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河,是中国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
石羊河水系的一条主要支流,也是古浪县最大的一条河流古浪,藏语黄羊。发源于
祁连山脉北麓,河道全长137 公里,流域面积1002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流经甘肃省古浪一县,在永丰滩乡汇入大土沟河,通过红水河流入石羊河干流,进入民勤盆地。古浪河河道两岸,村庄星罗棋布,基础设施完善,农田连片交织,河水养育着两岸2.4万多人、2.76万亩耕地。
干流概况
古浪河,汉代石羊河(古谷水)支流。《
汉书地理志》
武威郡苍松县注:“南山,松陕水所出,北至(ju)次入海。”《后汉书·郡国志》武威郡注:“地道记曰:南山,松陕水所出。”今称古浪河。上游分东、西两支。西支源于甘肃
天祝藏族自治县毛毛山西麓,称龙沟河;东支源于天祝县毛毛山北麓,称黄羊河。“
古浪河发源于
祁连山脉支脉毛毛山和
乌鞘岭北麓,上游有两条较大的支流:西面的龙沟河和东面的黄羊川,全部发源南部的天祝县境内。两条支流分别从天祝县自南向北、自东向西进入
古浪县,到
十八里堡乡汇合后称古浪河。
古浪河经过
古浪峡,出峡后到古浪县城古浪镇又汇入由西向东流来的柳条河。由南向北流经
定宁镇、
泗水镇、
土门镇、永丰滩乡,径流全部进入古丰灌区及古浪河灌区,灌溉尾水汇入大土沟河,通过红水河流入
石羊河干流,进入民勤盆地。一般年份尾水只能入注古浪北部沙滩地,大洪时才流入红水河。河道全长137公里(主河道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1002平方公里(一说集雨面积877平方公里,一说流域面积883平方公里),自然纵坡为18‰,流域面积为33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776亿立方米。
古浪河上游高山发育着原始森林,植被较好,中、下游两岸山坡植被较差,生态环境脆弱。流域为长条形,主沟长35公里,宽8公里,河道纵坡32‰,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900-2900米间。中部山前平原地带海拔在1733-2568米之间。气温随高程变化而变化,
降水随高程增加而增加。
水文特征
径流少部分为泉水、大部分由山区降水、融雪水补给。最大径流1.526(1958年),最小径流0.344(2001年),多年平均径流量0.671亿立方米。根据中科院兰州冰川所对古浪河径流的分析,径流的补给中降水占总径流的28.9%,融雪占28.6%,各类潜水占42.5%。
根据古浪河1956-2008年水文资料,对水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古浪河流域径流量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造成的。
多年变化稳定性差。年平均流量过程呈不规则变化。虽然
降水在缓慢上升,径流却逐年下降,但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说明了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因素是造成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且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更加明显。20世纪50年代末起进行统计,1950年、60、70、80年代为
平水年,1990年代和21世纪头枯年,以年代变化趋势来看,各时段均值逐年下降呈减少趋势。
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因受补给条件的影响四季分明,一般规律是:冬季由于河流封冻,径流靠地下水补给,最小流量出现在2月,这一时期为枯季径流,3月来水量占年总月以后气温明显升高,流域积雪融化和河网储冰解冻形成春汛,流量显著增大,4-5月来水量占年来水量的19.%,这一时节正值农田苗水春灌时期。夏秋两季是流域
降水较多而且集中的时期,也是河流发生洪水的时期,尤其降水集中在月,多以局部暴雨形式出现,极易形成
山洪。6-1月来水量占年来水量的63.4%;11-12水期,来水量占年来水量的7.9%,月最大来水量与月最小来水量相比,相差几十倍。
降水是河流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径流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明显的特点,年内分配相对集中,即汛期5-9月占全年的60%以上,汛期易发生局部暴雨形成大洪水,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干旱年份经常出现季节性干旱,甚至连季干旱。
主要支流
古浪河自东向西有黄羊川河、大南冲河、庙儿沟河、小龙沟河、龙沟河、张家河、萱麻河7条支流,其中龙沟河为古浪河的最大支流。
龙沟河,属
内陆河流域
石羊河水系古浪河的支流,发源于
乌鞘岭主峰毛毛山北麓的小龙沟河和发源于
天祝藏族自治县大泉头的磨河,在天祝县境内
北流市7公里,进入
古浪县。流经安远镇西部,古浪县
黑松驿镇,过十八里堡水库,至
十八里堡乡与黄羊川河汇合。十八里堡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沟道30条,河流大致为南北分布,主河道长约35公里。在黑松驿镇与十八里堡乡之间,从西向东有张家河、萱麻河入注。
黄羊川河,属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水系古浪河的支流,上游是天祝县境内的西大滩河。西大滩河发源于毛毛山北麓的东西
响水县,长约23公里,年径流量0.5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向北至饮马沟口,流入
古浪县境。自南向北,流经
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大滩乡、古浪县的
黄羊川镇,至
十八里堡乡,与龙沟河在曹家湖水库汇合。曹家湖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03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沟道32条,河流大致为东西向,主河道长约38公里。
哈溪河,发源于代乾山、歪巴郎山北麓,向北至金洞台,流入黄羊河。全长约30公里,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4.82平方公里。
柳条河,发源于歪巴郎山北麓(尾巴老山、雷公山、牛头山),天祝县长约11公里,向北至石咀湾,流入
古浪县境。主河道全32公里,纵坡29‰,河道上游流向为南北,下游转为西东向,集雨面积12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17米年总径流量947万立方米,修建有柳条河水库及尾部出山口建有
龙泉寺镇水库(塘坝)调控运用,灌溉古丰乡柳条河两岸及古浪镇的1333公顷农田及人民生活用水。
水利工程
水库
曹家湖水库,位于古浪河上游黄羊川河和庙儿沟河汇流处,距县城14公里。因库址在曹家湖而得名(一度时期曾用“人民英雄湖”名)。集雨面积403平方公里,是防洪、调蓄、灌溉、养殖等综合性Ⅳ等级小(Ⅰ)
水利工程。1958年4月开工兴建,1959年5月竣工,总投资304.7万元。从1964年至1979年先后两次除险加固,1994年至1997年又进行了改建。则坝高28.3米,坝顶长547米,总库容915万立方米,年均蓄水2480万立方米,保灌面积4.15万亩。曹家湖水库兴建期间,当时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中共
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先后到工地视察。曹家湖水库是
古浪县水利建设史上的第一座水库。它建成后,每年灌溉古浪、定宁、
泗水县、胡家边、永丰滩、土门等6乡镇4万多亩农田,使这些乡镇的居民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称它为“金饭碗”。
十八里堡水库,位于古浪县上游13公里古浪河一级支流的龙沟河上,坝址在
十八里堡乡王家台。库容420.27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的不完全年调节Ⅳ等级小(Ⅰ)型水库。水源发源于毛毛山北麓,流域面积430平方公里,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20430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4.9℃,多年平均降雨量364.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782.8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5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920万立方米。主坝为粘土心墙混合坝,坝顶长340米,高32米。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保灌6万亩。
柳条河水库,位于
古浪县县城西南古浪、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县交界处的牛头洼山涧口,距县城18公里。是以灌溉为主兼拦洪、调蓄的综合性
水利工程。属小(Ⅰ)型水库。1978年兴建,1982年竣工。坝高27.2米,坝顶长258米,总库容110.3万立方米。柳条河水库的建成,不但保灌了古丰河灌区6千亩农田,发展了山区喷灌,而且也解决了西山川、大洼沟、王府沟、韭菜冲等干旱山区人畜饮水的困难,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幸福生活。
龙泉寺镇水库,在古浪县
十八里堡乡,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效益的小(二)水库,总库容21.85万立方米,由于受当时历史原因和投资限制,水库主副坝、输水洞、溢洪道均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隐患。经县水务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安全鉴定为三类病险水库。
灌区
古浪河灌区位于
古浪县城北东方向,地处古浪河形成的
冲积扇平原,东靠大靖河灌区,南依
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邻
武威市黄羊灌区,北与肠格里沙淇接城。区内辖古浪、泅水、定宁、胡家边、土门、永丰滩、视子、黄羊川、井泉、十八里堡、
黑松择11个乡镇,有人口15万。灌区古老,
刘彻时就开始筑坝开架,移民电田。历经各代以至
中华民国,引古浪河水灌溉,都是在自然河床建坝引水,并以河为界,分东西两片,东片有古头坝、土头坝、二坝西沟、二坝东沟、长流坝、漪泉坝l西片有三坝、四坝、五坝、包坝等,各坝分水以地载粮,按粮
均水。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水规,进行合渠并坝。共修建总干渠1条,长7公里,干菜及支干渠3条,共长95.27公里,支架101条,共长175.9公里,修建小型水库漫地工程。灌区耕地面积25万亩,年约种植14-0万亩,有效范溉面积18万亩,保灌面积9.99万亩,其中库水灌区8万亩,井灌区1.99万亩。此外,修建人畜饮水管道7条,共长39.5公里,解决了1.54万人和6000余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古丰灌区,位于
古浪县西南部,系古浪县自流引水灌溉的三大河水灌区之一。灌区南至柳条河水库,北到古浪镇小桥村。灌区上游水源地地势陡峻,气候寒冷,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较轻,河水清澈长流。下游位于
祁连山脉前冲、洪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度1/34~1/200,海拔高程在1900米-2600米之间。古丰灌区总土地面积80.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保灌面积2.13万亩,多年平均实灌面积2.15万亩,主要承担灌区内2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灌溉输水和调水任务。灌区内的水利设施主要有:
赵村水库1座,即柳条河水库,总库容111.16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座,即南泥沟水库,总库容10.75万立方米,龙泉寺水库,总库容21.85万立方米(已淤积9.5万立方米),建有暖泉干渠渠首引水枢纽1座,输水干渠4条(古丰干渠、暖泉干渠、中丰干渠、盘山干渠)35.12公里(其中已衬砌34.82公里,土渠0.3公里),支渠32条68.937公里(其中已衬砌56.019公里,土渠12.918公里),斗渠533条271.616公里。
流域概况
自然环境
古浪河流域位于
河西走廊东端,
乌鞘岭北麓,
腾格里沙漠南缘,居
甘肃省中部,介于东经102°38′-103°54′,北纬37°09′-37°54′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00米-3469米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分带现象明显,主要有山、川、沙三大地貌形态。县境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海拔在2700米以上,相对高度200-600米之间,植被较好,季节性积雪时间较长,属山地森林草原地带,是我县水资源的发源地;中部为倾斜平原绿洲农业区,海拔在1600米-2400米之间,是
古浪县粮、油、糖、瓜、果主产区;北部为
腾格里沙漠,海拔在1600米至1800米之间,该地貌由新月形沙丘构成的链状、垄岗状沙梁组成,沙梁之间有塘,塘内有
沙生植物、牧草。古浪地质位置处于
阿拉善盟板块与
祁连县板块的北部祁连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地质构造可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加里东构造层,华力西—印支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
古浪河流域属欧亚大陆内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影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降水稀少且不均匀,气候变化剧烈,区域性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4.9℃-7.4℃,平均降雨量200毫米-450毫米。降水有年际变幅大、而且在年内和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和降水量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分析实测气象资料,年最大降水量是年最小降水量的3倍多,而且,11月-3月干燥寒冷,降水稀少,4月份开始降水增加,10月降水减少,夏秋季7-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左右。在地区分布上随着高程不同,降水量差异很大,由北部
荒漠区的150毫米增加到南部高山区的475毫米(龙沟),高山地带降水更多,根据古浪气象站资料,
古浪县城降水量364.8毫米。根据
乌鞘岭气象站资料,乌鞘岭46年(1951-1996年)平均降水量412.2毫米。
社会经济
古浪河源头地区属
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北部,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属
甘肃省武威市。
夏商周时属雍州,为戎、羌驻牧之地;秦为月氏地;汉初被匈奴所据。
刘彻始至
西晋时分属
武威郡和
金城郡;东晋十六国时分属武威、昌松、
广武县3郡;至
隋朝,为凉州武威郡所辖;唐属
陇右道凉州武威郡;
五代十国时属
凉州,由
吐蕃折氏家族统治;
北宋属西凉府;公元1036年后为
西夏属地;元代设
永昌路,分属西凉州和
庄浪县;明代设陕西行都司,先后属庄浪卫、凉州卫和古浪守御千户所;
清代属
凉州府,由武威、平番、
古浪县3县辖之;
乾隆十八年(1753)设庄浪茶马理番同知,管辖3县所属的天祝藏族部落;民国初属
甘凉道,由
平番县辖;民国三年(1914)裁庄浪茶马同知,设庄浪茶马厅理番委员,由平番县长兼任;民国十六年(1927)改平番县为
永登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取境内天堂、祝贡二寺之首字为名设天祝乡,属永登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天祝乡改为永登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复设天祝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废庄浪茶马厅。1949年9月3日,永登县解放,同年成立永登县天祝区。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区(县级),属
武威市专区;根据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于1953年10月22日改称天祝藏族自治区,1955年7月19日,更名为
天祝藏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
古浪县建置,其辖区并入天祝县;1961年12月,恢复古浪县原建置。
天祝县城在
华藏寺镇,全县辖9镇10乡,1个国有种羊场(县级),1个三峡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县级),总人口23万人。全县有耕地31.8万亩,草原587万亩,天然林地286.9万亩。天祝是一个以
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华锐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藏族先民的驻牧之地。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变,形成了以
吐蕃为主体的华锐藏族。至2005年,藏族人口达到67370人,占总人口的31.64%,
土族人口为12506人。三世章嘉·若贝多吉、三世土观·罗桑曲吉尼玛、
土登嘉措的经师华锐·饶布萨都出生于
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祝自古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是
甘肃省九大重点牧区之一。
天祝白牦牛被确立为全县的四大品牌及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被誉为“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岔口驿走马驰名全国。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石门药水神泉、天堂寺、引大入秦工程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73元。
古浪县,系藏语古尔浪哇(藏语,意为黄羊沟)的简称,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古浪县地处
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是国家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甘肃省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5046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3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6万人。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煤炭、
石膏、
花岗石、
重晶石等,其中石灰石储量达12.4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主要旅游资源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昌灵山、汉、
明长城、石门峡、香林寺、寺洼冰峡、大靖财神阁,土门三义殿、山陕会馆、罗汉楼、玉皇殿、红军西路军
古浪战役纪念馆。 2009年,古浪全县有人口39.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2万人,城镇人口3.1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耕地面积109万亩,农作物主要为小麦、
豆类、
阳芋等,牧业生产主要以牛、羊为主,农村经济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2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产量吨。其中全县
山洪灾害防治区,土地面积870.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6.27万人。
古浪县是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集结地,1936年11月18日,西路军所部第九军6500余人挺进古浪,在干柴哇、横梁山和古浪县城遭遇战争,24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
流域治理
由于古浪河灌区水库至渠首段采用天然河道输水,年输水损失高达20%左右,年平均输水损失水量约1310万立方米,其中渗漏损失量约1162万立方米,有限的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2011年5月31日,古浪县启动实施古浪河地下水截引工程。截至2011年工程累计完成4.37万个工日,完成投资337.746万元,占总投资的50%。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改善灌区内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灌区供水水源保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为下游灌区4000多亩蔬菜温室大棚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缓解灌区设施农业用水紧张状况。
2011年,开展了十八里堡水库、曹家湖水库清淤工程。清淤增容工程全部完成后,可分别恢复兴利库容50万立方米,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古浪河古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35970万元,其中骨干工程11512万元,田间工程24458万元,重点建设或改建总干渠、干渠、支渠,配套渠灌、温室滴灌、暖棚养殖。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后,可实现
春节水4938万立方米,其中工程建设可实现年节水3274万立方米,配水面积减少部分可实现年节水1664万立方米。实现年削减地下水指标2249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5提高到0.65。
山洪灾害
古浪县深居内陆腹地乌鞘岭西侧,据
甘肃省雨洪历史文献资料,是全省七个暴雨中心之一。暴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山区面积大,自然植被差、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形成的主要源地,常常发生暴雨的同时,就发生洪灾。山区乡镇干城、新堡、横梁、黄羊川、黑松驿、十八里堡、古丰等区域是洪水易发多发区。山洪下游排泄区
海子滩镇、
裴家营镇、古浪镇、
土门镇、
大靖镇等区域是重点受害区。山洪灾害是县域发生频次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多源于暴雨,其灾害程度取决于暴雨的强度。县内暴雨区多,5月到9月最多。1990年代以后,一遇较大降雨就发生山洪灾害,年份有1991、1992、1993、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7、2009、2010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