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竹兰
鸢尾科鸢尾属植物
扁竹兰(学名:Iris confusa Sealy),别名扁竹、蝴蝶花鸢尾草、白跌打、见血封口、兰花扁竹、扁竹鸢尾等,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扁竹兰多产于昆明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富民县双柏县西畴县宾川县凤庆县等地,生于疏林下、林缘、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
扁竹兰的根状茎呈黄白色,外表粗壮且横走,节明显,残留有老叶的叶鞘竹秆为直立状态,外表为扁圆柱形,有10多枚叶丛生于茎顶,叶为黄绿色,基部鞘状互相嵌叠,排列成扇状、宽剑形。其花茎生于茎顶部的叶丛中央,总状分枝,苞片呈卵形,有3至5朵花,花多为浅蓝色或白色,直径为5至5.5厘米。扁竹兰的外花被裂片椭圆形,顶端微凹,边缘有波状皱褶;内花被裂片倒宽披针形,顶端微凹,花期为4月。蒴果为椭圆状柱形,表面有6条明显的肋,果期为5至7月。扁竹兰的种子为黑褐色。
扁竹兰的根状茎可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作用,主治咽肿痛、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哮喘、大小便不通、肠胃炎、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初期乳腺炎、疮毒肿痛、毒蛇咬伤、无名肿痛。
形态特征
扁竹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直径4-7毫米,黄褐色,节明显,节间较长;须根多分枝,黄褐色或浅黄色。竹秆直立,高80-120厘米,扁圆柱形,节明显,节上常残留有老叶的叶鞘。叶10余枚,密集于茎顶,基部鞘状,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状,叶片宽剑形,长28-80厘米,宽3-6厘米,黄绿色,两面略带白粉,顶端渐尖,无明显的纵脉。
花茎长20-30厘米,总状分枝,每个分枝处着生4-6枚膜质的苞片;苞片卵形,长约1.5厘米,钝头,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浅蓝色或白色,直径5-5.5厘米;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略长;花被管长约1.5厘米,外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微凹,边缘波状皱褶,有疏牙齿,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倒宽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微凹;雄蕊长约1.5厘米,花药黄白色;花柱分枝淡蓝色,长约2厘米,宽约8毫米,顶端裂片呈状,子房绿色,柱状纺锤形,长约6毫米。蒴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直径1-1.4厘米,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种子黑褐色,长3-4毫米,宽约2.5毫米。无附属物,花期4月,果期5-7月。
分布范围
扁竹兰主要分布于昆明、景东、富民、双柏、西畴、宾川、风庆等地,生于疏林下、林缘、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
近种区别
该种的花、果与蝴蝶花(I.日铜罗花金龟)很近似,而营养体又与扇形鸢尾(I.wattii)很近似,略疏忽极易混淆。
生长习性
扁竹兰是鸢尾类植物,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种植环境喜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生长繁殖
分株
扁竹兰植物可用分株、播种的方式繁殖。分株一般可于春季刚发芽时或花后进行。由于扁竹兰喜丛生,分割根状茎时一般每个根茎上应有多个芽,不宜分成单株,以免影响生长势。分株时,将老残根茎减去以利新株发根。扁竹兰的花芽多在8-9月间分化完成,次年春季开花,因而多在花后分株。凡秋冬来临前花芽分化好的,多不会影响次年开花。
播种
需大量繁殖时可用播种法。对冬季休眠的种类,可于种子成熟后即播,第二年春季即可发芽;也可采收后将种子在4℃条件下沙藏,次年3月天气转暖时再播,一般14天后发芽。欲使种子提前发芽,可在种子成熟后,冷水浸种24小时,置于3-4℃条件下进行20天左右的低温层积,再播于温室中,两周后即可发芽,发芽在本地小苗不可露地越冬,应置于温室中,于翌年春天气温转暖时移至室外光照充足之处。对于四季常绿的种类,可随采随播,当年即可发芽,冬季来临时,应适当遮盖,以防霜害。播种苗一般两年即可开花。
栽培技术
应栽植于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过分潮湿会发生烂根、烂苗的现象,如果栽植于粘性红壤中,可在栽植前配以腐殖质和砂,以改善土壤结构。种植方式应丛植,不宜分得过小,既影响植株生长。植株通常2-3年分株一次,新分株苗生长旺盛,开花多,多年不分者,则生长势明显衰弱,叶片细弱,开花小而少。可于开花前和花后施以复合肥或稀薄的农家肥,或于分苗时施以腐熟的厩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开花。
防治方法
病虫防治
夏季炎热多雨,扁竹兰易患锈病、叶斑病,应及时除草,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病害发生时,可反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抑制病害蔓延
主要价值
药用:根状茎供药用,治急性舌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观赏:由于扁竹兰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可在园林中丛植,用作花境或在草地,林缘种植,也可点缀于路边或用作林下地被。
参考资料
扁竹兰 (biǎn zhú lán).植物智.2024-07-30
扁竹兰 Iris confusa.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7-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近种区别
生长习性
生长繁殖
分株
播种
栽培技术
防治方法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