口为7127人。
2022年末,全乡总人口10114人(男5038人,女5076人),总户数3031户,均为居民户。
地理环境
洛河乡地处低纬度高原,海拔高低悬殊,境内高山峡谷相间,最高海拔高鲁山2614.1米,最低海拔矣读可1566米。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的年平均气温15—16℃。海拔22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1—12℃。洛河乡政府驻大洛河村,距
玉溪市中心城区——州城约19公里。全乡共有农户2455户,其中:住砖(钢)混结构房屋的有606户;住土木结构房屋的农户有1797户。耕地面积1277.3公顷,其中:田130.6公顷,地1056.3公顷;稳产高产基本农田802.4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279.8平方米(1.92亩)。年平均气温18.99℃。
位于玉溪中心城区西部,高鲁山是洛河乡最高峰。历史上这是曾是
茶马古道的重要驿道,山野里,古驿道的马蹄印清晰可见,一直通往
峨山彝族自治县。徒步进入那野杜鹃花盛开的幽静山间,与高鲁山一起欢腾,和彝家美酒称兄道弟,在
哈尼族风情里沉醉,在“
骡马大地”上感叹世事的沧桑。
自然资源
气候
洛河乡为
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如春。2005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31.9℃(5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0.5℃(3月5日)。全年
日照市时数为1947.5小时,日照率为44%。
霜降从2004年11月27日始至2005年2月26日止,共93天;全年降雨170天,降水量814.3毫米。
矿产资源
洛河乡的矿产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均居
玉溪市之首,初步探明,仅
铁矿储量就约在4800万吨以上,其他如铁锰矿、
铅锌矿等储量均各在100万和10万吨以上。如今矿产业已成为洛河乡的一大支柱产业。
人口民族
境内居住着彝、
哈尼族、汉等民族。2009年,总人口为9560人,其中:
彝族8635人,占90.32%;哈尼族301人,占3.15%;
汉族616人,占6.44%,其他少数民族8人。全乡99.2%均为农业人口。全乡辖洛河、把者岱、跨喜、法冲、双龙5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
2021年6月30日,
玉溪市红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洛河乡常住人口为7127人。
2022年末,洛河彝族乡全乡总人口10114人(男5038人,女5076人),总户数3031户,均为居民户;其中直辖总人口10139人,总户数3030户,少数民族(主要是
彝族、
哈尼族)人口9306人,占总人口的90.01%;乡村从业人员40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比上年下降3.582个千分点,人口密度59.28人/平方千米。
文化历史
红塔区历史悠久,开发较早。
先秦时属
滇国地。
刘彻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置
益州郡俞元县。
蜀汉时为建宁郡俞元县地,两晋时为晋宁郡俞元县地。隋时置宁州总管府西地。唐贞观年间置求州,红塔区即为所属。
李隆基时,
云南省为
南诏控制。肃宗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南诏以
澄江市为河阳郡,郡下辖温富州。
石标和佑启后人碑
在干沟村,是清朝时代遗留下来的,现在保护完好;《祭龙石阙》位于连山坡西南方,为房屋式样,石阙正面书写“审汞水长”,左右两侧刻有对联。内联:“鼎建准新报大功,月流不息施甘泽”,两则联为:“有感威灵千古镇,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一切,都等你来探索发现!
李氏碑记
洛河乡、法冲村公所房后,现存李氏碑记一快,乃
爱新觉罗·旻宁丁酉(公元1837年)拔贡、丙午(公元1846年)
举人、署
宜良县教谕陈全书撰,碑记中对李集庵及其修建法冲大沟作了如下叙述:“公讳九成字集庵,
乾隆乙亥(公元1755年)恩科举人,
定远县教谕。白幼苦志力学,甫童试,即冠军,继又屡列前矛,给上,名登贤书。甲辰(公元1784年)春闱,房师吴公首荐,因滇省仅得一名,限于额”而未果。“于是无复远志,退而友教四方,掌文明书院凡七年,掌邻封书院凡三年,其设帐于棋阳、河邑间者更有年,桃李之盛,成就之多,无以加焉!公以此自乐。屡遇大挑,俱不赴。丁卯(公元1807年,是为清嘉庆十二年)春,奉文截取,时太尊人年已八十有七,呈请留养,不肯远游……公复淡然曰:‘吾家世守清风,仍就教职可也。’随选
定远县,六年秩满,恭逢恩诏,以长子教授职晋封
文林郎,公遂改组归里。溯厥宅里,世居河西县北门,因不喜近市,约同邑之葛君、向君卜居于新兴法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风明月,回出尘嚣,绿绕青来,可怡心性。唯山多水乏,地广民贫,公首倡葛、向二君相度山势,凿石开沟,穿山越岭十余里,以导泉源,费金数千两。而田之灌溉,地可耕种,邑人咸赖,至今乐称道之。……公元于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三十日卯时,终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公元1835年)九月二十九日戌时,享寿八十有六岁。
著名人物
1972年1月7日,他成功地投掷了我国第一枚实用
氢弹,这位空军英雄就出生在洛河乡小合村。或许,被
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区、乡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
集庵
据村史记载庵返回老家河西后,感到赋闲终非长计,乃别图生计,于是约同邑人葛、向两家,合伙经商为生。在葛、向两家引导下,从河西贩卖土布,经过新兴往西,穿过三台坡至法冲歇驿。翌日早起,人挑马驮,跋山涉水,过上厂,直至甸中赶集。随着经商次数的增多,沿途情况熟悉,感到
北洛河有开发价值,且大乱之年可避战祸,更兼“绿绕青来”的迷人景色,决心在法冲引水定居。在葛、向两家的支持帮助下“相度山势”,着手勘测大沟线路,将辛苦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用心分析,周密筹划,思虑再三,深感于此崇山峻岭之中,悬崖绝壁之上,开沟引水,工程庞大艰辛,财力物力不足,须得就教于乃父昭宇(
乾隆恩科
举人,时任昭通府教授,封奉直大夫),企求鼎力相助。为此,几次赴昭通府陈诉修沟事宜,昭宇派人视察后,认为洛河有家宅,便于大乱居乡,如逢小股盗匪为患仍可居城,乃为万全之策,是故,允许集庵所请,并在各方面予以支持。
集庵与妻阐阚氏生有七子二女,男子多为贡生、举人,皆被召回,协力筹划,参与开沟。
当沟路开到白石崖阱对面靠老矣黑半山上时,七个儿子多因工伤病,集庵痛惜长子李发春为修沟而殒命,偏偏资金又行将告罄,面临重重困难,集庵矢志不移,含悲忍痛,四处奔走水接,还到河西老家觅人商议集资良策。
河西李家营李氏宗族,分为上嗣堂和下嗣堂两宗。昭宇集庵而下一宗为上嗣堂,世为书香门第,聚而议之:—时间势难筹此巨资相助。幸得人多智广,猛然思出“联姻筹款”之策。原来,
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董家,历代经商,颇有积蓄,有一女年已四八,因才貌欠佳,尚在闺中待字,董家择婿异常心切。而河西李家族中生得—愚昧男子,与女方同龄,可托煤牵线,李、董二家通婚后,再求请董家资助修沟,可望有成。计议一定,集庵立即亲赴小街,一说即成,择吉婚配。集庵提出资助一事,董家派人到法冲了解情况后,同意资助,条件是:大构修成通水后,董家放头水,李家只能放二水。事出无奈,集庵只好应允。
当董家发觉:水位齐法冲开凿,沟路就得从白石崖的绝壁上通过,工程险峻耗资巨大,坚持降低沟路,集庵面对现实,把沟路降至白石崖下面的150米处(即现今的虹吸管处),用木石结构搭成阴架水槽,让水道将水渡过对山,再在靠法冲方向的峭壁上凿石开沟,水从法冲下面通过,大沟通水,使洛河、草皮山几个村子皆得受益,早地改田,便民兴农。
惜时,工具简陋,修凿条件极差,李集庵改变“山多乏水,地广民贫”的壮举,系用人力硬拼实干,咸赖信念与毅力之顽强,有志者终得事成。集庵为纪念长子因修沟而损躯,乃将新渠命名为“发春大沟”,后来“发春”讹传为“发村”,彝胞又将“发春”叫成“法冲”、这里的村名也就变成法冲了。
自此,李集庵家建盖房屋在法冲上排(现今李世发居住地),董家建盖房屋在第二排,葛、向两家建盖房屋在东面山梁之上。有水人喜居,其他杂姓也迁到法冲定居,如拔姓迁来后居住于下营,至此,法冲又有上营、下营之称。
沿至解放前夕,定居法冲的第八代李运春、第九代李世发,皆娶的
董姓姑娘为妻,亲上加亲,世代相传。
解放初期,笔者还亲眼见过李氏祖先所建之房屋,屋右一片竹林,竹林深处有文举书院,清净幽雅,乃极好的学习处所;屋前左边,空场之上,设有武举点将台,乃宽敞的习武场所,后来,这些古迹都被毁弃,了无踪迹。
饮水思源。人们登临山巅,遥望法冲大沟,婉蜒盘旋,越岭穿山,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便会情难自己,遐想当年的修沟情景,怀念、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文化教育
幼儿园
该园创建于1996年,是
红塔区第一家教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全园占地面积1.35亩,校舍建筑面积930㎡,全园有教职工19人,在13名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有2人,小学一级教师有11人,拥有本科学历的5人,大专学历的6人,中专学历的2人;教职工中共产党员9人,共青团员3人;目前在园幼儿共有102人,3个教学班。我园是一所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的幼儿园,园内环境优美、整洁,具有安全化、教育化、美化、儿童化的特点,全园教职工为幼儿创建了一个友爱、安全、温和、宽松的良好环境,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乐园。历年来幼儿园从未出现过大的安全事故,保教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1999年评为
玉溪市第一届文明单位,2000年评定为区一级幼儿园,连续三年评为乡级文明单位,2003年评为
红塔区文明学校。2008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幼儿园。2009年评为红塔区第五届文明单位。建园以来,该园认真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民主管理,创新管理,抓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建立良好的幼儿园大环境。在教职工中倡导“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要求教师应“三有”、“八会”、“五能”,树立“园兴我荣,园衰我耻”的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开展“优良思德,优质服务”的竞赛活动,树立“三服务”思想“五心”教育,确立“团结、健美、博爱、创新”的园风,制定了“敬业爱幼”公约,职业道德准则。以人为本进行多元化管理,打造团队精神,抓好家园共育园地,形成教育合力,进行教材、园本、幼儿相结合的教育,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该园教师是一支年青队伍,她们精力旺盛,有热情,有干劲,业务精,能力强。几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曾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二、
三等奖,部分论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这些教师,她们能教会研,能教会育,能歌善舞,参加各级组织的比赛,获得了不同名次的奖项,教师辅导幼儿参加全国幼儿美术大赛,分别获得金、银、铜奖。该园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教师们积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加油充电,参加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该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管理条例》为行动指南,以幼儿为核心,以保教工作为中心,认真抓好保教工作,保教质量逐年得到提高,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师、幼、园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洛河幼儿园积极开展园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活动,市级课题《山区民族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已顺利结题,得到了专家的好评。2009年参加
云南省优秀课题评选,荣获
三等奖。洛河幼儿园发挥示范龙头作用,规范抓好学前班工作。多年来,我乡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对孩子的事业给予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洛河乡31个村民小组,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组组办起了学前班,并为学前班改善办班条件,投入了较大资金,逐步提高了教师工资待遇。2006年为了减轻村组负担,乡党委政府将学前班教师工资全部纳入乡财政统一发放,每月每人发放260元,今年通过幼儿园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协调,准备从2010年1月开始将学前班教师工资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洛河幼儿园每月根据学前班教师的工作需要,为她们组织培训,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她们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对她们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她们制定了学前班教师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为每位教师征订《幼儿教育》,发给每位教师备课本和听课记录本,要求她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学前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幼儿园领导每月到学前班检查指导工作,与村组负责人加强联系,共同管理好全乡学前班。洛河幼儿园是育苗的沃土,是幼儿成长的乐园,作为一所新办幼儿园,她正以崭新的面貌,在不断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中心小学
该校占地10余亩,校内环境优美,校舍建筑总面积3649.5平方米。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教室及各种功能室,中小下辖把者岱、双龙、法冲3所村完小,全乡4所小学有教职工95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40人、二级教师12人,职工3人(技师1人,初级工2人),大学本科21人、专科36人。4所小学均为全寄宿制小学,在校学生913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寄宿制学生在上级每人每月补助50元伙食费的同时,乡级也相应实行每人每月补助10元的伙食费,让学生能安心学习。民族中学
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位于红塔区洛河乡兴洛路43号,1980年建校,主要生源为
彝族、
哈尼族学生,系
云南省二级一等学校。学校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33976.6平方米,建筑面积8675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住宿楼、礼堂等建筑物。配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乡政府继续实行升学奖励,对乡内考入
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次性补助4000元,大学3000元,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3000元,其他
高中2000元,2009年乡财政补助学生30人,共72000元。2009年,洛河乡对学校工作实行了专项考核,考核对象主要为学校行政、教师。奖励金额10万元用于考核奖励,表彰奖励了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39名。
2009年洛河乡投入资金53.99万元用于民族中学综合楼建设。民族中学综合楼建设拆除危房2242㎡,新建面积1497.97㎡。教育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近百万元,主要包括: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双龙小学教学楼修缮工程,;投入资金4.5万元,完成把者岱小学食堂、校内电路的修缮;投入资金15元,完成了中学综合楼改建工程,解决了中学教学楼危房问题,解决了学校办学的后顾之忧;投入资金13.5万元,为中学、中心幼儿园购置
多媒体设备;投入资金6万元,修缮中心小学校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投入资金4.4万元,对中心幼儿园地板进行防滑处理,消除安全隐患;现在正在进行把者岱小学运动场建设和中学排危重建工作。洛河乡境内有150名左右的农民工,我乡进行了统筹安排,并对就读学生实行同样政策,如教辅费的免除、伙食费的补助等。全乡共有标准篮球场5块,非标准篮球场8块,非标准健身场地2块,建有文化活动室17个,有文化中心1个,农家书屋5个,1个标准文化室,1个科技书屋,藏书9708册,电影院一个,全年放映电影124场,业余文娱宣传队71个。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一阵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读书热情,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读书积分送礼品活动,建立读者“读书积分卡”制度,分书类记录读者的读书情况,科技书每册记2分,其它书每册记1分,在每月月底对积分满20分的前5名读者给予礼品奖励。全乡共有5个农家书屋,两个标准文化室,一个标准文化站图书室,每年年底在这8个图书室中评选出8名“读书之星”进行表彰,对那些平时能够坚持读书并认真写读书摘记、心得体会、读后感的读者给予奖励。
民风民俗
农历2月初2日,是洛河彝族哈尼族人民祭龙的日子,各家各户抬上香烛、肉类、果菜等供品来到龙树下求拜,希望龙树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历六月二十四,是
彝族盛大的
火把节,在这一传统的节日里,彝族文化得到了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示。在大山深处,燃起堆堆圣炎,吹起过山号,打起击乐,跳起秧鼓舞、板凳龙、兵器舞;弹起四弦、跳起“跳脚舞”、对起山歌,真是大地如歌。这就是原生态的、神秘的、粗犷豪放的民族山寨,别样风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共享节日的狂欢。宗教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山补崇拜等。每年农历2月初2祭龙,3月15日祭
山神庙,4月初2祭山神,6月初6祭“田公地母”。农历6月6这天到来时,各家各户都煮鸡蛋或
鸭蛋,带上一碗饭和几柱香,到每一块地和田边供奉,求“田公
后土娘娘”保佑牲畜不生病、庄稼不生病、减少灾害、
五谷丰登。
政治体制
洛河乡共有7个党总支,分别是企业党总支、中心小学党总支和5个行政村党总支(下属31个党支部),直属党支部5个。截止2009年底,全乡共有党员633人。近年来,
北洛河乡党建工作呈现出以下亮点:一是建立老党员、村干部补助政策。建立农村老党员定额补助政策(60岁以上),普通党员每月补助60元,任村委会文书一职以上的(满3年)每月补助200元,体现了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入党誓词的精神。同时,规定了对撤村建委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任文书一职以上的由乡财政每年购买1000元的养老金,其他委员每年购买200元,进一步解决了村“两委”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充分发挥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促进党内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洛河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党代表的确定,党代表的权利、义务和管理,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等6个方面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从2007年起该项工作已全面启动。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党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为充分发挥党员个体作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夯实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乡农村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稳定,加强党建,夯实基础四大类,设置了十五个岗位,进一步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作为共产党员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比别人过得好、干得好,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增收致富的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乡党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种植
烤烟、推条萝卜、养殖、外出务工等,多数党员认为搞养殖是一条出路,基于缺乏资金、技术,许多党员都不愿尝试,所以乡党委、政府每年拿出6万元的周转资金,用于扶持养殖业发展,同时,要求农业部门加大对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目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扎实做好党建的常规工作。认真按照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即:走访群众制、考试制、公示制、票决制、谈话制发展党员,虚心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确保党员的质量;贯彻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乡党委委员每季度为全乡31个农村党支部讲党课。2、洛河乡共青团组织基本情况简介洛河乡团委下属6个团总支:洛河村团总支、
把者岱村团总支、跨喜村团总支、法冲村团总支、双龙村团总支、中学团总支;共设35个团支部,其中:机关团支部1个、事业单位团支部1个、小学团支部1个、幼儿园团支部1个、农村支部31个(每个自然村设支部1个)。截止2009年年底,全乡共有共青团员313人。乡团委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团区委关心支持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党政工作大局,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基层”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团的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围绕基础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团的工作基础得到夯实;二是围绕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围绕党政中心,开展“
母猪养殖专业村”项目建设,认真落实贷免扶补政策,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青年创业成才;四是围绕青年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洛河乡团委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手段,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经济概况
财政收入
2022年,洛河彝族乡工农业总产值(现价)530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727万元,农业总产值4137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3.5%、增-2.9%、增5.5%。财政总收入2465万元,比上年减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8.69万元,比上年增6.5%。财政支出2653万元,比上年减16.76%。
农业
2022年,洛河彝族乡农作物播种面积2061.8公顷,复种指数162%。粮经作物比例37.5:62.5,经济作物比上年增加13.9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773.7公顷,粮食总产550.07万
千克,农民人均产粮554.5千克。其中:水稻栽种面积15.3公顷,单产562千克/亩;玉米播种面积544.4公顷,单产537千克/亩;小麦播种面积17公顷,单产178千克/亩;豌豆播种面积154公顷,单产210千克/亩。油料播种面积378.6公顷,单产176.5千克/亩。
烤烟种植面积315.9公顷,总产量68.36万千克,交售量65.5万千克,交售收入2167.6万元,平均单价33.35元/千克,上等烟占72.3%,比上年减0.7个百分点。种植花(树)面积87.5公顷、比上年增20.7%,生产鲜切花3897.44万支、比上年增10.7%,产值6991万元、比上年增13.4%。蔬菜种植面积502.3公顷,总产量1434.03万
千克,出售收入20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0.5%、增10.3%、减68.9%,主要种植品种
菜豆、白菜等。
2022年末,洛河彝族乡生猪存栏12163头,出栏肥猪30870头,分别比上年增2.5%、增0%。大牲畜存栏753头(其中牛存栏753头),出栏菜牛903头,比上年增37.9%。羊存栏2848只,出栏菜羊2558只,分别比上年减2.6%、增40.9%。家禽出栏201.6896万只,禽蛋总产243.724万
千克,分别比上年减10.0%和1.72%。全年肉产量达629.446万千克,比上年减9.1%。养鱼水面1.7公顷,水产品产量0.9万千克,主要饲养草鱼、鲤鱼等品种。年产水果42.54万千克。年末有林地面积1324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9.87%。
2022年,洛河彝族乡农、林、牧、
渔业实现总产值(现价)41371万元,其中:
种植业12994万元,占30.45%;林业2401万元,占5.87%;牧业25323万元,占62.17%;渔业10万元,占0.04%;农林牧渔服务业643万元,占1.47%。
转型
2007年,洛河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春“稳烟压粮”,小春“稳油压粮”,扩大其他经济作物,全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35:65,发展以种植
烤烟、推条萝卜、花卉、蔬菜、中草药为主的优质高效作物。企业:年末有企业439户,比上年减0.9%;企业营业收入164769万元,比上年增43.24%,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7.08%;利税11680万元,比上年增201.19%;从业人员3677人(含外来人员)。其中:集体企业1户,收入5911万元,利税213万元,从业人员225人;私营企业11户,收入150640万元,利税10461万元,从业人员2471人;个体企业427户,收入8218万元,利税1012万元,从业人员981人。营业收入上百万元的企业有10户,其中:上亿元的企业有三户(洛河钢铁公司、洛河昱鑫钢铁公司,合力机械铸造厂),千万元以上的企业5户。
基础建设
洛河乡2007年固定资产完成6186万元,比2006年增加1345万元,增长27.78%,2008年预计完成5000万元,按照乡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发挥一个优势,强化两个转变,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四个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生态立乡,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一、道路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2006年完成玉洛路、洛上路路面改造,并已通车;投资250万元,完成
北洛河路路基工程;投资154万元,修建法冲工业区1.37公里段的基地公路,进行了法冲至清水河路的路面调形、水沟排畅;协调资金60万元,完成客运站建设;投资12.03万元,对全区6600米的洛上路、洒米寨路、小洛河路三条村庄道路进行单边绿化,栽种
球花石栏2220棵。目前,全乡拥有公路27条,列养里程177.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四级公路3条33.12公里,未上等级的有24条144.08公里。
二、电力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投资4000万元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制约全乡发展的电力“瓶颈”。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12479万元兴修五项
水利工程,积极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能力。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62亩,全乡沼气池216口,小水窖1940口。29座水库坝塘,总库容341.9万米,水渠道13条,有专人管理。
社会事业
集镇环卫进一步提高。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3886平方米的洛河集贸市场,设有环卫机构,负责清扫街道卫生43700平方米、公厕3个、草坪13413m2、大小树木管理及垃圾运送。
社会保障
全乡有卫生院一所,4个村级卫生所,个体药房3个,医务人员28人,其中卫生专业中职2人,初职8人。卫生院建筑面积1004.9平方米,开设有内科、外科、
小儿科、妇产科及防保、妇幼、辅助检查、预防接种门诊等科室,现有住院病床6张,观察病床10张。2007年全乡传染病控制率达361.7/10万分,儿童“五苗”全程免疫率100%,孕产妇管理率89.47%,接生率96.85%,住院分娩率96.84%,无孕产妇死亡发生,儿童保健管理率95.08%,婴儿死亡率21.05‰,门诊人次达12418人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100%,
计划生育率100%,三术率94%,清查流动人口1266人,并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
全乡有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金额为1.67万元,31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金额为11.26万元;为优抚对象31人兑现优待抚恤11.4元。投入抚贫款5.73万元,帮助155户困难家庭。有敬老院一所,集中供养老人3人,分散供养1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88户,9101人,参合率96%。
老龄工作,全乡有老年协会5个,老协小组31个,老年活动室36个,会员1194人。60岁以上老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2.14%,乡财政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分别给予每月60元—200元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