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省一市包括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和
云南省。大致介于北纬21°至35°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南部。云南是中国边疆省份之一。与
越南、老挝、缅甸相邻。西南四省市位于中国南部偏西,受东亚季风与南亚热带季风影响;本区所处纬度虽然偏低,但境内地形相当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河流分别属于太平洋水系和
印度洋水系。西南四省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的垂直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因地区差别显著,是该区一大特色。
地理环境
在地理上,
中国西南地区位于
长江、
珠江上游一带,以长江为界,其南基本为
云贵高原,其北为
四川盆地。西南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地形崎岖。云贵高原就不用多说了,号称“云贵万重山”。
重庆市被称为“山城”,而
四川省除了中间的
成都平原之外,其他地区都是山,其中北部的大巴上是古代逾越的,称“蜀道难”。正式由于这种局面,西南地区在古代就相对隔绝,好的地方是少受战乱破坏,坏的是对外联系不便。
地理特征
人口分布不平衡,少数民族分布广
西南三省一市共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成昆铁路以东地区,尤其是成渝铁路沿线人口最稠密。而西部横断山区人口稀少。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象非常显著。
在这一亿多人口中,聚居的民族很多,除了
汉族以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
少数民族的一半。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很广,除了
四川省东部、
贵州省东北部等地外,四省市广大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分布,目前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成立了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
自然条件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西南三省一市的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在地势上,由西北向东南降低,跨全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在地形上,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向东和东南降到2000米以下的
云贵高原、500米以下的
四川盆地。西南三省是从西部青藏高原向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区。
在季风影响的地区,大致以东经103°为界,东部受
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西部受
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是两类季风的交汇区。受东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冬季相当温暖,夏季温度并不高,一年内干湿两季分明。
降水自西南向西北递减。但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很大,例如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超过2,000毫米,背风坡和谷底只有600—700毫米。
水系是从东部的太平洋水系向西部的印度洋水系过渡。
复杂的地形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西南三省一市的地形有以下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在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区和横断山区,有许多高峰,可达5000米以上。而
四川盆地内部有些地方海拔仅200—300米,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高差很大。山脉走向复杂,有东北—西南走向的
巫山山脉、
大娄山,也有西北—东南走向的
大巴山脉、
哀牢山,还有南北走向的
横断山脉。地形类型多样,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岩溶地貌、火山地貌等。本区也是
地壳活动频繁地区,有火山和热泉分布。
由于本区地形具备这些特点,所以对气候和河流影响很大。首先,在气温的水平分布上差异明显,这是由于地势的起伏大造成的。例如,同在北纬30°稍南的
川西高原的贡嘎山(7556米)、
峨眉山(3099米)和东部
四川盆地的
重庆市(海拔约200米),因海拔高低悬殊,气温差别很大,峨眉山的平均气温比重庆低20℃左右,贡嘎山比重庆低40℃以上。其次,在同一地区的气温垂直变化也很突出,川滇西部的高山和高原为
温带和亚寒带的高山气候,而山麓河谷则为
亚热带气候。
云南省南部低谷盆地则出现热带气候。地形对
降水影响也很明显,山地迎风坡降水显著增加,背风
谷地少
雨。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上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本区受
寒潮影响不大或不受其影响。橡胶等
热带作物,在北纬26°左右的局部有利地形部位可以正常发展。这样高的纬度能种植热带作物,这在中国和全世界都是没有的。
地形对河流影响也很显著。高原地形使本区水系分散,有
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元江、
澜沧江水系、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系等,这是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使四省市
黄河向东、向东南和向南作扇形分流。
四川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所以盆地水系向长江干流集中成向心状水系;
云贵高原的河流分散奔流入海,河流流向与水系受地势倾斜与山脉走向的制约。此外,由于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多峡谷,因而本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集中,蕴藏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3。
综上所述,西南三省一市复杂的地形在
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本区内部差异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地形特征
地跨全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地形复杂,主要有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
四川盆地。河流受地势影响,落差大,
航运价值较小,但
水力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在
四川省的东部、
重庆市大部,约以
广元市、
雅安市、
叙永县、
奉节县的连线为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如前所述,四川盆地北有
大巴山脉,东有
巫山,南有
大娄山,西有邛崃山。盆地海拔多在500米左右,东部
长江沿岸约在200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盆地中部是红色
方山丘陵。盆地西部为
成都平原,位于
龙泉山脉与
龙门山之间,长约200公里,宽40-70公里,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500-600米,主要由
岷江、
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组合而成。盆地东部为平行岭谷,分布在
渠江以东,由20余条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的褶皱山地组成,海拔700—1000米,以化蓥山最高(1433米),
嘉陵江深切山地形成峡谷。
二、冬暖夏热,气候湿润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热,无霜期长。由于北部有高山屏障,
寒潮不易入侵,因此冬季温暖,1月平均气温4—9℃。盆地平均在2月中下旬气温可达10℃或10℃以上,故春季比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一个月左右。全盆地无霜期290—350天。夏季长而酷热,为全国著名高温中心之一,7月平均气温多在26℃以上,
长江及其支流
谷地可达28—30℃。气候的另一特点是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由于盆地东南面山脉不高,暖湿的夏季风可从东南面河谷吹入,年降水量达900-1200毫米,空气潮湿,又由于水网发达,水田面积大,风力微弱,盆地地形使水气不易通畅散发,因而湿度大,雾日多,日照时间短。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同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两者自然环境差别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盆地地貌和在地貌影响下的气候条件所致。
四川盆地中广泛地分布着紫色的
砂岩和
页岩,经风化而形成紫色土,含有磷、钾等成分,有利于农业生产。
在西北部
成都平原,古代就兴建了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这里利用
岷江及
沱江等水,可以自流灌溉。这是
中原地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成都平原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精耕细作,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所产水稻、小麦、油菜籽、
柑橘属、
甘蔗、蚕丝等农产品都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一向有“天府之国”美称。
云贵高原分布在西南三省的东南部,包括
云南省的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东和
贵州省大部,地势自西向东以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起伏较大,在崎岖的高原上常有河谷盆地或狭长的平原,当地称为“坝子”。
高原西部(云南境内)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砂页岩,高原东部,分布有各时代
石灰岩。石灰岩被水溶解、侵蚀而成喀斯特地貌,或称岩溶地貌。由于云贵高原的很多地区的石灰岩层厚而质地纯,气候温暖湿润,受地表水流和地下水的侵蚀。溶蚀都很强烈,以致地面石骨嶙峋,奇峰林立。地面有石芽、峰林盆地和漏斗、
洼地等;地下有溶洞、
暗河(伏流)等。
云贵高原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
喀斯特)分布区之一,许多石灰岩地形发育得非常典型。
云南省的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
贵州省的许多溶洞、瀑布(如
黄果树瀑布)都是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
石灰岩地形区。
岩溶分布区多
溶洞、暗河,地面河流水系往往不完整,地面水流缺乏,影响灌溉。但地下河有时也可成为地面河流的补给水源。在兴建水利工程时必须注意防止漏水,筑路、建设厂房要考虑到溶洞、地下河问题。
本区重要河流有
长江水系乌江和
珠江上游——
南盘江、
北盘江。由于河水侵蚀和地下水溶蚀,水急滩多,多峡谷,
水力资源丰富。当年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的乌江渡口,已兴建了大型水电站。
云贵高原属
亚热带湿润区,在地形上虽说是一个高原,由于
平均海拔、
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著。例如,云南昆明海拔约1900米,但其纬度较低(北纬25°),冬季一般不受
寒潮影响,而且经常在西南暖流控制下,多晴天,冬春相当干而温暖;夏半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
降水丰富,雨日多,加以海拔高,所以夏季温度偏低,一年中干湿两季分明。在纬度、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三者综合影响下,气温季节变化较小,高原上四季如春,所以
昆明市有“春城”之称。而
贵州省境内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冬半年经常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冷空气与暖空气相接触,形成气候上有名的“
昆明准静止锋”。贵州冬半年经常在静止锋笼罩之下,阴雨天气特别多,素有“天无三晴”之说,冬季较冷;夏半年,受到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位于川滇西部,为青藏高原的东缘。
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岭、
怒山等南北纵列,
大渡河、
雅砻江、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平行排列,山河相间。山高坡陡,水深流急。山势北高南低,向南作扇状展开。河流自北向南不断下切,落差大,多峡谷,
水力资源丰富,是中国水能最集中的地区。
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很大,所以气候与植被垂直变化显著,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在一些高山峡谷区,从山下的热带气候到山上的亚寒带气候,垂直分带非常明显。在滇南河谷区,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终年无霜雪,分布有
热带季雨林,一派热带风光;滇西北高山区,年平均气温在3℃以下,高山上部积雪达8个月以上。
这里植物种类繁多,
种子植物约一万多种,农作物丰富多彩,森林、草地和野生动物很多。
云南省南部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于纬度低,地势也低,许多
谷地呈现热带风光,既不受
寒潮侵袭,也无台风危害,干湿季分明。干季从11月至次年4月,湿度小,云量少,晴天多,但河谷盆地干季多雾;雨季从5月至10月,湿度大、云量多、
降水集中,日照短而强,气温日变化很少。在这样环境下,非常有利于橡胶、
油棕、咖啡等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是中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天然植被是热带季雨林,是中国热带林保存最好地区之一。原始林内珍贵动物有250多种,其中有亚洲象、野牛、
北白颊长臂猿、懒猴、
犀鸟科、
绿孔雀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这里是中国唯一有野生象群的地方和孔雀的故乡。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兼受
印度洋西南季风和
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均较优越。
自然资源
西南三省一市矿产资源多样,金属矿或非金属矿都很丰富。
金属矿产中以铁、钒、钛、锡、铜、铅、锌、汞等最重要。重庆江铁矿和四川
攀枝花铁矿是全国著名的大矿,攀枝花铁矿还伴生钒、钛等金属。云南个旧的锡、
东川区的铜,都是开发较早的老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铅、锌、贵州铜仁的汞也很有名。
非金属矿产中,
自贡市的
井矿盐和天然气历史悠久,宝鼎和天府的煤,尤其是黔西
六盘水市的煤,都是西南著名的煤矿。
丹巴县的云母,
石棉县的石棉、
晋宁区的磷等都很重要。
森林资源很丰富。横断山区是中国第二大林区,主要分布有亚高山针叶林,以
冷杉属、
云杉为主。南部有大片
热带林,其中有不少珍贵树种。
西南四省市是中国
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许多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大,水流湍急,是中国水力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工业
西南三省一市发展工业潜力很大,解放后发展迅速。
重庆市是西南最大的工业中心,目前已成为一个有重、轻工业多种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四川省成都市的蜀锦、巴缎等传统丝织工业一向著名。目前,
成都市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重点的新兴的多种工业中心,量具、刃具在全国很有名。“盐都”
自贡市的制盐业,“
内江市”内江的制糖工业也都各具特色。
攀枝花市是西南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发展很快。
云南省昆明市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光学仪器、
雪茄等驰名全国。
贵州省贵阳市的矿山机械、农业机械、
化学、卷烟等工业,
遵义市的磷肥工业等也都是解放后兴建起来的。西南四省市发展工业的条件是很好的,利用三省丰富的矿产、森林和
水力资源,将出现一个以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电力和森林工业为重点的新工业区。
水陆交通
西南三省一市地形崎岖,解放前交通十分落后,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解放后,陆续建成了
成渝铁路、
宝成铁路、黔桂、
川黔铁路、贵昆、成昆、湘黔、襄渝等铁路线。大致以
重庆市、
成都市、贵阳、
昆明市四城市为中心,形成环状铁路,并与西北、中南两个地区的铁路相衔接。在
四川省和
云南省还分别修建了川藏、滇藏等公路,大大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在水运方面,对
长江及其支流
嘉陵江、
乌江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延长了航道,炸除了滩礁,改进了导航设备,增加了货物
运输量,使渝黔两省市的
航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有不少河流,因河床坡降过大,滩多水急,对航运不利,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金沙江等等。
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
中国西南地区的水运交通面貌将有很大变化。
重庆市是有名的山城,现已发展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
主要城市
西南三省一市的主要城市:
重庆市简称渝,当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中央
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1.
重庆市简称渝,当
嘉陵江和
长江汇合处。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
成都市简称蓉,在
四川盆地西北部的
成都平原上,为
成渝铁路、
宝成铁路、成昆等铁路的交点,是
四川省会,工业发展很快,以机械、仪表、电子工业最重要。
机械制造业中的量具刃具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名胜古迹主要有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武侯祠等。
3.
贵阳市简称筑,在
贵州省省中部,为西南铁路交通枢纽,有湘黔、
川黔铁路、贵昆及黔桂等铁路,是贵州省会,也是贵州省工业最发达地区。
4.
昆明市市 在
云南省中部高原
滇池北岸,是云南省省会,为成昆、贵昆、昆河(昆明到河口)铁路和交会点。工业有冶金,机械、光学仪器制造等。昆明四季如春,故称“春城”。这里奇花异卉闻名,山清水秀见胜。东郊建有天文台。
历史
在历史上,
中国西南地区在古代被称为“西南夷”。这里在早期就出现了一些国家,如
四川省有
古蜀国、
重庆市有
巴国、
贵州省有
夜郎、云南有
滇国、
哀牢国等。巴国和蜀国在战国时代被纳入了
秦国版图,和中原的联系加强了,但是
云贵高原直到汉朝才设立了郡县。
刘彻时期,将全国划分为了十三州,其中西南地区属于
益州。后来,有人专门写了西南地区的一本地方志,叫做《
华阳国志》。
虽然汉朝将西南地区纳入了版图,但是这里一直是中央王朝鞭长莫及的地方。在
魏晋南北朝,西南地区逐渐失去了控制。到了
唐朝时期,云贵高原就兴起了大量的土著大姓,中央王朝不得不采取羁政策,后来发展成为了土司政策,但是
云南省却走向了独立,先后建立了南
南诏和
大理国。从明朝开始,从开始在西南大规模进行了改土归流,到清朝时期基本结束。
明朝时期为了开发
中国西南地区,实行了“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使得大量的江淮百姓进入了
云贵高原。清朝为了弥补明末
四川省人口下降的状态,实行了“
湖广填四川”。大量的外地人口涌入了西南地区。此后,本地语言和外地语言逐渐融合,形成了“西南官话”,如今使用西南官话的人达到了2.7亿。云贵川一带的人用方言交流没有任何障碍。由于西南官话的非常容易懂,因此形成后就迅速传播,如今湖北大部分、
湖南省西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使用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
在民族成分上,
中国西南地区是
中原地区保留农耕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地方,如
苗族、
瑶族彝族、
土家族、
布依族等。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贵州省位居第二,
四川省的少数民族也有14个。这些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古代很少对中央王朝产生过威胁,但是面对王朝的强征暴敛也曾经爆发过很多次起义。如今,这些少数民族的村寨已经成为了世外桃源,他们的风俗成为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研究人类早期文明的
活化石,他们的村寨成为了旅游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