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僧传
宋代赞宁创作的佛教典籍
《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凡三十卷。宋代赞宁(919~1002)著。本书的记载上接唐朝道宣的《续高僧传》,下迄宋朝雍熙年间,对了解唐宋时期佛教的兴盛发展及其对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赞宁任右街副僧录时,奉令回杭州市编《大宋高僧传》,撰成于端拱元年(988年),序称正传533人,附见130人,实则少于此数,前后历时七年,赵光义令僧录司编入大藏经,赐绢三千匹。至道二年(996年),又重新整理。
内容简介
《宋高僧传》凡三十卷,又称大宋高僧传。宋代赞宁(919~1002)着其先渤海国(今山东阳信西南)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继唐朝续高僧传之后,集录由李世民贞观(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343年间的高僧传记。因于左街天寿寺编修完成,故又称天寿史。原书之序谓正传533人,附见130人;实则正传531人,附见125人。内容依准梁高僧传之体例分为十科,即译经32人(附见12人)、义解72人(附见22人)、习禅103人(附见29人)、明律58人(附见10人)、护法18人(附见1人)、感通89人(附见23人)、遗身22人(附见2人)、读诵42人(附见8人)、兴福50人(附见6人)、杂科45人(附见12人)。每篇之末有论,与《续高僧传》同。本书最精彩者为〈习禅篇〉,〈习禅篇〉反映南顿北渐之争,是研究禅宗思想史的很好资料。直接史料如碑铭或野史之类,本书收入不少,是为本书之特色。其中,习禅篇除云门宗创立者云门文偃外,于禅宗各派重要人物皆有专传,对禅宗内部争议事迹亦无隐讳,为研究禅宗史之重要资料。然书中对于禅宗成立之始末,未作适切之交代,或因有关史料毁于会昌县法难;惟无可讳言者,南山律宗系统之赞宁对禅宗亦存有某种偏见。此外,本书在国家佛教色彩极浓之时代奉敕编纂而成,故于其中可窥见佛法顺应王法之立场;赞宁并于其另一著作大宋僧史略之中,意图将佛教理论趋附于儒家伦理学说,以融和儒佛思想。本书与梁高僧传、续高僧传、大明高僧传等,合称高僧传四集。又高丽藏中未收本书,惟于宋、元、明三本入藏。《宋高僧传》多用野史,常有怪诞之谈,如〈善无畏传〉载天宝北邙山巨蛇事,时善无畏早已逝世,乃误引《宣室志》事。又载法藏参与唐僧译经,麟德元年(664)玄奘去世时,法藏才二十一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谓:“赞宁此书于武则天时人皆系之周代,殊乖史法。”又谓:“本书所载,即托始于唐,而〈杂科篇〉中乃有刘宋北魏时代两人,亦为未明限断。”[佛祖统纪卷四十三、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
参考资料
宋高僧传(上下).豆瓣读书.2024-03-0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