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村距
山西省省
晋城市市沁水县城45公里,是端氏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坪(
陵川县坪上村)曲(
曲沃县县)公路和端(氏)润(城)公路横贯交汇,侯(马)月(山)铁路紧依村西,商贸繁荣,交通发达,素有沁东地区的旱码头之称,是名震三晋的历史古镇。《
泽州府志》载,远在
夏商之前,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存。春秋时期韩、赵、魏
三家分晋,曾迁晋君于端氏聚,
西汉开始设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端氏县治由西城村迁至端氏村,到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端氏县并入
沁水县,其县治从西汉至元历经1000多年时间。
2016年12月,端氏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5月,端氏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沿革
源远流长的历史,使端氏古镇才俊丰蔚,城镇的发展使端氏的手工业、商贸业逐步兴盛起来,其中养蚕和缫丝历史最为悠久,早在
唐朝,在村内古老的东街就集中着众多的缫丝、织绢等手工业作坊,后来,那些和人们生活、生产有关的粮店、日杂店、
骡马店也陆续发展起来。到明清时期,端氏已是店铺林立,商贾云连,成为沁河流域远近文明的繁华古镇。始建于1934年的
阎锡山秘书长
贾景德(1880年——1960年)的故居就坐落在村内东西老街之北隅。
端氏村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端氏村管辖着20个自然庄,4105口人耕种着3800多亩土地,县级单位派驻镇上的机构就有70多个,村内常住人口约15000余人,是
沁水县县第一大村,是沁水东部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在端氏村的大街小巷,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商户集聚,人流如织,图书馆、健身广场、农家饭店、农家旅店和连锁商店俱全。郭春富说,30年前的端氏村,街道狭小,高低不平,街巷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房屋全为木质结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拂去了罩在端氏这片黄土地上的陈旧面纱,取之而来的是道路宽阔,绿树成荫,高楼耸立。电话、电视、电脑、手机在端氏村基本普及,自来水、瓦斯气能源一应俱全,截至今年11月底,全村已有2100多户居民用上了经济、清洁、实惠的瓦斯气,每户每年节约煮饭用煤500元,取暖用碳1500元,全村每年仅此一项就可节省约350万元开支。
经济
综述
端氏为沁东商业中心,旧社会就有“复兴楼”银首饰制作兼营丝行,“源顺祥布店”、“资源和布店”,“同兴和”烟坊,“聚汇源”烟坊,“育合昌”油坊,“源茂公”油坊,“复兴昌”麻铺、“东顺合”油坊以及染坊、糖店、药房等数十家,当时在城东从郑庄、朗必沿沁河至西古堆、东西峪、十里至柿庄河、玉溪河、从端氏以下沿沁河至
阳城县的广大地区均为端氏商业的贸易市场,所有土特产、粮食、蚕丝等均以端氏为贸易市场和中心。相应而起的饮食、旅店等服务行业也增多,、当时端氏进入商品以布厂为大宗,以油品、粮食、黄丝为多,仅端氏粮食市场日销米、麦、豆、芝麻即可达百余石。
1916年“东裕合”盐店缺斤短两,被群众抓了称杆,被迫停止、
阎锡山的秘书长
贾景德随即命亲信樊振声(阳城人,绥靖公署秘书处副处长),出面向河东盐运使要求仓销阳城,
沁河两县盐务,于1932年建成了端氏“积成厚”盐号,投资3.5万元,内有贾景德4000元,,樊振声3000元,卫致和3000元,杨生智(太原国民师范教员)1000元,石景星(盐号驻河东盐运使发盐掌柜)1000元。
“积成厚”总号就是现在的盐店圪洞,共设四个分店,每年向河东盐运公署仓销35,损耗1500斤,每毛利350元,每年纯利在万元以上,这就是在端氏的官商爆利行为。
早在明、清时期,端氏一带就有手工捞纸作坊,原料用
桑皮、绳头、麦桔等生产绵纸、土纸。
1941年,士敏县政府在端氏小河西创办“红盛造纸厂,职工30多人,以桑皮为原料,设了3个捞纸池,每天可生产2×4白绵纸3捆,每捆折合小米5斤,年生产总值折小米1350斤,1944年春,迁端氏河北自然村:职工80人,捞纸池8个,年产量3120捆,年产值折合小米1.4万斤。
1943年,太岳新华日报社在端氏建立新华造纸厂,厂址在贾家院,初期30人,用桑皮、棉絮作原料,生产四升棉纸。1949年末,职工达近四百人,
日产汽车公司棉纸百捆计十万张,产品新增了麻纸。1949年7月,新华日报社迁
太原市,纸厂随之停产。
1950年春,由任牛犊、谢德安等15人集股金,组建了互助
造纸组。1954年政府决定由供销社主管,改建为“端氏纸业生产合作社”,厂址设在端氏仓后澡塘院,工人17名,1957年发展到33人,生产方式仍是手工捞纸,年产量3.83吨,1958年由端氏纸业生产合作社转建为“
沁水县地方国营端氏造纸厂”。由于端氏造纸业的历史缘故。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历史贡献。
由于传统的养蚕业,端氏历史家家养蚕,打丝习惯,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就是以养蚕打丝、出售黄丝为主。解放后,随着蚕桑生产不断发展,根据需要,由国家投资,1958年在该村小河西筹建端氏缫丝厂,1960年建成投产,当年生产19吨,经上海商品检验局审定达到了3A+38级梅花牌厂丝,首次跨入国际市场,为国家换取了外汇,在该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端氏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解放前,端氏有“东顺合”、“源茂合”“复兴昌”等私人经营的油坊,1946年民主政府在端氏开设了“兴胜”油坊,随后供销社开办了联合油坊,1960年在原油坊基础上,国家才新建了端氏榨油厂。
1942年,由
士敏县抗日政府组建了铁业社,组织有蔡秋旺父亲等人为
八路军,
地方武装打大刀,瞄尖等,随着战争的需要,产业不断扩大,解放初期归供销社管理,改为铁木社,后又改为联合厂,1960年由于产品增多和使用机器不同,由县政府决定才分成两个厂,端氏农机厂和端氏五金厂,所以该村的铁业社就是县管两个企业的前身,为此奠定了基础,发挥了历史作用。
第一产业
主要生产是
种植业。由于村镇建设,端氏土地逐渐减少,山头地块还是都种植小麦、
玉蜀黍属,河滩地几乎种成了蔬菜,每年产一千多万斤,以供端氏地区人们生活之用。
蚕桑生产保留西山岭、五龙头地埂桑和桑园种植,每年养蚕1000张,产茧10万斤,制种1.2万张,为国家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原西山岭支部郭接元除种植原有土地10亩,产粮10000斤外,还每年养蚕4张,产茧400斤,制种350张,年收入达3万元,成为
晋城市种植养蚕模范户。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端氏村历史以来就是沁东商贸中心,加之人口,土地少,
改革开放以来,剩余劳力利用集贸优势逐步走出土地,现在全村共有商业户550余户,其中:批发、零售业200余户、餐饮业160余户、
加工业30余户、服务业50余户、
建筑业5户、运输业100户、修理业20余户、其它行业50余户,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不但改变了端氏的面貌,改善了端氏人民的生活条件,而且对端氏的农业转型有着深远的意义。
文化
伪军时期
1938年,日军第一次侵入
沁水县,
中央军第33军团,军团长李默庵,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集团军93军,端氏驻有14军,军长程锐的83师驻防端氏。
1938年夏,
川军李家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集团军,万福林的53军在端氏驻防,当时由于军纪极坏,明拿暗抢,欺压百姓,加之不服水土,多数兵得病,仅在端氏村就死亡有近二百人,全部安葬在端氏东城墙外,现在还有尸骨可见。
1939年秋,33军团撤销,14军调离沁水后由93军接防,93军军长
刘戡,辖第10师,新11师和166师,端氏驻有新八师,直至41年
中条山战役后西撤。随后,武士敏率领的98军,原属杨虎城将军
西北军,抗战爆发后,开赴华北前线,38年春划属第二战区东路军,归朱德总指挥,40年,东路军在
安泽县召片了“桑曲会议”,会议划定
沁河以东地区为武士敏部驻防区,沁河以西为
八路军驻防区,因此
中国国民党第98军部属当时就住端氏村各寺庙。
1936年,
阎锡山从
太原市派来保安队36人,保卫端氏贾圪洞府第,1937年发展到60人,最后增加到百余人,编为两个排6个班,配备
轻机枪3挺,步枪数十支,手抢8支,贾府大门警卫森严,队员狐假虎威,吃喝嫖赌,无所不为,1939年7月,被编入阎锡山的独八旅,后驻固县一带。
1940年,阎锡山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由197旅改编)来
沁河,在端氏践踏数日,硬要硬逼,欺负百姓,据时任端氏村村长刘万顺说:当时逼粮如逼命,当时摊派当日收起,不交就打,逼得有好多户连夜脱逃,无家可归。
1941年
中条山战役后,
中国国民党93军溃兵,连长韩纪韵散兵百余人与
阎锡山溃散军官李某数十人,群众统称“韩部、李团”,在端氏抢劫粮食数拾石,牲口六十多头,最后,在我军平息红枪会的同时,才将这股土匪彻底消灭。
日军时期
从1938年开始,先后有日军第六十二
师团、第六十九师团、第三十六团各一部轮翻在端氏地区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
1、张家院刺人。1943年10月27日日军在槐庄烧死两窑人后的第二天,在端氏西街张家院将全村跑不了的年老体弱者和年幼人员集中起来,因其它人全部跑掉,逼着让说出
八路军住处和逼着交出粮食,先在村外刺死几个,其中有一个叫闰女的拖到院中央,以示威胁,但无人敢吭声,一直拖了一下午,他们看到没有任何效果,就拿
刺刀对在场的几个小孩身上乱刺,爹娘叫喊,鲜血直流,无人敢动,王接绪、闫粉头每人身被刺数刀,当场
昏迷。
2、日军在端氏。只要看到牲口不是当场打死,就是牵走使用,仅40年至44年本村就有200多头牲畜被杀被抢,养猪养鸡己绝种,全村人心慌慌每天逃难,赶走了郭来宏家3头驴后,还把哥哥郭洪抓至了马村陈村压了5天,把来宏、郭洪两兄弟装在麻袋里,兄弟俩人全身是伤,跑回村后,又在路上遇到日军,又遭毒打,把胳膊打伤后跑到高庄养了四个月才好。
3、逢人就杀。日军扫荡时,只要见到零星路人开抢就杀,整个端氏呈现出惨无人道,暗无天日的景象,盖纪屠的儿子,已有十几岁,在河西走着就被打死,有一个叫小福的在南街被打死,在南门里有两马车人逃难,被日本人刺死多人,其中史昌被刺了数刀后,倒地装死,等日本人走后才死里逃生,张起红等在小河西被打死。
4、见人就抓。1942年庞郭生被
日本侵略军抓走下落不明。原来成被日军抓到
东北地区当了一年苦役,后来讨饭才回到了家。42年9月才十二岁的庞喜生和一个叫黑大寿的人一起被抓去给日军
拖船,嫌他不出力,当时就把眼打坏,然后又把两人活活埋进了厕所,庞榜太抓到
黄河边在
中条山当苦役3个月,42年腊月二十九才逃回到家,43年才参军抗战走了。
5、饿死人。由于日军侵略加之自然灾害。民国32年端氏大闹灾荒,人们连
食用野菜、树皮、草根几乎都吃尽了,几乎每天有饿死的人。郭晚鱼、郭金鱼马有太、郭发枝、邓山一家父子三人,福全的父母亲等等有百余口人都是被饿死的,当时青壮年马随榜、发科、李衣堂、马守中、郭香堂、郭振旺等每天抬棺材从早上起来,从南街到东街,再返到西街抬个不停,有的装棺材、有的用席卷、到处是办理丧事。由于饿死人多,瘟疫汗病也随即而来,几乎每家都有病人。
6、烧房屋。1942年至1943年,日军在高平警备队的协助下,经常到端氏抢粮食,只要听说有藏粮食的地方就去抢,如抢不到就放火烧,端氏南街高楼院、聚汇园、贾圪洞书房院,后花园等院落都是被
日本人给放火烧掉的,在小圪嘴烧死人后,又把张起才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在十亩园地给打死,全村共烧毁房屋达350余间。
7、扔炸弹。1942年7月日军狂轰烂炸,仅在端氏村就投扔炸弹四颗。东街商号同青租仓后科头院、南寨上、打蛋厂都被炸弹炸毁,张美年就是被炸弹炸死的,县委机关回来后不得不临时迁到盐店。
1938年7月3日,八路军344旅在
阳城县町店对日作战胜利后,由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领经永安、张山、加丰、郭必、豆庄进住端氏休整,旅部住端氏贾景得的书房院。这是共产党部队第一次踏进端氏村。
1、朱德来端氏。1938年7月12日朱德总司令从沁县南底水赴
延安市开会途中,特意到达344旅驻地附近的
古堆村,住同心号闫文德的东房内,为了保密,对外称“老连长”,朱德总司令徒步从古堆到端氏,首先在“贾府”书房院召开了旅干部会议,总结分析了反“九路围攻”以来,在张店、
丹朱岭,町店等战捷的胜利经验并强调必须严格执行《论持久战》指示精神,布置了以后的作战任务,制定了行动方针。
朱总司令又在端氏关帝庙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宣传《
论持久战》精神,宣布了第344旅到豫北打游击的作战方针,此次会议由政委黄克诚主持。
朱总司令在端氏除召开各种重要军事会议外,还在
贾景德书房院召集端氏地区的绅士进行座谈,端氏是
阎锡山秘书长贾景德的故乡,这里有他的族兄弟10余名,附近还有许多贾家的裙带关系,这些人有粮、有钱、有势,若能争取他们起来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对这个地区的抗日工作将会产生一定影响。端氏村参加座谈会的有贾景德的五弟贾进德、南门里、聚江园、史家院、曹家院、贾宅院、大花院、盖家院等大户人家。朱总司令给他们讲了抗日形势,动员他们接受我党的抗日主张,支援抗日战争,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不做汉奸亡国奴。会后贾进德等几个大户、绅士为344旅筹粮数万斤,筹款一部分及
香油、柴草等。
2、老二团在端氏。老二团是一个
中国工农红军编制,它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由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改编为
八路军第772团。1941年10月进驻
士敏县,是
太岳军区第二分区主力团之一,这个团在抗战时期驻端氏村时间最长,与群众感情最深,影响力最大。时任团长的陈康将军就是在端氏村说的老婆结的婚,端氏村五个退伍老红军全是第772团下来的,他们46年后,经批准退伍,都在端氏村安了家,并有了子女。
1942年5月由二营营长蒲大义安全地将邓小平政委由东西峪视察工作后护送到
阳城县暖山,黑龙晋豫联防区驻地,1943年4月4日,日军第三十六师团3000余人对端氏地区进行合击,第772团和
士敏县地方武装彻底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使
三八六旅旅部,第十八团团部和士敏县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在各个战斗中,都为端氏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使端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八路军第772团(老二团)。1945年12月第772团为4纵10旅28团,后为13纵37师109团。
3、民运工作队。1939年6月八路军工作队以民运工作队为名进住端氏村贾景德盐店和先期到达的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后方留守外住在一起,民运工作队在端氏期间成立了1个
新兵连,端氏村蔡秋旺任连长,主要任务是动员
参军,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输送兵员,同时为八路军筹粮、筹款。该村
贾耕全、任满仓、宋软女等多名青年参加了民运工作队(晋豫边游击队),贾耕全在柿庄一带征粮时,被敌人杀害成为一名年龄最小的烈士,牺牲时年仅16岁。
4、士敏县县大队。
士敏县抗日游击大队在端氏村汤王庙组建于1942年初,由772团派了一批骨干,先搭架子后征兵、大队长
宋醒民(时任士敏县县长兼)副大队长刘明德、刘故、政委
张文峰(时任士敏县委书记兼)指导员董安平。成立县大队时,该村
地方武装杨昌山、张聚才、张六保、郭解牛、何兆才十多人等相继参加。这些同志编为正式队员后,在历次战斗中都立了不少功劳,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1944年12月在曲堤村成立了县大队,在独立营的基础上成立了三个营建制,太岳第二军分区又从主力部队抽调一部分团、营连级领导干部,加强对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的领导,领导为:团长
刘绍南(兼)刘相屏(女)副团长陈明、蒲大义、政委李超(兼)、
梁天喜。
5、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后方留守处。后方留守处于1939年3月进驻端氏镇盐店,处长卢曙天,它们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群众抗日动员青壮年
参军,为部队筹粮筹款,坚持统一战线,协同地方工作。
随留守处驻端氏镇的有一个
新兵连,连长李声炎,指导员
王西元,他们的任务是一直守卫留守处和民运队,一边深入各地动员参军,这个连曾为唐支队动员新战士200余人,及时地补充了部队,筹粮筹款是留守处的一项主要任务,筹款主要是动员富户募捐,
贾景德的族弟贾进德曾为唐支队捐献
银元,布匹、食油等,为了多给唐支队筹集物资款饷,留守处还在端氏开设了一个“新生活商店”,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司令员唐支队司令员唐天际为商店亲笔题字。这个商店不仅活跃了端氏市场,也为唐支队筹集了一定资金。
贸守处在端氏镇协助当地政府建立了商会,公推“东顺合”油坊掌柜贾丙堂当会长,他为留守处和当地抗日救亡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端氏村是
沁水县县第二区区政府所在地,时任这个区的区长张泽荣每天吃喝缥赌,欺压百姓,群众十分痛恨,留守处协同当地各群众团体,组织发动群众同张泽荣开展了说理斗争,结果张泽荣畏罪逃跑,县里委派牛久世当了区长。
1939年12月国民党第九十三军新八师突然进驻端氏村,师政治部主任何某借检阅部队之际,恶毒攻击
八路军,留守处处长卢曙天和民运队队长郑哲生当场有力地反驳了敌人的谬论。
6、改造旧政权。
士敏县县区村政权,是1941年10月接管国民党第九十八军的,工作人员(县长、区长、村长及一般科员助理员)基本上是留用第98军政府的。但是接管后,留用人员到职的不足三分之一,除县长赵晋英(武乡人)、财政科、教育科外,其余行政科、公安局、3个区长都未到任。其原因是:他们多数人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家庭观念浓厚(他们多是武乡人),怕艰苦、怕危险,各级领导未定,将来如何都在猜测,为尽快改造好旧政权,中共士敏县委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对留用人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教育,使他们积极参加抗日工作,请示区党委派一批骨干到士敏县工作,以充任科局、区长职务;吸收一批经审查已恢复了
党籍的同志,充实县区机关;派一批留用人员到岳南专办受训,提高思想党悟,由于采取以上措施,使
士敏县政府原来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多数留用人员的思想开始扭转,愿和共产党一道抗日。区党委从地方和部队抽调了近百名干部,充实士敏县、区、党、政、军、群各机关。马炎是二一二旅军人出身,担任士敏县公安局局长,老红军刘法、郭清俊是军人出身,对敌斗争有经验,调任敌情复杂的士敏县第二区、第三区任区长,将行政编村一律改为行政村,村长多由党员担任,原意给人民办事,为人正直的人,继续留任,根据此情况,端氏村由士敏县抗日县政府委任本村何瑞青当上了村长,此人为人忠厚,工作积极,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
1、减租减息。中共
士敏县委于1942年春开始,在抗战时期进行了1次借粮,3次减租减息和“查减”运动。
在借粮运动中该村农民向地主借粮80余石,借冀南钞票17500元,多次减租减息中,群众退租减息达70%,得到粮食39石,群众得到房屋32处房子,窑17孔,有力地削弱了封建势力。
1944年由区农会在端氏村发动了一次向贾圪洞大算帐的会,这是一次挖拆封建老根的大会,共算了半个月,参加户数有500多户,当时区农会常委何洪义经常在会上讲话,端氏人亲切地叫他“前岭人”。
通过减租减息,端氏人开展了吃大户运动,由村里有名的几个大地主,每天搭上大锅,做上饭让全村人都去吃,有的吃10天、有的吃5天,品德好一点的地主宽容待众,群众很满意,像南门里李官等表现不错,因荒年刚过,他很理解民意。
2、组织起来,积极参战。1941年端氏村就有了
地方武装组织,村级武委会相继成立,该村武委会主任徐有山以及民兵队长李聚堂先后经过县武委会的培训,不断加强了力量提高素质,民兵李海仓、郭根旺、何仓、张六保、郭解牛、郭香堂、马福胜、马守业、郭讨吃、郭振国、王殿玉等80多名民兵积极组织起来参加战斗。
在对日作战方面,民兵郭讨吃孤身一人在梁山跑往李山的路上遭遇敌人,赤手空拳把两个日本人摔在沟底,自己才脱身,太岳地区在郑庄召开群英会当日,由
士敏县抗日政府在郑庄石室村召开了英模会,郭讨吃被评为抗日英雄,受到县政府表扬。
在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中,徐有山、张六保、郭解牛三人,夺得日冲锋抢一支,为保护群众转移,鸣枪吸引鬼子,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在关帝庙召开英模大会受到老二团首长的表扬和奖励。
随即,该村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相继成立,纪金山、
李发荣、
郭玉书、郭香生、张海水、郭进科、蔡长青、刘振昌等骨干分子选进了农会,他们带领群众一边搞
减租减息运动,一边组织大生产,搞农自救,自愿组织起来抢种抢收,互帮互助,武工队员积极带头,使肌寒交迫的群众很快渡过了过了难关。
在参战运动中,广大妇女也不示弱,由何秀琴为主任的妇救会工作更是积极,田桂荣(共产党员),王玉花、郭玉花、陈士敏、郭拴柱(陈康将军夫人),常小铁母亲,苏英,这些都是妇救会成员,每天纺花织布,发动户户做军鞋,种地喂牛还轮换站岗放哨,实冻腊月穿着破烂,脚尖都露在外头的郭拴柱在东门外站岗放哨连续达几天几夜。
1、镇压反革命。1943年2月21日国民党二区区党书记郭书章,在小河西欺骗
八路军83交通站交通员,外出到小河边,暗地组织好三特务将交通员杀害,抢走了全部文件。
以郭书章、郭炳章为首的特务组织,趁灾荒时期煽动青年参加常备队,造谣惑众,拢乱人心,割电线破坏参军,1947年2月端氏特务案破获首恶分子郭书章、郭炳章、曹文聚、贾育德、牛小利、郭焕章六人被处死刑,协从者给予宽大处理。
2、
晋西南参战。1945年冬天,
太岳军区开始在同蒲沿线作战,
士敏县组织三个民兵连,由县武委会主任张明道(河南人)带领开赴
侯马市至
襄汾县的高星,
邓庄镇沿线截断铁路阻击了
胡宗南后续部队北上,该村民兵张志义、李根根、何麦庆、何仓等参加了此次战斗。
1946年士敏发兵两个连赴降县。
1947年7月坡头战役时,士敏一区民兵连到
济源市接替太岳四分区作战,执行“
双十协定”保护边界,在坡头配合正规军作战,缴获步枪6支,毙敌15名,该村何保才、任丙科、郭德福等参加了此次战斗。
1947年3月21日,士敏民兵参战
晋西南2个多月,主要任务送俘虏共8次,全县2100多人,2个连随22旅走遍晋南22个县,参加战斗400余次,该村民兵三次参加晋南战役从((45.11-46.1)闻喜、候马、高星、蒙城、车镇到(46.7.13-9.24)临汾、浮山、再后来(47.4.4-47.6)稷山、
河津市、荣河(万荣)禹门口、
运城市等战役,都献出了端氏村
地方武装的心血和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该村民兵郭小江就是在晋南荣河战役中牺牲的。
3、抢运公粮。1946年7月
胡宗南军队攻占
闻喜县、
夏县、曲沃后,向
翼城县、
浮山县一带进攻,当时在翼城附近农村存有公粮、太岳行署命令阳城、士敏、沁水、翼城四县负责转移,当时全县有四万多人,2000多牲口,由县、区、村300多名干部带队到翼城的吴村、官庄、甘泉粮站抢运,
士敏县县长王达亲自下乡组织,该村民兵小队长,共产党员张守业带领民兵贾有有,蔡保全等6个民兵运输队参加了抢运,在运输中不仅冒着炮火威胁,而且秋雨连绵,道路泥滑,凭肩扛、驴驮、牛车拉齐心协力,胜利完成了任务,回来后受到县政府表彰。端氏黎明剧团还专门编排节目《抢运公粮》当众演出,其中有一台词“赶着毛驴上山岗,抢运公粮忙”。
4、随军南下。1947年5月间士敏县田友义民兵野战连,配合太岳部队第十旅,将在
晋西南俘虏的九百多人送过黄河补充解放军,到
新安县后又接受了打新安的任务,俘敌997名,押送到渑池并掩护12个俘虏军官,县武委会奖给他们“远征旗帜”大旗一面,全连评出29个模范人物和一个模范班,该村徐有山、何保才、张保全等人参加了这次野战任务。
5、
临汾市参战。1947年11月,沁水民兵一个营,辖18、19、20三个连,赴临汾参战200多天,营长赵文宏18连连长刘铁柱,副连长霍道忠。端氏村有李根根、张克义两个班参加了战斗,在猛烈的战火中,他们出生入死、英勇作战、成绩显著。战役结束后,在临汾附近一个叫白华村的打麦场开总结会,会上
太岳军区司令王新亭亲自讲话。该村李根根、张克义两个班都受到太岳军区的表彰,并颁发有王新亭司令员签署的奖状,
地方武装闫小科(守信)还获
一等功一次,奖给太五式步枪一支。除班长李根根、张克义外,
司号员何保才、机枪手何麦庆以及民兵闫小科、张保全、蔡保全、何仓、任丙科、郭德福等14名同志参加了临汾战役,这也是我们端氏村人民的历史贡献和光荣。
6、南下干部。1949年2月18日中共太岳第二地委决定,
沁水县选调109名干部组成一个县的成套班子,随军南下,该村王小山、张有经随部队出发,在
武安市、
中共中央地方局对
太岳区和
太行区南下干部进了整顿,对外称
长江支队。
沁河县南下县委被编为第四大队第四中。4月24日凌晨,沁水县南下县委随长江支队开始南下,他们从3月13日告别沁水开始南征,历经
山西省、
河南省、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7个省63个县,行程8000余里,历时178天,于9月5日先后到达福清、
平潭县、永泰、扎根八闽为民造福。该村王小山安排在福清县粮食局工作。
群众文化
解放前,端氏村就有三月十二、
寒衣节每年两次汤王庙会。1944年在
士敏县抗日政府的领导下,端氏村成立了黎民剧团,爱好文艺的积极分子参加。该村很多青年象贾崇德、盖本延、马发榜、郭小理、梁存言、闫万明、原来成、郑如义、任丙科、女青年冯桂兰、田玉境、刘竹楼、贾香风、王玉花等都成了文艺骨干。这个剧团除排演古装戏外,还一边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和新节目,在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导演贾崇德经常写剧本,后来成为端氏地区很有名的书法家,盖本延成了晋东南地区一个演出名角。此剧团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1945年4月5日与樊庄剧团合并后,成了县拂晓剧团,后改为人民剧团。
文革初期大队就办有文艺宣传队,经常有演出活动,直到1983年才停办,现在这些文艺爱好者自己组织自己投资办有多个文艺队、歌舞团经常活动在民间乡村。
自古以来的正月十五闹花灯习惯,直到现在未终断过,除传统的花灯、跑狮子,打花鼓,采高桥、扛花桩等之外,又增加有彩车等节目。
政治
组织体制
1937年秋后,(7.7芦沟桥事变后),由晋豫特委派了两个(不足20岁)共产党员,河南人,到端氏开展筹建党组织秘密工作,在端氏由东顺合油坊掌柜贾丙堂招为油坊伙计,到39年春奉命返回,这是共产党走进端氏村的第一步。
1939年春,根据晋豫特委指示,在端氏村打蛋厂正式成立中共
沁水县委员会,史向生任书记、徐毅任组织部长、张文峰任宣传部长、赵培心、张风高为委员。
沁河县委对外公开名义为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第六中队,当时和县委机关同时驻端氏村的还有晋豫边游击队后方留守处,处长芦曙夭,晋豫边游击支队政治处民运工作队,队长郑哲生,县委还以上述八路军两个合法机构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
1940年,该村青年
郭玉书当时在县委(第六中队)当通迅员,由于忠厚老实,年经能干,于当年秋由连长,指导员介绍被发展为共产党员,成为该村第一个共产党员。
在区公所工作的地下党员李西岗、霍祥、张侠等游击队干部的秘密介绍下,于1941年有李聚堂、李海全,1942年有马守业、何昌富、李发荣相继入党,这是该村第一批共产党员,由区分委组织在栅栏里秘密开会,郭玉书被选为支部书记,(原守业1941年入党,当时在高庄教书,由第三区区长王平介绍的,因不在家,不属端氏支部)。
社会主义建设
1、走合作化道路。在解放初期,该村在上级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在原有闾的基础上建立了互助组。1953年1月由
涂有智在东街组织的青峰初级社诞生了,当年由于人多智多,干劲大,粮食产量一下翻了一翻,从此社员秋后充满了喜悦的心情,随后该村南街成立了胜利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马守社;寨上成立了光明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何保才;
河北省成立了金星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刘根昌;河西成立了前进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郭启胜;西街成立了青光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马守忠。
1956年1月10日将全村6个初级社合并为端氏青峰农业合作社,社长涂有智,副社长马守忠、闫尚斌。
由于
涂有智同志积极带头办社,合作社又连年丰收,于1958年被选为全国劳模,12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大会,并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合影留念,1960年因积劳成疾,该同志不幸逝世。
2、蚕桑生产。端氏自古以来就有植桑养蚕的习惯,解放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首先改良
桑树品种,从
江苏省引进的
华桑,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埂上逐步发展地埂桑,既增加产量,又保护耕地。第三改进养蚕技术,逐步发展为条桑育,即省工又增产。第四改变养蚕模式,由过去的坑头育为三节架式育。能充分利用空间而多养育。由于对蚕桑生产的不断改进,端氏蚕茧产量不断提高,58年国家在端氏新建缫丝厂。59年5月省蚕桑会在端氏召开,到会代表400余人。60年该村蚕桑模范到北京参加全国养蚕标兵会议。65年6月8日,农业部在端氏召开了
河北省、
山东省、
河南省、
陕西省、
辽宁省、
甘肃省、
山西省和北京八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蚕桑生产专业干部现场会。《
人民日报》于6月25日发展了新华记者李玉秀、张东书的文章,题为《北方种桑养蚕的样板》。
6月农业电影制片厂在端氏村拍摄了“地埂栽桑保农田”的科技片。
3、科学技术。56年本村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当时就设置技术股,团支部书记杨米仓任股长,由团支部负责在水磨背后搞了试验田,先是搞引进种子试验,后又搞了农业技术改进,把传统的耕作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套种铲就是那时发明的。谣语:小机器把掌大,不费力把种下。当时在试验田操作的共青团员刘本贤59年10月出席了全国建设
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4、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带资过渡,该村多数私营商业户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主动接受改造,在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顺利进行,该村郭保祥、郭长流、刘有顺、徐正方、张长山、靳县州、邢德玉、原来成、刘双奎等57个个体工商户全部进行了过渡改造。
5、
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该村积极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捐粮,妇会干部王玉花带头捐两斗五升小米支援前线买飞机大炮。家家户户做军鞋,全村捐鞋达600余双。
该村青年张科头、郭福生积极参军,走向抗美援朝前线,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端氏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端氏村民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利用端氏历来的沁东文化、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优势,积极发展和建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
交通
1、工业交通。沁高、润端两条国家主要干线沿村东西畅通,村内环城道路已成定局,北街也被开通,四通八达的端氏古镇展现出新的网络面貌。现在每天通
沁河,晋城班车20分钟就有一趟,从阳城、加丰、
侯马市、
临汾市、沁水通
长治市的往返车每天有数辆,人们出行很方便。
现在全村交通工具全为个人所有,有小车150余辆,有
汽车100余辆,有客车30余辆,几乎每户都有摩托车。
2、电气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村基本上实现了高、中挡的电气化,现在全村共有冰箱1000余台,彩电2200余台、洗衣机2000余台、电脑1000余台、电话2600余台、手机3000余部、微波炉1000余台、电饭炉1000余台,户户通了瓦斯气,从宏观上看一个电气化的生活方式,在该村已逐渐展示。
社会
民生
1、新农村建设。村党委、村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逐渐改变端氏村的脏、乱、差问题,通过多年努力,除端氏煤矿、程远公司、双宫厂街面大楼之外,端氏村新建小学教学大楼10000余平方米,容纳学生达1000余名,还硬化了700余平方米操场,沿街修建,改造街面楼2000余平方米,翻新集贸市场1000余平方米,容纳商户260户,并修建宏达小区一个容纳住户150户,新建村委大楼一座,改造垃圾池1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辆,从街道到农户平房起楼房,楼房起高楼,除老城区外,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一个崭新的端氏展现在人们面前。
人民生活
1、服饰。旧社会人们的服饰贫富之间悬殊甚大,劳动人民自织自缝,一般都是夏穿白粗布短衫,蓝粗布裤,头带麦秸草帽,冬穿蓝布有襟袄,黑蓝布裤,带子绑鞋,中老年人腰束一条布腰带。妇女穿红裤、蓝布衫,前额带“卧兔”,擦官粉、拉
耳环、带
手镯、戒指等,贫苦人衣着很少有变化。
有钱家庭一般都穿丝织品
旗袍短褂,高领窄袖、低领短褂,宽裤短腿,变样时新。
解放初期,时新对襟布衫,窄袖高领盖屁股,腰扎皮带跨小包,50年代,市布斜纹、哗叽、灯蕊绒、布料普通流行,男女青年多穿制服,颜色以藏蓝为主。
60年代,化纤织品和
棉织卡叽开始流行,花色品种一般以蓝、黄、青居多,青年男女都爱穿黄军装。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步趋向于追求美观、舒适和多样化,衣裤、裙、袍、背心、外罩、风雪衣丰富多彩,雅而不怪、薄、经、软为主,针织、毛料任意挑选。
2、发型。解放前,男人留光头不留辫子,寓意光复。女子发辫,根部用红、绿头绳扎紧,垂手背后,婚后“盘”,罩以“发纂”,上插金簪银针,法琅等首饰,老年妇女头上扎包巾。解放后,妇女普遍流行剪发。70年代青年妇女时兴将头发梳成两个辫子,后又时兴短发、烫发,有波浪式、倾泻式等各种发式。
3、饮食。居民习惯于一日三餐,早饭
玉蜀黍属面糊饭、疙瘩、
稀粥;午饭干
面条、
泉州卤面、
捞饭汤;晚饭
米羹、米棋、
揪片、汤面、斜叶面。现在,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注重饮食文化,食品由粗到细、由稀到干,各种肉、蛋、蔬菜增多,一般中午还炒几个菜。
4、住宅。过去都是富人住砖木结构房,穷人住土木结构房,一般以四合院为主。解放后,一般以排房为主,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来,全部都是砖木结构,二层楼。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群众多有旧房改造,土木换砖木,水泥预制结构,家庭以一家一院,宽敞明亮,整齐美观,显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5、消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民原来以有自行车、
缝纫机、收音机、手表为富有标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彩电、洗衣机、大多数家庭有电冰箱、电热器,户户安装了煤气灶,群众用气方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高中档家具普通可见,家家通了电话,消费水平在日益提高。
教育
1、学校。私塾是旧社会私人办的学校,该村
贾景德家也经营盐业,办有多个店铺,置有数百亩土地,成为名声很大的地主资本家,其祖父贾沂就在家设教,让其子孙攻读。清未,该村贾宅,南门里、史家院;曹家院恒顺号、风苑号、高楼院、盖家院等都办有私塾,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端氏村逐步走向官方办学,在南寺办了学校,有很多学生都考入了山高小,象贾崇德、盖本延、贾子宽、贾承祖等都是榼山高小毕业。
1946年8月士敏中学建立后,该村很多青年又考入了士敏中学,像郭文(玉祥)、马玉祥等这些人都在学校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后来,考入
长治市师范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46年由于
士敏县县政府政治处占用南寺,学校迁入
孔子庙,学校以冬学为主,学生不多,解放初,1950年贾圪洞被政府没收为公有,学生增多政府才将学校迁入贾府至今,端氏才有了一所完全小学。文庙由政府办起了女校直到1958年男女校才合并到贾府。随着1958年村里在文庙办起了幼儿园,共办了二年,
三年困难时期停办。
1958年县政府在端氏村修建了端氏初级中学。1968年停办改为含小学、初中、
高中的九年制学校。83年才又分校,小学留贾屹洞,初中分南城(原02厂小学校址),北城(新建)两所初中、高中则由县政府修于端氏高庄沟口至今。(后南城初中与北城合并后南城改为幼儿园)。
2、业教。1956年高级社成立,村内就办起了农民技术夜校。一是学文化,落实扫盲工作。二是传援农业技术,直至文化大革命才停办。1976年又重办,当时大队有农民技术夜校;各生产队办有分校,曾一段时间称政治夜校。
在办校过程中,采用服务生产、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能手,他们学到了各种农业技术,在实践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当时大队组织有青年农民为骨干的科研组,每年为本村培育试验各种新品种,1979年该科研组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并颁发有奖状。
1980年,全省农业技术教育工作会在沁水召开,会议期间专程到该村参观学习,时任村党支部付书记、技术夜校校长郭明富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在
侯马市总结会上受到省教育厅业教处的肯定。
医疗卫生
1933年
贾景德在端氏村办起了“裕民药铺”,由中乡赵传勤坐堂看病。
1943年,士敏县抗日县政府在端氏办了“济民药店”,逐渐发展为医院,这就是沁水二院的前身。
1976年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所,聘请退休老中医苏忠义坐诊,培养了像常反成、邢来狗等一批医疗人员。一直坚持到96年,通过医疗改革,才发展到了现在的医疗合作所。
1975年大队进行了一次两管五改活动,将全村私人厕所全部作价归公,统一进行了改良,在县医务人员乔有金的具体指导下,统一规划,统一使用。1984年又归还个人所有。
1985年村内进行了统一规划,建成了七个公共厕所,修了1513个定点垃圾池,主要街道由村抽专人统一打扫。2009年又在原点上装修了垃圾桶,公厕和垃圾桶每天由专人负责清理,逐步改变着端氏的卫生状况。
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
1、
盖仰惠(1865年度1917年)字慕柳,又称柳塘,端氏盖家院人。
从小酷爱读书,投师于
进士贾作人门下,严尊师训,专业攻读。1882年(光绪12年)考中秀才,1888年(光绪14年)山西创办同德堂,他即被学使调去深造。每次考试都成绩优良。1892年(光绪18年)中
举人,1898年(光绪24年)赴京大挑一筹,以知县分发,直隶候补。第二年返乡养病。1902年(光绪28年)在
长子县书院主讲。1905年(光绪31年)补授
定州市问知。1911年任
曲阳县知县。任职期间对学校考试、选拔人才十分严谨。1912年(民国元年)返乡隐居。
2、
贾景德(1880一1960)字煜如,号
南京第一公园,端氏村人。
贾景德父贾作人,1879年(光绪5年)已卯举优贡第一名,施中本科举人。1889年(光绪15年),登己丑科
进士,当即用知县分发直隶(
河北省)补,五年未得实缺,弃职还乡。后应聘主讲于
隰州直隶州(汾阳)西河书院。43岁就死去了。
贾景德的
叔父贾耕为己酉拨贡、辛卯
举人,先后主讲潞安府(长治)的上党书院和山西中学东斋(
山西大学前身),又任
辽宁省(辽宁)
西丰县知县。辛亥革命后,任
北洋政府总统典礼官。1914年被推举为约法会议山西议员,1918年,又任
段祺瑞的“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
贾景德13岁随叔父贾耕到
太原市,先就读于明道院,后来又住过早期的山西大学。1904年(光绪30年)中甲辰科
进士,被分发到
山东省,先任
招远市知县,继任
郯城县知县。1911年(
宣统3年)丁母忧返里。旋应
黑龙江省巡抚周树摸函邀,前往
东北地区任巡抚衙门里的民政吏治总办,即作过短时期的幕僚。
1912年(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
阎锡山任山西第一任都督,贾景德回太原任都督府
秘书监(秘书长)职。
北洋政府建立后,贾任山西北路观察使兼晋北执法处处长。1914年,他又到山东,任岱南观察使,济宁道道伊,次年辞官返晋,仍任秘书监职。1917年,
贾景德又兼任警务处处长。当阎锡山兼
山西省省省长后,他又任政务厅长。不久复任正太铁路局局长和大(同)成(都)铁路督办。
1925年,贾景德为阎锡山筹集军费,增加房税,引起全省群众不满,
太原市学生首先起反房税运动,举行游行示威;闯进贾景德公馆揭毁门窗家具。
1927年,
阎锡山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贾景德任总司令部秘书长。阎锡山任国民党太原政治分会主席时,贾景德任委员,1928年,
北洋政府覆灭,阎锡山任平津卫戍总司令,贾景德仍任秘书。1930年,闫、冯倒蒋,又到
郑州市去见
冯玉祥部署军事,进行了
中原大战,阎锡山失败宣布下野,逃往
大连市,
贾景德也销声匿迹。
九一八事变以后,阎锡山回到山西,重新上台,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贾景德任上将秘书长兼任同蒲铁路会办,1934年贾景德在他家乡端氏村大兴土木建筑“贾府”,翻修祖,并自撰墓志铭,1936年,在太原江刻《
沁水县贾氏茔庙石刻文稿》出版。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
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贾景德依然担任秘书长职务。在太原失守后,阎锡山和贾景德逃
临汾市,次年春天,日本侵略军南下占领临汾,阎锡山逃往晋
西吉县,贾景德奉命率领省政府的部分人员和物质撤退到
西安市,后来以陕西三原东里为基地,相当长时间住在这里。
后来,
贾景德到了
重庆市任民国党考试委员会委员,继任行政院顾问,1942年任国民党政府的叙部长。1945年,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检察委员会委员。1947年任考试院副院长。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逃往
广州市,
阎锡山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贾景德任秘书长。广州解放,贾景德随国民党政府逃往重庆和
成都市,不久逃往台湾。
在台湾,1951年和1952年,贾景德任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性公务人员高等考试普遍考试典试委员长”,并任台湾地区考试机构负责人,以后,他还担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中国国民党中央检察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并获得国民党政府颁发的纪念勋章一等金星勋章、胜利勋章等。
贾景德在从政之余,喜欢和文人学者相往来,并写过不少旧诗词早在1919年他在北京作官时,就组织过“漫社”诗社,1923年在太原组织了“韬园”诗社。1941年中华书局出版过“韬园诗集”,逃到台湾后,他又出版了《韬园文集》。
1960年10月12日,贾景德以心脏病发作死于
台北市。
现代人物
1、
郭玉书,1920年出生于端氏一个贫穷家庭,从小就勤劳好学,忠厚老实,为人正直,1939年当晋豫游击队第六独立中队进驻端氏打蛋厂,其实就是中共士敏县委机关,为了开展秘密工作八路军派晋豫边游击支队后方留守处和民运工作队进驻端氏盐店,主要任务宣传发动群众抗日,动员青年参战,为八路军筹集粮款。1940年,郭玉书被推去打蛋厂支差(通讯员),由于老实可靠,为人正直,字也写的好,由当时的连队负责人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20岁,这就是端氏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郭玉书曾任端氏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区公所文书,县生组织部干部,沁水木材公司经理。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两派斗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造反派迫害死于端氏缫丝厂,终年48岁。
2、
涂有智,端氏东街人。年轻时就积极参加村内各种反封建斗地主、反贪、反奸等活动,是个活跃青年,1953年他积极主动组织东街群众成立了端氏村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起名“青锋初级合作社”,他被推选为社长,当年全社粮食、棉花产量就翻了番,社员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在南街成立了胜利初级合作社,社长是共产党员马守业,寨上成立了光明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是共产党员何保才,河北成立了金星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是老农会党委刘根昌;河西成立了前进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是共产党员马守忠,由于他的带头全村群众全部入社。1956年1月1日,全村6个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由于青锋社成绩卓著,因此经群众大会推定端氏成立“青锋高级农业合作社”,
涂有智当选为社长。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成绩显著,1958年12月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在北京参加了全国群英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接见,并摄影留念。涂有智长期工作积极踏实,最终积劳成疾,因病逝世于1960年。
3、李小四,端氏村人,祖籍河南沁阳,从小随父母逃荒来到端氏。由于家庭贫困的缘故加之本人坎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李小四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他曾任过生产队会计、
加工厂保管、生产队长、大队主任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土地下户,他积极主动承包了大队加工厂,由于他精打细算,经营有方,收入不断增加,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姿态在村内开展扶贫活动。每年给军烈属以物资慰问,送煤炭、发白面、糖、赠
小鸡,并连续三年为社员代交公粮,设有军人受奖基金,使本村青年入伍后能积极安心工作,为稳定军心做出了显著贡献。群众号称“小民政局”,县里设置端氏加工厂为“拥军优属联系点”,1992年被推选为国家民政部颁发的“容声杯”,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4、
张遵连,端氏村五龙头人,一个普通、朴实、勤劳、肯学、爱钻的家庭妇女。她生活在一个“每亩地边五株桑,家家都是好时光”的平淡家庭里,由于历史遗传的养蚕习俗,使她练就了一身养蚕技术。1956年,全县掀起一个栽桑养蚕的新高潮,由国家农业部门分配到沁水的
江苏省养蚕技术干部连续二年培训
蚕桑技术骨干,张遵连都参加了。她带领村妇、蚕农们把土蚕种改为江苏蚕种,蚕茧产量迅速提高。由她创造的“三年改良蚕”技术,成了闻名一时的端氏“蚕桑经营管理办法”的先进经验,因而县政府先后在端氏建立了“催青社”、蚕种场、烘茧社、缫丝厂以及沁水蚕桑专业学校,促进了在端氏开展的老桑复壮,实生桑嫁接改良和带根插育苗的群众运动。在端氏的蚕桑业上立下了汗马功劳。1960年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养蚕标兵会议。1980年又被推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自然资源
端氏村历来就是以种植玉米、小麦、蔬菜为主要作物,主要粮食是小麦。蚕桑、蔬菜是端氏传统的
种植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有不同的改变。
2、水利。在58年
大跃进期间,端氏村就开始安装锅拖机、提水灌溉。当时引北城后河水沿村中到南头挖池蓄水提灌,当时只能浇30亩土地。延续到文革后期,从1968年开始才正式建立高灌站,到1975年已建立13座电灌站,挖建大型水池6个,最大容量为一万立方,最小为1200立方,加之曲堤水轮泵站的东灌区灌溉,全村当时2000亩土地全部实现了水利化。后来,由于东灌区停水,以及电价上涨,成本不合算,几处用电量大的电灌站逐渐取消,现在只剩几处低程电灌站,让群众无偿使用着。河滩地80年代打的十眼水井现在有条件的继续使用着,群众种蔬菜还是继续保持着。
人口民族
端氏村村内常住人口约1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