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区,位于
荆门市,是荆门市下辖的一个
市辖区。总面积为616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下辖4个街道、2个镇,常住人口42.21万人。掇刀区地处
江汉平原与荆山山脉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海拔在46.2-62米之间。掇刀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掇刀区因三国时期名将
关羽屯兵练军而得名。作为三国古战场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掇刀区留下了荆襄古道、
长坂坡之战等历史遗址。同时,掇刀区也是
清代名臣
周培公的故乡,培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陈士和邓家泰等民族俊彦。 2021年,掇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3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6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22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53亿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4.54:54.23:41.62调整为2021年的4.52:52.35:43.13。
历史沿革
周为楚地。
唐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分长林县立
荆门市县,属南郡江陵府,掇刀属荆门县域。唐末,废荆门县入
长林县,掇刀属长林县域。
五代十国,掇刀地域为荆南国高氏所踞。后晋
天福五年(940年),在当阳设荆门军,领长林县,属江陵府。不久,军废。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在长林县复置荆门军,领长林、当阳二县,属
荆湖北路,掇刀属荆门军。北宋
熙宁六年(1073年),军废。北宋元三年(1088年),复立荆门军,仍领长林、
当阳市两县,北宋
大观元年(1107年),移荆门军于鸦雀铺南坡(今
团林铺镇莲花村),北宋
靖康元年(1126年),长林县治随荆门军南移长林故城,并在鸦雀铺南坡设荆门镇。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废当阳县入
长林县,荆门军迁回鸦雀铺南坡。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属
河南行省,府治当阳,次年移治长林县。元
天历元年(1328年),降府为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掇刀属
荆门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荆门州为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
当阳市入
荆门市;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荆门县为荆门州,复当阳为属县。明嘉靖十年(1531年),掇刀属承天府(1646年改为安陆府,府治
钟祥市)。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荆门升为直隶州,领当阳、
远安县二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掇刀仍属荆门州。
民国元年(1912年),
北洋政府改荆门直隶州为县,属
湖北省襄阳道,后改属荆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荆门县直属湖北省。掇刀地域属荆门县。
1949年2月,
荆门市城区解放,7月荆门全境解放,8月1日,荆门县人民政府建立。
1951年底,荆门县调整为12个区和1个镇,并将地名区改为数字区,城关区即为一区,当时的掇刀属城关区(一区)管辖。
1952年10月,荆门县行政机构调整,分别从一区(城关区)、二区(烟墩区)、四区(五里区)各划出一部分设立十三区(团林区),掇刀、
双喜村、谭店、兴埠等乡从一区划归团林区管辖。
1956年4月撤销区公所,由县委派出农村工作指导组,团林区(十三区)撤销,掇刀划归城关工作指导组管辖。
1957年2月,城关工作指导组撤销,所辖范围划为南桥、高店、掇刀三个直属乡,属县直接领导。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高潮中,全县成立了高峰、红旗、并举、万能、超美、东风、卫星、火箭等8个大公社,掇刀、团林及烟墩的部分大队划归万能人民公社领导。
1959年4月,
荆门市将8个大公社调整为13个公社,撤销万能人民公社,成立团林人民公社,掇刀又划归团林人民公社领导。
1961年5月成立
湖北省国营罗汉山农牧场,掇刀恢复人民公社建制,隶属农场管理。
1963年2月,罗汉山农牧场撤销,掇刀人民公社划归烟墩区(后经改制称烟墩人民公社)领导。
1975年12月,撤区并社,全县组建22个人民公社(镇),掇刀是新组建的公社之一,原沈集区所辖的麻城管理区划归掇刀公社领导。
1978年12月,全县22个公社(镇)调整为18个公社(镇),掇刀人民公社撤销,原掇刀大部分管辖范围划归烟墩人民公社管辖。
1980年1月,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
东宝区、车桥、牌楼、
革集四个公社和
龙泉市、
白驿镇两个街道办事处。掇刀的车桥、周河、仙女、双仙、双喜、杨店、响岭、交通、双泉等9个大队划归荆门市车桥人民公社领导。双井、谭店、袁集等三个大队仍归荆门县烟墩公社领导。
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县,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由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
1984年1月,荆门市16个人民公社改为区公所。
掇刀石区公所是该次设立的区公所之一。
1986年1月,掇刀石区公所改为十里牌街道办事处。
1987年10月又将十里牌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隶属
东宝区人民政府领导。
1992年10月,荆门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993年1月8日正式挂牌。
2000年11月,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高新区设在掇刀开发区内。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荆门市掇刀区正式成立,为荆门
市辖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掇刀区地处荆山山脉与
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
荆门市西部,东北角与
钟祥市相连,西南角与
当阳市交界,北与东宝区毗邻,南与
沙洋县接壤;全区东西最大横距34.8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67公里,总面积616平方公里,介于北纬30°44'57"-31°04'06",东径112°02'14"-112°21'36"之间。
地形地貌
掇刀区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冈地为主,北有仙女山,
平均海拔248.2米;南有寨子山,海拔高度114米;
东北地区有大火山,海拔高度112.4米;西南有团包山,海拔高度132米。最高点是位于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境内的前寨,海拔高度262米,最低点是位于
麻城镇境内
竹皮河支流的赵家桥,海拔高度46.2米。
气候
掇刀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979毫米,最大降水量1510.8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气温15.9度,极端最高气温40°C,极端最低气温-14°C,年均相对湿度80%。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掇刀区境内地表径流源于
降水,补偿性水源有地下水和流经境内
漳河水库客水,有大小泉眼102处,大泉、小泉、品泉、双井、湘龙出水量较大。主要河流有新埠河、车桥河、
竹皮河、麻城河、
杨树港。多年平均径流深为车桥河流域287.3毫米、竹皮河流域255毫米。降水资源总量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约0.21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掇刀区境内矿产主要为沉积矿藏。根据2005年全区矿产资源统计发现,区内共发现非金属矿藏11种,开发利用有
石膏、燃煤、
碳酸钙及
方解石、红砖粘土、红砂岩5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6月,掇刀区下辖掇刀石街道、白庙街道、兴隆街道、双喜街道办事处4个街道和
团林铺镇、
麻城镇2个镇。区政府驻龙井大道99号。
人口民族
2014年末,掇刀区户籍总人口23.31万人,2014年新出生1565人,出生率6.55‰,死亡率6‰,自然增长率0.55‰。境内主体民族为
汉族,主要少数民族有
土家族、
回族等。
2021年5月31日,
荆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掇刀区人口数为379602人。
经济
综述
2014年,掇刀区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93.02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8.7%。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7:64.1:29.2。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4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313亿元,增长17.2%。财政支出8.6422亿元,增长27.4%。全区城镇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3元,分别增长9.34%、11.62%。
2020年,掇刀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含漳河新区)27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值12.15亿元、154.15亿元和108.19亿元,分别下降0.3%、2.6%和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55.8:40.2调整为4.4:56.2:39.4。
2020年,掇刀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9.1%,衣着下降0.2%,居住类下降2.1%,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6%,医疗保健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8%。
2021年,掇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31亿元。
第一产业
2014年,掇刀区实现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21.01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5.31。其中,农业产值10.06亿元,增长1.82%;林业产值0.26亿元,增长2.25%;牧业产值6.53亿元,增长8.75%;渔业产值3.79亿元,增长9.69%。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增长5.21%。其中,农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8%;林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2.21%;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8.7%;渔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9.63%。
2014年,掇刀区粮食种植面积12.67千公顷,产量9.38万吨,增长0.53%;棉花种植面积900公顷,产量1100吨,下降47.72%;油料种植面积15.75千公顷,产量4.46万吨,增长8.01%;蔬菜种植面积5.64千公顷,产量19.51万吨,增长6.03%;禽蛋产量1.02万吨,增长7.71%;水果产量1.41万吨,增长1.43%;水产品总产量2.34万吨,增长3.21%;肉类产量2.49万吨,增长14.75'%;家禽出笼301.45万只,下降2.07%;生猪出栏16.98万头,增长1.25%。
第二产业
2014年,掇刀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1.7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12.3%;规模工业产销率97.8%;规模工业税金总额4.77亿元,增长88.5%。新增亿元企业3个、规模企业10个、税收千万元企业两个。开工建设亿元项目68个,增加17个,完成投资52.45亿元,增长26.6%。
第三产业
2014年,掇刀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9亿元,比上年(2013年,下同)增长14.4%;外贸出口6906万美元,下降3.2%。房地产业投资完成投资额38.7亿元,增长49.8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1%,贷款余额增长18.8%。全年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
通信业总值6.31亿元,增长1.7%。全年接待中国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分别增长13.6%、13.2%。
文化
方言俚语
掇刀区境内居民使用汉语,属汉藏语系。语言重心靠后,语序固定、前加成分少,与外地人对话,语速放慢。
唐朝,因“
安史之乱”北方移民大批入境,奠定北方语言基础,宋代,
岳飞驻军鸦铺,
岳家军多为南方人,南方土语产生一定影响。明末清初,因
四川省、
江西省填湖,大量江西人迁入
麻城市、团林等地,形成以北方语言为基础,融合南方土语的地方语言。
饮食习俗
掇刀区境内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常见特色饮食品种有米子、
糍粑、罐闷饭、米茶、发面粑粑、
豆饼、
面条、
腌菜、蒸菜、乌奈、咚咚子酒、三匹罐等等。
文化遗址
岳飞城汉代文化遗址
岳飞城汉代文化遗址位于掇刀区
团林铺镇的莲花村与
五里铺镇友联村交界处的一片高岗地。遗址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
岳飞城遗址先后有石斧、石凿、
铜剑、铜戈、铜镜、铁锄等文物出土。1992年,遗址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岭岗东周文化遗址位于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响岭村,1982年因村民平地造田而发现。经
荆门市文物部门初步考证,遗址分布在响岭岗南北长约1000多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遗址虽处三国长坂坡古战场,但主要保存的是
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是楚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
黄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谭店村5组,为2003年5月修建
荆宜高速公路发现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遗迹现象有大型圆形祭祀基槽、灰坑、烧土沟,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石器有石斧、有孔石铲、石等,陶器器形主要有扁足鼎、巨形实用鼎、釜、锛、内折沿碗、镂孔圈足器等。另发现有古人纺织用的陶纺轮。
谢家院原始文化遗址
谢家院原始文化遗址位于掇刀区
团林铺镇新村一组。1987年发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距今约5000-6000年,包含“
大溪文化遗址”和“屈家岭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前者陶器以鲜红衣陶为主,少量灰、黑陶及白陶,皆手制。常见器形有圈足盘,斜壁碗,子母口碗,曲腹杯,鼎、豆、罐等。石器多为打制。后者陶器以黑陶居多,多为手制,常见器形有鼎、豆、杯、罐、碗、
软陶泥纺轮等。石器以磨制为主。
交通
掇刀区境内有
207国道,
荆宜高速公路,
襄荆高速公路,荆门环城快速线,省道S311线、219线、251线等公路干线途径,结成密集的公路网;另有
焦柳铁路和
荆沙铁路在境内交汇,设有
荆门南站和团林铺站。
社会
文化体育
2014年,掇刀区重点培育村级文化中心22个、文化中心户48个,建成社区文化室19个,覆盖率100%,组织开展农民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元宵节民间文艺活动、“
农家乐杯”文艺比赛、群众广场舞大赛和社区文化节等活动20余次。在
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14枚
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
科学技术
2014年,掇刀区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24项710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登记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两件,登记科技成果18项;申请专利129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实用新型专利74件。国家授权专利7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58件,外观设计专利9件。
教育事业
2014年,掇刀区有中小学22所,公、民办幼儿园50所,其中完全小学17所,初级中学3所,
普通高中1所(荆门外语学校),职业高级中学1所(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民办幼儿园37所。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29031名,在职在编教师1214名。投入资金1837.6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1316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4年,掇刀区新(改)建“五化”
村卫生室12个。有医疗机构183个,卫生技术人员697人,医院病床76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8人、病床3.4张;全年
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95%,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8‰和6.49‰。
社会保障
2014年,掇刀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236个,职工27135人,灵活就业参保人员1113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228个,职工14501人,灵活就业参保人员7200人;参加
失业保险单位102个,职工8926人;参加
工伤保险单位168个,职工11341人;参加生育保险单位118个,职工7222人。全区城市低保1300户2209人、农村低保1637户1809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030万元,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分别达到273元、131元。全年医疗救助1782人次174.55万元,临时救助606人次77.76万元。争取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6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880户,新增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06户。
2020年,掇刀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16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劳务输出9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5%。
旅游
代表人物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掇刀区
麻城镇官堰村人,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
邓家泰,掇刀区麻城镇邓家冲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士榘,掇刀区
团林铺镇陈家新集人,1909年4月出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